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劉亦菲姜育恆罹癌夜市七彩霓虹燈鳳梨老婆棄單準則焦屍張元植孫安佐SWAG
  • 搜尋:

    日據 結果共315筆

  • 台東怪地標? 鯉魚山雕刻像鯨魚

    台東知名地標「鯉魚山」,縣府在入口處花了1百萬,打造一個魚形雕刻,昨天縣長鄺麗貞特別到場揭幕,但明明是「鯉魚山」,圓滾滾的魚頭,加上微微翹起的尾巴,怎麼看都像是個鯨魚,原來「鯉魚山」原本叫「鰲魚山」,日據時代,日本人愛鯉魚才改名,但鰲魚是中國古代龍頭魚身的神魚,沒人看過長怎樣,所以設計師不想點破,才做個魚頭意象的雕刻,讓民眾自己想像。
    2009/12/14 11:19
  • 養生當道 樹林市推「紅麴料理」

    幾年來,紅麴被視為養生食材!其實早在日據時代,樹林酒廠就研發出以紅麴釀製成的紅露酒,聞名全台,進而樹林市也被稱為「紅麴的故鄉」。腦筋動得快,樹林市結合在地特色和養生觀念,將紅麴入菜,推出多種「紅麴料理」,希望能藉此吸引顧客上門。
    2009/10/17 19:25
  • 【一步一腳印】古坑咖啡傳奇 創造台灣地方新文化

    吳永堃:「來各位,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步道,就叫做『文化步道』;人家說3隻魚叫做『鱻』(ㄒㄧㄢ)嘛!4隻魚呢?4隻魚是什麼,叫做『ㄧㄝˋ』,就是4隻魚浮出水面。」 吳永堃不僅是土石流防災專員,還是社區導覽員,對每一項設施,如數家珍,因為他曾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古坑咖啡崛起,繼而帶動風潮,就是他任內一手推動。 10多年前,由於父親年紀大,舉家回故鄉,也投入社區工作,才剛想要好好發展社區,卻遇上921大地震,吳永堃更認真思考家鄉的未來;華山在日據時代是咖啡種植地,他認為咖啡是個方向,恰巧又看到有村民在烘焙咖啡豆,當下有了具體的做法。 吳永堃:「華山不只是在賣咖啡,華山是在賣咖啡的文化。」 當時吳永堃把有關咖啡的陳年往事,全挖掘出來,也要開咖啡店的村民跟著做。吳永堃:「每一家店都必須要準備三樣寶,第一個是主題,第二個是特色,第三個是故事,每一個店家你必須具備這些東西。」 華山雖然曾是咖啡產地,但因為成本過高,早被市場淘汰,村民並不看好可以鹹魚翻身,吳永堃沒受影響,反而更積極舉辦各種活動,而且擅用媒體力量。 吳永堃:「幾乎是我們辦一個社區小小的活動,比如說烹飪教室啦,那媽媽就會做很多美味的菜出來,然後就通知記者來這邊,然後看看我們社區媽媽的展現,她們因為有了舞台讓他們表演,然後又能上鏡頭,她們都很高興啊!就這樣一直去利用,這樣去凝聚整個社區團結的力量,還有整個知道說怎麼行銷,怎麼包裝。」 吳永堃就把華山的好山好水和夜景,包裝咖啡,一起行銷。吳永堃:「我們華山這個地方,剛好是西部平原最高的山,離西部平原最近的,我們想說前來講夜景、夕陽,可以說都是頂尖的,那我們想說,怎麼用咖啡,跟夜景怎麼結合在一起,把它劃成等號。」 不過卻發現台灣人習慣,一早喝咖啡提神或是喝下午茶,很少晚上特地去喝咖啡。吳永堃:「很多人喝咖啡都會怕喝一喝,晚上睡不著,常聽到這些話,對不對,但是我們現有辦法,把它煮一杯低咖啡因的咖啡,讓你回去照樣睡。」
    2009/09/20 22:16
  • 有創意! 廢棄防空洞成免費電影院

    你有想過在防空洞裡看電影,是什麼樣的感覺嗎?高雄橋頭就有一座日據時代留下來的防空洞,經過文史工作者發揮巧思,把它變成免費的電影院,不用遮光,也無須環繞音響,十分特別!
    2009/05/27 23:33
  • 百年油飯純手工好滋味,業者?

