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勝騏食品倒閉黑男槍決特赦總統士林夜市闆娘泰國特攝片狄鶯離婚女性脫褲裸露
  • 搜尋:

    汙染 結果共2,730筆

  • 不懼核災輻射!300野狗住車諾比 科學家:基因已改變

    1986年4月26日蘇聯境內的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發生大爆炸,這場核災至今仍然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子事故,當地被大量放射性物質汙染,受輻射影響的死亡人數難以估計,當地民眾倉皇逃離家園;當時人們養寵物被留在車諾比,但距今37年過去,牠們的後代繁衍出300多隻狗狗在當地生活,讓科學家感到相當振奮,開始研究狗兒們是如何在這種高危險的環境下生存。
    2023/03/04 14:55
  • 冷氣團南下挾帶境外汙染! 西半部空品很差

    周四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整天感受偏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3至15度,本島最低溫在南投中寮9.8度,北部及宜蘭白天高溫約18、19度,中南部約24至26度,日夜溫差仍大,早出晚歸請適時增減衣物;迎風面水氣增多,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維持多雲到晴。
    2023/03/02 10:43
  • 出門戴口罩!「境外空汙」又來了 鄭明典籲:從北部開始

    今(2)日出門記得戴口罩!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一早就在臉書發文提醒,今日台灣因受到大陸空氣污染移入,因此又會出現「境外移入型空汙」,且北台灣將首當其衝率先陷入「霧濛濛」的景象當中。另外,環保署也特別呼籲,敏感族群務必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
    2023/03/02 07:57
  • 垃圾大變身!細菌做回收 菸蒂長出「環保包裝」

    不論是吃不完的食物、一次性塑膠還是菸蒂,每人每天扔掉的垃圾正在汙染地球;為了提升環境意識,巴拉圭「回收樂團」在各國演奏,最新一站抵達玻利維亞首都的垃圾場;而在法國有藝術家把菸蒂、寶特瓶垃圾製作成「永生花」。澳洲的新創則是開始使用蘑菇回收有機廢棄物;至於西班牙,則是培育出特別的細菌,能生產「生物塑膠」,讓垃圾重獲新生。
    2023/03/01 19:59
  • 減海洋垃圾!特殊細菌分解有機物 MWC現可分解「生物塑膠」

    人類大量使用塑膠製品,帶來的嚴重汙染,也對海洋生物帶來生存威脅。今年世界通訊大會上,有西班牙的生物科技公司,透過回收有機廢物,與特殊細菌交互作用,研發號稱可分解的生物塑膠。他們希望類似這樣的環保成分,能有效減少海洋生物,因為誤吞塑膠垃圾,導致死亡的悲劇發生。
    2023/03/01 15:10
  • 誤會微波爐了!醫證實「保留更多營養」 提醒1細節要注意

    微波作為最方便省事的加熱手段,幾乎已經是家家必備的電子用品之一,不過由於其透過低頻電磁波震動加熱的特性,也招致不少輻射「汙染食物」、「破壞營養」、「對人體有害」的相關疑慮和質疑;對此營養師廖敏涵指出,其實微波的輻射基本上不會對食物造成影響,正常情況下更不會有輻射外洩的意外發生。
    2023/02/28 05:22
  • 澎湃海鮮藏殺機!海洋弧菌感染恐致命 「這些人」勿生食

    海鮮不僅美味還營養價值豐富,是許多人都喜歡的美食,但是當海鮮處理不乾淨或是被汙染時就要注意,一定要做好隔離措施避免感染上「海洋弧菌」,尤其是肝病患者更要小心,倘若感染有可能會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是致命。
    2023/02/24 23:07
  • 另類造勢?俄亥俄州列車汙染延燒 川普到場視察大受歡迎

    美國俄亥俄州列車出軌風波延燒,居民上CNN和鐵路公司面對面對質,逼問負責人到底何時才要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民眾連水都喝得不安心。而正當地方環境部門投入檢測水質和調查出軌原因時,美國前總統川普竟然前往汙染災區視察,與居民互動,儼然成為他的主場。
    2023/02/24 19:32
  • 化學列車出軌汙染發酵! 居民返家出現紅疹.頭痛

