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地震安全澳洲桃園余祥銓台中地檢署地震花蓮縣網友余天聲押
  • 搜尋:

    曾金月 結果共277筆

  • 新冠肺炎輕症者 醫授這3招可「緩解不適」症狀

    創作歌手陳零九確診新冠肺炎入住防疫旅館後,曾po文表示,出現喘、呼吸困難,睡覺就會驚醒等,醫師告訴他這是症狀之一,只能靠自己不要那麼緊張。而他也提醒大家,「請把所有人當成感染源來保護自己,你無法用咳嗽、發燒來判斷。」
    2021/06/09 16:17
  • 借鏡國外疫情經驗 醫提醒:5重點在家防疫須注意

    因為疫情的關係,每天待在家裡,工作也在家裡,因而延伸出來的問題也不少。醫師根據國外防疫經驗,列舉五大面向提醒大家,多照顧自己。
    2021/06/08 12:59
  • AZ、BNT、莫德納疫苗該選哪個? 醫師來解惑

    疫情持續升溫,大家都知道打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止疫情擴散的方法,國內現在已有AZ、莫德納與BNT進口,相信有不少人心中會想打「最好」的疫苗,兒科醫師指出,不同的疫苗是無法比較的,但就模擬考的猜題概念,它們都是命中率較高的疫苗。
    2021/06/08 12:48
  • 端午吃「粽」不吃「重」 營養師教5技巧健康無負擔

    吃粽子是端午節傳統習俗,市售粽子大多以糯米製成,且使用高油脂五花肉或高糖分食材,不僅纖維質含量少,熱量也高,台北市衛生局邀請營養師研發「彩藜蔬食粽」及「繽果粽」,不管吃鹹或吃甜,每顆熱量少一半, 消耗熱量可以少辛苦些。
    2021/06/02 13:08
  • 防疫「新生活運動」 國健署授3招居家辦公肩頸不痠痛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警戒升級,許多公司行號也升級為異地、分區、分流或遠距辦公。國健署提供3招核心運動,只要有桌子、椅子、牆面,便可隨時運動,宅在家辦公或分流上班也不無聊,又能預防下背痛。
    2021/05/31 16:59
  • 避免增加醫療負擔 藥師推薦45種「居家常備良藥包」

    因應疫情緊繃,從急診到門診,全都戒慎謹慎地處理病患,為了不要再增加醫療負擔,同時也避免院內感染,藥師小羅西建議大家輕微身體不適時,先以成藥及指示用藥處理,她整理出45種居家常備藥物與醫材,只要到巷口藥局就可以在藥師專業協助下,準備好居家必備良藥包。
    2021/05/30 15:04
  • 排隊等不到疫苗先別怕 中醫師教你3招對抗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台灣確診數已突破5千人,迄今死亡案例超過35名,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並減少群聚外,在沒有疫苗可打的情況下,可說是人人自危。中醫師謝旭東認為,現階段保持心情平穩很重要,常按摩手上的顧肺穴,以及提前喝「清肺止咳茶」,先顧好自己的免疫力才是上策。
    2021/05/27 17:06
  • 乳癌治療發生更年期症狀? 「中西合璧」恢復精氣神

    一名40歲許女士因工作忙碌,經常忽略定期篩檢,直到摸到左側乳房有硬塊,驚覺大事不妙,赴醫確診已是乳癌第三期,採取抗荷爾荷爾蒙藥物治療,卻出現類更年期症狀,讓她相當困擾,經透過中醫癌症調理,大幅緩解不適副作用,也改善精神與體力,更有動力衝刺事業。
    2021/05/27 13:16
  • 睡不好染疫風險增 醫教這招「抵抗力強4倍」

    面對迅速惡化的疫情,指揮中心鼓勵大家待在家裡做防疫,但是待在家的時間長了,不免會看疫情相關報導,讓人愈看愈焦慮,如果讓人焦慮到睡不著可要當心了。根據研究,睡眠品質與身體的抵抗力息息相關。
    2021/05/26 12:04
  • 酒精、漂白水缺貨怎辦?藥師曝6撇步病毒不上門

    疫情仍出現未降溫趨勢,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宣布,疫情三級警戒延至6月14日。除了搶購民生物資,美國國土安全部提醒,一些常備藥物也該列入清單,應付一些小毛病;若是碰到酒精、漂白水缺貨時,藥師沈采穎分享防疫小撇步。
    2021/05/26 11:08
  • 營養師曝「吃泡麵」4訣竅 加這2樣免疫力更強

    全國施行防疫三級警戒,泡麵已成為熱門的搶購物資。營養師指出,泡麵熱量高,鈉含量也不低,但因方便又簡單烹調成為大家所愛,只要在泡麵時掌握4訣竅,就能吃的美味又健康。
    2021/05/22 12:27
  • 單手噴酒精消毒無用?醫教「手口鼻」防過敏對策

    疫情延燒,戴口罩、勤洗手已是必要的防疫措施。但對口罩材質或酒精過敏的人,該怎麼辦才好?皮膚科醫師胡倩婷提供幾個妙方來應對,大家一起做好做滿,守護台灣。
    2021/05/19 15:50
  • 本土確診連日破百好焦慮?醫教「4不5要」穩定情緒

    疫情不斷升溫,不少民眾已出現恐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姜學斌建議,現階段不要整天盯著新聞看,而是專注在自我防護,可以透過「四不五要」來減低焦慮,減少當面人與人的連結,可透過運動、冥想、泡澡等保持心情寧,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
    2021/05/19 10:55
  • 女醫師提醒「這政策」很重要 在家防疫可斷鏈病毒

