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列島的高登島、亮島,前者比鄰中國大陸,距離僅有9公里,後者位處偏遠,孤立於海上,戍守前線的壓力緊繃、且友軍支援不易,兩地堪稱前線中的前線。《TVBS》採訪團隊申請獲准,登島深度採訪,除了演訓任務,也直擊了守備隊官兵的日常生活。
記者踏上高登島時,室外溫度超過35℃,但上島第一眼看到的,是穿著迷彩汗衫的弟兄們,三人一組,奮力將海軍LCM小艇運補來的油桶,一一推入油庫。每一桶50加侖,概約200公斤,堪稱島上最重要的物資。因為全天候供電的發電機全靠柴油驅動,如果不能發電,不僅官兵生活用電受影響,島上的海水淡化機,也將無法運作,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而不論弟兄返營,或是視察長官、勞軍高賓,上島後第一件事,都是到大王爺廟參拜。大王爺廟供奉並非神靈,而是昔日不幸沉船遇難的江浙巡撫,遺驅漂流至高登島,漁民收斂安葬並立廟奉祀,建廟詳細時間雖已不可考,長久以來卻是不變的信仰中心。而亮島上亦有趙大王爺廟,建廟概念大致相同。
起居方面,高登島和亮島,官兵舍房原則上是和守備據點相依。原因其一,是兩島地勢起伏皆大,且道路狹窄,車輛通行範圍有限,故官兵起居大多與衛哨點相傍,便於勤務就位,形成另類保「家」衛國。
寢室內格局,則與本島部隊大致無異,大多四到六人房、上下舖。稍大一點的舍房,還有小客廳,供弟兄交誼。像是志願役與軍事訓練役訓員大多是八、九年級生,網路影片與手機遊戲對戰,就是破冰的好話題。此外,高登守備隊有一項特別的傳統,針對離退人員會製發「高登鐵漢證」,授予曾經在這座島上服役的官兵,雖然並非官方正式文書,卻是凝聚向心力,創造認同的象徵,精心設計的證書讓獲頒的官兵格外珍惜。
而部隊膳食,也隨著國軍現行標準,而有所維持,配膳台上同樣可見四菜一湯,調理上有一定水準,甚至不時提供「驚喜餐點」慰勞辛苦操練的同袍。島上設有服務臺,販賣衛生紙、牙膏、沐浴乳等基本生活用品與飲料零食,銷售員則由幹部輪值,每天於中午和傍晚,分別營運30分鐘,供弟兄補給日常所需。而補貨時間,則隨合約貨船運補其它物資的時間一併運補。
而關乎所有人員能否正常休假的交通,由民間船家承攬,航班每週僅有一趟,載收假的官兵上島,同時接送休假的官兵回北竿。而且船班時間,礙於碼頭小、水深偏淺,停靠還必須配合潮汐,官兵錯過就是「下回請早」。然而已經為數不多的船班,隨時可能因為天候和海象,變動或延誤,因此官兵在島上多等數日,時有所聞。
航程部分,高登單程約30分鐘,亮島則要超過一個小時。夏天風平浪靜,搭乘狀況尚可,然而冬天受東北季風影響,弟兄不論上下島,就算航班正常營運,也得乘風破浪。
兩地地處偏遠,幅員狹小,也早已沒有一般民眾居住。島上唯一的「住民」僅有隸屬於馬防部北高守備大隊的兩支守備隊。編制稱之為守備隊,實際上是一個連級單位的人力,要做好的就是看管來往船隻,和防範無人機侵擾。在極有限的資源裡,弟兄生活雖刻苦,卻有著強烈的團隊向心,實踐同島一命的精神,默默地替國人固守邊境。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