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原子少年梁實暴肥白冰冰二手菸胡椒廚房倒閉統一獅男星病逝深藍壓力癌細胞
  • 搜尋:

    經濟學 結果共996筆

  • EIU估台海為2022十大經濟風險 翁履中:兩岸應開啟相對應的溝通管道

    經濟學人智庫(EIU)27日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明年對全球經濟成長及通膨帶來最大風險的10項情境,其中有項是「中國大陸與台灣爆發衝突,迫使美國介入」,並說明兩岸若真的擦槍走火,台灣經濟將被摧毀,包含全球供應鏈所依賴的半導體產業,將會為全球衝突埋下伏筆,帶來災難性經濟後果。今(29)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台灣夾在美中之間實在為難,可能要從中找到平衡點,像日本、韓國即使有與美國簽屬共同防禦條約,仍不敢鬆懈,因為中國大陸的軍事實力太快速崛起,所以台灣可以參考日韓的作法,在美中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並跟美中都保有相對的溝通管道,避免誤判情勢造成不太好的後果,嘗試溝通就是維持台灣穩定、和平的關鍵。」
    2021/10/29 15:48
  • 年輕人買不起房?他曝「六成8年級生有殼」:月入4萬辦得到

    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因為經濟壓力大而變成躺平族,人生箴言居然是:「一生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小孩、低價位消費」。日前有一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現在的七八年級生都流行當躺平族,買不起房子,但房價卻越來越貴,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違背經濟學原理的事情,讓這名網友不禁提出疑惑:「為啥房子好像還是越賣越貴,越蓋越多,有沒有什麼八卦?」。
    2021/10/28 05:42
  • 旅遊團傳播鏈擴11省市!陸陷疫情危機 多地加強防疫規範

    中國大陸近期因跨省旅遊導致本土疫情蔓延,一周內擴及11個省市,24日大陸官方通報新增35例本土確診案例。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25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其實目前確診案例中,並非全數都與上海染疫夫妻旅行團有關聯,因此外界分析,這次的本土疫情,應屬『多源頭感染』,而各地也紛紛加強防疫規範,希望能防堵病毒持續擴散。」 另外,大陸華為公司在多國制裁下,手機業務及5G通訊損失慘重,《經濟學人》建議該公司應解散或分拆,將人才散播出去。陳韻雯說明「雖然損失慘重,但華為表示已投入自主研發以因應全球晶片短缺困境,此外,即使不被看好,但因肩負著『大陸科技自主』重任,華為仍計畫擴展智慧汽車、智慧挖煤等新領域。」
    2021/10/25 15:18
  • 美通膨率重返2008年以來高點!丁學文:關鍵是「就業數據」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這也是繼六月及七月後,美國通膨率再度站上2008年來最高點。而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也預測,明年底房價將再漲16%。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今(1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其實財經預測與『就業數據』息息相關,疫情後的封鎖,讓『專業性』與『地域性』間的藩籬越來越高,使得許多工作鬧人力荒,但同時又有很多勞工稱自己找不到工作,這樣的錯配情況導致企業需要增加薪資招募員工,間接造成通膨預期增加。」 而一般民眾該如何面對全球通貨膨脹?丁學文認為「西方財經界十分擔心此次通膨會成為『停滯型通貨膨脹』,目前的確有這樣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民眾應增加自己專業價值,才能應付各種類型的經濟困境。」
    2021/10/15 16:22
  • 五倍券登場!無償取得配使用限制效果好 數位化將成趨勢

    「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廣邀學者專家討論,數位化是未來趨勢,且有助於數據資料庫的建置、分析及運用,政府應把握這次振興五倍券的機會,積極輔導小商家數位轉型。 今年5月,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急速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由於管制趨嚴,餐廳禁止內用,電影院、健身房也暫時停業,內需型服務業陷入寒冬,不只營收大跳水,無薪假人數更是節節攀升。 有鑑於內需服務業受到重創,振興券挾著2020年「三倍券」的經驗,以「五倍券」之姿重新登場。不過,發現金好還是發券好,再次引起熱議,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臺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台灣研究中心特別舉辦「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廣邀學者專家討論如何借鏡三倍券經驗,提出建言供政府參考,期許未來政策能夠更臻完善。
    2021/10/15 00:35
  • 中頭獎的人幸不幸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給出答案

