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賺錢賺千萬街友奪命癌王氣溫肝癌天氣Costco零食少年發狂4G網路
  • 搜尋:

    經濟學 結果共996筆

  • 僅3縣市確診「本土39例」 陳時中:疫情沒升溫

    台灣確診數7日稍稍增加,本土病例來到39例,疫情難不成升溫了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其中有21人都是居家隔離期間確診,沒有向外擴散疑慮。另外,台灣防疫成績在經濟學人上排名,國際倒數第二,只贏馬來西亞,莊人祥也回應,會努力拚疫苗覆蓋率7月到25%,期待下次成績。
    2021/07/07 19:57
  • 宜居城市排名台北創新高 教育再奪滿分

    今年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公布世界宜居城市評比,台北排名從59名躍升至第33名,其中教育成績蟬聯100分,高於140個城市平均值74分,全球僅9個城市得到滿分殊榮。
    2021/06/29 21:37
  • 「全球宜居城市」台北超越新加坡!疫情失守將打回原型?

    今年五月初,《經濟學人智庫》公布2021年度的「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歐洲城市普遍下滑,而防疫出色的亞太地區排名上升,台北也擠上第33名,甚至超越新加坡,不過根據了解,調查時間是在今年2至3月份,當時台灣確實防疫出色,但如今面臨新一波疫情衝擊,未來排名恐怕會有變數。
    2021/06/27 22:47
  • 有片/三級警戒下的「車站經濟學」 北捷從日運兩百萬人剩...

    疫情也衝擊捷運運量,原本日運兩百萬人次的北捷,如今平、假日運量也大減7至8成,隨著三級警戒延長,北捷在無法人潮滾錢潮的情況下,要怎麼達到損益平衡?帶您關心。
    2021/06/13 23:09
  • 肥胖者打疫苗抗體僅正常人一半 醫籲:BMI逾30應先打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疫情依舊險峻,昨(8)日指揮中心公布有22例死亡,其中1例是體重90多公斤的30多歲女性,從發病到死亡一共12天。對於這個情況,減重醫師蕭捷健透露,體重過重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並呼籲BMI超過30的人應納入先接種疫苗的對象。義大利研究也發現,在打完2劑輝瑞疫苗後,肥胖者產生的抗體僅為體重正常者一半,恐得需要施打額外劑量或是再多注射一次,才能產生完整保護力和免疫力。
    2021/06/09 18:46
  • 缺卡車司機美油價爆漲 拜登六兆預算.通膨風險升

    美國疫苗接種率已經超過4成,各地解封,民眾也迎來首個3天連續的國殤日假期,超過3700萬人開車去度假。不過疫情之後,美國交通費大增,機票漲了近兩成,油價也漲到3美元一加侖;油價變貴不是因為缺油,而是缺運油的卡車司機。油價和物資短缺都推升了通膨,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上升4.2%。總統拜登上周五還提出6兆美元的預算支出,也讓通膨風險加劇;不少經濟學家就警告政府,結構性的通膨會如脫韁野馬,難以收拾。
    2021/05/31 19:56
  • 東大經濟學者:若奧運人潮沒控管 感染人數會倍數爆增

    舉辦東京奧運會對新冠疫情感染擴大造成的影響,日前東京大學的經濟學團隊試著演算出來,據結果表明,感染的增加將會依參加大會的人潮成比數增長,因此在開賽期間中減少參與人數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極力控管人潮。
    2021/05/25 13:10
  • 「校正回歸」是啥?網酸陳時中數字管理大師 學者:經濟學常見

    本土疫情嚴峻,指揮中心下午(22日)首度拋出「校正回歸400例」的說法,引發外界議論。藍營砲轟指揮中心數字不透明,連網友也造句酸指揮中心;但也有學者po文討論這狀況,其實更正數字在經濟學來說,是很常見的情形。
    2021/05/22 18:44
  • 大暴動!線上經濟學「應到54人、實到破萬人」

