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40路Makiyo一夜情拳賽減重輪椅激戰幽默人妻吃洋男AI
  • 搜尋:

    發病 結果共1,497筆

  • 日本食人菌病例急增 專家揭原因:新冠疫情後防疫警戒心鬆懈

    日本「劇症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症」(STSS)病例局季增加。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指出,今(2024)年截至6月2日,STSS患者報告數達977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8倍,並超過去(2023)年全年941人的歷史最高紀錄。STSS致死率高達30%,發病後症狀恐迅速惡化,導致壞死性筋膜炎或多重器官衰竭。日本專家指出,新冠疫情緩解後,民眾對防疫警戒心降低,是STSS病例增加的原因之一。
    2024/06/12 12:05
  • 新冠肺炎進入流行期!北部2名1歲男童爆重症 高燒近40度

    國內新冠疫情上升,疾管署今(11)日表示,國內上週(6/4-6/10)新增32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5/28-6/3)新增263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20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26例下降,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研判疫情上升且進入流行期,而上週新增2例新冠肺炎感染後併發重症的孩童個案,2人都是北部1歲男童、發病後出現近40度的高燒。
    2024/06/11 15:36
  • 致命怪病襲亞洲!已2死恐染人畜 眼鼻流血「發病2週奪命」

    由病毒性蜱蟲(tick)傳染、可能感染多種動物、家畜,甚至是人類的致命傳染病「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CCHF)」近期在南亞巴基斯坦地區爆發,至今已釀2死,當局亦頒布緊急措施、以防疫情擴大。
    2024/06/10 15:25
  • 突胸悶呼吸困難!一查心肺阻塞 醫揪「1元凶」上班族全中

    現代人長時間久坐不運動,可能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近日,一名男子因胸悶不適被送到急診,經檢查發現心臟有很多血栓,肺部也有一些肺栓塞。進一步了解發病原因,竟是患者長時間久坐且缺乏運動所導致。
    2024/06/06 22:12
  • 感染源不明!墨西哥首宗人類感染H5N2禽流感 發病2週內死亡

    墨西哥發現日前驚見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2禽流感個案,世界衛生組織(WHO)6月5日表示,該國一名59歲患者因此死亡。大約在4月中旬時患者開始出現發燒、呼吸急促、腹瀉、噁心等全身不適症狀,並於4月24日死亡。不過患者本身有其他健康問題,且在受感染前,曾在首都墨西哥城的醫院住院約3周,沒有接觸家禽或其他動物,因此感染途徑仍有待調查釐清。
    2024/06/06 10:30
  • 怨安南醫院看病10分鐘、領藥1小時 病患發怒:太誇張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爆發病患跟工作人員的爭吵糾紛,經過了解,病患不滿看病才十分鐘,光排隊領藥就耗上一小時,等到火冒三丈,醫院表示,藥師人力短缺,目前已經協調從其他地方增派人力支援,希望能改善排隊情況。
    2024/06/05 18:42
  • 食道、口腔癌常找上同1類人! 醫點名「5大危險因子」

    檳榔、菸草、酗酒、長期營養不良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都是食道癌和口腔癌的共同危險因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指出,有「檳榔、菸和酒精」使用習慣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如口腔、咽、喉、食道癌的風險較不使用者高達10.5倍。另據衛福部民國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口腔癌和食道癌分居男性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的第3名(7387人)及第6名(2614人),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分別為58歲及60歲。
    2024/05/26 16:22
  • 腸病毒破500班停課!「這年齡」死亡率最高 當心重症前兆

    近期腸病毒肆虐,不少小孩紛紛中標,全台單月停課班級數超過500班,共6縣市、8區域淪為高風險區域,讓許多家長感到既擔心又疲憊。對此,板橋原力診所復健科醫師王竣平表示,腸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病發重症,未滿1歲的嬰幼兒發生率最高,死亡率則是5歲以下最高,而學校之所以要停課一週,是因為一般腸病毒在發病2週後,傳染機會才會降低。
    2024/05/23 22:29
  • 小心!肥胖與32種癌症有關 BMI多5罹癌風險增24%

    肥胖對身體影響很大,但是近年來,與肥胖有關的癌症發病率持續上升,研究也發現,肥胖罹癌的風險遠遠超出想像。醫師指出,研究確定肥胖與32種癌症有關,BMI每增加5,男女生罹癌風險會增加12%到24%。
    2024/05/21 09:22
  • 今年首2例日本腦炎!高雄6旬翁「頸僵、臉麻」發病9天不治

