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學徒黑社會性侵台灣用戶大貓案地震孫安佐空服員孫鵬張學友
  • 搜尋:

    清零政策 結果共209筆

  • 疫情重創中國經濟!4月零售年減11.1% 跌至新低點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16)日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4月零售額跌至近2年來最低水準,而工廠生產業暴跌,反映出北京清零政策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2022/05/16 16:06
  • 居隔苦中作樂 陸民眾用128個快篩劑DIY「快篩風鈴」

    中國大陸強調「動態清零政策」,要求民眾頻繁地進行快篩,導致很多人家裡都堆滿了用過的快篩試劑,結果有人就苦中作樂,把它拼接成風鈴、小汽車等各種工藝品,引發大陸媒體關注。
    2022/05/13 17:05
  • 譚德塞與北京因清零政策鬧僵 陸網友酸:中國永遠正確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質疑疫情清零政策,中國外交部昨天回應「不要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後,中國網友諷刺:「我們永遠正確」、「政府給我發工資好不好」,不挺動態清零。
    2022/05/12 13:47
  • 中國大陸堅持清零不鬆綁 世衛喊話:難持續、建議改策略

    自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超過2年,隨著疫苗及口服藥出現,不少國家都已經決定走向與病毒共存。不過中國大陸則堅持採用強硬「清零」政策,封控措施影響全球物流及生產。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10日也罕見針對個別政府的防疫措施進行評論,坦言有鑒於當前對新冠病毒的了解,中方採取的清零政策恐怕很難維持下去。
    2022/05/11 10:34
  • 新台灣模式破功?英媒曝致命關鍵點:不再是防疫模範生

    英國衛報報導,過去被譽為全球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如今面臨Omicorn疫情海嘯,衛生當局認為清零政策已不適用,轉為「與病毒共存」,試圖找出新模式。
    2022/05/09 22:24
  • 防刪除!海封城記憶寫入NFT 當局嚴查「黑騎手」

    中國在嚴格清零政策下,對於訊息的掌控也更加嚴密。不少遭遇上海封城的民眾,為了讓自己在疫情下的真實記錄,不會遭到當局刪除,選擇以NFT的方式保存。例如一名在上海住了9年的馬來西亞創作加,就以毛澤東時代政治宣傳畫風格,創作了多幅與疫情相關的NFT作品。但另一方面,在過去一個月辛勤工作維持上海物流的外送小哥,卻成了當局嚴格查緝的新對象。因為擔心有染疫後仍持續跑單的「黑騎手」,當局嚴格查緝外送員,不但一天篩檢多次,更驅趕大批為了防疫,在戶外餐風露宿的外送員。嚴格的防疫作為,讓當前疫情正擴張的北京民眾也感到憂心,害怕步入上海後塵。 
    2022/05/04 19:50
  • 鄭州今封城!怕淪上海第二 民眾瘋湧搶菜、搬豬回家囤

    中國大陸嚴厲的「清零政策」讓上海持續封城一個多月,由於毫無預警、物資缺乏,期間不斷傳出餓死人的消息,而現在又換鄭州面臨緊急封城,有了上海的前車之鑑,民眾紛紛衝進賣場搶菜搶物資,甚至有許多人直接扛了「一頭豬」回家,上海悲慘情節歷歷在目,現在鄭州民眾就怕大意失荊州,能囤就囤盡量囤。
    2022/05/04 10:52
  • 上海封城惹議!地方官盼解封 陸:「病毒共存」是錯誤思想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8日發表評論員文章,呼籲全民支持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防疫政策,顯示清零政策不會改變
    2022/04/20 09:51
  • 大陸動態清零政策惹民怨 陸網友自嘲:是「掩耳到零」

    中國式清零的政治與社會運動最終常演變為人禍,好比往昔麻雀清零引發大饑荒,如今當局防疫堅持動態清零衍生諸多次生災難,官員對此卻置若罔聞,無奈的中國網友以「掩耳到零」自我解嘲。
    2022/04/17 17:32
  • 專家防疫論壇/台灣如何從清零走向共存?4學者觀點一次看

    國內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人數頻頻創下新紀錄,自4月初累計至今本土確診已突破5千人。現在要持續進行清零政策還是與病毒共存,成為近期討論話題,先前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坦言,要清零已經不太可能;行政院長蘇貞昌更是喊話「新台灣模式」讓防疫策略走向新模式。TVBS在13日舉辦【從清零到共存】專家防疫論壇,邀請4位重量級專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衛學院院長呂淳祺(Dr. Michael Lu)、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兼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 (Dr. Jason Wang)、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一起探討台灣的防疫挑戰。
    2022/04/15 14:53
  • 疫情衝擊經濟 陸傳試辦隔離放寬措施 翁履中:不打臉情況下進行政策微調