    線上授課卻意外爆紅!全台學校都停課改採遠距教學,但各縣市推出的教學網站,頻頻出現負載過大,嚴重當機的狀況,因此有建中的老師靈機一動,用直播APP教學,吸引不少觀眾抖內刷禮物支持。另外還有中原大學的教授,利用遊戲實況平台上經濟學,本來以為只有修課的54名學生,線上湧入上萬人,而觀看次數更超過25萬。
    2021/05/21 12:47
  • 美國衝V字型復甦?四月就業不如預期 僅預期四分之一

    美國新冠疫情似乎已經來到拐點,不少專家都認為,只要持續擴大疫苗接種,美國最快這個月,感染和死亡人數就會大幅下降。在施打疫苗下,如今美國疫情相對南亞,控制得當,經濟復甦也全面啟動,今年第一季GDP增長6.4%,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正看到V字型復甦,但四月份就業報告卻意外不如預期,僅外界估計的四分之一,很可能是受勞工和原物料短缺影響。在野的共和黨直指,不少人不願返回工作崗位,是因為高額的失業補助津貼,接下來恐將極力阻擋美國總統拜登要推的大規模經濟和基礎建設計畫。
    2021/05/10 19:47
  • 解放軍進犯「投鼠忌器」 台積電等於台灣保命符?

    台灣被英國雜誌《經濟學人》視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其中一項原因,是因為掌握全球高階晶片的台積電就在台灣,一旦爆發台海戰爭、產線停擺,全球電子業勢必崩盤。正也因為如此,國內有一派看法「挾半導體自重」,認為美國不會坐視中共進犯,將確保台積電安全;但也有一派看法憂心,戰爭最怕擦槍走火,台積電跟台海安全無法畫上等號,更何況歐美日大國都正積極投入自製晶片,美國也逼著台積電選邊站,恐怕都將為台灣半導體前景埋下隱憂。
    2021/05/07 22:46
  • 股市飆. 經濟爆發 美後疫情時代似1929股災前

    美國逐漸步出疫情,紐約市指標性全面重開,百老匯也開始售票,劇院9月14日正式開門,容客率可以恢復到100%。紐約華爾街不但未受疫情衝擊,股市在過去一年多還漲了80%。美國的後疫情時代,經濟大爆發可期,許多歷史和經濟學家覺得,現在的美國與「咆哮20年代」的狀況類似,同樣是災後經濟過熱、股市狂飆,但貧富不均現象又很嚴重。但1920年代的美國後來股市大崩盤,隨後就陷入經濟衰退,專家提醒美國應該謹慎避免重蹈覆轍。
    2021/05/07 19:42
  • 「大麥克指數」低估台灣匯率! 星巴克、iPhone也不適合當指標

    過去很多人會用大麥克指數,或是iPhone新機、日本拉麵等等,來計算台灣匯率的波動,不過現在央行提醒,別過度解讀這類漢堡經濟學,因為容易出現高估或是低估的情況出現、導致失真,專家解釋,主要是各國的訂價策略,和人力、材料成本都不同,所以無法用單一商品,去解讀台灣的匯率走勢。
    2021/05/07 18:21
  • 台海危機 鄭文燦:台灣不會在壓力底下放棄民主

    針對台海危機,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表示,台灣不會在壓力底下放棄民主,也希望保有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這個基本前提是不能變的,台灣人遇到外來的壓力,反而會更團結。
    2021/05/04 11:30
  • 美中終將一戰? 小說「2034」描繪下次世界大戰

    美中持續對峙,「經濟學人」指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地區」,擔憂台海緊張。美國退役將領創作的小說「2034」也以美中衝突引爆世界大戰為背景,描繪恐怖未來,登上暢銷排行榜。
    2021/05/02 09:02
  • 觀點/台灣成地球最危險地方?他:只靠網路反擊沒有用

    相信不少朋友都聽說了英國經濟學人今天刊出的這篇報導,文章直接點出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聳動的標題果然立刻在海內外引起極大的迴響,不過,一如往常,我建議大家在看到國際新聞的時候,先試著了解發生什麼事(What?),搞懂為何會有這樣的新聞(Why?),然後再做出判斷(Should?)。
    2021/05/01 18:12
  • 經濟學人封台地表最危險  總統:有能力建安全屏障

