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食腦蟲嘉義小吃地震統一發票中獎號碼統一超物質張學雷分手房仲蜜臀
  • 搜尋:

    【國際組】 結果共575筆

  • 拜登願與「最大敵人」俄對話? 翁履中:可視為美介入台海程度指標

    俄羅斯總統普欽表態,只要白宮準備好就願意跟拜登對話。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其實民主黨一直以來對俄羅斯都是負面評價,也曾批評川普對俄政策軟弱,導致普欽為所欲為。」翁履中也提醒「美國新總統上任可帶動風向,決定未來國際敵手是誰,若拜登視俄羅斯為最大敵人,未來手段卻仍不夠強硬的話,那恐怕也得降低美國將來願意介入台海議題的期待值。」 另外,拜登周末也忙著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通話,表示將增進美法的雙邊關係,一同解決氣候變遷以及疫情等問題。也承諾會一同透過外交合作,處理與中俄之間的僵局。翁履中認為「許多美國盟友國對拜登團隊都抱持樂觀期待,拜登簽署行政命令,重新回到國際組織,試圖解決川普時代與國際脫鉤的情況,不管目前其他國家願不願意與美方有聯繫,都是蠻正面的局勢。」
    2021/01/25 15:44
  • 蕭美琴出席就職 白宮國安會:美對台承諾堅若磐石

    駐美代表蕭美琴獲邀出席美國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後,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霍恩(Emily Horne)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
    2021/01/21 12:48
  • 歐洲議會通過2項決議案 展現近年最強勢挺台

    歐洲議會今天表決通過「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及「共同安全暨防禦政策」2項決議案,內文納入包括嚴正關切中國升高對台恫嚇作為等文字,友台篇幅為近5年最多。
    2021/01/21 09:34
  • 克拉夫特卸美駐聯大使 臨別呼籲各國抗中挺台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任期結束,她在交棒前再度發聲挺台,呼籲各國團結對抗中國企圖排擠並孤立台灣的作為,並說美國將持續敦促讓台灣在國際舞台扮演適當角色。
    2021/01/21 09:29
  • 「有點感傷」拜登淚別家鄉 悼新冠罹難者

    拜登時代來臨,根據福斯新聞消息,拜登會簽17項行政命令,多於原本預期的12項,涉及防疫、經濟問題、重返國際組織,與種族不公的問題。而在就職前夕,拜登感性淚別家鄉,隨後出席新冠病毒罹難者追思會,面對超越二戰的死亡人數,點燈紀念,象徵防賭疫情,是拜登新政的重中之重。
    2021/01/20 22:02
  • 台灣黑熊布偶同框湊熱鬧 美國務院官員晤蕭美琴

    台灣黑熊布偶近日成為美台友好象徵。繼美國駐聯大使攜帶布偶至聯合國總部後,駐美代表蕭美琴今天與美國務院國際組織局資深官員普萊爾會晤,黑熊布偶也同框湊熱鬧。
    2021/01/16 09:55
  • 新澤西州眾議會通過決議 支持台美洽簽BTA

    美國新澤西州眾議會11日無異議通過友台決議,支持美台加強經貿關係、洽簽雙邊貿易協定(BTA),並重申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
    2021/01/13 15:47
  • 吳釗燮:美駐聯大使14日見蔡總統 來台談國際參與

    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說,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13至15日訪問台灣期間,將於14日晉見總統蔡英文;克拉夫特訪台主要是討論如何促進台灣在國際組織的參與,這對台灣很重要。
    2021/01/11 11:50
  • G7議員聯名致函各國領導人 籲合作因應陸威脅

    中國的侵略性讓西方國家備感威脅,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議員聯名致函各國領導人,呼籲在印太安全等領域合作因應中國威脅。這是七國集團議員首次透過跨國聯名向政府喊話。
    2021/01/08 15:04
  • 中歐投資協定重傷拜登?翁履中:反映過去四年對美的不信任

    中歐30日終於完成歷時七年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拜登的國安顧問蘇利文先前於Twitter發文希望歐盟能夠等拜登上任後在做決定,但歐盟卻仍趕在拜登上任前,在經貿上與中國大陸加強聯繫。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3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歐盟與美國的關係,短期內恐怕無法如拜登所願快速地修補,中國大陸對歐盟開出優渥條件,因此歐盟選擇與其合作是很務實的,同時也向美國發出『歐盟是團結經濟整合體,不是只會聽命行事』的訊號。」 另外,歐盟這樣的舉動,是否打臉了即將上任的拜登?翁履中認為「歐盟並非打臉拜登,而是反映過去四年對美國的不信任。過去台灣希望透過美國,走入世界,這次的協定反映,台灣若想打入歐盟或其他國際組織,應該思考,完全靠攏美國,可能並非通往世界最好且唯一的道路。」
    2020/12/31 14:45
  • 川普突轉念簽疫情紓困案 《台灣保證法》也簽了