    游志成的曾祖父早在清朝末年,將近150年以前,就開始挑著扁擔賣油飯,傳到游志成祖父那一代,日據時代男尊女卑的觀念,也傳進游家的廚房,從那一刻起,游家男人管外場,游家媳婦做油飯,也代代相傳,不管時代怎麼變,油飯的傳統和傳承,都是游家最重要的事。
    2009/03/30 15:38
  • 【一步一腳印】百年油飯兩代媳 傳承純手工好滋味

    當一個女人,要走進另一個女人的廚房,特別是媳婦和婆婆這樣的微妙關係,那就像游家,這鍋在爐灶上,翻炒了百年的油飯一樣,起鍋太急,飯粒口感不夠,用力過度,傷了手腕,吃力不討好,味道也不對,游家的三代媳婦從婆婆手上,接過這把百年飯鏟,每一代都有過這樣的體會。 已經把炒油飯的長鏟子,交給第四代媳婦的游葉素阿嬤,從游家的童養媳變成婆婆,在游家的84年裡,油飯就像她肩頭,始終放不下的擔子。 百年油飯第四代游志成:「我爸爸那時候接手以後,那時候廚房就是我祖母跟我媽媽在做,我祖母會在旁邊幫忙,她也幫忙帶我們這幾個孫子,我祖母去世的時候,也跟我媽媽這樣講,她說阿素啊,我媽媽叫葉素,阿素,我知道妳很辛苦,我知道妳很辛苦、擔子很重,因為我爸爸,男人嘛,總是在外面,出餐以後,他負責賣而已,我媽媽以前都是圍裙穿著,早上5、6點起床,做到晚上11、12點。」 游志成的曾祖父早在清朝末年,將近150年以前,就開始挑著扁擔賣油飯,傳到游志成祖父那一代,日據時代男尊女卑的觀念,也傳進游家的廚房,從那一刻起,游家男人管外場,游家媳婦做油飯,也代代相傳,不管時代怎麼變,油飯的傳統和傳承,都是游家最重要的事。 游志成從小看著媽媽為了油飯而忙,繼承著1百年前,曾祖父留下的純手工古法油飯,每一鍋,要炒到米粒鬆軟、餡料香Q,游志成知道,油飯有天也終將會是他的責任,他計畫著跟太太一起努力,讓家裡的百年油飯繼續飄香,那年,游志成就用家裡的油飯,打動鎮上時髦的專櫃小姐。游志成:「她喜歡吃我們店裡的東西,我就發覺說,有一位小姐在這邊。」 從美美的專櫃小姐,嫁做游家的第四代媳婦。游志成:「接手的時候,很多客人都很訝異說,以前的化妝小姐怎麼可能甘心,甘心的意思,就是這麼捨得,也就是說做這麼大的犧牲,包油飯,美容師妳知道嗎,穿得漂亮、抹得漂亮,你不可能想像說,不到1、2年,結了婚以後就變成這樣子。」 游太太要面對的,是游家前三代1百多年來,做油飯的壓力,游志成和游媽媽引著她進廚房,先從影響口感的米開始認識,洗好的濁水溪圓糯米,倒進木桶裡,也是有訣竅的。游太太:「放米也是一個技巧。」記者:「怎麼說?」游太太:「你放米,那個米,像我們現在下去,也不需要加水,就直接下去蒸,當你放米的時候,你如果說這樣給它抖動,這整個米就會塌塌,就會比較扎實,飯就蒸不熟,如果這樣鬆鬆的下去,輕輕的下去,它有空間,它就會比較容易熟。」 游太太:「像我們都還堅持要用這個木桶,橡木桶。」記者:「和一般木桶有什麼差別?」游太太:「因為木桶它有芬多精,它會呼吸,蒸起來也比較香,有那種米香,有那個木桶的味道,那如果用白鐵的,一般機器蒸的,就是沒有那個味道。」記者:「所以婆婆有交代,這個不能改?」游太太:「一定要用這個。」 選米、蒸米是變不了的基本功,只是自從游太太進了廚房,創新油飯就在她心裡慢慢醞釀著。游太太:「以前,我婆婆他們那代喔,算是說經濟沒有那麼好,他們以前用菜餔、絞肉加蘿蔔乾的,到現在來到我接手,我就認為說,菜餔那種鹹的東西,很多人不吃啦,所以我就改用香菇跟肉這樣子。」記者:「可是這樣子,也要花時間跟婆婆溝通,對不對?」游太太:「總是要改變一下啊!」 第四代媳婦爭取想換掉食材,這個撼動百年傳統的提議,在婆婆那代沒人想過,畢竟磚紅爐灶,在游家廚房的一角,百年從未移動,爐灶上,翻炒的糯米和配料,也日復一日。游太太:「這樣水煮,等一下煮出來的這個高湯,就放下去炒油飯,我們就不需要加味精,高湯又不會浪費,所以我們不加味精,也就是這個原因。」
    2009/03/29 22:08
  • 〈獨家〉古宅荒廢失修 縣府竟列必遊景點