    今年出現首兩例日本腦炎確定個案!疾管署今(15)日公布,一名高雄岡山區60多歲男性,5月4日因上腹痛住院治療,5月9日出現頸僵硬、臉神經麻痺、吞嚥困難、聽覺障礙等症狀且意識轉變,經醫院通報採檢確診,5月12日因病況惡化於院內死亡,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9天時間。
    2024/05/15 14:28
  • 發病報警「遭當場擊斃」!母哭求別開火 美少年連中4槍慘死

    美國槍枝問題層出不窮,無論是一般民眾持槍的問題,還是警方在辦案過程中的執法尺度,都很容易掀起爭議;紐約皇后區近期發生一起槍擊事件,造成一名19歲少年在家中被員警擊斃,事件迅速發酵引燃眾怒,在警員當時的密錄器畫面被公開後,不少居民更是上街遊行示威、尋求公道。而據了解,兩名涉案員警目前仍在執勤狀態,相關單位已介入調查。
    2024/05/15 13:41
  • 家長注意!絨毛娃娃恐造成腸病毒感染 重症前7徵兆曝

    國內腸病毒進入流行期,新北市共有60班無預警緊急停課,停止上課一週,腸病毒創10年來同期新高,疾管署統計,4月28日至5月4日門急診就診計1萬6240人次,宣布正式進入腸病毒流行期,預估6月初將到達最高峰。傳言吃冰可以治療腸病毒,疾管署解釋,吃冰只可以緩解小朋友嘴巴破的不舒服症狀,無法治療腸病毒。同時,帶毛玩具更容易造成幼兒發病。
    2024/05/09 10:22
  • 不痛要小心!《新聞女王》高海寧爆頸部硬塊 醫示警5狀況恐是癌

    37歲的女星高海寧,去年才以《新聞女王》奪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3》「最佳女配角」獎,最近忙著拍片的她卻傳出「脖子長腫塊」的消息,甚至她還摸到頭部靠頸部的位置也有兩個腫塊。因為是無痛腫塊,且都沒有縮小,日前她到醫院進行細針抽吸檢查,至今發病原因依仍不明。醫師提醒,頸部「無痛腫塊」要特別小心,往往是頭頸部腫瘤轉移的病灶,一定要詳細檢查!
    2024/05/06 15:31
  • 連拉10次「爛泥黑便」!男童摸狗沒洗手 高燒腹痛住院1週

    高雄日前有一名2歲半的男童突然發高燒、腹痛,甚至單日連拉10多次「爛如黑泥」的血便,嚇得父母趕緊帶他至醫院求助。經醫師檢查問診後,這才得知男童發病前曾在「摸狗」後直接進食,導致「沙門氏桿菌」進入體內,所幸住院治療一週後已無大礙。
    2024/05/04 20:35
  • 食物被「這桿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吃下肚 出現「這症狀」速就醫!

    仙人掌桿菌引起的腸胃炎會出現嘔吐,通常你吃了受汙染的食物,30分鐘到6個小時發病,它是嘔吐型來表現,北榮感染科主任林邑璁教授表示,當食品被仙人掌桿菌污染後,大多數食品的外觀都正常,通常看不出腐敗變質的現象。造成食品中毒的原因主要是,食物沒有在這段期間被妥善冷藏保存不當,仙人掌桿菌就可能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因而導致中毒。
    2024/05/03 23:08
  • 反覆高燒!女星「心悸又血尿」撐不住  曝發病過程:快死了

    藝人亞美將(鄧莉穎)為《女人我最大》軍團班底,流利的談吐深獲觀眾喜愛,累積不少人氣,不時透過社群平台分享日常點滴,昨(24)日透露發38至40度高燒,心跳快速都維持在120以上,身體極為不適,直呼「覺得快死了!人生走馬燈一輪了!」
    2024/04/25 12:41
  • 罹癌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世界多國「癌症年輕化」!