    上周才放話,不簽署疫情紓困金的美國總統川普,突然改變心意,白宮對外說法是,川普為了保護美國人民,勉強同意簽字。川普簽的這一系列法案,還包括《台灣保證法》,承諾美國對台軍售常態化,以及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2020/12/28 17:37
  • 川普簽署《台灣保證法》 促對台軍售常態化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正式簽署撥款法案,其中包含《台灣保證法》,呼籲美國政府對台軍售常態化、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並檢視國務院對台交往準則。
    2020/12/28 10:28
  • 2年沒回家!台商拋「疫苗泡泡」 陳時中:未來考慮

    近期有台商呼籲,希望未來如果接種國際組織認證的疫苗,台灣政府可以縮短隔離時間,推動疫苗泡泡,讓他們回台過年。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階段沒有規劃,但如果能佐證,疫苗有足夠的抗體,不至於感染或傳染他人,就會考慮。
    2020/12/25 18:24
  • 美國會通過《台灣保證法案》 促對台軍售常態化

    美國參眾兩院今天通過年度撥款法案,其中包括「台灣保證法案」,呼籲對台軍售常態化、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檢視國務院對台交往準則。
    2020/12/22 13:36
  • 快訊/歷經4年認可! 「台灣食藥署」正式加入ICCR

    受到大陸長期打壓,我國加入國際組織,常常被排除在外,但衛服部食藥署宣布,我國在12/7日,以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名義,正式加入國際化妝品法規合作會議,簡稱ICCR,將有利於化妝品管理法規,和國際接軌。
    2020/12/11 09:25
  • 化妝品法規接軌國際 台灣成為ICCR正式會員

    化妝品法規接軌國際,食藥署今天宣布,以台灣食藥署(Taiwan FDA)的名義正式加入國際化妝品法規合作會議(ICCR)會員,可望掌握國際化妝品法規趨勢,強化民眾使用安全。
    2020/12/10 15:11
  • 總統美智庫演說:台灣不願永久對立 堅決捍衛自由

    總統蔡英文今天應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邀請,發表錄影演說指出,中國罔顧台灣2300萬人民,百般阻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並惡意散播假訊息,煽動人民懷疑政府,挑戰民主的弱點;台灣人民不願永久對立,但堅決捍衛自由生活方式。
    2020/12/10 15:00
  • 拜登欲推「國際條約」?!翁履中:台美關係有機會明降暗升

    拜登團隊即將上任,中美關係備受關注,中國大陸主席習近平也於25日發出賀電,恭賀拜登當選,雖然晚了多日,但這是否也算是釋出善意?再加上中國大陸表態希望加入CPTPP,這背後是否在打什麼算盤?對此,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拜登政權上任後所面對的中國大陸、國際情勢會與過去十分不同,新團隊雖講求『國際合作』,且表示不會全面視中國大陸為敵,但拜登團隊所強調的是『制度論』,凡是皆須遵循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行事,這對中國大陸其實會是個挑戰,因為中國大陸較偏向『人治』,但這對台灣來說或許是另個機會,若拜登政府欲以『國際組織』、『國際條約』方式行事,那麼或許比較能接受他國盟友為自己利益發聲,台灣應調整心態,強調自身利益及優勢,台美關係也可能會『明降暗升』,獲得更多溝通空間。」 另外,26日為感恩節,川普今年除了特赦火雞外,也特赦了通俄門的關鍵人物佛林,川普這樣的動作,是否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鋪路?翁履中認為,「這個動作表面上看似友善,但之所以會特赦佛林,就是為了避免前團隊成員,在司法審判前,會不利於他,轉為『污點證人』,因此這個政治動作,表面上看似維護自己的團隊成員,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自己。」
    2020/11/26 16:06
  • 澳中關係惡化 莫里森:澳洲拒於美中選邊站

    澳洲總理莫里森指澳洲無意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強調澳洲政府僅以自身國家利益為重。隨著近期澳洲與中國關係惡化,莫里森否認聯美抗中的言論受到關注。
    2020/11/24 11:43
  • 反制中國 美議員籲與台灣簽FTA、邀蔡總統訪華府

    中共侵略野心日增,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杜美今天表示,美方應多方面深化與台灣關係,包含洽簽FTA、建立政府高層常態性往來、邀總統蔡英文訪問華府,並持續支持台灣自我防衛等。
    2020/11/19 10:13
  • 才嗆完習近平 莫迪再批WHO運作悖離現實

    印度總理莫迪繼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當面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後,今天在金磚國家視訊峰會上再度當著習近平的面,指責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未按當前現實運作」應改革。
    2020/11/18 10:03
  • 美國會包裹推動挺台法案 外交部:感謝具體行動支持

    美國國會包裹式推動支持台灣、強化台美關係的法案。外交部今天說,感謝美國國會以具體行動支持台灣、展現對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視。外交部將持續穩健推動台美關係。
    2020/10/21 13:29
  • 萊豬、疫苗 雙標?! 游淑慧:應信科學 非「顏色」

