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美日高峰會台灣成矚目焦點 全球政經板塊大移動

作者 台灣銀行家
發佈時間:2021/05/07 13:33
最後更新時間:2021/05/19 23:02
日本首相菅義偉(左)在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右)舉行美日高峰會。(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日本首相菅義偉(左)在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右)舉行美日高峰會。(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作者:張嘉伶

【台灣銀行家】2021年4月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強調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改變東海或南海現狀的意圖,並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在美中新冷戰的這個時點上,全球政經板塊移動中,台灣又該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發光?

 

美日高峰會後,聯合聲明中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以及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美國重申在美日安保條約下,不放棄對日本防務的支持,並盡全力反對任何單方面破壞區域和平的行動。對此英國《金融時報》的解讀是,美國催促(Push)日本支持台灣。據了解,這是1969年尼克森推動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之後,台灣首次出現在高峰會聯合聲明中。

除了維護區域和平的宣示外,雙方也承諾未來印太地區的合作議題,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等科技領域合作,甚至美、日元首在峰會上同意共同投資45億美元,用於開發下一代行動通訊技術「6G」。這也呼應了之前拜登邀約英國首相成立民主版一帶一路,並正式揭櫫其輪廓。在美中新冷戰的這個時點上,全球政經板塊移動中,這些宣示有其背後重要的意義。

2021年3月18日舉行阿拉斯加會談。(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阿拉斯加會談,美中兩大集團吹響整隊號角

3月18日,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潔篪、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為首的兩國政要,在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市舉行會談。

美國拜登政府與中國習近平政府高層官員的首場會晤,對兩國國內社會與人民都有明顯的宣示。「破除外界原以為拜登政府對中政策軟弱的印象。」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觀察指出,中國方面,則強調對抗底線,展現不彎身的霸氣。

然而,美中外交高層面對面會談一開始,雙方發言火藥味十足,矛盾之深即刻暴露無遺,顯示美中關係的裂痕依舊。其中,最關鍵的是兩國互相喊話的攻擊火力。例如,代表中方的楊潔篪說:「我現在講一句話,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講話。」這句話點出玄機,意即在中國眼中,美國已經實力不再,早已失去了用「以上對下」的姿態教訓中國的地位。換句話說,中國自認實力相對於美國,已毫不遜色。

布林肯則強硬回應,「美國的政治確實遠不是『完美』的無瑕體系,但這個政府與人民一直追求著更自我修正與進步。而為了這樣的精益求精,了解我們自己的缺陷、並了解我們不是完美的,則是美國自我反省求進步的成功要素。」

布林肯接著提及,美國總統拜登多年前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兩人當時都是副領導人,拜登向習近平稱:「與美國對賭,永遠皆非好賭注。」(It's never a good bet, to bet against America.)布林肯表示,這句話在今日仍不假。

布林肯放話,不要與美國對賭

 
雙方在正式會議中劍拔弩張,會後時間又缺少重要的「互動機會」,於整體外交交涉氣氛上也注定了「不會出現積極成果」的結局。但此一方向,似乎也是拜登團隊原本設定的結果。畢竟,就區域戰略與國內政治氣氛而言,拜登並沒有向中國退讓的空間,所以用強硬表態來劃清外交底線,並向國際盟友證實「美國不會繼續接受中國『兩面手法』的外交設計」,也就成為美方重要的戰略宣示目的。

會談過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往歐盟和北約,尋求盟友的支持,共同商討應對中國的同時,中國也在尋求自己夥伴們的支持,以期抗衡美國。繼中俄桂林會談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訪中東6國。美國參議員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直指,中國試圖操控全球性組織,與北韓、伊朗、俄羅斯等儼然成為「新邪惡軸心國」(New axis of evil),世界新冷戰業已成形!

美對中「交往政策」開始轉向

1970年代初期,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中,開啟了兩國「接觸交往」(Engagement)時代。此後,「交往政策」(Engagement Policy)支撐美國對中政策基礎,逾40載之久。
那時美國希望藉此把中國拉進世界體系,慢慢影響並改變其共產主義的形象,並試圖鼓勵中國依照國際秩序規則,逐漸發展為一個負責任的國際共同承擔者。特別是2000年,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期能按照過往東亞經驗,先透過經濟改革,進而推動政治改革。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中國雖也嘗試實行西方資本主義,但它背後的DNA就是與西方不一樣,實行的是以黨專制的國家主義、對市場嚴加控制、計畫型經濟、對人權的漠視,理念不同,終究會造成兩方的對立。
 

黃崇哲表示,早期美國把中國引導進入世界貿易體系中,讓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卻也造成全球工作機會往中國集中,白牌電子產品等低價化商品充斥全球。直到川普就任總統時,「他想用錢的方式解決不公平貿易問題,美中貿易戰就是靠增加關稅,希望能減少不公平競爭,也讓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回流至美國,這是美中戰爭的第一階段。」

