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溫柔的玉如,是一名護理師,她曾經照顧精神疾病患者,後來自己在28歲時發病,因為醫療專業背景,玉如很快就察覺到不對勁,趕緊去就醫,確診思覺失調症,從護理師變成病人,她很努力和疾病共處,現在回到護理崗位,也是一名同儕工作者。
精神疾病的成因很多,可能是環境壓力,可能是神經傳導物質異常等等,是很多面向的,除了穩定持續的醫療,康復之路非常需要整合衛政、勞政、社政的社區照護,而台灣在社區支持這塊,就相當缺乏,吃藥不是一個人的全部,「生活」才是,他們必須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工作成就感等等。
何謂同儕工作者呢?就是指曾經是精神疾病的患者,他們的病情很穩定,經過培訓後,可以去訪視、陪伴其他的精神病人,他們提供的經驗分享,跟醫生、社工等專業人士不同,因為自己經歷過,同理對方更快、更能產生連結,可以帶給患者希望感。在美國、澳洲等國家,政府和民間團體一起合作訓練同儕工作者,只是在台灣,民間團體爭取很久,衛福部仍沒把同儕工作者列入是必要長期的資源投入,國家對精神疾病、心理健康的投入預算太少,想像也過於狹隘,而社會的進步,也不該是停在,「只要發生殺人悲劇就罵社工或是罵患者」的論述。
採訪過程中,玉如跟我們分享,病人最討厭旁人「否定我的感受」,就會覺得說「你這沒什麼啊」,「你不要想太多啊」等等,這是疾病導致,不是他們抗壓力低,還有他們就跟一般人一樣,比如說遇到下雨天會覺得煩悶或身體不舒服時,心情比較低落,大家不要「放大」他們這些基本的感受。
精神疾病不是社會安全的因,是漠視和歧視!如果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污名化、貼標籤,也會讓人害怕正視自己生病了,因為要承認生病,就得承受排山倒海的異樣眼光、不友善對待、社會排擠,那麼誰敢說自己生病呢?若我們能把精神疾病的看待,當作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等疾病般,是需要服藥的慢性病,那麼更有助於提升就醫意願和病識感的察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很遠嗎?或許很近,沒有人知道自己哪天會生病,願意溫柔以對的環境,才可以接住每個人。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年末運勢解析◢
更新時間:2021/04/27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