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貿易戰有望達成和解之時,美國再以關稅大棒痛擊中國,據指出,美方態度驟變,是因中國在智財權保護與涉及結構改革等議題上反悔;關於這些,中國有難為也有不作為。
此次中美貿易戰始於去年3月,加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9日率團前往美國,雙方至今已進行了11輪貿易磋商。談談打打逾一年過程中,美中最高領導人川普與習近平都曾親上火線談判,貿易戰烏雲卻仍無法散去。
原本有消息指出,中美有望在華府所舉行的第11輪談判後簽訂貿易協議,但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推特揚言要對中國加關稅,中美經貿再陷渾沌;表面上中國像突然被甩了一巴掌,但中方毀信在先的消息隨後傳出。
路透社報導,中國方面對近150頁的貿易協議草案進行系統性的修改,推翻雙方10個月來的談判成果,其中包括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強制性技術轉讓、競爭政策、金融服務准入以及貨幣操縱等。
其實早在中美4月進行第9輪磋商時,新華社就已經形容,兩國現在如同在攀登高峯,越接近登頂,面臨的挑戰與困難越多,剩下的問題個個都是「硬骨頭」,道出中美經貿談判隨時可能翻盤、大修。
前述路透社提及的幾項議題正是陸媒口中所謂的「硬骨頭」,因和中國政府一手主導經濟和國企壟斷市場的「國家資本主義」背道而馳。更具體來說,一旦中方立場動搖,引發的風險危及中共能否長久執政。
回顧中美貿易戰以來美方所提出要求,除中國結構改革外,其他像中美貿易失衡、擴大市場開放等,中方分別採「買買買」、放寬市場准入、降稅等措施回應,但觸及結構改革之所以難,是兩股意識型態的對撞。
曾有中國學者私下透露,若美方很明確地把結構改革提出來做為對中方的要求,將是雙方達成協議的最大障礙;此外,結構改革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中方「想做和能做的」是兩碼子事。
至於智財權保護也是老問題,川普曾說,美國智財權被盜的損失高達數以千億計美元,這可能才是中美貿易戰的真正重點。但就中國角度來看,一旦在智財權讓步引發「技術斷供」,國家發展目標的實現就會受衝擊。
中國難以嚴厲施行智財權保護有其「中國特色」因素,中國高階政府官員、黨員及親屬多少參與國企經營,以致在個別地域、行業都有保護主義。贗品和盜版商品可能是重要收入來源,智財權左右的,實則為銀根。
然而對於這些議題,中方並不是不能表面妥協,以智財權來說,中國其實常以加強智財權的保護,來換取先進經濟體的好感,過去在有關立法、措施上並非毫無建樹,但問題是出在強制執行(enforcement)的情況。
因此,中國的毀信,或有可能是雙方對於落實協議的監督機制有分歧。曾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任職近30年的柯特勒(Wendy Cutler)說,若無嚴格的監督和執行機制,貿易談判國容易逃避責任,點出美中貿易協議首要之重。
可以觀察的是,中方先前多次霸氣表態,不會在美方威脅下進行談判。但在美方確定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25%關稅的情況下,劉鶴9日仍赴美,似也說明中方身為貿易順差國對達成貿易協議的急迫。
此外,川普還預告,仍有剩下尚未被課徵關稅的3250億美元中國產品也將被課徵25%關稅。在第11輪經貿磋商後,這些關稅去向如何,是美方施壓中國落實協議的工具,也是檢視談判成果的指標。(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