    疫情衝擊經濟,大陸也不例外,上海自疫情爆發以來便開始實施「封控管制」,然後確診數卻居高不下,北京當局始終維持一貫堅持「動態清零」政策,要求不能放鬆防控工作,如今當地經濟卻遭受嚴重影響,現在就傳出大陸國務院最新文件顯示,上海、蘇州、寧波、廈門等8個城市將試辦「隔離放寬」措施,以降低疫情帶來的損失。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北京當局對於動態清零政策,在政治象徵意義上很顯然沒有辦法完全鬆口,畢竟這跟『領導人威望』有關,尤其是大陸政府現行的政治體制,一個領導人必須要維持強勢立場,只能說對、只能做對,就算錯也要堅持到底,不能讓領導人自己承認錯誤,若要對政策做出調整,也只能是微調。」
    2022/04/14 15:23
  • 陸高層內鬥防疫不同調!8市隔離擬放寬 報導1天全被刪

    上海全面封城至今已超過2週,嚴密的封控和清零政策導致民眾食物、醫藥品短缺,然而在當局堅持「動態清零」的同時,中央內部支持「與病毒共存」的聲浪越來越大,近日中國國務院選擇上海等8城市防疫管控放寬標準,但政策卻遭凍結,外媒認為,這恐怕又是因為與北京政府高層抗疫不同調所致。
    2022/04/14 11:15
  • 日媒:中國大陸推行「清零政策」 恐導致世界經濟危機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大陸政府推行的「清零政策」,開始讓世界經濟面臨危機。上海等主要城市實施封控管理,徹底限制人民行動,工廠和店家停工,導致從大陸進口零件的外國企業生產活動受到影響。如果影響長期化,勢必會對世界經濟造成打擊。
    2022/04/09 12:55
  • 「清零」難阻變種病毒疫情 美學者:習近平陷困境

    上海疫情升溫,美國學者觀察表示,改變清零政策會動搖中國的領導力,但由於變種病毒Omicron疫情很難阻擋,這對即將尋求連任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雙重困境。
    2022/04/09 09:00
  • 堅持清零vs.經濟成本 陸GDP萎縮、歐美病毒共存、台防疫借鏡

    台灣疫情再起,原本計畫逐步解封的步伐再受影響,不過專家提醒,Omicron傳播速度快,追求清零要付出很大的社會及經濟代價。一向堅持清零政策的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就下調到5.5%,使得清零政策也開始有鬆動跡象。
    2022/03/31 14:00
  • 有片/香港金融中心換人做? 新加坡、台灣有沒有機會搶進?專家這樣說

    香港疫情還在延燒,政府堅持清零政策,邊境管制嚴格,導致許多金融高階人才出現出走潮,同時,競爭對手新加坡反而是寬鬆政策,要讓經濟回到正軌,這是否將會讓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威脅?
    2022/03/16 23:04
  • 陸本土疫情擴及27個省市區 防疫政策該如何演變?

    中國大陸疫情升溫,廣東深圳今(14日)起實施封閉式管理,所有當地民眾皆須進行3次PCR檢測,且除了民生事業外,其他行業一律居家辦公或停止營業。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14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根據陸媒報導,此波疫情已擴及至少27個省市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紛紛淪陷,而居住在上海的台商也表示,過去『一位難求』的地鐵,近日卻不乏座位,百貨公司及街道人潮也明顯減少,可見民眾對疫情的恐慌日趨擴大。」 林閔榛補充「由於『無症狀感染』是這波疫情的特點,因此北京政府祭出新政策,開放民眾自行快篩。而原先大陸政府計畫放寬動態清零政策,但在面對一波疫情的狀況下,北京政府宣布仍須從嚴阻斷疫情傳播,至於接下來的防疫政策該如何演變,這也成為北京現階段十分兩難的議題。」
    2022/03/14 16:10
  • 觀點/中港台防疫比一比 同樣動態清零為何香港這麼慘?

    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歐美各國正逐步解封,日本﹑韓國及新加坡也都準備「與病毒共存」,放眼全球只剩下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仍然採行動態清零。究竟中港台防疫成效各如何?兩岸三地清零政策還有可能持續下去嗎?
    2022/02/23 09:50
  • 比疫情剛爆發時還糟!香港醫療癱瘓 11個月嬰疫亡

    香港疫情大爆炸,恐怕已進入失控邊緣!周一確診人數再破紀錄達7千多人,更出現年僅11個月大的嬰兒染疫喪生。醫療體系的癱瘓,猶如兩年前疫情剛爆發的情況重演;學者更坦言,因為變種病毒傳染速度更快,導致香港情況比兩年前還要糟。但港府不但拒絕檢討清零策略,還變本加厲要推動全港強制普篩以及疫苗通行證制度,餐飲業坦言市況已進入冰河時代,民眾對港府的清零政策更是普遍不信任。香港這波疫情寒冬,恐怕還要繼續冷下去。
    2022/02/21 19:58
  • 觀點/中國經濟烏雲來了 人口問題成最大隱憂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佈最新經濟數據,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一年增長4%,優於預期的3.3%;全年GDP上升8.1%,亦較政府設定的6%以上目標為佳。這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達沃斯論壇視頻演講中,可以大聲說出,去年中國實現了較高增長和較低通脹雙重目標,不過經濟專家卻從亮麗的數字中看出隱憂。
    2022/01/18 16:03
  • 供應鏈瓶頸、晶片荒今年緩解!能源、食物接力漲 全球通膨難退燒?