    美國俄亥俄州20日下午發生金屬工廠爆炸事件,威力之大,廠房牆壁都被炸到噴飛。這起意外讓州政府格外神經緊繃,因為月初才發生列車出軌,車上載的化學物質外洩到住宅區,事發的小鎮居民已經開始出現紅疹、頭痛、喉嚨痛等問題,指控政府草草了事,但州政府堅持採檢結果,空氣和水都沒有問題。
    2023/02/21 20:00
  • 手搖店換「這包裝」量減少?網嘆:珍珠也變少 店員無奈曝真相

    台北市自去年12月1日起,開始限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為減少塑膠衍生的環境汙染,以及一次性塑膠製品造成的環境衝擊。對此許多店家改使用紙杯,然而就有網友發現,如今飲料都沒有裝滿,且疑似珍珠也變少了,不禁感嘆「真心不喜歡紙杯」,文章曝光後掀起議論,貼文也引出店員解釋原因。
    2023/02/21 16:16
  • 大啖海鮮注意!生食、剝殼藏感染風險 3類人中鏢嚴重恐致命

    不少人喜歡大啖海鮮,但在吃海鮮時不得不注意!醫師指出,鹽水中存在海洋弧菌,如食用到被海洋弧菌汙染的食物或是身上傷口接觸到遭海洋弧菌汙染的海水、被海洋生物刺傷等就有可能被感染,且特別是肝硬化、肝功能異常、免疫力低下者,這3類人高風險族群,如感染到有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2023/02/21 11:31
  • 空氣品質極差日! 最新一週「天氣」2波冷空氣接力

    今天出門提醒大家!北台灣、宜蘭、中南部地區空氣品質都不好,甚至不少地方都亮起紅燈,紅燈意味著對一般族群都不健康,今天建議戶外行程盡可能減少。空氣差因為東北季風南下,挾帶汙染物來台,降雨少擴散條件不佳,才使得北部空品也不好。
    2023/02/20 08:52
  • 一週兩波冷空氣襲!228連假天氣曝光 3地區「雨神相伴」

    今(19)日午後新的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冷空氣南下,中部以北有「乍暖還寒」的感覺,這波東北季風將持續影響至下週二(21),接下來幾天北部、東半部,大台北地區及桃園降雨機率提高。
    2023/02/19 19:54
  • 列車出軌釀化學汙染 居民返家心慌:水還能喝嗎?

    美國俄亥俄州月初發生列車出軌意外,大量有毒化學物質燃燒汙染水質和空氣,現在災後清理已經大致完成,居民也被准許返家;但很多人對環境、水質遭到汙染的疑慮,不認同官方所說的水質已經安全無虞可以飲用。15日晚間當地舉辦說明會議,列車營運商竟然連代表都沒派來,讓許多居民氣憤不已;俄亥俄州州長也要求鐵路公司要對所有災損進行賠償。
    2023/02/16 19:51
  • 室內解罩一周!南韓「戴口罩者」仍多 疫情未擴散

    南韓宣布鬆綁室內口罩令已經一周了,疫情沒有如預期中擴散,反而持續趨緩,單日未超過2萬例,死亡和重症數也都明顯減少,觀察認為和維持「戴口罩」的習慣有關。南韓目前室內外口罩令幾乎都已解除,但大多數人害怕傳染病以及空氣汙染,依舊不敢拿下口罩。受到來自北京等地的境外霧霾影響,加上高壓壟罩,懸浮微粒堆積在上空,整個南韓北部地區PM2.5濃度都飆升到「惡劣」等級,首爾市都心就像被套上灰色濾鏡,一片霧茫茫。
    2023/02/08 19:59
  • 台肥基隆廠堆置大量土方 基市府開罰26.6萬元

    台肥基隆廠近日堆置7600立方公尺土方。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天認為是營建廢土,將先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等開罰新台幣26.6萬元。台肥否認是營建廢土,但會責成土方業者儘速改善。
    2023/02/03 22:13
  • 快停用!這款人工淚液釀1死3失明 不含防腐劑易遭細菌汙染

    美國和加拿大多家媒體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近日建議,立即停用不含防腐劑的「EzriCare人工淚液」,因為已造成50人感染,其中3人失明、1人死亡。台灣雖並未進口該款人工淚液,但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較易有污染問題,醫師建議,開封後24小時內應盡快用完。
    2023/02/03 13:39
  • 人性貪婪毀水源 加州搶水.巴爾幹漁獲減

