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編輯精選長榮航股東會紀念品2024科技大廠倒閉特赦扁警政署髮型張學友地震天氣預報李西河
  • 搜尋:

    何映萱 結果共646筆

  • 全球第七國!南韓成功發射「純國產火箭」世界號 

    南韓第一個「純國產」運載火箭世界號,順利發射升空,搭載的人造衛星也進入地球近軌,今天(22日)傳來與地面成功雙通訊的消息;花了30年,南韓航太發展邁向重大里程碑,成為繼俄、美、法、中國大陸和日本、印度之後,第七個成功在本土發射自研火箭的國家。不僅研究團隊感動落淚,全韓人民心情也很激動,而南韓總統尹錫悅更是全程守在總統府,見證這歷史一刻,過程中不斷豎起大拇指驕傲不已,還宣布將成立「航空宇宙廳」,全力扶持南韓航太產業發展。
    2022/06/22 19:53
  • 顧防疫.高通膨 南韓飆出21年來最高「經濟痛苦指數」

    南韓疫情趨緩,新政府持續「保守防疫」,宣布暫時「不解除」確診者的隔離義務,嚴防疫情反彈;未來將會每四周開一次評估會議,在每周新增死亡病例降至一百例以下、致死率維持小於0.1%時,再來談「全解隔」。南韓新政府上任後面臨兩大挑戰,除了防疫,再來就是通膨危機,南韓5月份通膨率達5.4%,催高「經濟痛苦指數」來到8.4%,刷新21年來紀錄;南韓當局周末首度召開經濟首長緊急會議,拍板包含再下調燃油稅等政策,以穩定民生。
    2022/06/20 19:58
  • 芬蘭男星患病失明癱瘓 重拾電影夢挑大樑

    46歲的芬蘭籍男星佩特里波科萊寧(Petri Poikolainen),十年前罹患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從此失去視力、下半身癱瘓,不過他沒有放棄當演員;十年後,他在電影中獨挑大樑,飾演一名失明身障者,融入了自身對抗病魔的心路歷程,也將辛酸、憤慨宣洩其中,真摯演技獲國際影壇肯定,勇敢追夢的精神,讓人生下半場活得更加精采。
    2022/06/17 19:50
  • 「銀髮族專屬」慢機台、數位課 南韓消弭數位落差

    新冠疫情加速數位化時代來臨,南韓民間如今擁有超過3萬個電子機台,是2019年的三倍多,但對於銀髮族來說,這卻不是個好消息;因為不習慣使用電子產品,南韓銀髮族出門處處碰壁,壓力越來越大,甚至還開始抗拒外出。首爾有商圈最近就增設老人專屬「慢機台」,讓長輩們安心「慢慢操作」;京畿道政府也開設了「數位課」,直接將電子機台搬進樂齡課堂,教長輩們使用、實際上機練習,增加銀髮族接觸數位產品的經驗,消弭數位落差。
    2022/06/16 20:00
  • 貨運司機罷工8天落幕 南韓產業損失合台幣369億

    南韓貨運司機這個月7日發起「無限期大罷工」,抗議高油價,希望政府能保障生存權。運輸工會昨天(14日)終於和中央完成協商,罷工也宣告落幕,但南韓物流癱瘓了八天,衝擊鋼鐵、水泥、石化和汽車產業,擾亂生產及運輸;南韓官方粗估,八天下來損失規模上看1.6兆韓元,折合台幣約達368.6億。這場因「高油價」掀起的風波暫時平息,但南韓油價持續走高,汽柴油每公升如今都漲破2,080韓元,超過台幣47元,讓一般民眾也大感吃不消。
    2022/06/15 19:57
  • 買菜.逛街.看電影 南韓總統尹錫悅放假接地氣

    南韓總統尹錫悅上任以來,除了住在「自己家」,成為南韓首位「通勤」上下班的總統,假日生活更是「接地氣」;上菜市場、逛百貨公司買鞋,昨天(12日)還和妻子到首爾影院看電影,兩人買了爆米花,在電影開演之前就忍不住吃了起來,大方讓媒體拍攝,短暫卸下總統身份、日常生活的一面。不過昨天(12日)早上,北韓疑似又試射五枚「火箭炮」,南韓當局既沒有在第一時間公布消息,事後強調只是「低強度挑釁」,尹錫悅大陣仗到影院觀影,也引起熱議。
    2022/06/13 19:51
  • 「不被談論的童年」拍成電影 黎巴嫩導演盼戰火不重演

