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CPI橙色警示劉寶傑王仁甫李佳穎網友陸劇巧遇資源回收場勞保年金
  • 搜尋:

    閩南語教育 結果共7筆

  • 「鑿目」是什麼?高中閩南語課文曝光 三代屏東潮州人也傻了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日前就《國家語言發展法》,邀集文化部跟教育部等相關單位,探討推動成效。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詢時出示高中閩南語文課本,要求官員將內文唸出來,註解有「司奶」撒嬌、「鑿目」礙眼、「有食閣有掠」比喻一件好事還另有其他附加價值等,有許多生字要學生了解。對此,柯志恩直言,內容非常艱澀、自行拚湊或特殊造字,即使會講閩南語的人都看不懂,加上台羅拼音,學生更是如墜五里霧,連官員都不會唸也不敢唸,根本是增加學生的壓力與負擔,「難怪行政院投入5年321億元要推動『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111-115年)』看不到成效!」
    2024/06/08 11:18
  • 為何過年必吃這些食物? 原來背後暗藏「特殊意義」

    過年是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刻,而到訪親戚朋友家時,總能在餐桌上看到許多年節必吃的小點,像是花生、紅棗、糖果等等,但你知道它們背後象徵的意義嗎?對此,教育部特別整理幾項年節應景食物,結合其在傳統文化中具有的特殊意涵,並透過閩南語教學,讓大家拜年時可以說些別出心裁的吉祥話。
    2023/01/23 10:30
  • 「閩南語辨識」走入教學環境 助提升口語能力

    過去語音辨識最常看到的就是「中英系統」,但為了讓鄉土教學達到更好成效,業者加入閩南語AI語音辨識,並且透過不斷的加強技術,以及使用者語音輸入樣本的增加,達到更準確的辨識效果,使用在閩南語教育上強化語言傳承。
    2022/11/02 20:20
  • 你知道嗎?過年必吃龍眼、花生背後竟藏「特殊涵義」

    春節假期是全家人團聚的時刻,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是在沙發上吃吃喝喝,像是紅棗、龍眼、花生及糖果等等都是過年常見的小零嘴,不過你知道這些小零嘴背後的意義嗎?對此,教育部特別整理出幾樣過年應景食物,透過閩南語教學,使每個人都能說出別具一格的吉祥話。
    2020/01/27 17:20
  • 教部「雄雄」統一台語 民眾霧煞煞

    從99學年開始,國中小學的閩南語教科書,不再是百家爭鳴!因為教育部公佈了3百個統一用字,像是好管閒事,「ㄍㄟ」婆要寫成家庭的「家」,不能寫成大家熟知的雞鴨的「雞」,因為教育部認為,愛管閒事跟「雞」沒有關係,就連「突然間」,「雄雄」,也要統一用字,寫成高雄的「雄」,只是這些文字看在民眾的眼裡,根本沒有辦法幫助學習閩南語。
    2009/10/02 23:31
  • 教育部砸400萬 買卡通推閩南語

    為了推廣閩南語教學,教育部砸下400多萬,買下3部卡通版權,並且配上閩南語發音,提供給學童免費下載,對於教育部的創意,老師和同學都大表認同,然而這卡通的字幕卻是用羅馬拼音標示,就像火星文一樣,讓人聽得懂卻看不懂。
    2008/01/03 12:34
  • 教部統一閩南用字 鄭進一贊成

    教育部為了推廣閩南語正確用字,先從50首點播率最高的閩南語歌下手,打算重新錄製伴唱帶,填上新字幕,此舉引來台語作詞人的不滿,直言教育部就像是秦始皇,不過作詞者鄭進一倒是大力贊成,說閩南語用字早該統一,歡迎教育部找他製作閩南語教學版本。
    2007/05/31 18:1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