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寶林茶室玩手遊何太食品工廠倒閉紀實劇寶林中毒案東張西望男星冥誕狄鶯千字文
  • 搜尋:

    低碳排 結果共46筆

  • 美討半導體機密?聯手歐盟解決晶片荒 翁履中:美歐盼自己國家保持科技領先

    近期新成立的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首場會議29日在美國匹茲堡召開,公告的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將聯手解決晶片短缺、科技問題,以確保半導體供應,並抗衡中國大陸支配的局面。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和歐盟都是站在自己國家利益角度為出發點,希望自己國家能永遠保持在科技領先的前端,所以對目前領頭的亞洲半導體公司所提出的要求,雖然表面是索取財務資料,看似無害,但實際上這些資料卻能讓其他國家推測出對手實力,對半導體公司而言是把優勢、技術曝光,所以引起商業界反彈。」 另外,大陸限電危機引發全球關注,大多數人認為這和大陸對澳洲的「禁煤令」有關,翁履中提到,「若中國大陸想要解決限電危機,只要政府想要做都可執行,因為大陸在決策上和西方民主國家思維不同,針對人民的聲音是可以直接用各種政策解決,而這次的限電危機或許是個政策考量,大陸曾在國際間承諾會努力降低碳排放量,而限電可導致碳排放量下降,以便大陸達成減碳排的成績,並在國際間獲得更多籌碼談判,但相對的在全球化之下,大陸限電對全球產業鏈都有衝擊,身為全球製造中心的大陸,各國無法置身事外,尤其是現在高度互賴,不管市場或勞動,大陸都是全球重要角色。」
    2021/09/30 16:04
  • 美氣候特使凱瑞訪日 同意聯合促中降低碳排

    美國氣候特使凱瑞本週前往日本和中國大陸訪問,和國際同儕共同努力因應氣候危機,凱瑞31日先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進行高層級會談。
    2021/09/01 11:49
  • 「蒙特利汽車周」登場 奢華版電動跑車齊發

    一年一度的奢華車展,蒙特利汽車周,在美國北加州熱鬧登場,從Lotus到藍寶堅尼,都推出他們最新的電動跑車,進一步達成降低碳排的目標,當中吸睛的奧迪,亮相一款全電動的變形概念車,切換自動駕駛不稀奇,車頭還能向外伸展,讓駕駛人在車內,有更寬廣的空間休息;藍寶堅尼則慶祝傳奇車款問世50周年,把自家的絕版經典再翻新,推出了油電版超跑!
    2021/08/17 20:00
  • 美國總統搶頭香體驗電動Corvette! 拜登:我沒在開玩笑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欲達成2030年前電動車(包括EV電動車、FCEV燃料電池車及PHEV插電混合動力車)總銷量占40%~50%的目標,以對應當前氣候變遷對環境的衝擊。儘管汽車製造商表示,要在未來十年內達成電動車佔新車半數不僅步履十分艱辛,且預估將需花費數十億美元的政府資金支持(用於消費者補貼、充電網絡、供應鏈、研發投資等激勵政策),但為要有效減低碳排放,白宮不得不祭出更緊迫的改革政策。
    2021/08/09 16:56
  • 電車能抵銷造鋰電池碳排?蘇漢邦:加速研發100%綠電

    全球環保意識高漲,油電混合車成為過渡時代產品,若台灣也想像歐盟一樣達成永續運輸的願景,該如何著手?台綜院研究三所所長蘇漢邦今(2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歐洲《綠色政綱》當中,『永續運輸』是重要的一環,包括數位化、整合化、運具轉換都能達到降汙的目標。而除了企業應積極投入運具技術研發外,國內城市發展也應更緊密扣合,特別是基礎建設方面,民眾大多希望電動車所提供的便利性,不要影響日常生活習慣。」 另外,國外有不少研究提出反對看法,認為製造電動車或是鋰電池,反而會增加碳排放,蘇漢邦認為「的確如此,從製程到事後維護,若工廠使用相對高碳來完成產品,電動車所節省的碳排放量恐怕也無法抵銷製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碳,因此全球也極力推動零碳及100%綠色電力計畫,加速所以產品低碳化,在這前提之下,電動車仍相對能夠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2021/03/24 15:57
  • 政院:全力護藻礁 觀塘三接可減燃煤汙染