    40年前六月份,以色列戰機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掀起第五次以阿戰爭;來自黎巴嫩的新銳導演奧亞力(Oualid Mouaness),當時在小學校園親眼看見戰事逼近,如今40年過去了,許多黎巴嫩人都認為事過境遷、不願多談,但奧亞力希望歷史不再重蹈覆轍,將親身經歷的這段戰火童年搬上了大銀幕。同樣目睹烽火連天,孩童的純真反應,與大人們的恐懼,形成強烈對比,這也是第一部從黎巴嫩立場,講述1982年以阿戰事的電影。
    2022/06/10 19:53
  • 入境免隔!仁川機場迎報復性旅遊潮 重現疫前繁忙

    南韓昨天(8日)進一步大開國門,仁川機場解除了實施兩年兩個月的航班數量和飛行時間限制,全面解封的第一天,就迎來報復性旅遊潮,不僅南韓旅客排隊要出國,「國際遊客」也明顯變多。南韓6月初開放申請觀光簽證後,昨天(8日)開始,無論是否接種過新冠疫苗且不分國籍,入境一律「免隔離」,這也讓仁川機場幾乎恢復疫情前的繁忙。仁川機場內部預期,七月的暑假旅遊高峰,單日客流量將上看14萬人次,大約能恢復疫情前的七成水準。
    2022/06/09 19:56
  • 總統與閣員一起補習!南韓科技部長開「半導體課」

    為了打造半導體強國,南韓新政府延續前朝策略,積極布局半導體產業發展;總統尹錫悅昨天(7日)就破天荒,與閣員們一起「補習」,請來首爾大學半導體專家、也是新任科技部長開講,在國務會議上介紹半導體及其戰略重要性。尹錫悅指示所有內閣成員「不分部門」,都必須學習半導體相關知識,共同挖掘更多半導體人才。為了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南韓還計畫要在四大頂尖研究院增開「半導體系」,目標是在五年內,培育出三千名理工人才。
    2022/06/08 19:53
  • 入境南韓周三起「免隔離」 仁川機場全面恢復營運

    南韓面臨通膨危機,油價越來越高,南韓運輸工會要求政府保障生存權,投入無限期大罷工,大批貨卡司機占領燒酒工廠,拒絕送貨,造成生產線停擺,差點引發「燒酒荒」。挺過Omicron流行高峰,南韓開始走向「大解封」,如今更進一步大開國門。繼6月初開放申請「短期觀光簽證」後,明天起(8日),只要繳交PCR或專業快篩陰性證明,無論是否接種過新冠疫苗,入境南韓都不再需要隔離;仁川機場也將在明天(8日)解除航班數量和時間限制,全面恢復疫情前的營運規模。
    2022/06/07 19:57
  • 半島局勢緊張!北韓連射8彈 美韓聯軍也回敬

    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升溫!北韓周日又朝東部海域試射8枚短程飛彈,已經是今年來第18次挑釁;分析都認為,美韓才剛結束4年多來首見的「航母聯合軍演」,北韓馬上「搗彈」,回嗆意味濃厚。南韓新總統尹錫悅立場親美,還主導修復韓日關係,加強韓美日三方合作,自他就任以來,北韓已3度射彈,尹錫悅再三指示,要採取實質行動遏止北韓威脅;美韓聯軍今天(6日)凌晨就還以顏色,也發射了8枚地對地陸軍戰術導彈,展現危機應對能力。
    2022/06/06 19:54
  • 會痛、會反擊、還會交朋友!我們不知道的「樹」

    德國「最出名林務員」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將與森林交流的心得寫成書,透過感性擬人化的口吻,把專業艱深的科學知識,轉換成淺顯易懂的故事,開啟大眾對「樹」的想像,曾經在德國造成轟動。德國康斯坦汀影業將渥雷本的暢銷著作改編成紀錄電影,前往世界各地搜羅大自然的震撼,鏡頭深入森林、穿透樹皮,帶觀眾了解,樹木不只是靜止不動的存在,它們會感到疼痛、也會對威脅展開反擊,還會「交朋友」守望相助。
    2022/06/03 20:00
  • 南韓地方選舉落幕!保守派大勝.執政黨站穩陣腳

    南韓地方選舉落幕,保守派勢力大舉回歸!執政的國民力量黨獲壓倒性勝利,17個地方首長拿下12席;而在7地國會議員補選中,也豪取5個地區。繼三月份的總統大選之後,如今國民力量又一舉奪回地方勢力,無疑給新政府國政治理,帶來更多發揮空間。這場被視為總統大選「延長賽」的地方選舉,在野的共同民主黨沒能逆襲翻盤,黨內士氣重挫,如今也面臨派系分裂危機。
    2022/06/02 19:53
  • 高三生也參選!南韓地方選舉登場 總統大選加分延長賽

