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永久歇業孫鵬本橋由香特攝片公益捐款律師頻道外遇錄影存證買房
  • 搜尋:

    傳染病 結果共1,534筆

  • 印度變壓器爆炸電死15人 洪患肆虐傳染病蠢動

    印度北部連日豪雨不斷,引發嚴重洪患,儘管水稍微退去,現在要擔心傳染病蠢蠢欲動。還有一座汙水處理廠的變壓器,疑似短路而爆炸,導致多達15人觸電身亡。而鄰國巴基斯坦去年才遭遇史詩級洪水,如今又面臨暴雨威脅,還傳出大雨沖垮磚牆,壓死11名工人的悲劇。
    2023/07/20 15:10
  • 一個接一個倒下!印尼工廠「集體中邪」 上百人離奇昏倒狂哭叫

    印尼西爪哇省有一間工廠,在日前發生了一起上百名員工「集體中邪」的詭異事件,有的人離奇倒地昏迷、有的人則是全身癱軟並持續哭喊,除了導致該工廠的作業停擺外,現場更是瀰漫著一股人人自危的詭譎氛圍。針對此現象,還有一名化名為AR的員工透露,「這就好像是場傳染病,一個接著一個倒下」。
    2023/07/08 21:30
  • 今年首例本土霍亂!20多歲男三餐外食 曾啖生魚片、生蠔

    國內出現首例本土霍亂確定病例!疾管署今(6)日公布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6月28日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隔日因持續多次水漾腹瀉及上腹絞痛就醫,經採檢開立口服藥後返家休息,檢驗確認感染霍亂。霍亂是一種急性細菌性腸道傳染病,潛伏期通常為2至3天,透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播。
    2023/07/06 14:51
  • 暑假遊日小心防感染! 新冠恐爆發第9波疫情

    馬上就是暑假了,相信許多人都計劃好了出國旅遊,不過要注意,如果是前往日本,可要格外當心傳染病!日本官方統計,新冠確診數正往上攀爬,中央防疫專家不排除已發生第九波疫情的可能;目前沖繩疫情最為嚴重,陸續有醫院因滿床拒收病患。另外,主要流行兒童間的病毒也正在肆虐;日本醫界警告,若不再加緊防疫,今年夏天將會再出現醫療崩壞。
    2023/06/28 20:00
  • ACIP拍板!猴痘疫苗放寬「這三類對象」可接種

    猴痘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上午召開ACIP(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會議討論猴痘疫苗接種相關事宜,經英國、美國Mpox疫情防治經驗,決議放寬「三類」對象可進行接種。
    2023/06/28 15:36
  • 夏季登革熱好發期防範蚊蟲叮咬 防蚊液挑選 醫師建議可從成分著手

     疾管署6月13日公布今年第1起本土登革熱病例,面對夏季登革熱好發期,民眾該如何預防?醫師表示,預防蟲媒傳染病,首要工作是防範蚊蟲叮咬,建議外出穿著長袖,塗完防曬後再補上防蚊液,而防蚊液挑選也要重視成分安全!
    2023/06/15 08:00
  • 「疫情、醫護荒、高溫」 急診等住院病患「爆滿」

    全台醫院急診拉警報,台大和林口長庚急診等待住院人數甚至破百,醫師分析不只疫情升溫,各類傳染病齊發、再加上高溫和醫護荒造成,且五、六月急診爆滿很罕見,長者確診後「共病失控」也讓急診人數增加,雖然已經疫情解封仍需要施打疫苗提高保護力。
    2023/06/10 15:01
  • 跳蚤叮咬險釀蜂窩性組織炎 未每月定期驅蟲家庭成員陷危機 獸醫分享驅蟲藥挑選撇步

    外出散步是維持毛孩健康的最佳活動之一,但若缺乏寄生蟲防範觀念,反而容易使飼主與毛孩身陷傳染病危機。炎炎夏日來臨,許多蚊蟲、跳蚤伺機作亂,叮咬不僅容易引發紅腫、搔癢難耐,嚴重還可能發燒、頭痛,對於無法言語表達的毛孩與小孩來說,僅能不斷地搔抓皮膚,若未能及時制止,傷口破裂反覆感染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無論毛孩或飼主,都有可能發生無法挽回的後果,只有每月定期驅蟲,才能降低疾病發生率。
    2023/06/02 10:00
  • 台「大王具足蟲」拉麵紅到國外 外國人嚇到飆粗口

