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外資集體撤離! 飛利浦、黛安芬關閉陸廠

記者 廖雅玉 / 攝影 陳盈仁 報導
發佈時間:2016/06/11 17:3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9:35

最近中國的製造業像冰庫,工廠冷清蕭條,還有不少外資紛紛撤離中國,陸企則是宣告倒閉,其中最大的原因正是近來中國各省市的地王頻頻出現,土地越來越貴,大型工業用地成本飆升,業者難以負荷。

大門深鎖,除了保全幾乎看不見員工,全球照明的第一品牌飛利浦位在深圳的公司,已經宣布停產解散。

飛利浦前員工:「開會時屏幕上就顯示出來了,好像5年虧損了2億1千萬人民幣。」

大批工人擠在門口要求公司給個說法,他們人心惶惶,因為原本的老闆德國企業黛安芬也在6月1日宣布撤資,把中國江蘇的工廠轉到印尼。

珠海及成通訊宣傳帶:「公司長期從事3C領域電子產品的開發。」

不只外資,全球最大的手機殼OEM代工廠,珠海及成通訊也宣告倒閉;短短幾天,一大票大型製造業者不是關門大吉,就是撤離中國大陸,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中國媒體:「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工業用地了,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

深圳地王、上海地王、北京等地王一個又一個竄出,上一次的地王年在2013也不過就60個,今年才過一半已經超過120個地王,土地貴、租金高,不管是外資或陸企真的凍未條。

托普萊斯光電公司董事長陳燕平:「一線工人的話,過去2千元人民幣就可以搞定了,今年的話至少都要4千5。」

再說勞動成本年年飆升,業者心想留在這兒根本沒賺頭,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1%、4%、5%,中國的勞動成本12%已逼近美國,而且現在的趨勢逐漸以機器取代人力,多重夾擊之下,不管是外資或陸企製造業,紛紛對中國唱起了驪歌。

圖/CCTV

#中國#製造業#蕭條#外商#外資#撤資#飛利浦#黛安芬#經濟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22

0.0468

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