    地方政府推薦的文化景點,竟然和廢墟沒兩樣!台中縣烏日鄉有一棟歷史80多年的日據時代豪宅,外觀融合巴洛克風格和傳統中國特色,中西合璧的建築相當珍貴,但這棟宅院缺乏管理,荒廢多年,很多遊客無法理解,為什麼縣政府只會在網站上推薦,卻不花錢維護,白白浪費觀光資源。
    2009/03/08 18:37
  • 網友批 900萬預算罔顧百年古蹟

    把近百年的古蹟拿來當官署,卻不能好好維護,這是被網友批評的移民署新竹收容所,這裡原本是日據時代的神社,但現在除了有人使用的辦公室,還有維修之外,其他地方都快塌了;網友批評移民署每年900萬的預算,沒有好好維護古蹟,不過移民署無奈地說,這些預算其實只夠維修,不足以翻新。
    2009/02/22 12:23
  • 村內有沼氣 居民30年免付瓦斯費

    用瓦斯不用付錢!沒錯,嘉義縣中埔東興村,從日據時代開始,就有專家前往探勘,要開挖油井,雖然最後資源不足業者放棄,不過,卻留下天然氣井,而且還意外冒出不少天然氣,也就是沼氣,村民覺得不用可惜,有村民乾脆自己接管線回家用,就這樣30年來,居民沒付錢買過瓦斯,1年至少就省1萬5。
    2009/02/15 00:19
  • 阿公級辦公室! 立院前身日據女校

    立法院辦公室塌陷,辦公室主體建築前身是日據時代的女子中學學校,部分立委辦公室則是當時七星郡役所,都在1920到1930年代興建完工。也就是因為太老舊,十幾年前就曾經討論立法院是否該遷院,但因為評估遷院費用高達241億元,爭議過大而擱置。不過有立委就說,怕爭議不遷院,難不成非得等到樓塌壓出人命,才能搬遷嗎?
    2009/02/05 18:25
  • 嘉義舊監獄 歷一級古蹟歷史悠久

    前總統陳水扁在台北看守所羈押32天,結果就傳出他留在所內的物品,可能會被存放進嘉義舊監獄。儘管法務部隨後否認,但這座具86年歷史的嘉義舊監獄,同時也是全台灣保存最為完整的日據時期舊監獄,政府計劃將嘉義舊監獄發展為國內第一座監獄博物館,陳前總統的用品能否被擺進去,還有爭議。
    2008/12/17 13:35
  • 和美425番地 隔60載日人尋褓母

    「海角七號」電影發燒,類似片中日本人尋人的情節,也不停在國內出現;一名日本人,在日據時代曾經跟著父親住在彰化和美,當時13歲的林水軟跟妹妹2人,受僱幫忙照顧他,日本戰敗後,這一家人返回日本,但小朋友心中還是掛念著小褓母,相隔60多年,寫信來台,希望戶政人員幫忙尋人。
    2008/12/02 16:43
  • 海角登陸喊停 傳日據情結遭杯葛

    電影海角七號一再打破台灣票房紀錄,原本希望1月份可以在大陸上映,但現在傳出因為劇情出現日據時代「皇民化」的情節,遭受政治干預無法如期「登陸」,不過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和大陸片商都否認是政治力介入,強調是因為字幕等技術問題,才趕不及在春節上檔。
    2008/12/02 00:27
  • 【一步一腳印】機車環島行 記錄手語原有精神