    經濟學人報導指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因為夾在中美之間,總統蔡英文也說話了,他指出這篇報導凸顯了大陸軍事擴張對鄰近區域影響,強調威脅雖然存在,但我國絕對有能力管控風險,建立安全屏障。
    2021/04/30 23:45
  • 暗示遼寧號入台海常態化 陸國防部:航母非宅男

    大陸國防部今天放話,「航母不是宅男,遠航必是常態」,似乎暗示,大陸遼寧號航母到台海演練,將會變成常態化,近期台海情勢升溫,「經濟學人雜誌」的封面標題寫著,「台灣是地表最危險的地區」,而美國情報總監也指出,台灣看到香港的情勢,獨立的意向,已經更加堅定。
    2021/04/30 22:21
  • 《經濟學人》指台灣「地球上最危險地方」 蔡英文發聲了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封面稱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引發各界熱議。對此,總統蔡英文今(30日)晚終於透過臉書以中英文長文發聲並向國人喊話。
    2021/04/30 21:09
  • 【今晚熱搜】嘉陽高中/經濟學人/北港朝天宮/雲端發票

    今(30日)晚台灣新聞熱門搜尋話題為「嘉陽高中」。台中市一名張姓女高中生今日上午在清水嘉陽高中校門前準備過馬路時,卻遭一輛公車撞倒輾壓,警消獲報立即送醫仍宣告不治,令家屬相當悲痛。以下為討論最高的4則新聞。
    2021/04/30 20:34
  • 經濟學人稱台灣「全球最危險」 大陸嗆美國:遼寧艦非宅男

    台海安全上了國際媒體封面!英國《經濟學人》示警說,台灣夾在美中兩強之間,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而中國大陸軍事演練頻繁,日前卻有美艦混入遼寧艦編隊,大陸國防部對此批評美軍十分惡劣,並強調遼寧艦不是宅男,遠航訓練會常態化。
    2021/04/30 19:45
  • 經濟學人示警台? 翁履中:國防意識薄弱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台灣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如果美國真的從「戰略模糊」走到「戰略清晰」,台海現狀真的會慢慢瓦解嗎?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3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柳采葳線上訪問表示,「聳動標題背後凸顯的是,台灣看到的兩岸情勢與國際媒體及各國智庫學者似乎出現了很大的認知落差。」 另外,翁履中補充「國際擔憂台海情勢都是對應到中國大陸的軍事發展,文章提到『戰爭雖非迫在眉睫,但也不是不能想像』,可是台灣在國防準備及意識上和美國或是國際期待有很大落差。」
    2021/04/30 14:38
  • 台全球最危險? 丁學文:陸已不在乎歐美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新封面是台灣,標題則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表示一旦發生戰爭,將成為大災難。金庫資本管理總經理丁學文今(3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柳采葳線上訪問表示,「文章有很大篇幅在敘述『為何會有今天兩岸情勢的發生』,主要是寫給對中國大陸和台灣關係不太理解的西方人閱讀的,整個文章最後還是訴求兩岸不要走向尖銳的對立。」 另外,丁學文建議搭配商業版塊第一篇文章補充「《經濟學人》用『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巧妙比喻現下兩岸關係,台積電能在美中對抗中躲過地緣政治衝突,除了本身科技實力外,在中國大陸與美國間的權衡取捨也是非常成功的商業模式。」
    2021/04/30 14:29
  • 《經濟學人》稱台海「地球最危險地區」 外交部回應了

    經濟學人雜誌以台灣雷達圖為封面,稱這是「地球上最危險地區」。外交部今天表示,台灣將持續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合作,捍衛自由民主、維護台海現狀及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2021/04/30 13:37
  • 登《經濟學人》封面 台灣被稱為地球上最危險地區

    本期「經濟學人」以台灣雷達圖為封面,左有中共五星旗、右有美國星條旗,並有軍艦、軍機光點,稱這是「地球上最危險地區」,指台海若爆發戰爭將成災難,美、中須極力避免。
    2021/04/30 08:5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