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創台積電,從篳路藍縷到技術領先全球,地位不可撼動

◎ 報導/劉俐均
◎ 攝影/余信翰、胡瑞麒
◎ 發布日期/2024.12.09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12月9日舉行自傳發表會,細數從台積電創立到引領全球半導體業的關鍵時刻。被譽為「台灣半導體之父」的張忠謀,親自導讀自傳內容,回顧過去數十年的創業心路歷程。他坦言,創辦台積電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決定,並深信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改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版圖。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傳上市,細數從台積電創立到引領全球半導體業的關鍵時刻。

▲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傳上市,細數從台積電創立到引領全球半導體業的關鍵時刻。(圖/胡瑞麒攝)

揭開一生重要時刻,台積電創辦人親述成功歷程

張忠謀提到,台積電從28奈米技術開始領先晶圓代工業,隨後在7奈米技術上實現突破,不僅穩居技術領先地位,也奠定了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關鍵角色。他表示:「來台灣赴命運的約會,創晶圓代工商業模式,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

在大事年表中,張忠謀一生中最輝煌的歲月創立台積電,受封台灣半導體之父。

▲ 在大事年表中,張忠謀一生中最輝煌的歲月創立台積電,受封台灣半導體之父。(圖/胡瑞麒攝)

台積電的國際競爭者,英特爾挑戰重重

台積電與英特爾、三星之間的競爭關係長久以來備受矚目。張忠謀在記者會上,也特別談及對老朋友英特爾的觀察。面對英特爾近期執行長季辛格因策略不明而被迫下台,張忠謀直言:「英特爾目前確實面臨挑戰,但相信他們會有新的策略,只是還未公布。」他分析指出,英特爾過去執行長的重心似乎偏向晶圓代工業務,而對AI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如今應該會重新調整方向。

回顧過去,張忠謀透露,台積電創立初期曾邀請英特爾投資,但遭到時任總裁摩爾的拒絕。即便如此,雙方仍維持友好的競爭關係,張忠謀也坦言,許多英特爾的前任CEO都是他的朋友,但對於季辛格任期內對台積電的批評,他認為稍顯敵意。 

百億富豪聚首,名流出席自傳發表會

此次自傳發表會吸引了許多業界重量級人物出席,包括前總統蔡英文、台積電現任董事長魏哲家、廣達創辦人林百里、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等,被媒體形容為「百億富豪俱樂部」的盛會。根據富比士的最新統計,張忠謀持有台積電股票市值高達43億美元(約新台幣1394億元),而廣達創辦人林百里則以突破3000億台幣的身價成為台灣首富。

台灣首富林百里是新書發表會的嘉賓。(圖/胡瑞麒攝)

▲ 台灣首富林百里(中)是新書發表會的嘉賓。(圖/胡瑞麒攝)

技術挑戰未歇,台積電2奈米進展受矚目

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台積電也不斷挑戰技術極限。業界傳出台積電2奈米試產良率超出預期,有望如期在2025年量產。根據了解,2奈米晶圓每片成本超過3萬美元,蘋果將成為首批客戶,而英特爾與超微也緊追在後。張忠謀認為,未來台積電要持續領先,仍需克服技術與地緣政治的雙重挑戰。雖然張忠謀已於2018年正式退休,但他對全球半導體業與台積電的影響力依然無可撼動。在談及地緣政治對台積電的影響時,他表示:「這是新的問題,我有我的看法,但不會越俎代庖。」他強調,未來的半導體產業挑戰將更加複雜,但也充滿機遇。

完整影音報導

延伸閱讀

TVBS製作團隊

數位事業部 TVBS新聞網
TVBS新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