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紀實劇士林夜市孫安佐 就業泰國劈腿狄鶯交友軟體何太梁以辰
  • 搜尋:

    地底 結果共657筆

  • 出火禁煙火、爆米花 旅遊書卻教這樣玩

    恆春的出火景觀區,因為天然氣從地底竄出經過點燃形成特殊景觀,很多遊客會跨越圍籬,玩爆米花或是放煙火但這是違法行為,墾管處多次呼籲遊客照玩不誤,現在有民眾發現香港一本旅遊書籍介紹出火就是教遊客這些違法行為,最高將可裁罰3千元,墾管處也將行文給出版社要求更正內容。
    2016/03/30 18:50
  • 「山崎斷層」小地震不斷 京阪神地底蠢動

    日本關西地區的地底似乎正蠢蠢欲動,因為今年的1月底從神戶延伸到大阪的山崎斷層,在一個禮拜內接連發生五次規模在三以內的地震。因為包括阪神大地震在內,在主震發生前都會有類似的小規模地震發生,儘管今年發生在山崎斷層周遭的地震,規模都不大卻已經引起專家注意。
    2016/03/22 21:12
  • 強震機率不下加州 美曼斐斯危機藏地底

    國家地理頻道,帶我們去看美國土壤液化的研究,密西西比河是美國最長的河流,不過在河水底下卻可能隱藏著看不見的斷層帶,美國專家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在曼斐斯一帶,過去曾週期性的發生地震,而且斷層就藏在密西西比河底下,這些過去的地震和當地的沉積層交互作用,結果引發大規模的土壤液化,專家認為當時影響的範圍,甚至可能有一個冰島那麼大。
    2016/02/24 20:59
  • 崑山科大前設自來水明管 開學交通受阻

    南台地震過後14天,震垮的大樓必須拆除,也間接影響了周圍交通,像是永康區維冠大樓地底下的自來水管線壓壞,因此在道路架設臨時管線,導致崑山科技大學的主要出入道路現在無法通行,只能在快車道旁邊架設臨時的便橋,由於便橋狹窄,人一多,學生擠在便橋上,車輛從旁邊快速通過感覺很危險。
    2016/02/19 13:40
  • 挖到底!G棟倒塌陷地底 開挖3米深入救援

    強震第8天,維冠大樓幾乎被夷為平地倒塌時被壓在底下的G棟,救援進度較慢,全力開挖!目前派出怪手在建築物倒塌的範圍內,兵分多路各處開挖,現在失蹤的待援人數已經下降到10人以內,大多數集中在G棟,由於倒塌時建築結構被壓在地面下,工程人員針對失蹤者所在的定點,打算開挖到地下3公尺深入救援。
    2016/02/13 11:26
  • 兩側陷入路面3米 維冠剩A、G棟輪廓

    維冠大樓倒塌接近一星期,在重型機具投入救災之後,目前快要剷平建築物,從高空拍攝畫面來看原本的結構體都快要拆解完畢,但A棟在倒塌的第一時間壓入路面,甚至位移陷入地底下接近3米,導致救災困難,必須先拆掉H棟之後再繼續深入A棟的內部。
    2016/02/12 12:39
  • A棟進度最慢!遭H棟壓部分陷地底 無路救災

    被H棟給壓在底下的A棟,搜救行動困難,家屬今天甚至誤會,認為是不是搬開H棟石塊的時候,連同A棟一起拆了,市長賴清德特別帶家屬爬上瓦礫堆解釋,得從上方清除H棟,才有機會替搜救人員開道,加上鋼筋扭曲變形,為了避免位移狀況發生,所以得大鋼牙和徒手開挖相互配合,也讓A棟的搜救工作進度最慢。
    2016/02/11 18:02
  • 年產11萬噸岩漿 日本火山爆發藏隱憂

    日本國內火山數量多達110座,佔了全球的7成左右,每年地底下生成11萬噸的岩漿,從去年開始好幾座火山,包括熊本阿蘇火山和櫻島火山都相繼傳出噴發,專家擔心日本已經進入地震和火山頻繁活動的時期。
    2016/02/08 21:50
  • 埋36天4礦工獲救! 陸礦難最長救援紀錄