    手語翻譯員林亞秀:「我手語有進步嗎?她覺得我手語有進步,真的嗎?以前比較僵硬,我來的時候,以前比較僵硬,現在比較自然。」 就因為有豐富的肢體動作,林亞秀讀高中時愛上了手語,進大學之後,二話不說立刻參加手語社,當時社團只教手語歌,直到真正接觸到聾啞朋友,開啟了人生另一條路。 林亞秀:「這個語言很有趣,有時候看他們在講一件事情,就覺得他們好像在演一齣戲一樣,在做默劇,覺得很好玩,加上他們表情跟肢體動作,一看就覺得很好笑,那就覺得這個語言很漂亮。 亞秀投入所有精神研究手語,大學畢業後,報名勞工局的手語翻譯員培訓班,這才發現每個地區的手語都不同,現在和以前的比法也不一樣,手語竟然還分主流與非主流,啟聰學校教的是中文手語,就像一般大家接觸的手語歌內容,非主流是日據時代流傳下來的自然手語,比起現在的手語,更具有視覺效果、更圖像化。 亞秀興起了一個念頭,她想把早期的自然手語紀錄下來,於是她提出了一份圓夢計畫,打算用2年的時間繞台灣一圈,把老一輩聾啞人的手語拍攝下來,留住這個語言,也紀錄聾啞人的文化,計畫書寄出去3個月,終於等到企業願意贊助。 林亞秀:「那我個人能做的,就是把這些東西先存下來、紀錄下來,說不一定以後,可能變成形式轉變了,開始提倡自然手語了,那如果等那時候提倡了,回頭來看這些東西,可以去想說,原來以前還有這些手勢,可以繼續流傳下去。」 自然手語是聽障者,自然發展出來的特殊語法,對東西的形容很具體,保有豐富的肢體語言簡單易懂,但文法卻常常和中文顛倒。 林亞秀:「我們中文是大肚,她們不是,她們是肚大,先打肚大,像他們沙鹿也是,先打鹿再打沙,就只是順手而已,所以當她們寫成中文的時候,也會變成鹿沙,類似這樣的狀況。」 為了提升聽障者的中文程度,民國58年以後,啟聰學校全面改教中文手語,也就是照著中文一個字一個字比。林亞秀:「高麗菜是像它的形狀,就高麗菜一瓣一瓣,全部照字打,比如說高麗菜,可是其實在手語�面,這是指很高的意思,身高很高,這是指漂亮的,然後這就是蔬菜。」 照中文字面上的意義去比,就失去手語原有豐富的想像力和情感,像是「吃驚」這個詞。林亞秀:「她們就很吃驚,吃驚到眼睛跑出來,這個手語就很象形的。」 誇張的表情加上動作,充分表達目瞪口呆的意思,但如果中文手語會先比,一個吃東西的動作,再加上一個被驚嚇到的表情,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吃到什麼恐怖的東西被嚇到,根本沒辦法對應到「吃驚」,跌破眼鏡的原本意義,亞秀認為手語原有的精神,最自然美麗的部份正一點一滴的消失,今年3月,她啟動圓夢計畫開始拍攝,第一站先到台中,但對於攝影卻一竅不通。林亞秀:「他們動作都很大啊!就會跑來跑去的,你就會在那邊一直跟一直跟,設法想要跟上去,結果拍出來就是畫面很晃,晃來晃去,都不知道在幹嘛之類的。」 最後選擇最安全的方法,把攝影機固定在角落,全程錄影。林亞秀:「像我們台北,他教我一開始學的鹿是這樣,牠的角比較多,對,來這邊他們的鹿是這樣子,她說不能這樣會歪一邊,你們自己習慣,這個是舊的,對不對,對,這是舊的打法。」 亞秀一開始尋找對象很順利,透過台北的手語老師,找到大甲聾啞協會的志工陳淑如。