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季芹王仁甫巧遇養樂多霧峰分局劉喬安癌末中風龍天翔折扣文頌男太陽花
  • 搜尋:

    品種 結果共1,179筆

  • 新玫瑰為七夕情人節添浪漫 交易量增數倍

    明天就是七夕情人節,台北花市表示,主力花卉玫瑰等今年都沒漲價,而且近1年也有引進荷蘭的新品種寶貝粉、翡翠粉兩款玫瑰添浪漫,採購高峰期的本週玫瑰交易量比平日增數倍。
    2018/08/16 17:12
  • 世界頂級主廚認證 美小農場培育訂製作物

    近年來農業面臨新變革,傳統農場都必須跟上時代腳步轉型,美國一處家族經營的農場,就提供另類客製化服務,世界知名主廚找上門,想要什麼新品種農場都會盡力配合,就像頂級廚師的後花園。
    2018/08/14 16:05
  • 櫪木縣研發「夏季少女」 夏天也能吃草莓

    想在夏天吃到當季的草莓可能嗎?在日本或許可以,日本的「草莓王國」櫪木縣,開發出最新的草莓品種「夏季少女」,利用低溫冷水灌溉,即使在夏天也能吃到草莓的酸甜滋味。
    2018/07/24 16:28
  • 天價葡萄「浪漫紅寶石」 一顆竟要8700元

    擁有葡萄屆愛馬仕之稱的「浪漫紅寶石」(Ruby Roman),是日本石川縣培育出的頂級葡萄品種,近日在金澤市批發市場進行喊價,一串竟要110萬日幣,大約相當於新台幣30.2萬元,平均一顆葡萄價值逾新台幣8700元的天價。
    2018/07/13 14:18
  • 巨大飛蛾「頭下腳上」趴窗看! 網嚇:盯到你發毛

    有沒有見過這麼大隻的飛蛾?香港一名網友在臉書「西環變幻時」分享一張照片,表示自家的窗戶上日前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一隻尺寸比擬蝙蝠的飛蛾,以頭下腳上的姿勢,掛在窗戶上往屋內盯著,驚人的體型嚇壞不少網友。
    2018/07/10 15:52
  • 火龍果盛產賤賣 果農棄譏不如給猴吃

    香蕉、鳳梨盛產,下一個被點名的是火龍果,今年耕種面積達到2900公頃,產量增加了8%,現在嘉義中埔申請農糧署收購次級品,每公斤15元,果農直呼根本不敷成本,而且行動太慢了;屏東滿州鄉過去台灣獼猴搶食,現場產量過剩,農民說不如棄收讓猴子吃到飽。
    2018/07/06 14:05
  • 氣候暖化葡萄種植北移 紐約高樓也能種

    因為全球暖化的影響,對溫度敏感的葡萄,生長期也出現了變化,像是美國奧勒岡州的葡萄酒產區,葡萄收成時間一年比一年還早。另外,專家也發現,以往北半球葡萄種植區,主要集中在北緯30度到50度之間,現在也有往北移的趨勢。由於高溫種植不出好葡萄,因此酒莊業者,正在試種更耐熱的品種,或是研究更有效保持果樹涼爽的方法。與此同時,紐約也出現了新型態的屋頂葡萄園,明年就能產出第一桶自產自釀的葡萄酒。
    2018/06/29 21:03
  • 年產量占全國3分之1 鳳梨之鄉淪滯銷

    中國大陸著名的鳳梨之鄉廣東徐聞縣,年產量佔全國3分之1,今年卻發生大批「菠蘿」品種的鳳梨滯銷,而且價格跌到只剩下去年的10分之1。大盤商不願意下手買單是因為這批鳳梨3個月的生長季都遇上低於10度的氣候,今年2月甚至只有5.5℃,讓鳳梨完全停止生長,到了4月份,大陸南方高溫大雨,使得鳳梨含水量過高,不容易保存。接下來大陸各省輪番進入超過40度的燒烤模式,蔬果的儲存和運輸成本會再提高。中國大陸遠近馳名的鳳梨之鄉現在成了滯銷大縣。
    2018/06/28 20:09
  • 南韓白瓷哈密瓜買氣旺 年賺上億台幣

    不只北海道的哈密瓜很有名,南韓近來也靠培育新品種哈密瓜年賺3.5億元台幣,南韓慶尚南道培育出一款「白瓷哈密瓜」,因為外型特別、果肉更清脆香甜,掀起搶購熱潮。
    2018/06/22 17:04
  • 驚人! 重達63KG巨大西瓜出價1萬搶買

    您看過重達63公斤的西瓜嗎?苗栗一名瓜農經過努力栽種,果園裡出現了一顆比同品種重了4.2倍的超大西瓜,依照產地價可以賣1千多塊,不過也因為相當罕見,北部某間土地公廟已經出價1萬元,等於比市價多10倍價錢要收購這顆稀有的巨大瓜。
    2018/06/16 14:34
  • 驚!奇異果竟然會辣 怪奇品種大開眼界

    圓滾滾、毛茸茸的奇異果,每年為紐西蘭帶來高達14.5億美元(約435億台幣)的產值,堪稱是農產國寶,不只當地人愛吃,台灣人1年也可以吃掉3億多顆。令人驚訝的是,在紐西蘭竟有多達24種奇異果,造型多變,果肉也不只黃色和綠色,口味除了酸、甜,竟然還會讓人辣到咳嗽。而且紐西蘭人,不只把它當作飯後水果,還會加入料理之中,滋味竟然毫無違和感,還頗加分。
    2018/06/15 21:44
  • 全球暖化衝擊蔬菜產量 危及食安健康

