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新新聞】台灣該如何與缺乏安全感的強國為鄰


發佈時間:2018/10/10 15:54
最後更新時間:2018/10/10 15:54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黎安友(Andrew Nathan)與施道安(Andrew Scobell)的名著《沒有安全感的強國》(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即將發行中文新版。此刻全球在防範中國崛起,中國銳實力正引起全球警戒,美中貿易戰打得火熱,討論中國缺乏安全感,會不會不合時宜?

一九九六年飛彈危機顯示強國焦慮

 

本書針對中國決策者的心理提供一個深刻的悖論:中國那些看起來是侵略性的行為,起因是為了追尋自身的安全。作者有力地闡釋了中國這樣一個表面上自信滿滿的「強國」,其實內在充滿著恐懼、矛盾與焦慮。

一九九六年,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由全體國民選舉總統,中國政府發動飛彈軍演,試圖阻止大選。為何中國對台灣直選總統反應如此激烈?因為這場選舉將落實台灣做為「主權在民的國家」。黎安友當時即出版了《長城與空城計》(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分析中國戰略處境的脆弱之處,正因為極度缺乏安全感,而使得北京非常擔心台灣變成永遠圍堵中國的基地。

二十幾年來世界局勢發生了重大變遷,中國國力也大幅提升,累積超過三兆美元外匯,執行了軍事現代化。但是黎安友與施道安卻主張:中國即使已成強權,依然欠缺安全感。這是《沒有安全感的強國》的核心命題。
 

中國的不安全感從何而來?至少有三個重要層面。第一,國內局勢造成的不安全感:貪汙腐敗、抗爭迭起、高壓維穩、公安城管濫權、貧富差距擴大、公共建設品質低落、黑心商品、霧霾、假疫苗、環境生態惡化等數之不盡的問題。

這一切都與四十年來高速經濟成長有關。除了鼓吹經濟表現,中共是一個根本上欠缺統治合法性的政權。問題如此劇烈,以至於革命再起之說甚囂塵上。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49期〉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時事搶讀

#沒有安全感的強國#美中貿易#兩岸#國際關係#局勢#台獨#中共#革命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29

0.0832

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