    過去幾十年,世界各地50歲以下成年人癌症發病率不斷在上升,有年輕化趨勢,但為何近年來,年輕癌症患者數量,會明顯增加?醫師就表示,抽菸喝酒、喝含糖飲料,肥胖以及熬夜,都會增加罹癌風險。年輕男性最常見的是大腸癌,女性則是以乳癌最多。
    2024/04/24 22:50
  • 車越開越偏 疑「主動脈剝離」失控撞公車

    新北市中和發生一起車禍!一輛原本開在內車道的轎車,突然往外車道偏移撞上公車,還好司機跟乘客都沒有受傷,但駕駛表示身體非常不舒服,送醫檢查發現,竟然是心臟主動脈剝離,疑似是突然發病,才會釀禍!
    2024/04/21 17:50
  • 肛門癌發病率急升!「這疫苗」男性也必打 末期恐無藥可醫

    或許很多女性朋友,對於HPV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因為它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要病因。然而,除了子宮頸癌之外,HPV病毒也是導致肛門癌的主要元凶。
    2024/04/19 18:20
  • 馬妞罹不死癌!發病全身癢「有如人間煉獄」 眼角膜破損12病纏身

    山豬(陳俊甫)罹患有「不死癌症」之稱的紅斑性狼瘡14年,本月15日因感冒引起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離世。資深藝人馬妞也罹患紅斑性狼瘡,她日前上《新聞挖挖哇》談及自己的況,表示因原本就有異位性皮膚炎和日光疹,常常發癢,7年前她有次看皮膚科,才知道自己有紅斑性狼瘡,原本不以為意,4年前突然發病,全身發癢紅腫、疼痛,在醫院躺了7天,「還長在女生的私密處的地方,我跟你講那個就人間煉獄,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一抓變成泌尿道感染。」
    2024/04/19 11:52
  • 食安連環爆!到底是「吃壞肚」還是食物中毒? 醫教2招判別

    最近食物中毒連環爆,除了寶林之外,王品旗下的「初瓦台北西門店」跟「嚮辣和牛麻辣鍋西門店」也累積103人通報食用後出現嘔吐、腹瀉症狀;藏壽司也疑似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對此醫師指出,到底是「吃壞肚子還是食物中毒」,民眾其實可以透過發病時間、症狀嚴重程度等判斷。也提醒飯前飯後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因為酒精是殺不死諾羅病毒的。
    2024/04/11 09:31
  • 早期肺癌術後復發率達4成!治療武器+1 免疫、化療增曙光

    WHO指出,2050年癌症新發病例預計將超過3500萬人,相比2022年增加77%,其中肺癌死亡人數更是排名第一,而在國內事實上肺癌不僅110年為發生、死亡人數雙冠王,更是連續19年為死亡人數最多的奪命腫瘤;而早期肺癌目前手術治療為主流,雖成效佳但復發率高,所幸在今年2月,台灣核准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病者在開刀前先使用免疫藥品與化學治療併用, 讓患者治療上有更多選擇。 ​​​​​​​
    2024/04/10 11:19
  • 別再信「高枕無憂」! 日研究:枕頭過高恐增中風機率

    常聽到「高枕無憂」用來形容一個人無憂無慮,但這個詞卻不符合醫學資訊,在《歐洲中風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過高的枕頭,可能會導致,自發性椎動脈夾層的發病機率增加10%,進而產生腦中風的風險,因此,仰臥時,枕頭的高度與肩同高,也可以用下巴檢視,最好與地面平行。
    2024/04/09 23:06
  • 年輕人罹癌風險上升!預防癌症 醫師列7大警訊助及早發現

    英國凱特王妃的病情公開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年輕人(50歲以下)癌症發病率的顯著上升。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在44國的一項癌症分析研究發現,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比1970年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在50歲之前罹癌。這意味著年輕人要比他們之前幾代人更受癌症的拖累。那麼,年輕人如何能早點發現自己有罹癌的警訊症狀呢?
    2024/04/07 15:41
  • 「這病」攻擊全身器官如腦中風 食安、壓力等皆可能致病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自體免疫疾病是我國十大重大傷病第三名,也是門診第三常見疾病,它是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異常活化,然後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疾病,包括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等等,自體免疫疾病一旦發病,無法治癒,通常都必須終身服藥,與之共存,而自體免疫疾病的原因很複雜,可能跟基因、荷爾蒙、壓力、空汙、過敏、食安等原因有關,要及早發現,盡快治療,避免器官受損,自體免疫疾病可能會導致像是肺部纖維化、腦中風等等傷害。
    2024/04/05 22:4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