    南韓第八屆地方議員及地方政府首長選舉今天(1日)登場,上周末的事前投票,投票率突破兩成,創下新高,不過今天正式投票日,選民卻沒那麼踴躍了,合計事前投票率20.6%,截至傍晚六點半,全韓投票率只有五成。這回選舉距離新政府上台僅22天,又被視為3月總統大選的「加分延長賽」,朝野都派出黨內大將出馬應戰;不過也有一群「政壇新人」引發關注,年齡最小只有18歲,還在就讀高三,他們想進到國會為青年族群發聲,不過選民普遍都對新面孔感到陌生。
    2022/06/01 20:00
  • 韓國國樂不怕「變奏」!30年國風接力輸出世界

    繼韓劇、K-POP和韓食之後,韓流又有全新生力軍「韓國國樂」!南韓宣布解封,線下展演重新迎接觀眾進場,南韓「國樂團」陸續回歸演出;當中農樂表演團體因為受限演出方式,已經停演兩年,這個月重啟巡演,帶來精彩歌舞秀,台下座無虛席。南韓國樂大師朴憲鳳推廣「國樂」,提倡以創新融合傳統;過去30年,南韓樂壇展開一場「國風」接力,從傳奇歌手徐太志再到BTS防彈少年團,成功讓南韓「國樂」從小眾興趣,躍上世界舞台成為大眾流行文化。
    2022/05/31 20:00
  • 抗疫.通膨兩頭燒 南韓新政府加碼62兆韓元救民生

    南韓新政府上任將近一個月,施政重心擺在「搶救經濟民生」,但一邊要守住疫情,同時又得對抗13年來最嚴重通膨,簡直蠟燭兩頭燒;新任總統尹錫悅多次指示要加速發放「新冠補貼」,南韓國會今天(30日)就通過62兆韓元、折合台幣1.45兆的史上最大規模補充預算案,當中絕大部分都是要幫助自營商們度過難關,而這在通膨危機中也宛如及時雨。疫情防控方面,新政府態度「保守」,暫時守住疫情,南韓周末單日已降至一萬例以下,死亡通報個位數,是近半年來最低紀錄。
    2022/05/30 19:52
  • 窺「現代五項」訓練血淚 教練林生祥故事登大銀幕

    台灣導演李家驊全新紀錄片《教練》,將左營高中「現代五項」教練林生祥的故事搬上大銀幕;「現代五項」運動包含擊劍、游泳、跑步、射擊和馬術五大項目,選手需具備綜合能力,才有機會奪牌,不過「現代五項」運動在台灣一直未受到重視。選手陳佑萱2018年赴阿根廷參加青奧,是台灣「現代五項」第一人,也是當年台灣挑戰東京奧運唯一黑馬。林生祥與陳佑萱情同父女,紀錄片《教練》籌拍八年,完整記錄兩人為「現代五項」運動拚博,不為人知的血淚。
    2022/05/27 20:00
  • 南韓MZ世代「不婚不生」 學者憂動搖國本

    1980到2000年代初期出生的千禧(Millennials)和Z世代,在南韓被稱為「MZ世代」、也就是18到40歲的年輕人,他們主導南韓生產力,也影響著南韓社會;如今對於這群「MZ世代」來說,結婚不再是必要、而是一種「選擇」。南韓結婚登記件數,2021年只剩19.3萬,創下50年來最低紀錄;實際訪問這些不婚青年,他們享受一個人的自由生活,沒有龐大經濟壓力、不需扮演生兒育女的父母角色,更在意追求「個人幸福」。只是不婚不生風氣逐漸成形,學者也擔憂衝擊南韓勞動結構、動搖國本。
    2022/05/26 19:59
  • 拜登剛離開亞洲!北韓連射3導彈 今年第17度挑釁

    美國總統拜登才剛結束亞洲行返回華府,北韓今天(25日)清晨隨即發動示威,一小時內連發三枚導彈;南韓軍方分析,其中一枚是有怪物級ICBM之稱的「火星-17型」洲際彈道飛彈,另外兩枚則是短程導彈。這是北韓首次連發「三導彈」組合,這些可搭載核彈頭的導彈,戰力不容小覷,不僅對朝鮮半島,對美國也構成巨大威脅;日韓第一時間都發出強烈譴責,這也已經是北韓今年來第十七度武力挑釁。
    2022/05/25 19:55
  • 才5月!首爾飆破30度 南韓防疫情「夏季」復燃

