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連戰王信福血糖裸露下體槍決狄鶯孫鵬林美貞生命的麥田中國大陸
  • 搜尋:

    歧見 結果共268筆

  • 出手化解王鴻薇、徐巧芯爭議 馬英九:不用麻煩吳敦義

    國民黨台北市松山信義區市議員選舉,傳出現任議員王鴻薇和參選人徐巧芯因責任里分配引關注。前總統馬英九今天陪同兩人開記者會時說,有歧見應透過黨內協調,兩人都了解狀況。
    2018/08/22 17:02
  • 快訊/控華航逼簽支援承諾書 工會揚言停止協商

    桃園市機師工會,華航、長榮分會日前取得合法罷工權,目前進入協商階段,明天華航就要進行第二次協商,卻控訴資方,逼機師簽「同意罷工期間支援飛行」承諾書,打壓罷工權,工會揚言不惜暫停協商,直接罷工,對此華航只回應,從未放棄協商,談判過程,一定有些歧見,希望明天在談判桌上取得雙贏。
    2018/08/16 18:31
  • 雙普會在即 諸多議題存在巨大歧見

    美國總統川普和俄國總統普欽今天將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首度舉行高峰會,兩人屆時可能相互恭維,儘管雙方在敘利亞、烏克蘭和俄羅斯被控干預美國大選等諸多議題存在巨大分歧。
    2018/07/16 15:02
  • 不認同彈劾吳茂昆理由 蔡崇義等6監委發聲明

    監察院彈劾前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理由,引發監委歧見。監委蔡崇義等6人今天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因昨(4)日調查委員未依審查會之共識要求修改」,盼呈現事實真相,以正視聽。
    2018/07/05 18:39
  • 吳茂昆案駁不實指控 高鳳仙:可公布錄音

    彈劾吳茂昆理由,引發監委歧見,提案監委高鳳仙與楊美鈴今天發布新聞稿駁斥不實指控,強調審查會中並未承諾刪除違反公務員利益衝突迴避法部分。如有必要,可請公布錄音內容。
    2018/07/05 17:13
  • 移民議題歧見擴大 歐盟緊急會談

    義大利新成立的民粹派政府驅逐救援船,矢言不再承擔歐洲聯盟(EU)收容移民義務後,歐盟部分成員國領袖今天抵達布魯塞爾,就移民問題進行緊急會談。
    2018/06/25 09:56
  • 川金會細節還要喬 美與北韓代表上午再見面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深夜指出,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金成今天上午將率團繼續與北韓代表團協商,分析認為,為能達成文字協議,雙方仍在做最後努力,縮小歧見。
    2018/06/11 09:38
  • 退將傳不滿蔣萬安神隱! 逼軍改案表態

    立法院臨時會下週一召開,民進黨要力拚軍人年改案三讀,而就怕抗議人士再度衝進立院,警方已經開始在周邊佈署拒馬,而現在國民黨內對於軍改案似乎也出現歧見,據了解以立委費鴻泰、賴士葆等人為首的軍改小組有意逼蔣萬安等支持改革的青壯派立委表態,甚至就連部分退將也希望蔣萬安能幫他們說幾句話。
    2018/06/08 18:49
  • 在野黨反對 南韓國會未認可板門店宣言

    南韓國會今天未能通過決議案,對4月底南北韓高峰會發布的板門店宣言表示支持,主因朝野政黨對北韓非核化的措詞有歧見,這導致南韓總統文在寅想讓這項宣言法制化的想法受挫。
    2018/05/29 09:28
  • T怪客踢新聞/罵完「館長」 該看醫生了

    政客之間相互叫罵,很正常,也很容易理解。但是當政黨與政客對「民間人士」也開始惡言相向,通常反映的是他們謙遜、傾聽、反省的外包裝,已經被權位、利益的強酸腐蝕,一旦察覺自己和所依附的政黨正面臨無法處理的危機,信心開始動搖,他們不僅對其他黨派產生更強烈敵意,甚至對來自民間的不同意見,都無法容忍,不再爭取民眾好感,不再溝通設法化解歧見,而是或酸言酸語或破口大罵,掩飾內心焦慮,看誰都不順眼,到處都是敵人,躁到應該趕快就醫。
    2018/05/28 13:10
  • 文在寅訪美 調解美國與北韓非核化歧見

    南韓總統文在寅今天下午將前往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22日上午正式開啟訪美行程,除了接見美國政府的外交、安保部門主要人士,並與總統川普舉行單獨及擴大高峰會談。
    2018/05/21 09:48
  • 南韓擬扮演溝通者角色 調解川金會疑慮

