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洞察力酒醉警車鳳梨老婆周杰倫首映記者會生肖猴龍天翔統一獅編輯精選
  • 搜尋:

    新研究 結果共1,209筆

  • 部分武肺患者腹瀉 研究:病毒恐經糞便傳染

    一項提到2019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有腹部症狀及拉肚子現象的最新研究公開後,科學家今天表示,腹瀉可能是這種病毒傳染的一種次要途徑。
    2020/02/08 12:29
  • 一週吃「500克以上」紅肉 研究:早死風險高!

    一項關於肉品攝取的新研究發現,吃紅肉和加工肉的人罹患心臟疾病與早死的風險較高,與前不久一項認為不吃紅肉對健康益處有限的研究相牴觸。
    2020/02/04 16:33
  • 武漢緊急蓋收容醫院 施工直播5400萬人看

    為了收容大量的武漢肺炎病患,大陸動員蓋緊急專門醫院,並且全程直播興建過程。春節期間吸引5400萬人在線上觀看。另外大陸最新研究顯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男性比女性容易感染,而且年紀較長、原本就有慢性病的男性,發病機率更高。
    2020/02/01 00:35
  • SARS也是因為「牠」!病毒跨物種傳播 全球專家追兇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國內又爆出家庭群聚感染,再添一名確診病例。現在全球專家為了杜絕源頭感染,都在追查新型冠狀病毒的確切來源,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最新研究發現,病毒可能源自於蝙蝠,不過麻煩的是,英國研究推斷,疫情的源頭恐怕不只來自於單一的華南海鮮市場,美國《科學》雜誌也分析,早在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例出現前,病毒早已在其他地方悄悄散播開來。
    2020/01/30 23:11
  • 至少一年!港大研發新疫苗 率先動物測試

    港大醫學院最新估計,4至6月才是武漢肺炎的疫情高峯,學系已經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將於動物測試,有望1年內臨床實驗,目前包括大陸、美國和澳洲在內,全球至少有6個團隊和病毒賽跑,北京大學最新研究也指出,被用作去痰劑的安嗽錠或許有治療效果。
    2020/01/29 14:34
  • 防堵武漢肺炎! 陸專家「病毒怕逾56度高溫」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大陸最新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抵抗力其實不強,不只不耐高溫,還怕酒精,而市面上也有不少酒精乾洗手商品,雖然酒精能將病毒去活性化,但醫師說,酒精乾洗手能殺死病菌,但髒汙還是留在手上,反觀一般洗手,病菌能跟著水離開雙手,一般洗手還是效果較好。
    2020/01/23 13:13
  • 快訊/老年「脂多肌少」恐損智力 影響免疫力

    最新研究指出,較多脂肪、較少肌肉量會影響智力老化,也顯示出「減脂、增肌」的重要性,國內醫師更強調,「高齡族群」更需要注意,因為肌肉不足,活動力降,認知能力更易下降,不少老人家只吃蔬果、不吃肉,醫生提醒,這是錯誤習慣,有可能導致肌肉流失。
    2019/12/23 09:42
  • 藍光有礙睡眠? 英國研究:黃光讓人保持清醒

    一般認為來自手機和電腦螢幕的藍光有礙睡眠,但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亮度同樣偏低情況下,藍光比黃光更具有助眠效果,黃光反倒會讓人保持清醒和警戒。
    2019/12/19 17:10
  • 快訊/「吃辣椒」活更久! 可降心血管病風險

    愛吃辣可能對健康有益,發表在「美國心臟學會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相較「不吃辣椒」的受試者,經常食用辣椒的受試者,死亡機率可以減少23%,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減少40%,死於中風的風險,更可降低60%。
    2019/12/18 09:39
  • 植物被剪也會痛?番茄1小時「低鳴」25聲

    近幾年有科學家發現,植物擁有視覺、聽覺和嗅覺的能力,然而最新研究顯示,當植物缺乏水分或被剪去根莖時會產生壓力,同時會在空氣中發出聲波,但因植物的聲波接近無聲,使得人類無法聽見。
    2019/12/15 12:19
  • 「靠右走」不安全! 事故致死率高出120%

    行人「靠右走」的觀念受到挑戰!根據北醫大團隊最新研究,行人被汽機車碰撞事故中有高達7成5是「順著車流」走,甚至死亡風險還高出「逆向走」120%。學者建議可參考國外在部分沒有人行道的路段規範行走方向,但交通部回應實務上有困難。
    2019/12/09 23:24
  • 天然氣使用激增 全球今年碳排放量料創紀錄

    今天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儘管燃煤使用減少,以及多國將氣候議題視為當務之急,全球今年碳排放量在天然氣使用激增帶動下,仍將創下紀錄。
    2019/12/04 13:36
  • 再生記憶可被改寫 中研院發現關鍵調控基因