    被埋在2百多公尺深的地底下長達36天,大陸山東的4名礦工終於獲救!發生在去年耶誕節的礦坑坍塌事故又傳出好消息,大陸救援單位靠大型鑽孔機以及特製的救生艙,將礦工從受困的坑道中救出,這起救援行動也創下大陸礦難最長救援時間的紀錄!
    2016/01/30 12:58
  • 快訊/台塑仁武廠外道路甲烷外洩 封路戒備中

    高雄仁武區發生氣體外洩事件,位於在台塑仁武廠外的水管路疑似施工單位挖破地底下的管線,由於現場測到甲皖和可燃氣體,消防人員不敢大意,目前在現場戒備中,中油聲稱那是台塑的管線,目前正在追蹤源頭。
    2016/01/26 12:15
  • 快訊/疑施工挖地路塌 兩車停路邊陷入1.5米

    最新消息,早上9點40分左右,新北市新莊建國二路,一處工地疑似因為施工挖地,導致道路坍塌深度約1.5公尺,兩輛停在圍籬旁的汽車,因此下陷半個車身高卡在地底,工人趕緊請119到場協助,目前道路兩線道暫時封閉。
    2016/01/19 10:36
  • FOCUS/冰島地熱水蒸氣含碳 新科技:塞回地下!

    2015年全球暖化,天氣熱得很不尋常,節能減碳成了當務之急,而各國對此也大致達成了共識,不斷推出綠能科技,像是以地熱發電為主的小國「冰島」,最近就成功將二氧化碳轉變成了「礦物」,方法就是將地熱冒出來的含「碳」水蒸氣壓回500公尺深的地底,不讓二氧化碳有接觸大氣的機會,而這個實驗原本預計要5年才能完成,沒想到1年就看到成果,讓全球離永續發展的目標又再更進一步!
    2016/01/06 20:43
  • CO2液化埋地底 美中聯手實驗減碳排放

    在法國巴黎舉行的氣候峰會上週六通過協議草案,希望能在本週五大會結束時達成最終協議並簽訂巴黎氣候公約,只是在長達48頁的草案中,還是可以看見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的矛盾,作為全球碳排放最多2國的中國和美國要怎麼減碳,日本NHK電視台在大陸陝西找到了可能的答案。
    2015/12/07 22:12
  • FOCUS/推土機來了!房舍消失 地底褐煤見天日

    德國東部鄰近波蘭,有許多「索布」人的村落,這個少數民族從中世紀就居住在這個區域,小歸小,許多村落都力行環保,太陽能還有生質燃料算是普遍,但是近年來許多村落整個遭到拆除、居民被迫遷移,為什麼呢?因為村莊的地底下蘊藏大量褐煤礦,包括瑞典來的電力公司在這裡開採煤礦、燃煤發電,露天礦坑的巨大煙囪排放骯髒的濃煙,應該是綠色能源模範生的德國為了挖掘褐煤礦,犧牲掉了努力致力永續能源的村莊。
    2015/12/07 20:46
  • 「智利礦災」登大銀幕 哥倫比亞礦坑實景拍

    改編自2010年的智利礦災,真實搬上大螢幕,劇情描述33位礦工深埋地底700米,相當於1.5座台北101大樓這麼深,受困整整69天最後平安獲救,創下人類史上奇蹟事件,劇組為求真實,把場景拉到哥倫比亞一處礦坑中實景拍攝,體驗真實礦工生活。
    2015/11/29 19:38
  • 非洲血汗淘金 僅靠一條繩子入地底挖礦

    非洲國家失業率高,許多人為了有份工作不惜鋌而走險,像是在尼日,就有許多人非法淘金,這些工人在沒有足夠的保護措施下下到地底60公尺深的礦坑,希望挖到黃金而且因為當地缺乏水資源,有些工人甚至好幾個月都沒有洗澡。
    2015/11/20 10:30
  • 水泥沒乾鋪柏油 貨車開過輪胎陷地底

    基隆明德二路下午3點多因為自來水地下管線工程道路施工,但水泥還沒乾就開放車輛通行,晚上一輛物流貨車經過時,左後輪整個陷入地底,只露出半個輪胎,現場緊急封路剩下單線雙向通行,最後出動拖吊車才將貨車吊起。
    2015/11/17 23:19
  • FOCUS/永久性儲存核廢料 芬蘭全球設想第1人