    南韓總統府青瓦台官員今天指出,川金峰會計劃舉行前,美國和北韓看似存有「某種立場上的差異」,南韓正尋求扮演溝通者角色,以調解雙方歧見。
    2018/05/17 14:18
  • 美、法籲簽新伊朗核協議 川普:需奠定堅實基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呼籲,別管大家對原本指標性的核協議有何歧見了,和伊朗簽訂「新的」協議。
    2018/04/25 10:42
  • 馬克洪會川普 伊朗核協定與貿易待解

    法國總統馬克洪今天已抵華府,成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首位對美國進行國是訪問的外國元首,外界關注,包括伊朗核協定及貿易議題,兩人好交情將如何化解歧見。
    2018/04/24 10:49
  • 動物一日生活紀錄電影 呼籲萬物和諧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倡導及實踐環保概念並且呼籲人類拋開歧見,對世間萬物友善共存,有一支耗時3年的紀錄片,透過各種動物一天的作息生活,講述地球上人類前所未見又充滿奇蹟的一天,幕後配音是執導大佛普拉斯獲得金馬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得主黃信堯,TVBS獨家取得這部紀錄片的精彩片段還專訪了黃信堯,談論他對這次幕後旁白的感想和他對生態環保的想法。
    2018/04/18 23:00
  • 深澳電廠擴建 王美花:可取代高污染電廠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今天表示,深澳電廠更新擴建,未來可以取代高污染的電廠,台灣面對能源轉型,經濟部必須兼顧環保,同時讓產業生存,期待大家能夠縮短歧見、凝聚共識。
    2018/04/11 15:12
  • 台鐵請假扣薪引發勞資歧見 勞部將了解

    台鐵員工請假扣薪及加班費的計算方式,引發勞資歧見,勞動部今天表示,台鐵班表相當複雜,會請縣市勞動局調查處理,對於部分縣市勞檢台鐵時會事先通知,也會去了解。
    2018/04/09 15:00
  • 美中醞釀緊張! 爆發點恐是「台灣」議題

    彭博(Bloomberg)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最大的潛在爆發點不是鋼鐵,也不是智慧財產權,而是台灣議題,雙方存有歧見正醞釀緊繃局勢。
    2018/03/15 17:47
  • 亞泥願與部落諮商 府:抱持誠意促成會談

    亞洲水泥公司今天表示願與花蓮部落進行諮商,總統府表示樂見亞泥主動釋出善意,政府會繼續抱持著最大誠意促成會談,並盡力化解歧見,解決亞泥與部落間長期存在的爭議。
    2018/02/27 14:53
  • 把美國排除在決策外 南韓頻向北韓示好

    面對北韓新年和平攻勢,美韓傳統盟邦之間歧見日深,關係緊張。美媒報導,儘管美韓在公開場合仍然強調團結,南韓頻頻向北韓示好,將美國排除在決策之外,令美國難以接受。
    2018/02/09 10:59
  • 德國組閣歧見仍在 談判還差臨門一腳

    德國社會民主黨高層指出,由於在若干議題上仍存在歧見,社民黨跟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保守陣營明天將針對共組政府繼續談判。
    2018/02/05 10:36
  • 川普首次國情咨文 開場呼籲「大團結」

    美國總統川普發表上任以來第一次國情咨文,大力宣揚政績,訴求團結,呼籲民主共和兩黨放下歧見,邁向「新美國時刻」,還安排追夢人到場,承諾要讓180萬名,非法移民得到合法公民身分,闡述四大方向推動移民改革。
    2018/01/31 19:30
  • 密件指通俄調查濫行監聽 眾院通過解密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民主黨龍頭表示,委員會今天按共和黨黨意表決通過釋出一份機密備忘錄。共和黨人聲稱備忘錄能顯示出司法部內存在反川普的歧見,以及FBI濫行監聽。
    2018/01/30 12:22
  • 快速和梅克爾組閣 社民黨領袖澆冷水

    外界期許社民黨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領導的保守派聯盟共組聯合政府談判快速取得進展,社民黨消息人士今天說,黨魁舒爾茲對此期待大潑冷水,指稱雙方歧見仍多,其中包括難民問題。
    2018/01/30 10:32
  • 美國政府熄燈影響雇員  各機關指示不一

    美國聯邦參議院未能在週末達成協議,導致數十萬聯邦政府雇員今早起床時,政府仍關門大吉。參議院預定今天稍晚將再度表決臨時撥款法案,並化解移民議題歧見。
    2018/01/23 11:4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