    台北知名拉麵店近日推出「大王具足蟲」濃厚魚介雞白湯拉麵,新奇菜單配上衝擊的畫面在社群上爆紅,這一碗要價1480元的拉麵更紅到國外,甚至連《CNN》都來專訪老闆,外國網友看到「大王具足蟲」更震驚到飆髒話,不過也有人擔心可能會有食安或傳染病疑慮。
    2023/05/31 16:37
  • 立院三讀/維護民眾權益 防疫補償請求權延長2年

    防疫紓困及振興特別條例施行期即將屆滿,為維護民眾防疫補償請求權,立法院會今(30日)三讀通過《傳染病防治法》修正案,明定請求權時效尚未完成的防疫補償延長申請期限2年,開放民眾申請至2025年6月底。
    2023/05/30 15:56
  • 這真的不是粉刺!遊日本小心 女被蜱蟲咬險染萊姆病

    高雄一名女子,剛從日本旅遊回來,肩痛十多天,肩膀皮膚上還有一個紅腫點,帶有黑色絲線,醫師一夾發現是一隻蜱蟲,這很引發萊姆病,所幸婦人經治療後無礙,而遭蜱蟲咬傷引起的萊姆病,列為第四級法定傳染病,能會有發燒無力等症狀,死亡率約10到30%,日本進入夏季很常有蜱蟲出現,官方就公告提醒大家做好防護措施。
    2023/05/29 14:48
  • 北京籲戴回口罩 新冠疫情連四周列傳染病首位

    5、6月是大陸婚慶旺季,帶動黃金銷售熱,黃金批發市場出現一批代購、直播主,有主播一場直播4小時下來收獲2、300份訂單。景氣稍有回溫,但大陸正出現新一波疫情,北京衛健委呼籲,搭公共交通及到人流密集區,請戴回口罩。而去年受封控影響巨大的浙江義烏耶誕訂單,今年海外採購商提前2個月,親自到義烏挑貨。
    2023/05/26 19:56
  • 紅海爆致命流行病!海膽大量暴斃 特有現珊瑚危機

    生態系統環環相扣,也攸關全人類的生存。近日阿拉伯紅海傳出致命傳染病,導致海膽大量死亡,專家擔憂將進一步威脅這裡獨特的珊瑚物種,打破生態平衡。目前包括土耳其、希臘也爆發病情,這種傳染病的致死率超高,短短兩天,就能讓健康的海膽,變成一具骷髏。
    2023/05/25 19:56
  • 新傳染病將來襲?WHO警告「比新冠更致命」:要做好準備

    呼籲全世界都要做好準備!22日舉行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中,除了大小事項的商議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賽(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提出有關「下一波感染潮」的嚴正警告;譚德賽表示,比新冠更為致命的變異株病毒正在崛起,且可能在不久後的未來襲捲全球,也正因為如此,全世界都必須準備好完善的應對措施。
    2023/05/24 15:44
  • 不要輕忽!生殖器附近長「紅斑」恐是菜花 醫:男中獎機率高於女

    超過30種不同的細菌、病毒和寄生物可能造成性傳染病,最有效預防疾病的方式就是採用安全的性行為、施打疫苗等。不過,若有疑似性傳染病的症狀發生,應盡快就醫。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衛教,菜花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染病,也被稱為生殖器疣或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
    2023/05/23 22:57
  • 這波疫情又中鏢!妹子喉嚨痛到「生不如死」 靠1招好超快

    因應國內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先是陸續放寬各項防疫措施,並自5月起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調降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後,同步解散指揮中心。而耳鼻喉科張弘醫師表示,疫情於近日出現略微反撲情況,導致診所天天爆滿。對此,有網友指出,再度確診的她靠喝水就順利緩解症狀,「完全感受不出我確診!」
    2023/05/23 13:35
  • 女不菸不酒!喉嚨痛驚罹癌「丈夫也中鏢」 醫示警:會傳染