手語翻譯員陳淑如:「她從台北騎摩托車到新竹,再從新竹來到大甲,真的,精神跟毅力很不簡單,她為了要達成這件事情,不辭辛勞。」 她很熱心幫忙安排採訪對象,但要找到日據時代,又受過正統手語教育的聾啞人士並不容易,依照時間推算得是77歲以上的老人家,不過大甲協會沒有適合的人選,退而求其次選上蔡一興夫婦,這也是亞秀整個計畫,第一個拜訪的對象,卻老是撲空。 陳淑如:「她跟他們約時間,然後她去他家,結果他們逃跑,經常有這個現象,傳簡訊不回的啦,對對對,不知道跑去哪�,他們是跑來我家,那時候他是跑來我家,他們就會告訴我,她進去我家,他們趕快溜出來我家,不想被打擾。」 聾啞朋友頻頻上演失蹤記,亞秀不放棄,知道他們每個禮拜都固定到淑如家聚會,她也每次報到陪著聊天,淑如也會幫忙勸說,經過了1個月,亞秀終於取得這對聽障夫妻的信任,讓他們卸下心防願意入鏡。林亞秀:「她如果沒有幫我介紹,他們可能到現在還在落跑,躲起來見不到面。」 林亞秀:「這個釋迦,ㄟ,釋迦是長那麼高的樹上。」 住在台北的亞秀,第一次看到長在樹上的釋迦很驚奇,這裡是聽障者蔡一興的家,以前亞秀不得其門而入,她來主人就落跑,現在主人拉著她,拚命介紹自己種的蘋婆樹,亞秀已經完全融入蔡一興夫婦的生活,而這就是她當初努力的方向,去了解他們的生活週遭。 林亞秀:「對我了解這個人會比較有幫助,而且你跟他愈熟悉,你就可以愈了解他的手勢意思是什麼。」 蔡一興是個菜農,亞秀也曾跟著去種菜,她想了解蔬菜是不是有一些古早的手語,甚至連這對夫妻去打槌球,亞秀也跟著到球場,每次來她就這樣一個人坐在場邊,拿攝影機紀錄,最後還被拉下場打球。 林亞秀:「接下來換8號白球,沒過,哈,連續重來,就跟當初我的遭遇是一樣的,我就拚命的在那邊努力的要過一號門,然後一場以比賽是30分鐘,然後等我真的過一號門的時候,準備要繼續打的時候,發現那邊的比賽已經結束了。」 技不如人,不過眼力可不認輸,兩支隊伍如何佈局贏球,亞秀已經看出心得。林亞秀:「又吃到了。」 對於這個圓夢計畫亞秀十分投入,不僅走入受訪者的世界裡,甚至過他們的生活;經過3個月,結束台中的拍攝,她預計每個地方停留3個月,2年就可以跑台灣一圈,於是騎著她的摩托車繼續往南走,下一站是台南。 台灣第一所啟聰學校就在台南,亞秀寄予厚望應該可以順利找到77歲以上的聾啞人,沒想到學校早和這些老人家失去聯絡,最後迫不得已,用掃街的方式沿途問人,恰巧遇上了白河蓮花季,她往人群走,真的讓她找到了。 李仰豪,皮鞋店老闆,今年77歲受日本教育,正是亞秀設定的採訪條件,人很隨和,一口就答應讓亞秀拍攝,還在他住家對面幫亞秀租到房子。林亞秀:「他說好啦,簽1個月,有願意讓我簽,這個房東還不錯,可能會來白河住的人很少。」 比起在台南市租房子幸運多了,亞秀騎車繞遍台南市,沒有房東願意租她2到3個月,好不容易找到可以租半年的,卻得要被迫樓上樓下搬來搬去。 林亞秀:「睡到隔天,早上起來還躺在床上,然後神智有一點不清,…早點不在了,這樣還要找新的早餐店,那我在想我現在在哪�,附近哪�有早餐店,想一陣子,ㄟ,不對啊!我沒有搬新家,我才從4樓搬到1樓來,早餐店還在那一邊,有時候會搞不清楚自己在那�。」
    2008/11/17 15:34
  • 走進電影裡 「海角七號」碼頭場景重現