    南韓確診規模趨緩,但Omicron亞變種BA.2.12.1、BA.4和BA.5都在韓現蹤,讓疫情出現變數。最近一個星期,亞變種感染者增加,專家認為很可能已進入社區傳播,目前發現的病例都只是「冰山一角」;BA.4、BA.5又有免疫逃脫能力,威脅不容小覷。南韓天氣越來越熱,昨天(23日)首爾、大田、光州都飆出破攝氏30度的高溫,氣象廳預測,接下來還會有超級熱浪來襲;南韓醫學專家就擔憂,天氣一熱,民眾喜歡待在室內吹冷氣,不通風的環境助長病毒傳播,下一波大流行恐怕會在夏季捲土重來。
    2022/05/24 19:58
  • 拜登韓國行鞏固安保.經濟合作 韓美同盟「全面升級」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次亞洲行,第一站飛抵南韓,他一下飛機就到三星半導體工廠參訪,「經濟」與「安保」合作,是拜登韓國行兩大關鍵字。除了訪問三星工廠,在與南韓總統尹錫悅的首腦會中,也協議開展半導體、電池、航太等跨領域同盟;除此之外,還商定要擴大韓美聯合軍演規模,以因應北韓核武威脅。拜登此行為了印太經濟框架(IPEF)而來,訪韓期間多次喊出要和南韓「攜手同行」(We go together)」;南韓學者觀測認為,南韓經濟重心接下來也將逐漸由中轉美。
    2022/05/23 20:00
  • 以藝術對抗遺忘!紀錄片「給阿媽的一封信」回望台灣

    長年的殖民過往和時代動盪,讓台灣歷史與族群複雜而且多樣,旅法導演陳慧齡回到家鄉,耗時14年拍攝紀錄片《給阿媽的一封信》,以藝術「對抗遺忘」;她發起群像創作,蒐集一萬兩千幅肖像畫,串接起記憶碎片,在真實與想像之間建構群像,重塑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去年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影片內容觸及台灣各族群的家族故事,有落地生根多年卻仍難忘過往的外省長者、從滿洲國死裡逃生的客家運將,無可迴避地也包含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記憶。
    2022/05/20 19:52
  • 南韓恢復疫前98%人流「確診免隔離」時間點將出爐

    南韓解封一個月了,人流量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98%,根據前朝文在寅政府的規劃,這個月底南韓將進入「防疫鞏固期」,解除確診者的隔離義務;不過新政府上任後,態度始終保留,民間要求進一步解封的聲浪水漲船高,南韓中央不敵輿論,承諾明天(20日)會給出確診免隔離的確切實施時程。不過各路專家學者持續提出警告,建國大學研究團隊沙盤推演結果就顯示,一旦進入「確診免隔離」階段,一個月後,南韓單日確診規模可能回升飆破5萬例,重症和死亡人數也將翻倍激增,下一波大流行恐怕會在夏季提早到來。
    2022/05/19 19:59
  • 沒藥廣推「民俗療法」!北韓3班機赴陸載抗疫物資

    新冠海嘯來襲,北韓啟動「全民防疫」,平壤當局特派「人民軍」下鄉,以確保全境藥品供應無虞;北韓官媒也釋出民眾身穿防護衣買藥的畫面,暗示抗疫行動已步上正軌,不過這一切很可能都是「假象」。南韓情報單位掌握消息,北韓實際疫情,恐怕比公開的還要嚴峻,病例數可能多出5到6倍。觀察北韓官媒報導,連日大篇幅介紹「民俗療法」、淡化病毒威脅;南韓消息指出,北韓醫療物資早已探底,4月底就急著向中國大陸購買醫藥用品,而昨天(17日)又再度派出三架高麗航空班機前往大陸瀋陽,載回滿滿抗疫物資。
    2022/05/17 19:55
  • 沒疫苗.缺檢疫工具 北韓破百萬人「發燒」.已50死

    北韓「零確診」破功,自上周通報首例Omicron確診者後,疫情就開始爆炸性發展,北韓官方證實,截至今天(16日)為止,已經出現121萬例「發燒者」、相關死亡達50人。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戴起口罩坐鎮中央防疫中心,承認這波新冠疫情,是北韓建國以來「最大災難」;他下令釋出國家儲備藥品,要求藥房24小時營運,周末也親自到平壤藥局視察。北韓拒絕國際援助,沒有新冠疫苗、沒有口服藥,如今面臨疫情海嘯,再度關閉邊境,金正恩有意師法中國大陸「封鎖清零」,但在抗疫知識和物資都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恐怕是孤掌難鳴。
    2022/05/16 20: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