    202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由3位美國大學教授共享,其中一位得獎者是因本斯(Guido W. Imbens),他探討被保證的基本報酬會為勞動市場帶來什麼影響,並讓經濟學研究落實在現實社會中。他曾做過一項有趣調查,「中頭彩究竟能不能給人們帶來幸福」?因本斯用經濟學角度去解釋,最後得出的結論卻是「否定」。
    2021/10/13 12:33
  • 基本工資將調漲 勞動部調查不會衝擊就業、物價

    基本工資將於明年起調漲,諾貝爾經濟學獎最新得獎者實證研究顯示,調整最低工資並不會影響勞工就業,勞動部今天說,長年國內研究結果也顯示不會衝擊國內就業及物價。
    2021/10/13 12:25
  • 研究夥伴30載 洗衣間聊出諾貝爾經濟學獎基礎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家因本斯是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3位得主之一。30年前,他和學術夥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安格里斯特在自助洗衣間的聊天中得出研究模型的最初基礎。
    2021/10/12 10:28
  • 快訊/專研勞動經濟學 加國學者獲諾貝爾經濟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剛剛揭曉,今年頒給兩組經濟學家。第一組是出生在加拿大的美國學者「卡爾」,專門研究薪資與勞動經濟,第二組則由美國學者「安格里斯特」和出生荷蘭的「因本斯」共享,他們對研究設計和實驗方法,都有相當大的貢獻。
    2021/10/11 18:25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 3學者共獲殊榮

    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卡德(David Card)、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因本斯(Guido W. Imbens)3位學者共獲殊榮。
    2021/10/11 18:24
  • 傳美軍駐台 經濟學人點出「非秘密」:曝光時機才是重點

    「華爾街日報」7日報導,美軍秘密駐台訓練國軍已至少一年。「經濟學人」等英國媒體今天指出,美軍有人員派駐台灣早已不是秘密,此時曝光則有向台灣表達支持的意味。
    2021/10/09 07:42
  • 台灣推安寧照護30年 臨終照護品質居亞洲之冠

    台灣推動安寧醫療已經有30年,已經慢慢被醫界和民眾所接受。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2015年的調查,在全球80國臨終照護死亡品質評比,台灣排名第6,位居亞洲之冠;這當中重要的推手,就是台大醫院前副院長陳榮基,他強調針對疾病末期的病患,能夠給予緩和治療、減輕疼痛,才能夠讓患者好好善終。
    2021/10/07 22:56
  • 國防部長談台海局勢 邱國正:我從軍40年來最嚴峻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財政委員會今(6)日聯席審查「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邀請國防部長邱國正報告並備詢,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問,外媒《經濟學人》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是否贊同?邱國正說,雖這是外媒說法,但目前狀況,「是我從軍40多年以來最嚴峻」。
    2021/10/06 11:31
  • 電子支付進駐宮廟!金融與宗教效益再擴大

    走在鬧區,幾步路就有一間便利商店,但你知道嗎?台灣的廟宇數量竟然比便利商店還要多,每年的捐款與周邊產值更是可觀,瞄準宗教經濟學,已經有不少金融體系動起來。
    2021/09/24 23:13
  • 訪日外籍客大減 專家估去年經濟損失2.8兆元

    為避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擴大,日本採取邊境管制措施,去年訪日外國客減少約8成7,日本經濟學者宮本勝浩估算,去年經濟損失約新台幣2.8兆元。
    2021/09/21 06:04
  • 老闆全額付學費!亞馬遜75萬時薪工.樂壞!

    美國紐約市在出現返工潮,將近30萬人,幾乎是全體公務員人數返回工作崗位,但受到Delta變種病毒疑慮,不少私人企業紛紛把實體返工的日子再往後延,而由於勞工市場持續緊張,各大零售龍頭為了吸引時薪員工,也相繼祭出更優渥的福利,例如亞馬遜就將從明年1月起,幫員工負擔全額學費,經濟學家表示,這將成為零售新趨勢!
    2021/09/14 19:56
  • 觀點/應付通膨這個「舊症頭」要找新藥方

    上過經濟學的同學應該都還記得,總體經濟學考試時寫到關於所得、工資或利率相關的題目時,必須注意「名目」與「實質」的分辨,因為「名目所得」扣除掉物價上漲率之後,才是真正的實質所得,物價上漲幅度成為影響實際生活水準的關鍵。正因如此,藉由調控利率來改變通貨數量,進而讓物價保持平穩,一直是各國央行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2021/09/13 18:55
  • 立陶宛在台灣暴紅 駐拉代表:盼推動實質經貿關係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LRT)8日晚間在重點新聞時段播出約15分鐘的「經濟學家談台灣與立陶宛友誼」專題報導,駐拉脫維亞代表黃鈞耀接受採訪,表達期待推動台灣與立陶宛的經貿實質關係。
    2021/09/10 08:22
  • 五倍券各縣市搶加碼 最大獎抽豪宅!柯憂恐造成嚴重通膨!