    動物界有許多生物具有再生能力,中央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透過調控特定基因可以改寫動物的再生記憶,打破過去科學界認為再生記憶不能被改寫的觀念,研究結果登上國際期刊。
    2019/11/28 17:28
  • 全球暖化再不踩煞車 30年後海水恐淹沒3億人

    美國研究機構「氣候中心」最新研究顯示,地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情況加劇,如果碳排放量再不踩煞車,到了2050年,全球將有3億人遭受海水威脅,是原本預估的三倍,沿海居民被迫大舉遷徙,恐怕還將誘發治安危機,各地動亂不斷。
    2019/10/31 21:37
  • 速食菜單註明熱量 研究:僅能暫時減少熱量攝取

    最新研究顯示,美國速食店菜單註明熱量的作法,只能收短期小幅減少平均熱量攝取的效果。
    2019/10/31 17:20
  • 失智長輩易罹「黃昏症候群」 研究:光照有助晚上入眠

    失智長者受疾病影響,一過黃昏容易出現神經、精神症狀,晚上也常睡不好。陽明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每天以特定光照1小時,不僅長輩總睡眠時間增加2小時,精神症狀更降低66%。  
    2019/10/29 17:47
  • 動物標本多是雄性 研究:疑與男性主導採集有關

    (中央社巴黎23日綜合外電報導)一項新研究指出,在已確定性別的250萬件動物標本中,雄性占比逾50%,即便一些物種的野外雌性數量比雄性多,雄性標本依然居多。研究者指出,這或許與標本採集員多為男性有關。
    2019/10/23 23:07
  • 美國抽檢市售嬰兒食品 95%重金屬汙染

    嬰兒食品應該是成分最天然、最單純的,但美國卻爆出重金屬汙染問題!由非營利組織「健康嬰兒光明未來」(Healthy Babies Bright Futures)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抽檢美國製造的嬰兒食品,包括61個品牌、168項產品後發現,高達95%的嬰兒食品都受到重金屬汙染;而最嚴重的就重金屬鉛,這種對人體會造成致癌的物質,會對嬰兒正在發育的大腦帶來嚴重傷害,例如語言發展遲緩、智商下降和注意力不足等問題。不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卻遲遲沒著手調查,讓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痛批,政府放任食品大廠傷害下一代的健康!
    2019/10/22 20:07
  • 養狗可延壽? 最新研究: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根據刊登在美國心臟學會(AHA)期刊的2項最新研究,養狗能延長壽命,特別是曾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人。
    2019/10/10 07:38
  • 快訊/蛋白質Naa10p抑制活性可減重 少吃高脂肪

    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減肥治療的關鍵,最新研究指出,肥胖症和人體內的一種基因蛋白質的酶活性表達過量有關,甚至過量還容易致癌,如果能抑制它,就能避免飲食導致的肥胖,目前已知的重要方式就是「不要吃高脂肪食物」。
    2019/09/26 09:15
  • 遏止氣候變遷 研究:吃素未必最有效

    約翰霍普金斯宜居未來中心今天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偶爾吃吃培根三明治或吞下幾顆牡蠣,可能還是可以協助因應氣候變遷。
    2019/09/17 17:04
  • 鴻海允投資31億元 威斯康辛大學:只收到2100萬

    台灣鴻海集團曾承諾投資1億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給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投入工程和創新研究,但校方表示,他們至今只收到70萬美元(約新台幣2170萬元)資金。
    2019/09/11 19:51
  • 最好止痛藥! 研究指出「牽手可降低疼痛感」

    單身狗的哀怨又多了一項!連減輕痛苦的選項都比較少,根據研究顯示,相愛的兩個人「牽手」不進可以促進感情,竟然還是止痛良藥!據國外最新研究指出,感覺到疼痛時,跟另一伴手牽手可以達到「腦波同步性」激活大腦中止痛的獎勵機制,進而降低疼痛感,換言之,另一半就是你最棒的止痛藥啦。
    2019/09/01 13:44
  • 氣候變遷受害者 「約書亞樹」本世紀末恐消失殆盡

    約書亞樹是美國西南部乾燥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物種,但據最新研究資料顯示,全球氣候變遷可能會使它在21世紀結束前,徹底消失。
    2019/08/08 18:04
  • 搭這款交通工具 PM2.5濃度暴露最高!

    許多民眾騎車、走路時都會戴口罩,以防空氣汙染對健康造成危害,但根據環保署與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最新研究,大眾運輸工具「捷運」,竟然在6大交通方式的PM2.5濃度排行榜,奪下冠軍寶座。
    2019/08/05 14:4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