    針對近期許多有愛護環境年輕人關心藻礁公投議題,行政院羅秉成今天重申,政府對三接的態度就是全力保護藻礁,開發面積刪至只剩原先1成左右,已盡最大努力避開藻礁區域;推動三接確實較燃煤發電要環保,也能降低碳排放的汙染。
    2021/02/28 06:44
  • 廢塑膠也能發電! 日本化工廠研發「低碳氫氣」

    日本首相菅義偉上任後,宣示要在2025年達到零碳排,加速了企業對綠能的開發與應用。神奈川縣川崎市的化工廠以氣化方式,將廢棄塑膠分解後製造低碳氫氣;並與飯店合作示範氫能農園,以氫氣供應LED燈發光,打造了廢塑氫能水耕菜園。福島縣則從核災縣轉變為綠能縣,設置了全球最大的氫氣製造所,利用太陽能產生的電力完成氫氣的水解手續,達到以綠能產綠能的目標。
    2020/12/31 20:00
  • 人生40北極冒險!緊盯浮冰.抵禦北極熊

    「人生四十而不惑」,意思是遇到事情能夠明辨是非,但當一個人跨入40歲這年紀,難免會想來點不一樣的體驗;美國一名女性旅遊作家,在40歲生日前夕,找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來場北極冒險之旅,原以為是一趟悠哉放空的旅行,但整趟航程耗費4個月,每天都要輪流站崗盯著隨時會撞上的浮冰,一大早就有北極熊靠近想要搶食物,根本是一場生存大戰!但完成旅行後,她也的確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接下來我們將看到的畫面,是地球暖化之路上就快瀕絕的美景,研究顯示,大氣層比我們預期中更加敏感,被二氧化碳破壞的程度相當嚴重,若再無法降低碳排,到西元2100年,地球平均溫度將上升2.6至4.1攝氏度。
    2020/08/18 19:56
  • 太陽能有望取代化石燃料 美公司研發新設施

    美國一間新創公司近日宣布,研發一座設施,可以將太陽能應用在煉鋼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產業。這項科技是全球首度,將太陽能應用在工業的重大突破,有望減低碳排量,朝環保的目標邁進。
    2019/11/21 13:35
  • 集太陽「熱度」升高溫.變能源 新太陽能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慈善基金會,致力於投資綠能新創企業,最近他投資的一家公司,推出了全新的太陽能概念;不是用太陽能板轉換電力,而是用國小就學過的鏡子折射原理,讓用一千面鏡子將陽光折射在同一個點上,產生超過攝氏一千度的高溫。這個溫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1/4,也達到了工業用等級;未來鋼鐵業、水泥和玻璃業,這些需要用到高溫的工業,如果使用了這項新技術,將可以節省60%的石化燃料費用,大幅降低碳排放。
    2019/11/20 20:01
  • 中國版特斯拉 蔚來汽車紐約證交所上市

    說到電動車,很多人大概都會想到「特斯拉」,然而在這個講求低碳排、且燃油價格居高不下的年代,電動車品牌雖然還沒到百家爭鳴、但也快要進入戰國時代;中國電動車品牌「蔚來汽車」,才創立短短4年,昨天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首日漲幅超過5%,總市值估計高達67億美元;而這個號稱「中國版特斯拉」的電動車品牌,創辦人李斌、年紀很輕才44歲,他眼中的電動車賣點,是「移動的起居室」,不但加入AI人工智慧系統,而且強調價格要平易近人,定價大約都只有特斯拉的一半!
    2018/09/13 19:51
  • 電動車拖曳130噸787客機 破世界紀錄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跟澳航合作挑戰金氏世界紀錄,讓一輛休旅車拖著比它重51倍的波音787夢幻機移動,為的就是展示電動車能跑有力,未來可以多多運用,協助減低碳排放量。
    2018/05/16 18:17
  • 上海城市規劃  推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大陸上海市政府今天公布5年城市總體規劃指出,上海將全面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優化能源結構,降低產業和建築能耗,引導綠色交通出行,全面降低碳排放。
    2018/01/04 20:39
  • 邊跑邊充電! 陸亮相全球首段太陽能公路