    行政院26日公布五倍券規劃方案,總計10部會加碼推出其他振興措施,包括去年的動滋券、藝FUN券等等,今年又新增好食券、地方創生券、國旅券共8大券,有1300萬份,若在加上各縣市自行加碼,好康多多,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認為,各地搶加碼恐會造成嚴重通膨,對此經濟學者有不同看法。
    2021/09/02 22:52
  • 又退步!《經濟學人》全球安全城市排名 台北名次逐屆下滑

    經濟學人智庫(EIU)發布2021全球安全城市排行(Safe Cities Index 2021),本屆冠軍由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擠下東京、新加坡等常勝軍拿下龍頭寶座,台北名次則是再度下滑,來到第24名。
    2021/08/24 15:15
  • 被疫情拖垮!日本經濟慘淪G7墊底 「接種緩慢」成主因

    日本受新冠疫情衝擊嚴重,國內確診連日破萬人,加上疫苗施打速度緩慢等關鍵問題,經濟學家預估在截至6月底的3個月,日本經濟只能勉強實現成長,原本下半年預期能迎來較強健反彈,但看來還得再等等,這也讓日本的經濟表現於G7國家中慘淪墊底。
    2021/08/13 12:51
  • 批中央「腦袋裝水泥」 柯文哲:吃飯都有問題還談振興

    儘管外界發現金聲浪不斷,行政院研擬最快9月推出振興五倍券,採數位與紙本並行的模式。台北市長柯文哲直言,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分成三個層面紓困、振興、轉型,但現階段底層民眾連吃飯都有問題,得不到現金和紓困,執政當局卻仍在提產業振興,根本是「阿達馬孔固力」(腦袋裝水泥)。
    2021/08/12 08:33
  • 軌道經濟學發酵!首購族、換屋族鎖定雙北轉運站宅

    買房跟著政府建設走!軌道經濟學是房市不敗定律,也是民眾買房時一大考量要素。雙北轉運站宅,不僅人潮錢潮匯聚,也吸引各大企業插旗,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與商業利益,成為換屋族置產標的! 放眼台北市擁有「三鐵共構」轉運樞紐的車站,正在發展中的「南港車站」除了高鐵、台鐵、捷運交會外,還是轉運站交通樞紐中心,未來更將與基隆輕軌跟宜蘭高鐵接軌,重大建設資源和產業群聚效應,磁吸各大知名企業、科技大廠、飯店和商場進駐,環球百貨、Citylink、影城等,加上南港生技園區、南港軟體園區、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帶入大量就業人潮,為當地房市增添動能。
    2021/07/23 06:00
  • 舉債80億自購疫苗 北市府擬「買第三劑」避免疫情延燒

    北市府表示,將舉債80億台幣購買疫苗,柯文哲說這是為了防範變種病毒,才會購買疫苗,作為第三劑使用,對此指揮中心表示,各國都需要次世代疫苗,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經濟學者表示,若以30元美金的BNT疫苗來算,全台地方政府跟進,約花上兩百億台幣,中央跟可以跟地方合作,減輕壓力,買疫苗勢在必行。
    2021/07/20 22:56
  • 台防疫全球倒數第二 立委批政府「沒疫苗」談什麼微解封

    台灣維持了一年多的防疫優等生形象自五月開始破滅,而6月美國《彭博社》公布全球53個國家的防疫韌性排名,台灣以排名第44,成倒數第10;《經濟學人》觀察全球五十國與疫情前的「正常生活」距離有多遠,台灣的「正常指數」排倒數第二,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發文指出「我們已經蒐集了好幾個倒數」,痛批政府就算微解封,「沒疫苗就沒有放鬆的本錢」。
    2021/07/09 15:2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