    電影「海角七號」,不只帶動屏東的觀光業,連台中市也沾光;電影最後一幕碼頭送別,在台中舊酒廠拍攝,文建會現在大手筆重建日據時代碼頭場景,還把片中的日本客輪模型,重新組裝,並舉辦各項跟「海角七號」相關的活動,來到現場,就彷彿置身電影當中,第一天開放就吸引許多海角迷蜂湧而至!
    2008/11/15 19:30
  • 願景館成蚊子館 大批遊民聚集

    6年前,高雄日據舊火車站,市府花了1億元搬遷改建,改名願景館,沒想到現在不但成了蚊子館,外頭更是聚集了大批遊民,佔地為王,使得附近環境髒亂不堪,警方表示,會加強巡邏,柔性勸導。
    2008/11/08 13:04
  • 老郵差送日信 成海角七號靈感

    海角七號電影爆紅,導演的靈感來自一個真實故事。雲林一個老郵差丁滄源要遞送一封日本來的信,但收件人卻是日據時代的舊地址,老郵差花了兩天時間尋訪地方耆老,才找到地址,將信到收件人手中,這個真實故事3年前經過新聞報導後,觸動了導演魏德勝靈感,意外催生海角七號。
    2008/10/20 12:32
  • 政府徵地阻斷路 居民繞路10年

    電影海角七號中,男主角費盡辛苦,才找到日據時代的舊地址,不過在台中縣太平市有30多戶人家,他們明明有很清楚的正確地址,但如果循著地址上所寫的道路巷弄去走,卻還是找不到他們,到底為什麼,帶您一起去找找看。
    2008/10/16 13:50
  • 薔蜜秋颱/不敵薔蜜! 日將軍府屋頂被掀開

    薔蜜颱風挾帶的風勢、雨勢強勁,被當地列為古蹟的日式老屋宿舍,被摧毀的殘破不堪,其中超過70年歷史的日據時代將軍府,一直爭取不到經費修繕,結果不敵颱風,屋頂整片被掀開。
    2008/09/28 18:36
  • 登輝訪日/敏感! 李登輝:釣魚台原本就屬日本

    就在聯合號撞船事件衝擊台日關係的敏感時刻,李前總統今天在沖繩表示,在他認知,釣魚台過去就是日本的;日據時代,因為台灣是殖民地,所以漁民享有部分漁權,但現在台灣如果硬說釣魚台是領土,就像看到漂亮小姐,就說她是我老婆。
    2008/09/24 14:11
  • 廬山溫泉日人稱:富士 老蔣更名

    廬山溫泉,吊橋下游傳出土石崩塌,看的讓人觸目驚心!其實整個廬山溫泉開發是早在日據時代,當時日本人覺得它長的很像富士山,所以將它叫做富士溫泉,直到蔣中正來台後,又覺得它像大陸廬山,才又更名為廬山溫泉;而這的溫泉,屬於弱鹼性,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還可以飲用。
    2008/09/15 19:37
  • 首座天然泳池 改建太久被抗議

    台東有一個全台第一座天然湧泉的游泳池,日據時代到現在已經有90年歷史,這個泳池不但長年恆溫,游泳還可以抓魚,馬總統還慕名來游,但民國72年改建時,台東市公所沒申請使用執照,95年新法規修正後,泳池成了違建,必須關閉改建,但8個月了還沒開放,上百位民眾氣得上街抗議。
    2008/08/29 17:48
  • 【發現台灣味】集集伴手禮 手工香蕉蛋捲

    顧客:「我們從那邊來,想說那時候風吹向這邊,這個香味很特殊,是什麼東西,就一直找一直找,找到這裡。」 香蕉蛋捲研發人江麗卿:「集集特產哦,手工香蕉蛋捲,都是現做的哦!」 江麗卿原本住在信義鄉,921震毀了家園,她卻越往震央跑,因為集集在地震過後,變成觀光勝地。 江麗卿和先生在火車站旁開一間小店,起初賣愛玉冰客人很多,但冬天就沒了生意,於是改賣手工蛋捲,希望現場製作,能吸引更多人潮,而且選沒有人做過的,天然香蕉蛋捲。江麗卿:「我們等到香蕉表皮,有產生芝麻斑點出來,這是裡面的酵素揮發最完整,香蕉它的抗癌成份才會最完整。」 香蕉是集集的特產,江麗卿希望結合地方特色,行銷自己的創意,沒想到還誤打誤撞,香蕉把它做成蛋捲,真的是絕配。江麗卿:「香蕉把它做成蛋捲,真的是絕配,因為香蕉水份少,香蕉沒水份,蛋捲不能有水份啊。」 香蕉沒水份,具備了先天優勢,江麗卿還要再篩選,挑出最有口感的品種,於是我們跟著她,到了香蕉園。江麗卿:「從日據時代老祖宗時代,就是一直種香蕉,經過這麼久下來,嚐試下來品質最好的,就是集集的山蕉。」 山蕉也還是有分品系,江麗卿找上黃榮炫,他是集集地區的盤商,手上有原生種的北蕉,台灣最早的香蕉品種,目前也只有集集才有種植。蕉商黃榮炫:「種在田裡,10個月就可以採收,那我們這個山蕉大概要13、4個月,這就跟養雞一樣,土雞和肉雞養比較久的,比較好吃,以前日本天皇都指定要這邊的。」 選擇集集才有的北蕉做蛋捲,江麗卿希望運用老祖宗的資產,創造新的火花,跟著集集一起行推出去。顧客:「香蕉,像滯銷期的時候,可憐,倒到滿坑谷養豬養雞,不然垃圾場就直接銷毀,實在很浪費,暴殄天物,老闆如果可以做這個,何嘗不是為香蕉開另外一個出路出來。」 江麗卿:「好,可以了,這香蕉的量,要好幾倍我們的預拌料,因為就是我們的香蕉為主要原料,雖然說是蛋捲,其實是香蕉,要用那麼多,所以這樣吃起來才會好吃,才會真的是水果的。」顧客:「一般的蛋捲感覺粉味比較重,可是他那個水果味蠻重的,尤其是香蕉的味道。」
    2008/07/13 22:49
  • 【發現台灣味】小饅頭賣出大名堂 單一口味傳承一甲子