    隨著疫情升溫,雖然還沒宣布封城,幾乎全台灣都已進入自主封城的階段。除了關注確診個案外,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認為「COVID 19 確診個案應該要注意什麼?」這個政策其實對未來很重要。
    2021/05/18 16:10
  • 「打」氣創新高!單日接種3.2萬劑 自費疫苗暫停預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80例COVID-19確定病例,及5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分布為雙北、彰化縣、宜蘭縣、桃園市、臺中市及基隆市。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14)日共有3萬2千多人打疫苗創單日新高,因此以公費優先,自費疫苗暫停預約。
    2021/05/15 23:25
  • 接種後還被感染? 新冠疫苗「9件必知事項」一次看

    新冠病毒疫苗公費注射的對象逐漸放寬,加上日前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機師打過疫苗仍然染疫的事情,民眾對疫苗注射還是存有不少疑慮。感染科醫師說,這株病毒是不會消失,打疫苗可快速提升群體免疫的方法,並為民眾整理了9大新冠病毒疫苗須知。
    2021/05/10 17:17
  • 各國奶茶熱量排行 第一名「789大卡」超驚人

    「波霸」珍奶缺貨讓美國人大崩潰,事實上,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上公布「各國奶茶熱量比一比」,8款常見的奶茶中,揚名國際的台灣珍奶熱量可是拔得頭籌,可說是另類的「台灣之光」,但讓人驚訝的是,泰國奶茶竟然不是天然的!
    2021/05/10 15:59
  • 每天只要10秒!隨處都能「拉伸」打造易瘦體質

    對許多人來說,「下腹凸出」永遠都是煩惱的第一名。日本物理治療師中村尚人,本身也是瑜伽老師,在從事物理治療師時,診治了將近1萬名為腰痛等姿勢問題所苦的患者。因此,透過瑜珈等東洋醫學,加上身為物理治療師的西洋醫學,從這兩方面研究人體的過程中,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腹肌要用伸展的方式來鍛鍊。」
    2021/05/07 15:35
  • 57歲分泌乳汁不敢說 醫查出「腦內長瘤」晚手術恐致命

    過了生育年齡卻有泌乳現象,小心是泌乳激素腫瘤!一名57歲女性,一年多來兩側乳頭常發現有疑似泌乳的現象,但明明小孩都已經二十好幾了,由於羞於啟齒,又覺得不是甚麼嚴重的事,就擱著不管它,直到最近逐漸出現頭痛並伴隨有視力模糊現象,就醫才知道是腦下垂體有一直徑3公分的巨泌乳激素腫瘤,治療後以完全恢復。 
    2021/05/05 20:46
  • 辛曉琪眼球爆血管 醫曝「高頻率發生」恐是中風徵兆

    「療傷歌后」辛曉琪將於5月重新啟動巡迴演唱,加上忙著新歌宣傳,工作滿檔的她某天回家後,照鏡子突然發現眼睛爆血管了,讓她嚇一跳。幸好只是小血管破裂,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復原。但眼科醫師提醒,這看似是個小問題,若發生頻率太高,要小心可能是高血壓或是心管疾病潛在的隱憂,萬一發生在腦部,就有中風的可能。
    2021/04/29 23:13
  • 鍛鍊免再汗流浹背 「柔性深蹲」達效果又防傷害

    對於超過五十歲、體力上無法應付「激烈運動和肌力訓練」的人,日本骨科醫師中村幸男推薦做「柔性深蹲」就對了。如果什麼都不做,肌肉量會逐年遞減。無論活到幾歲,肌肉量都可以增加,若你覺得「已經來不及了」而放棄的話,那就太可惜了!或許許多人一聽到深蹲,就會聯想到像運動員做的那樣,身體蹲低到臀部與膝蓋同高,非常正統的深蹲。
    2021/04/16 14:16
  • 傷口癒合半年內是關鍵 醫授3招「除疤秘訣」

    「醫師,請問這傷口會不會留疤啊?」許多年輕女性車禍後,到急診第一句話往往不是關心自己傷勢嚴重與否,反而關心後續疤痕是否會永存。整形醫師指出,除了傷口處理手法,加速癒合外,傷口癒合後的6個月內也是關鍵期。
    2021/04/10 16:58
  • 頭暈貧血是大腸癌?南投65歲以上免費無痛篩檢

    一名年約70歲張老太太,近日常感頭暈、疲倦,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她嚴重貧血,血紅素只剩下6(正常值為10.9至15.6g/dl),進一步檢查發現竟然是大腸癌。醫師提醒,貧血原因很多,除了要考慮女性生理期、營養缺乏等等,也有可能是大腸癌導致之慢性出血症狀。
    2021/03/31 17:56
  • 港星廖啟智不菸不酒罹胃癌亡 醫籲避開4飲食地雷

    港星廖啟智不菸不酒,驚傳胃癌病逝,享壽66歲。讓外界好奇的是,不菸不酒卻得胃癌?腸胃科醫師指出,菸與胃癌有關係,但飲酒目前較無直接證據.提醒愛吃重鹹、高鹽、燒烤與煙燻食物的民眾要當心。
    2021/03/30 10:29
  • 前主播蕭彤雯罹肺腺癌 醫籲年過40女性留意肩頸痛

    「我生活習慣正常,家中也沒有人抽菸,怎麼還會得肺腺癌?」醫師最近在門診中先後發現2位中年女性因肩頸疼痛就醫,竟被確診為肺癌合併骨轉移。目前預防肺癌的有效策略,仍著重於減少生活中致癌物的暴露,建議沒有任何肺癌風險因子的人,可將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納入健檢項目考量。
    2021/03/22 12:3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