    有聽過道路會發電嗎?全球第一段太陽能高速公路在大陸山東亮相,長約1公里的路面下方有太陽能電池,會將光轉為電能,發電輸送到電網,而且未來還有機會讓電動車,邊開過這條路能邊無線充電,希望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2017/12/29 20:11
  • 邁向氫經濟! 德研發「人造太陽」拚環保

    為了保護環境,現在各國都在努力降低碳排放,使用再生能源,德國更有科學家研究出一個稱之為「人造太陽」的儀器,號稱是能產生3000度高溫,發射出比一般日照高一萬倍亮度,而這座人造太陽主要目的是要嘗試製造出氫能源,為汽車及飛機提供氫燃料。
    2017/11/13 22:30
  • 「電力發動」趨勢由陸轉空 下一波浮現

    美國環保署,2016年的數據顯示,大型商用飛機產生的廢氣,佔全球交通總排放量的11%,隨著空中旅行需求增加,減低碳排放勢在必行。英國易捷航空,與美國新創公司萊特電機合作,計畫在十年之內,讓「電動飛機」飛上雲霄,號稱噪音將會減少一半,航空公司營運和購買飛機的價格,也會壓低10%,最重要的是能減低碳排量,繼成為主流趨勢的電動車之後,航空業也將進入「電動」時代。
    2017/09/28 20:27
  • 美陸齊倡「低碳經濟」 最大碳排國帶頭減碳

    巴黎氣候高峰會到底在談甚麼?這個史上最大規模的氣候高峰會才剛剛開幕,但似乎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因為美國和中國兩大強權,同時也是世界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口徑一致說要共創低碳經濟,一起減碳排放,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更拋磚引玉,要投入鉅資研發清淨能源科技。
    2015/12/01 22:07
  • FOCUS/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陸東北霧霾加劇

    聯合國氣候峰會11月30日就要在法國巴黎登場,這場會議全球高度關注,美國總統歐巴馬9日推出自己的臉書粉絲頁,第一篇po文就是呼應環境問題要全民挺身而出一起用行動支持保護地球,因為暖化帶來的天災持續加劇,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最新數據更顯示,溫室氣體的濃度再次創下1984年來觀測史上的新高,降低碳排放已經刻不容緩,特別是近日大陸東北地區又被嚴重的霧霾籠罩,當地民眾調侃多天來霧裡來霾裡去彷彿置身仙境。
    2015/11/10 20:49
  • 廚餘堆肥種蔬果 屋頂農場造福商場員工

    巴西聖保羅一座購物商場,把自家美食街的廚餘回收轉換成堆肥,再拿去屋頂種植蔬菜,給員工免費帶回家烹飪食用,如此一來,不僅降低碳排放量,也幫員工省下一些買菜錢。
    2015/08/26 09:34
  • 目標減排碳3成 高雄爭「最宜居城市」

    高雄市政府這幾年為了打造綠能、低碳排放的宜居城市,下了苦心,終於在今年行政院的評比中,獲得特等獎的肯定。
    2013/11/26 00:49
  • 環保能源加綠地 打造香港零碳大樓

    各國重視減碳,也從建築上下手,去年南韓打造,第一棟完全碳中和的商業大樓,6月份香港也有一棟零碳大樓落成,耗資台幣將近9億元打造,大樓的能源來自屋頂的太陽能板,以及回收的生質燃油發電,還有一半的面積都是綠地,吸收二氧化碳,預計50年內,要減少8250噸的碳排放,雖然不是亞洲第一,但也要成為華人圈的低碳模範建築。
    2012/07/16 22:2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