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北部1原因難散熱 學者示警:每年都是「餘生最涼夏天」

記者 陳昫蓁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7 08:58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7 09:10
全台連日大熱天。(圖/胡瑞麒攝)
全台連日大熱天。(圖/胡瑞麒攝)

近日全台飽受高溫所苦,中央氣象署更發布多個縣市高溫資訊。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分析2011到2018年北北基桃中午平均溫度後發現,受到「都市熱島」現象影響,大台北盆地不易散熱。林子平示警,北北桃高溫相連,恐怕今年都會比明年相對涼爽,每年都是「餘生最涼夏天」。



學者示警「每年都是餘生最涼夏天」。(圖/胡瑞麒攝)

林子平解釋,熱的蓄積與地形特徵、人工開發有關。原本河谷就容易蓄熱,偏偏也是人們喜歡居住、優先開發的區域。如果開發沒那麼密集較好散熱,但大台北開發情況已相連,導致熱蓄積不容易排出,呈現相連的高溫狀況。


 
更多新聞:台灣「最熱城市出爐」超過半年都30度以上 屏東竟不是第一
 

林子平發現,沿著河谷蓄積高溫,大台北地區從內湖、信義、士林、萬華中正,一路連結到新北,再到桃園、中壢,形成高溫區。除了北部,中部高溫連結情況也不容小覷,主要以台中盆地為主,包括大里、烏日、霧峰區西側、彰化縣北側。林子平認為,北部熱島是人工和地形的因素各半,甚至歸咎人為開發,但近日最高溫出現南部,則與內陸地形特徵有關。


更多新聞:7月迎颱風季!氣象署估「接近台灣數量」曝 1現象夏季更熱
 

林子平指出,都市熱島造成的氣溫上升,會直接影響人們待在戶外的感受。如果又依賴空調來減緩戶外高溫造成的室內悶熱,不僅會排放大量廢熱,使戶外再升溫,造成惡性循環,大幅增加的電費也會讓荷包失血。跨縣市形成熱區共同體,政府從這高溫現象要看到全面性問題,做都市發展也須跨地區協調,思考如何讓彼此影響最小。

 

#天氣#氣象#夏天#熱#餘生最涼夏天#散熱#北部#北北桃#中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94

0.0798

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