    根據研究預測,全球暖化將讓各地蔬菜產量下滑,導致菜價上漲,食安和健康都受波及,只有採取新的生產措施、種植適應力強的多樣品種才可能解決問題。
    2018/06/12 09:40
  • 罕見品種恐龍骸骨拍賣 近7千萬元落槌

    一種極為罕見的恐龍骸骨今天在巴黎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拍賣,以200多萬歐元(約新台幣6890萬元)落槌。
    2018/06/05 15:41
  • 帝王魟魚現日月潭 專家:尾刺有毒恐致命

    日月潭最著名的是總統魚,但最近有漁民發現了外來品種,撈到10隻「帝王魟魚」,身長大約40公分,打撈上岸後3天陸續死亡,只是帝王魟魚尾巴帶有毒性,屬於神經毒,假使被刺到嚴重還會致死,隨意放生很可能已經在日月潭繁衍,而專家說,日月潭水溫偏低,對於魟魚來說不易生長,應該是遭人放生,違反動保法,抓到將開罰10萬。
    2018/06/05 11:56
  • 佛州8個月大女嬰 慘遭自家比特犬咬死

    美國又發生比特犬咬死人的意外,佛州一名8個月大女嬰遭到家中養的公比特犬活活咬死,也再次激起比特犬禁令的辯論。其實美國至少10個州裡的城市都因為比特犬意外頻傳而頒布禁養令,但也有反對民眾認為法律應該將重點放在飼主飼養的方式,而非禁止特定犬種。
    2018/06/02 19:21
  • 非狼、非熊也非狗?不明生物現蹤 被指是「狼人」

    「狼人」現蹤跡?美國蒙大拿州一名畜農射殺一隻外觀像狼的神秘生物,但特徵既不像狼也比熊小,連動物專家卻無法辨別是何種動物的品種。生物照片公開後,網友紛紛猜測該生物可能是狼人。
    2018/05/26 13:43
  • 食品過敏原標示擬擴大 違者重罰400萬

    為避免民眾因飲食導致過敏,食藥署宣布將強制標示過敏原的食品種類從6類擴大為11類,未來魚類、含麩質的穀物等都必須標示警語,新規定109年7月實施,違者最重罰新台幣400萬元。
    2018/05/22 14:07
  • 產地價5元跌到5毛! 廣東鳳梨量產價崩

    盛產加上擴大種植面積導致廣東鳳梨今年嚴重滯銷,價格暴跌到往年的1/10,果農在產地等一整天都沒有盤商來收購苦不堪言,幸好台灣金鑽鳳梨外銷大陸的競爭對手不是廣東,而是跟台農17號同品種的「海南金鑽」。
    2018/05/19 17:37
  • 「黑旋風」來襲!農委會育成黑色蠶寶寶

    小朋友養蠶寶寶是校園生態教育重要的一環,過去都是白色的品種,如今有新的選擇,農委會今(10)日召開記者會,讓培育7年的新品種「黑旋風」亮相,外型黑色的蠶寶寶強壯又好飼養,未來將提供給休閒農場及蠶農飼養,提高蠶農收入。
    2018/05/10 15:44
  • 10年育成文心蘭 罕見白花雪中紅拓美商機

    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費時10年培育出文心蘭盆花新品種「台中4號—雪中紅」,為文心蘭品種中罕見的白花,已登錄在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取得國內品種權後將拓銷美國商機。
    2018/05/09 15:18
  • 為加入CPTPP做準備 立院三讀農業配套修法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植物品種及種苗法、農藥管理法部分條文,將植物品種的種類納入品種權的保護,以及將新農藥相關試驗資料,給予10年的保護期。為加入CPTPP預作準備。
    2018/05/08 17:09
  • 「○○界LV」好市多開賣!婆媽轟動搶 網驚:才第1天

    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商品種類多元,加上價格較為實惠,深受台灣消費者喜愛,是許多民眾購物的首選之一。繼之前運動鞋、草莓蛋糕、厚奶茶引發搶購熱潮後,好市多近日開賣號稱「尿布界LV」的麗貝樂尿布,幾乎相當於65折的價格造成婆媽轟動,就有網友驚呼「新竹店6號要沒了…第一天早上欸」。
    2018/05/04 17:57
  • 好市多這款冰淇淋「踩雷」 網友批:剩包裝盒好而已…

    美式賣場好市多商品種類五花八門,之前搶翻的盒裝蘇格蘭冰淇淋,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今天(23日)有網友PO文分享買到一款「踩雷」冰淇淋,價錢便宜但口感輸給先前熱賣的盒裝冰淇淋和冰棒,還表示要說優點的話,大概只剩那有質感的「包裝盒」能拿來當保鮮盒用。
    2018/04/23 15:06
  • 好市多這雙復古慢跑鞋「現省1千3」 再掀秒殺搶購潮

    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商品種類多元,再加上價格實惠,是許多民眾購物的首選之一;而近日有網友分享一款知名運動品牌的復古球鞋,販售價格比市價便宜至少1千元,貼文一出後又再度掀起一波搶購熱潮。
    2018/04/21 13:25
  • 拉長草莓採收期 工研院科技溫室拚輸出

    科技溫室的農業技術越來越普及,但如何降低設備成本、提高產能、創造更高附加價值是一大考驗。工研院近年來發展出一套智慧溫室系統,除了蒐集自然環境大數據,也配合遮蔭、噴霧、強制對流等方式降溫,目前已讓嬌貴的草莓,從晚秋到早春都能採收,未來產區也可望逐漸朝熱帶擴展,包括溫寒帶的藍莓、金花石蒜、白舞菇,也將可望在亞熱帶或熱帶成功種植。
    2018/04/20 23:1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