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吃魚,但隨著濫捕嚴重、海洋環境惡化,有愈來愈多台灣人愛吃的魚種,長不到平常的大小,包含白腹鯖、竹筴魚、日本馬頭魚、白鯧等六種魚類,高達70%不到成熟體長,還沒繁衍後代,就遭捕撈,長期下來,魚群恐怕越來越少。
哪一種魚要用什麼樣的烹調方式,魚市老闆很內行。
民眾vs.市場攤商:「我們家都是蒸薑絲跟醬油,非常好吃,怎麼賣,這種一斤140。」
市場攤商:「如果正常的野生的魚都翻了兩三倍以上,尤其是那種野生大家最喜歡吃的肉魚,現在幾乎都抓不太到了,如果抓到的話也是大概很小很小,如果要正常那種大小的規格的話,應該一斤都要4-500塊以上才買得到,而且還不一定抓得到。」
到底是誰把魚變小了?
市場攤商:「魚變小的原因就是之前的過度捕撈。」
市場攤商:「濫捕也有可能是個原因,再來氣候嘛。」
短期內看來,對魚市並沒有太大影響,但是放遠來看,攤商並不樂觀。
市場攤商:「我也不支持就是說大家去選購那種太小隻的,因為小隻都抓光了以後我就沒大隻可以賣了,那是一定的。」
記者王皓宇:「來到市場攤商告訴我們最近這幾年賣的魚有越來越小的跡象,調查發現台灣常見的魚種正在嚴重縮水,這背後代表的是魚隻還來不及長大就遭到濫捕。」
綠色和平組織調查發現,六種台灣魚港常見的魚類體長,有高達七成沒達到成熟的體長,其中白腹鯖、黑喉、竹筴魚有超過97%還沒到成熟體長,就被捕撈販賣,長期而言,恐怕造成魚越來越少。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何宣慶:「白腹鯖、黑喉、竹筴魚、馬頭魚,然後盤仔,就是這個紅鋤齒鯛,還有白鯧這一類的,大部份是未達到這樣的一個標準,可以預見未來這些魚牠不僅牠的體長會越來越小,牠的族群也會越來越小。」
研究團隊走訪基隆、宜蘭、高雄、屏東等漁業大城漁市場,以屏東東港的白腹鯖為例,成熟體長應該要有32.3公分,實際上體長落在24.35到28.11公分,黑喉的成熟體長是31公分,宜蘭大溪採樣的,幾乎都是這個數字的一半。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鍾孟勳:「這是一個非常嚴重過度捕撈的警訊,這些魚群我們把牠們抓起來,然後就吃掉,牠來不及有下一代,而且牠的價格,小魚跟大魚價差是很大的,所以這對漁民的經濟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損害,所以總量下降了,體長下降了,種類也變少了。」
魚體變小的原因包括網目過細的拖網造成嚴重混獲,大體型的個體被捕撈光,小體型的魚尚未成熟,以及漁汛季節未到。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何宣慶:「過去我們事實上也沒有真的給消費者或者是我們也沒有真的告訴大家說,多大的魚你來吃是沒有問題的,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說魚過小會對未來造成怎麼樣的衝擊,像我們這一次調查的這些結果,其實或多或少可以拿來給大家做這樣的一個參考。」
台灣人愛吃魚,衛福部統計,國人每年平均一年吃掉28.35公斤的魚類,魚還沒繁衍後代就被捕撈,未來可能面臨沒有魚吃的窘境,綠色和平組織倡議,通過海洋保育法,成立保護區,以利永續發展。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鍾孟勳:「我們這些漁業資源保育區,它有沒有真正保護到我們的漁業資源,我們想要保護的標的,我們大多數的漁業資源可能連告示牌都沒有,完全沒有巡守隊,也沒有任何長期的調查報告,所以我們缺乏資料,缺乏科學研究,我們也沒有相對應好的漁業管理措施,我們也沒有海洋保護區完整的執法管理甚至是策略跟計畫的推動,這些都沒有,所以海洋保育法,我們綠色和平一直持續在倡議的海洋保育法的草案,其實它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做到這三件事情。」
加強海洋科學監測,減少小魚被濫捕的機率,海洋資源要能持續發展,才會年年有魚。
◤2025理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