    人類對於水資源似乎總是不夠珍惜。巴爾幹半島上的河川流經多國,汙染日益嚴重,遭汙染的水源流入海,加上漁民不停止濫捕,讓附近海洋漁獲量減少。共享河川但不共好的例子,還發生在美國:供應七州水源的科羅拉多河水量減少,農業與人口大州加州卻不願再刪減用水量,希望比其他六州有更多優先用水權。加州一月份降雪量達到高峰,但融雪多不保證能解除長達三年的旱象。
    2023/02/02 19:59
  • 農忙期間 農機落土汙染路面 可開罰1200-6000

    彰化是農業大縣,農耕期間不少大型農機在田間完成作業後沿路掉落土堆,不僅污染道路,更有影響行車安全之虞。彰化縣政府農業處呼籲:農友及農機代耕業者於田間作業後,應做好農機及道路清潔工作,避免泥土散落導致發生交通事故,如致生交通事故,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除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處罰外,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處行為人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
    2023/02/02 17:22
  • 大金空調空氣清淨機 日本閃流放電科技 榮獲最高鑽石級認證 除菌抗病毒 春節首選

    根據瑞典一項最新研究,空氣汙染可能會導致染疫機率提高,若暴露在充滿PM2.5懸浮微粒的環境之下,學者專家認為空汙會削弱免疫反應、有助於病毒深入人體或細胞。也容易誘發過敏反應,造成呼吸道以及眼睛皮膚的不適,長時間汙染累積可能造成致癌的風險。再加上春節期間天氣寒冷,民眾待在室內的時間變得更長,因此良好的空氣品質對健康的影響至關重大。建議先改善室內環境、強化換氣設備,空氣清淨機則是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關鍵。
    2023/02/01 09:39
  • 肉眼看不見的地球殺手 「胎塵」染黑蔚藍海洋

    環境學者近來發現,海洋中除了塑膠微粒汙染外,越來越常見一種黑色的微粒,那就是「胎塵」,也就是輪胎磨損產生的微粒,隨著雨水沖刷進入海洋,變成難以清除的汙染物。英國有一間新創公司,正努力打造一種車用靜電收集裝置,從源頭攔截胎塵。
    2023/01/29 12:36
  • 不要喝!感冒「止咳糖漿」奪300兒童死亡 亞洲4國有販售

    小心!世界衛生組織(WHO)發現全球已有3個國家,超過300例因喝下治療感冒的「止咳糖漿」死亡,多數死者為5歲以下幼兒。而這些感冒糖漿經檢驗,疑似遭高濃度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和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汙染所致,攝入一點恐就致命。
    2023/01/26 08:42
  • 烏克蘭40%國土有地雷! 日本允諾援助「除雷神器」

    烏克蘭和柬埔寨,有什麼共同點?答案就是,這兩國都被列為地雷「大規模汙染國」。因為戰爭,烏克蘭有40%的國土面積,都埋下地雷,成為全球最大的地雷區。為了加快除雷,他們特地派員前往柬埔寨取經,日本也答應援助「除雷神器」。
    2023/01/25 22:26
  • 高雄版築地市場! 蚵仔寮「繽紛漁獲」拍賣快嘴好吸睛

    繼日本築地市場,高雄的蚵仔寮魚市場,是亞洲第二座取得HACCP認證的魚市場,推行「魚貨不落地」,降低汙染更乾淨,還能到二樓參觀熱鬧的拍賣過程,排排列隊的漁獲彩色籃子,配上拍賣員的快嘴,叫賣過程非常療癒。
    2023/01/23 19:33
  • 自己的垃圾自己背 德實驗單人垃圾1週3公斤

    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環境污染上也能成立。俄烏戰爭造成歐洲各國能源費飆漲,以英國為例,很多人改燒木柴取暖的結果,省了錢卻製造更多PM2.5懸浮微粒,空氣汙染直接導致呼吸道疾病民眾死亡率上升。而德國大學生與美國裝置藝術家,不約而同對塑膠垃圾展開實驗,結果數據驚人:每週每人大約能製造3公斤垃圾,如果不是扔在地球某處而是背在身上,幾個星期就能讓人負重到走不動。
    2023/01/18 19:5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