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皮膚癢到受不了!醫示警小心「1疾病」纏身 嚴重恐引發敗血症

編輯 丁彥伶 / 責任編輯 黃若維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4 12:50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4 12:50
皮膚癢且久治不癒的話可能是疥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皮膚癢且久治不癒的話可能是疥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怎麼會這麼癢?」60歲的李女士原本在皮膚科診所治療肢體皮膚搔癢、脫屑,症狀卻日漸加劇且範圍擴大,甚至出現意識改變、低血壓、發燒等症狀,才被轉診過來桃園醫院。經檢查確診她感染的是罕見的「挪威型疥瘡」,併發繼發性感染才導致病情惡化。疥瘡傳染力強,只要接觸15分鐘以上就可能被傳染,嚴重可能引起皮膚潰瘍、敗血症等。如果發現皮膚有特別搔癢、局部水泡且久治不癒,要趕快到醫院檢查。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醫師李淑媛說明,疥瘡是一種由疥蟲引起的皮膚感染疾病。疥蟲約只有0.3毫米大小,肉眼無法看見,會在皮膚表皮層鑽洞產卵、排泄,引起人類皮膚過敏、搔癢、水泡等症狀。若因劇烈搔癢抓傷皮膚,還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引發皮膚潰瘍,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敗血症等併發症。

 

挪威型疥瘡很難治!需口服外用雙管齊下

一般人感染疥瘡身上約有10幾隻疥蟲就會癢到受不了,但挪威型疥瘡患者身上可能寄生幾千到幾萬隻疥蟲,好發於抵抗力差、體質虛弱、免疫系統低下的年長者。李淑媛表示,挪威型疥瘡不易治療,除了全身塗抹疥瘡藥膏外,還需口服驅蟲藥物,並密切追蹤病情變化。

疥瘡傳染力強 接觸15分鐘就可能被傳染
 

部桃病房護理師彭韻宸說明,疥瘡的傳染性非常高,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疥蟲雖然無法飛行或跳躍,需要透過爬行方式傳染至其他宿主身上,但是透過10~15分鐘的接觸就可能感染。而且透過患者的衣服、床單、毛巾也可能傳染其他家人、同住者。

因此,家中若有人感染疥瘡,家人、伴侶或照顧者等長期接觸者須特別注意肢體接觸,同住者可預防性投藥2周。此外,安養院、長照中心、宿舍、監獄等人群聚集場所更應提高警覺,避免疥瘡群聚感染。

衣物得分開洗,還要熱水燙、太陽曬

要注意,患者的衣物、床單和毛巾分開清洗。清洗時,水温須達至60°C或以上、時間不少於10分鐘,然後在陽光直射下曬乾、使用熱烘乾機烘乾或進行乾洗,才可把疥蟎蟲及其卵子消滅。

而患者睡過的床鋪等難以清洗的物品,則可放入密封膠袋最少7天,才可繼續使用。若要照顧或接觸患者時,須穿戴適當的個人保護裝備,如手套及保護衣等。每次接觸疥瘡患者前後,均須徹底清潔雙手。洗手時應以梘液及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

患者使用過的共用設備應用清潔劑清洗後才能使用,曾使用過的乳液、面霜最好也要丟棄不用。

醫師提醒,疥瘡好發部位為手指縫皮膚、和手腕、肘部、腋窩、乳頭、下腹、外生殖器官、臀部及肩胛骨等,一般在臉部、頭皮等外露的皮膚卻沒有受影響。如果發現身上這些部特別搔癢,且久治不癒,建議到醫院檢查。
 

◎ 資料來源/衛福部桃園醫院

原文請見:皮膚癢到受不了 小心是疥瘡!接觸10~15分鐘小心被傳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疥瘡#搔癢#水泡#疥蟲#敗血症#皮膚潰瘍#李淑媛#彭韻宸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17

0.0846

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