    來看這個老攤子,他是堅持的精神成為招牌,一甲子的光陰,他都只賣一樣東西,就是小饅頭,沒想到也賣出大名堂。 電扇搖頭晃腦,簡正義光著腳,悠閒吹著風,一邊聽轉播,一邊捏圓圓小麵糰,電視裡播著王建民最新戰況,小攤卻一切如舊,與59年前一樣;厚實紅豆餡,裹進微黃小麵糰,捏合起來,扔進熱油裡游游泳,簡正義動作熟練,畢竟已經做了幾十年。日式饅頭攤經營者簡正義:「糖、蛋,蛋攪一攪 ,攪好了再放麵粉。」記者:「為什麼不能揉?」簡正義:「不能揉,怕它會發。」記者:「會出筋嗎?」簡正義:「就是我們做饅頭,會發,我們這不能發。」記者:「不能發喔。」簡正義:「欸,不能發。」 用油炸讓麵糰稍微膨起來,不能發的小饅頭,號稱全台唯一,59年來只賣一種口味,非常專心。簡正義:「我以前喔,不是做這個 ,這個是我父親在做,我是印刷的。」記者:「為什麼回來做?」簡正義:「我以前在民生日報,你那時候大概還沒出生吧,民生啊,民生日報,民生日報後就換台灣日報還是什麼,做一做印刷就沒落,一間一間關起來。」 很多產業隨時間沒落,但簡家這小饅頭攤算是獨門生意,從日據時代走到民國。簡正義:「我都沒休息在做啦,就是端午節、中秋節、7月、過年。」記者:「幾天?」簡正義:「過年休5、6天而已。」 除了一年三節,小攤天天開張,但小攤的名字,可不是由此而來,而是因為日本油炸食物「天婦羅」。簡正義母親簡歐陽繡鶯:「他們來我們這邊吃,吃一吃都說(日文)很好吃啦,台灣的雞蛋放得很多吧。」 店名來自日語,天婦羅的「天」,簡正義的父母,也從日據時代走來,身穿細緻連身裙、搖著小扇子,阿嬤用台語夾雜流利日文,向我們述說改朝換代前的光景。記者:「什麼時候做的?簡歐陽繡鶯:「還沒戰爭啦,那做了就遇到戰爭的時候,他那時學做餡餅的老闆,怕他去當兵危險。」 簡正義的爸爸簡兩團,日據時代跟著日本人學做糕餅,日本人離開了,技術留下來,民國38年剛開張時,宵夜場生意最好。簡歐陽繡鶯:「我一隻眼睛都壞掉了,過了11點,客人還一直來,忙到半夜2點才睡,我眼睛都壞了。」 現在市場改變,小饅頭變成年輕人喜歡的午茶點心。顧客洪小弟:「吃起來很特別啊,我不會講耶,就是脆脆的。」
    2008/07/13 22:37
  • 〈獨家〉日軍秘道藏黃金? 日本警察也來挖

    這幾年黃金價格居高不下,聽到黃金就幾乎等於財富,相傳在台中縣大雅鄉忠義村,一處日據時代的坑道中,藏有日軍留下的黃金,甚至連日本人都曾經遠渡重洋來挖掘,雖然無功而返,不過這裡卻從此成為黃金尋寶的熱門地點。
    2008/05/25 18:2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