    變種病毒Omicron在全球掀起一波新疫情,中國大陸也不例外。去年底開始,包括西安、河南禹州都進入封城狀態,尤其西安生產許多處理器晶片、汽車零組件,讓南韓三星和美國半導體公司美光坦言,供應鏈不免受到衝擊。國外有專家擔心,未來一旦疫情擴散,越南、泰國等其他以製造業出口為主的國家,如果也採取封城的清零政策,加上原本就嚴峻的塞港問題,供應鏈瓶頸恐怕會更加惡化。
    2022/01/11 23:00
  • 陸疫情反覆!元旦、春節假期將近 多地籲「就地過年」

    大陸疫情反覆,大陸衛健委原本嚴格執行「清零政策」,近日也改為「動態清零」,不再追求零感染,而是在出現本土病例後,迅速撲滅疫情。而元旦、春節假期將近,因此大陸多地也發布最新通知,倡導「就地過年」。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3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部分地區已下令要求公部門人員禁止返鄉,須留在當地,除非有不可避免之因素,才可透過申請、審核、批准等程序回鄉,而因手機行程碼會紀錄過去數日內的足跡,因此地方政府就能藉此控管民眾是否有遵守規定。」 另外,中國大陸占地廣大,各地方言有所不同,近日陸媒論壇上也掀起「哪個方言最難懂」的討論,陳韻雯說明「大陸因腹地十分大,因此即便同為『普通話』,各地的腔調也不盡相同,讓人較驚訝的是,在此論壇討論中,台灣民眾所熟悉的閩南語竟被大陸網友稱『發音與字幕對不上』,甚至直呼『根本就是外語』,可見各地方言的確會隨著個人生活習慣及成長環境而有所不同。」
    2021/12/13 15:46
  • 何大一大師/病毒權威談鎖國 回歸正常關鍵「三要素」

    美國自11月8日重開邊境,旅客只要接種美國FDA及WHO認證的兩劑新冠疫苗,就可以入境,隨著各國疫苗接種覆蓋率逐漸提高,許多國家政策也轉向「與病毒共存」。但反觀台灣仍嚴守邊境其實施「清零政策」。國際愛滋病毒權威何大一博士,在接受TVBS「大師講堂」專訪時指出,台灣的鎖國心態無法持續太久,我們都需要回歸正常生活,重開放邊境的三大關鍵要素為「施打疫苗」、「產生保護性抗體」及最後與「疫苗共存」。  
    2021/11/17 10:36
  • 陸商務部籲民眾「儲存物資」引驚慌 陸官媒澄清「非備戰」

    中國大陸商務部日前突然發文呼籲大陸民眾「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以滿足突發情況的需要」,引發部分民眾驚慌,官媒隨後出面否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發文稱「台海關係緊張,但目前局勢並非『箭在弦上』。」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3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突然的公告讓許多大陸民眾擔憂是否要開戰了,官媒也趕緊出面要求民眾不要過度腦補,並稱是為了防止接下來部分社區恐因疫情再起,須面對封鎖的情況,但近日兩岸議題的確備受討論,大陸網紅武漢凱叔甚至發表『統一後台灣買房攻略』,以經濟角度分析台灣各城市CP值,但也讓不少台灣民眾忍不住批評此為『幻想文』。」 另外,日前北京通報一名「單基因陽性」個案,引發討論。陳韻雯說明「單基因陽性其實就是指『初步確診』,仍須接受第二次篩檢,才可確認是否為染疫患者,而大陸目前仍嚴守『清零政策』,大陸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也表示,相較於『確診後再治療』及『疫情反彈後重新封鎖』,零傳播政策成本相對低。至於大陸何時會開放邊境,還是須等其他國家疫情控制住,再來討論。」
    2021/11/03 15:11
  • 相較完全解封 鍾南山:陸「清零」成本相對低

    大陸疫情,2日最新通報,再新增本土確診54例,多省防疫和邊境管制,持續緊繃。澳門政府公布10月賭博收入跌了近四成,創下近一年來最低紀錄。有學者認為,這和大陸「清零政策」有關,因為嚴格的管制難以吸引遊客。不過近日大陸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清零政策是一種低成本做法。
    2021/11/02 17:1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