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薏絜
◎ 攝影/張鎮安・顏睿陞
◎ 圖片/TVBS
◎ 發布日期/2024.12.09
時隔26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自傳下冊在11月29日正式發行,引發市場熱烈關注。一大早,書店已將這本自傳擺上架,並在入口處設置專屬展示區及海報牆,不僅吸引讀者駐足詢問,也引來多家媒體爭相拍攝報導。
▲ 張忠謀自傳下冊,由張忠謀親自撰寫。(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張忠謀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有極高地位,書中公開珍貴的老照片,其中一張拍攝於他41歲時,當時他升任德州儀器全球半導體集團總經理,當年的德州儀器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然而,張忠謀在自傳中透露,因與公司經營理念漸行漸遠,他最終選擇辭職,用「債還緣盡」來形容這段過程。書中還提到他在短短五年間三度辭職,從德州儀器到通用器材公司,再到接任工研院院長,職涯的起落,並不擊倒張忠謀的心志,之後創辦台積電,勇於開創新路。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也在訪談中提到張忠謀的特質,他形容張忠謀「經驗豐富,思維嚴密」,施振榮指出,張忠謀提出的垂直分工模式,突破了傳統半導體產業的垂直整合架構,讓台積電專注於晶圓代工。
此外,自傳中還揭露了張忠謀為台積電尋找接班人時,曾邀請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擔任台積電CEO,但遭到黃仁勳兩次婉拒,對此,施振榮表示,張忠謀始終站在公司的長遠發展角度思考問題,黃仁勳的拒絕雖然令人惋惜,但也是基於自身考量的決定。施振榮說:「張忠謀為公司傳承,絞盡腦汁,相當專業。」
▲ 張忠謀親自導讀人生關鍵時刻。(圖/胡瑞麒攝)
張忠謀書中也詳述台積電與英特爾的競合關係,他分析英特爾進軍晶圓代工業務,但IDM模式在代工業中一直沒成功,他直指這是「積習難改」的問題;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英特爾如今已不再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市值持續縮減,她表示,除了在CPU業務上受到超微的挑戰,英特爾在晶圓代工製程技術的開發上也已明顯落後台積電近三年,劉佩真說,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優勢不僅是現在的3奈米,還有未來的2奈米,而英特爾現在是台積電的重要客戶之一,對台積電是「既愛又恨」的狀況。
▲ 張忠謀自傳下冊近期上市。
除了商場上的故事,張忠謀在自傳中也談到感情生活。翻開書的第一頁即為他與妻子張淑芬的合影,他更在進入本文前寫著:「獻給Sophie以及台積電前前後後的同仁」,其中Sophie正是張淑芬的名字,顯示他對妻子的重視。
張忠謀回憶,當年與張淑芬結婚後隔天,就因為台積電的訂單狀況而出差,不得不延後蜜月。然而,張淑芬早已主動與秘書協調,延後機票,支持丈夫全心投入事業,曾幫張淑芬寫書的傳記作家林靜宜,形容這對夫妻是彼此的月亮與太陽,互相成就又互相依賴。林靜宜還透露,張忠謀在書中提到「晚年的愛戀是一種純真,這是福氣」,而她也聽過張淑芬說,能在公益與行善之路上的付出,張淑芬覺得自己和張忠謀都是有福氣的。
張忠謀是台灣半導體教父, 讓台積電成為全球晶圓代工之王,自傳讓大眾一窺他的心路歷程,還有流露對太太的感情,既是強人也是溫暖丈夫。
▲ 張忠謀發表新書,夫人張淑芬(左一)也陪伴在旁。(圖/胡瑞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