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果醬狀黏液!婦就醫「驚罹大腸癌」4症狀當心惡性腫瘤

編輯 丁彥伶 / 責任編輯 王雅惠 報導

2023/04/17 14:13
大便有果醬狀黏液要當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林小姐3年前健檢的糞便檢查發現有潛血反應,未特別注意,近期發現排便習慣改變,便便中常有果醬狀黏液,覺得不太對勁才趕快檢查,才發現已罹患乙狀結腸惡性腫瘤。術後顯示有淋巴轉移需化療,她原本很排斥化療,但經義大醫院團隊的鼓勵,目前化療結束一年半,病況相當穩定,期間她參加多項國際競賽榮獲多項獎項,特別感謝團隊助她勇敢抗癌。

 

大便中有黏液如果醬 小心是腸道發炎
 

醫師指出,糞便中像果醬般黏液,是腸道幫助消化或蠕動分泌的黏液,正常的情況下會在腸道吸收。如果在糞便中看到黏液,通常是腸道發炎無法吸收腸道分泌物的狀況。一般好發於腸炎、克隆氏症、發炎性腸炎病患,以及大腸癌病患。義大醫院一般醫學外科科主任陳致一說明,大腸直腸的惡性腫瘤在生長時除了會滲血外,還會有新陳代謝的產物、壞死的腫瘤細胞剝落,發生黏液狀大便的機率高,有些還會發出惡臭。

 



林小姐過去不敢做大腸鏡檢查,近期發現排便異常受檢,可惜確診乙狀結腸惡性腫瘤。經手術切除後,因為有淋巴轉移需做化療,但是她看網路資料都顯示化療副作用很可怕,非常排斥治療。所幸義大醫院的醫療團隊和她的主治醫師陳致一鼓勵下,讓她轉念接受化療。


「化療沒想像中可怕」50歲女大腸癌後勇於追夢 獲獎無數

 

林小姐說,化療期間她把生活步調放慢,網路上說的化療副作用沒有想像中可怕。在癌症治療期間讓她鼓起勇氣參與了過去因為工作忙碌,一直推遲參與的國際競賽,沒想到竟然讓她獲得多項賽事的獎項。現在化療結束後一年多,病情非常穩定、無復發,她除了感謝義大醫院有強大的治療團隊結予完善治療,也謝謝癌症到來,讓她有勇氣追求夢想。


陳致一表示,50多年來,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大腸、直腸與肛門癌不僅名列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名,更是國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高 但及早治療治癒率很高!


發生率最高但死因排第三,陳致一說,這就表示「大腸直腸癌並不可怕」,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初期治癒率超過九成,即使治療時已經是第三期也有超過七成的治癒率。但一旦轉移成為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就只剩下一成五。但是很可惜的是,台灣的大腸癌病患就醫時,約有三成的病患確診時就已經發現轉移。
 

國人大腸癌晚期癌患多 義大成立團隊助病友
 

陳致一說,也因為國內晚期癌較多,院內大腸直腸外科以積極正向的心態面對,組成跨領域多專科團隊定期討論個案。成員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還有腸胃內科醫師、血液腫瘤科醫師、消化外科醫師、放射科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等等,如有需要也會會診中醫醫師協同治療。


團隊也包含專科護理師、造口護理師、臨床護理師、藥師、營養師、腫瘤個管師等。在多專科的合作,在團隊訂定的治療指引下,可針對每一個案制定適合的治療策略。團隊亦積極安排專業手術小組的學習,以達到高質量根除性手術之目標,也持續發展更進步的微創手術術式,如3D腹腔鏡、達文西手術,以及腹腔溫熱灌注化療(HIPEC),用更多武器與末期腸癌患者同心對抗癌症。


義大醫院大腸直腸癌治療成績好 2、3期患者存活高於全國 


義大醫療團隊於2021年及2022年皆得到國家品質標章暨生技獎(SNQ)的認可,隨化療藥物、標靶藥物以及放射線治療的發展,大腸直腸癌患者擁有了更好的預後,義大醫院大腸直腸癌的存活率逐年上升,尤其第2、3期患者存活率,均高於全國之平均值。

 

陳致一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手術根除性切除」在整體的治療佔有「決勝」角色,常左右病患未來的預後成果,因此讓病人接受高質量的手術切除是該院團隊奉行之最高準則。他們特別另外成立大直腸癌手術小組,其中包含大腸直腸外科、泌尿科、婦產科及一般外科,著重在局部侵犯嚴重的案例,也就是術前影像學診斷為T3、T4或者淋巴結疑似有轉移的病人。在手術前先進行小組討論,擬定作戰計畫及手術實行步驟,以期手術時間縮短、出血減少、降低併發症,提供最高質量的根除性手術,因此能提高存活率。

陳致一表示,醫療團隊還經常舉辦講座和病友會,藉衛教和病友分享,降低癌友對治療的恐懼。也希望國人能了解大腸直腸癌、了解醫療團隊的運作及努力,不要畏懼接受篩檢或大腸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不幸罹癌,也能以更正向的態度面對。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義大醫院.陳致一醫師

 

原文請見:大便黏黏像果醬竟是大腸癌!50歲女罹癌後獲獎連連 感謝癌症讓她勇於追求夢想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23/04/17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