    癌症連續4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雖然癌細胞無法從病人身上跑到另一健康個體,癌症本身不會傳染,但有些癌症確實與細菌或病毒有關,經由長期持續感染而增加罹癌風險。一名40多歲女子喉嚨痛超過1個月,到醫院切片檢查,竟然是罹患扁桃腺癌,她不禁想到丈夫之前也得過,於是醫師安排兩人檢測,果然都驗出HPV(人類乳突病毒),因為夫妻有親密接觸,感染病毒後惡化成癌症。
    2023/05/22 05:15
  • 腸病毒高峰期!襲嬰幼兒3天變重症 醫示警:冒4徵兆快送醫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門急診數自4月底已連續2周突破萬人,近期腸病毒就診人次是2017年以來同期最高;茂盛醫院副院長簡佳裕指出,許多家長近年因新冠疫情,而遺忘腸病毒嚴重性,但腸病毒病程進展快速,平均發病三天內便可併發重症,五歲以下重症風險高,建議家長可與醫師討論接種腸病毒疫苗,守護孩子健康。
    2023/05/21 14:19
  • 腸病毒疫情高峰! 北市教育局:1班級2童確診即停課

    國內新冠疫情雖然將為第四類傳染病,但目前腸病毒疫情爆發,創下六年來同期新高,上週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共1萬1916人,而且疾管署估計,疫情仍持續上升,北市教育局也表示,如幼兒園同一班級在7日內有2名以上幼童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時,該班級應停課。
    2023/05/21 10:56
  • 感冒吞藥仍高燒不退?「物理性退燒法」 3大原則助降溫

    雖然國內新冠疫情已經降為第四類傳染病,不過目前仍有流感、腸病毒等疫情,且現在介於春夏季節交替之際,不少父母一定特別有感各種病毒感染變多。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在臉書指出,病毒感染的感冒,如果用藥後高燒仍有38.5度以上時,有三大退燒法則提供大家參考。
    2023/05/20 17:05
  • 新冠疫情升溫!醫曝第一線狀況 門診爆炸、住院增一倍

    國內新冠雖然已經將為第四類傳染病,不過近來新冠疫情持續上升,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正進入第四波疫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在臉書表示,目前第一線「病房擁擠中!等不到床的民眾大增」。
    2023/05/18 09:38
  • 巴西恐爆大流行?!雨林蝙蝠棲地縮 病毒變異增

    人類為了滿足橡膠、黃金、肉品等需求,不斷砍伐森林,入侵世界各地蝙蝠的棲地,正在導致動物身上攜帶的致命病毒,傳播給人類的風險大幅增加。根據路透社分析,全球有6%的土地,18億人口都深受威脅;其中巴西的風險更是這些地區的2.5倍,科學家警告,下一場全球大流行,有可能就出現在亞馬遜雨林地區。
    2023/05/17 19:52
  • 聲帶「長滿菜花」!18歲少女沒性行為 感染原因嚇壞眾人

    菜花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染病,學名為「尖銳濕疣」,通常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多是透過性行為傳播。但一名18歲少女從沒發生性行為,聲帶上卻「長滿菜花」,讓人困惑不已。
    2023/05/15 05:15
  • 沒愛愛也會得性病! 泌尿醫:上公廁也可能中標

    性病不分年齡、性別、種族,都有可能會染病,而一般人會有的迷思,認為只有透過「性交行為」才會發生,其實不盡然。對此,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鈺昕指出,性病潛伏期及空窗期可能因無明顯病徵而延誤發現,因此仍需定期檢測,避免「偽陰性」情況發生,另外,雖然上公廁感染性病的機率較低,但不排除完全無法傳染的可能性。
    2023/05/13 21:12
  • 糖尿病患年增2.5萬人 醫建議糖友快打4大疫苗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是亞洲之最,每年新增患者數已超過新生兒出生人口,醫師提醒,糖尿病患是傳染病高風險族群,糖友應積極接種流感、帶狀疱疹、COVID-19及肺炎鏈球菌等疫苗。
    2023/05/11 17:0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