    中國大陸外交部9日宣布「加入COVAX」,外界憂因中國大陸加入,會否衝擊台灣疫苗購買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我國已付訂金,目前為止,尚未遇到任何阻礙」,但被問及「付多少訂金」、「預買數量」時,莊人祥卻不願透露;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於臉書發文表示,「莊發言人不願說的「訂金差」真相?答案:一倍。」台灣採「選擇採購」,價錢約為「承諾採購」兩倍,但「可挑選疫苗」,游淑慧質疑,「這些都是COVAX揭露的公開資訊,除非台灣付的錢比這更高,還有什麼under the table條件,否則有什麼不方便說的?」對此,游淑慧於《新聞大白話》進一步表示,「所有公務預算,包括國防機密預算,都送至議會、立院審查,沒有什麼不能講的?況且COVAX網站上,關於『承諾採購』及『選擇採購』,價格也都清清楚楚,全球有參與COVAX國家,近期也陸續公告,準備預買疫苗數量、預算多少,全都攤在陽光下,難道台灣比其他國家,不透明、不民主、不受監督?」,而疫情指揮中心有無可能,在特別時期使用特別預算,所以「特別不受監督」?游淑慧表示,「所謂『特別條例』,只不過是在使用時較具彈性,花多少錢還是得送交國會監督。民進黨政府所稱的『國際標準』,就是『兩套標準』,萊豬進口、堅持遵守Codex;疫苗部分,雖加入COVAX,卻不信任平台把關,COVAX從全球170幾支疫苗中,挑出9支「安全性、成功率」皆可期待疫苗,台灣卻拒絕其中4支中國大陸製,另外2支又需『超低溫』保存運送,台灣目前還無此技術,等於是9支疫苗,台灣只剩3支能選。不曉得政府到底什麼時候相信,什麼時候又不信國際組織?」針對國內生技廠「台灣東洋」取得德國製藥廠授權,可望在台生產、提供疫苗,游淑慧則指出,「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家德國藥廠也有『中資』,疫苗研究更是跟上海合作,難道台灣又要拒絕了嗎?在後防疫時代,全球大打無煙硝的『疫苗大戰』,為了台灣人民的『生機』,該相信的是『科學』,並非相信『顏色』。」
    2020/10/12 17:58
  • 拋蔡盼出席APEC視訊會議 洪孟楷:泛政治化恐弄巧成拙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第28次峰會即將展開,受疫情影響,今年改以視訊方式進行;先前傳出總統蔡英文將親自與會,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也回應,「目前外交部已開始籌備我方出席APEC經濟領袖會議的相關工作,與會人選確定後,將由總統府在適當時機對外宣布。」不料,現又傳出有可能仍派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參加此次會議,消息一出,也讓人不禁質疑,過去的種種行為,是否都僅是在進行「大內宣」?對此,立委洪孟楷今(1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蔡政府上任後,很喜歡將一些明明還沒談成的消息,就先釋出讓國人知道,關於APEC的外交動作,肯定是很細膩的,所以不太可能是媒體或是在野黨將消息挖出來,應該是相關人士刻意放消息,可能是為了試探風聲,也有可能是為了做宣傳,但消息來源管道絕對是有限的,若不是相關人士,媒體不太可能大幅報導。而中華民國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大家都很樂見,但不要只是表面得利,而要實質性的。」而洪孟楷也認為,「張忠謀出席應該是早已預料的事情,但為什麼過程會一波三折?民進黨須思考,若想把『亞太經貿討論』變成『政治突破宣傳』,很有可能弄巧成拙,不要每個事情都『泛政治化』。」 另外,過去許多他國高官來台,民進黨都會大力宣傳,這樣的「過度消費」,是不是反而會減低台灣在國際的地位,或是國內信用?他表示,「我們樂見台灣與任何國際人士有來往、交流、互動,但千萬不要自我矮化、看輕自己,每次政府都會操作大內宣,聲稱這是『中華民國外交大突破』,但有實質利益嗎?並沒有,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來台,對台灣來說很光榮,對立法院國會外交也是突破,但他回去後卻稱『台灣不是國家』,言論變得前後不一,國人也會覺得,是否是因為他已達到政治目的,就翻臉不認人。美國務次卿柯拉克來台時,有實質進展交流嗎?副院長、部長、各個相關官員,排隊去他下榻的飯店等著會見,而不是尋求一般國際慣例、官方禮儀,由我方接待,這是否也是自我矮化的一種?中華民國與國際交流時就算沒有實質利益,也應『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要自我矮化,但也不要過度誇大,這才是一個有自信的中華民國國民應有的態度。」
    2020/10/01 18:03
  • 駐關島辦事處國慶日揭牌 總督熱烈歡迎

    中華民國駐關島辦事處即將重新開設,處長陳盈連今天與關島總督葛瑞羅及副總督德諾里歐視訊。葛瑞羅等表示熱烈歡迎,也強調關島政府將持續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等相關國際組織。
    2020/09/29 23:0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