後來,美方發現第一階段作法無法有效達到目的,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事件,中國政府對香港態度轉變,美方宣布要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香港原本自由的國際金融角色因而生變,美中也開始金融對戰。

之後,美國證管會(SEC)採行監管外國在美上市公司財務透明度的會計準則,要求到美國股市掛牌的外國公司必須遵守美國的會計稽核標準,並揭露任何與政府的關聯,否則就要被除牌下市。一般認為,此措施劍指中國企業,「過去,美國退休基金投資在華爾街上市的中企,這些金流曾幫助中國製造業崛起。如今,這個時代已宣告結束。」黃崇哲分析指出。

美中金融戰籌碼推陳出新

看得出來,以美元為基礎的全球金融體系,美國曾試著利用金融脫鉤給中企一記重擊,不過邱俊榮觀察,中國也想要拿兩件事威脅美國,一是有可能會拋售美國國債,另一個是中國緊縮外銀業務,要建立金融城牆讓美國華爾街難看。

中國曾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但近年中國已逐漸減少美債持有量,2020年6月日本已取代中國成為最大的美債持有國。近年與美國關係惡化,中國似乎有意減少持有美國公債規模,今年1月時持有約1.095兆美元,遠低於2013年1.32兆美元的高峰值。

而中國原宣稱歡迎外資赴中發展,還稱會開放金融市場,華爾街也因看中廣大無垠的中國市場,躍躍欲試。未料現傳出,中國竟數度限制外資銀行的業務範圍,日前中國頒布了限制外國銀行可以從海外轉移到中國的資金數量,另一項命令則要求許多外國銀行減少貸款、出售債券和其他投資,大大降低外銀在中國的競爭力。

中國前領導人胡錦濤曾提出「和平發展」政策,不會犧牲威脅他國,並能共同發展繁榮亞洲各國,讓西方國家誤以為中國可以有效改革。直到習近平接掌政權後,揚棄江澤民時代的「因勢利導」和胡錦濤時代的「和平發展」,改為強調「中國夢」。習近平的「中國夢」,正代表中國政策由內向至外向的明顯改變。

邱俊榮觀察,習近平為了要鞏固政治勢力,對內要看起來強硬,並且把內部問題轉化成外部問題,因此中國的「小粉紅們」積極運用各種議題,如共青團掀起的新疆棉事件「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癡心妄想!」讓許多外國企業踩到「民族主義」的雷區,這些動作既可恐嚇外商企業,又塑造出習近平的威信。

至此,美中恐怕邁向第三波價值戰,讓各國原本依賴的單一世界工廠,將發展成為多元製造供應鏈體系。特別是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更凸顯此主張的重要性。黃崇哲認為,在這次疫情中,包含口罩生產、出口及疫苗研發等,證明了世界發展並無法如教科書所言,藉由完全貿易來達到全球貿易流通的實現,還需要考量地緣政治因素,亦會影響貿易型態的表現。因此,單一世界工廠的供應鏈體系將會消失,新的多元供應鏈會逐漸成形。

台灣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未來恐面對地緣政治的問題。(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新供應鏈形成,台灣產業應趨吉避凶

美中雙方對於軍事、資訊的掌握,恐怕也會讓台灣業者踩到地雷,如美國4月初新增飛騰信息技術公司(Phytium Technology)等7家中國超級電腦公司列入管制名單,市場並點名台積電為飛騰間接提供晶圓代工服務,幸好台積電內部第一時間全面盤點機制,因應美方出口管制更新措施。看得出,未來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台商企業得面對地緣政治的問題。

台灣除了貿易問題外,還有政治問題需要處理。黃崇哲建議,我們應堅定維繫與美方關係,對中國則釋出善意,同時等待回應。產業界亦然,一方面要維持與中國的生意「持盈保泰」,但對於新供應鏈的形成,也要「積極進取」。

而日前美日元首舉行高峰會,強調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改變東海或南海現狀的意圖,並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事後日本與許多國際媒體報導的重點放在台灣,台灣瞬間成為世界舞台的焦點。

接下來,日本與美國擬推出民主版「一帶一路」計畫,透過制定指導原則,支持印太地區在高品質基礎建設上的發展。雙方希望達成協議來擴大國外基礎建設合作計畫,也將討論推動印太地區的高速5G,甚至是6G無線網路與潔淨能源技術。台灣也得隨時觀察世界供應鏈有新的可能性。

國際情勢變幻莫測,台灣不論是製造業還是金融機構也都應該深思,該把資金投資在對的地方。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2024年末運勢解析◢

👉提升貴人、桃花運秘訣一次看

👉12星座難以脫單原因大公開

👉MBTI 16型人格脫單祕笈公開


台美新關係

台灣銀行家月刊

#台海#台灣#美國#股市#經濟#大陸#金融#政策#半導體#外交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02

0.0748

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