    全球共有41個國家正在使用核能,但是芬蘭卻是第一個開始設想永久性處理核廢料的國家,芬蘭從2000年就開始建造一個可以永久儲藏核廢料的掩埋場,工程人員在地底420公尺的地方鑿洞,預計將在未來的100年儲藏來自芬蘭7個反應爐、6500公噸的核廢料,儲藏時間長達10萬年,直到核廢料的放射性消失為止,掩埋場將在2020年正式啟用,瑞典和法國也計畫跟進芬蘭,建造自己的核廢料掩埋場。
    2015/11/13 20:50
  • 地下油管爆裂!黑色重油滲出 流滿道路

    今天一早,新北市汐止中興路巷弄發生地底管線漏油,隸屬於中油的重油管線突然爆裂,滲出鍋爐用燃料油,導致道路上全是油漬,中油緊急關閉自由閥止洩,但黑油已經蔓延將近100公尺。目前警方暫時封閉道路,進行交通管制,人車都得繞道而行。
    2015/11/02 12:19
  • 工地崩塌起重機墜!父載子掉落洞口

    新竹竹北發生工地崩塌意外,導致起重機墜落地底,晚間更造成一對父子騎機車掉進坍塌地點,受傷送醫。
    2015/10/25 00:50
  • 地底也有陽光 紐約將建首個地底公園

    美國紐約市一組公園策劃人員設立全球第一個地底公園,打算0.6公頃的廢棄地下電車終點站改造成公園綠地,目前展出實驗室模擬,不僅能種出鳳梨、蕨類等60多種植物,更利用太陽能科技,讓植物在地底下也能行光合作用生長的綠油油的小草、盛開花朵也能看見鳳梨,各式各樣的植物總計60多種,這座公園很不一樣是建造在地底下。
    2015/10/23 11:19
  • 全運會網球賽場地漏水 選手PO網批落漆

    全運會賽事從16日在高雄市舉辦,結果21日原本預定要在高雄陽明網球場的網球賽事,因為露天場地與下雨因素,必須臨時更改地點,主辦單位找到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的室內場地,但竟然天花板鐵皮部分會漏水,導致選手PO網表達不滿,校方表示漏水部分頂多是在場地底線區域,不至於影響賽事,原本也不用做舉辦賽事使用,對於選手抱怨也感到遺憾。
    2015/10/22 12:25
  • FOCUS/東京大學梶田隆章 顛覆證「微中子」

    日本岐阜縣的一座廢棄礦坑,在深達1000公尺的地底下,蓋了一座名為「超級神岡探測器」的研究設施,這個設施是為了驗證,直徑不到千兆分之一厘米,卻充斥在你我周圍的「微中子」,而在這裡也連續誕生了兩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今年剛公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東大教授梶田隆章以及加拿大皇后大學教授麥克唐諾,他們以實驗還原「微中子」震盪現象,進而證明「微中子」具有質量,推翻傳統粒子物理學的論點。特別的是,梶田隆章的恩師小柴昌俊,也是以「微中子」研究在2002年拿下諾貝爾物理獎,而日本累積至今,24個諾貝爾獎得主當中,有11個都是物理獎,而且7個都是在做粒子物理學研究,堪稱是日本的家傳絕學。
    2015/10/07 20:39
  • 美食界鑽石黑松露 豬鼻子定位「嗅」商機

    高檔食材黑松露盛產期只有10個禮拜,在美國奧勒岡州的森林裡有許多松露商,人手一把鋤頭,把握產季要尋找深埋在地底的松露,而他們挖掘松露的秘密武器,不是透過高科技而是靠豬的鼻子,一起透過DIscovery頻道鏡頭揭密母豬協助尋找松露的過程。
    2015/09/11 21:21
  • FOCUS/南非洞穴大驚奇 人類物種發現新成員

    人類考古學有了重大的發現,科學家在南非的地底洞穴中挖掘出了1500片的化石,經過分析和重建,確定是一種新的人屬物種,被命名為「納萊蒂人」,不過確切的說,「納萊蒂人」不能被稱為是人種,而是介於猿和人類之間的過渡人類。這項發現也顛覆了有關於人類演化的推論,原本學者認為人類在20萬年前就懂得舉行埋葬儀式,但其實在更早的300萬年前,「納萊蒂人」就知道把死去的同伴拖進又深又狹窄的洞穴內舉行埋葬儀式了!
    2015/09/11 20:5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