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舊愛統一獅精神狀態鳳梨宣布離婚影帝搶救不治鳳梨離婚飆罵牛角燒肉專門店倒閉龍天翔周杰倫
  • 搜尋:

    通車 結果共3,799筆

  • 泥流阻斷阿里山公路 養護單位清除恢復通車

    阿里山公路41.7k因連日豪雨,今天上午邊坡湧出泥流掩蓋路面,阻斷交通,第五區養護工程處阿里山公務段派機具前往排除,並現場待命,一有泥流馬上清除,維持通車。
    2021/06/23 16:25
  • 降低群聚風險 經部發布企業分艙分流建議指引

    電子廠群聚感染持續延燒,為避免產能受疫情干擾,經濟部今天發布分艙分流作法,從上下班、產線、用餐、宿舍與交通車等提供建議規劃,以產線分流為例,必須做到「3分管制」,也就是分廠、分樓層、分組。
    2021/06/09 14:56
  • 全國3級警戒衝擊運量 機捷普通車5日起減班

    桃園大眾捷運公司今天宣布,將從5日開始實施普通車減班措施,假日全天班距調整為30分鐘一班,平日則維持15分鐘一班,並隨時評估旅客需求滾動式調整營運模式。
    2021/06/01 17:12
  • 快訊/電車線斷落卡列車! 四腳亭至汐止單線通行

    台鐵688車次,從基隆七堵開往花蓮的復興號團體列車,下午接近4點發車時,因為煞車不及被斷落的電車線卡住,目前已經通知電力單位搶修,而從四腳亭到汐止站之間,也暫時是單線雙向通車,至於詳細電車線故障原因,臺鐵局運安處已經啟動調查。
    2021/05/18 16:53
  • 台南新營南76線道路拓寬 提前完工通車

    台南市新營區護鎮里南76線道路因原本道路狹窄會車困難,且無相關交通安全設施,市府工務局於去年12月進行拓寬工程,原預計7月完工,因進度順利已提前完工通車。
    2021/05/11 10:48
  • 共處一車防疫破口? 諾富特司機、華航機師車上都有確診者

    新增的確診者,有兩名和車輛有關,其中諾富特接駁車司機,他開21人座中型巴士,接送飯店員工,之前載過確診的房務部主管和員工,調查發現,確診者常坐在司機後方,但搭車時都有戴口罩,另外確診華航機師,則是和日前確診的飛行教官,一起搭過交通車到公司,目前這兩例的感染原因都還有待釐清。
    2021/05/10 20:09
  • 25年北捷通車路/那些年我們搭的捷運 北捷25周年的變與不變

    今年,我們的台北捷運,25歲了!說到台北捷運,可以說是大台北地區,重要的運輸工具,目前的六條路線,131個站,每日乘載著200萬人次的通勤,北捷從民國85年通車以來,從風光啟用,到歷經地震、風災、SARS,還有現在的新冠肺炎疫情,一路走來的變與不變,帶您回顧,那些年的捷運時光。
    2021/05/08 22:42
  • 25年北捷通車路/又輕又薄又值錢! 25年前的捷運票卡長這樣

    拿著悠遊卡刷進刷出,是捷運族通勤日常,但你還記得當年進站的模樣嗎?我們深入北捷公司內部,約訪資深捷運迷,終於一窺25年前的磁卡樣貌,至於最早期的三轉柱閘門呢?其實全台北還有兩個地方看得到。
    2021/05/08 22:22
  • 25年北捷通車路/捷運跟你想得很不一樣 跟著北捷吃喝玩!

    當捷運,不只是單純的交通工具後,跟我們的生活,真的是越來越密不可分了,在食衣住行育樂,都可以跟捷運結合後,我們的生活圈,出現了什麼變化?一起來看。
    2021/05/08 22:21
  • 25年北捷通車路/北捷變聰明了! 這些「E化」通勤族有感嗎?

    北捷這25年來的改變,不只路線,串聯成網,我們的捷運,也越來越聰明了,從車廂到車站,甚至一般旅客,很少注意的保養檢修工作,都已經全面E化,但究竟在捷運的哪些角落呢?帶您一起來看。
    2021/05/08 22:14
  • 25年北捷通車路/捷運列車飄「台灣味」 零件國產如何省下1.5億

    捷運首次在台灣落地,要回溯到民國79年第一批到港的馬特拉電聯車,如今依舊頭好壯壯的服勤中,當時整台是歐洲原汁原味,25年過去,也多了不少「台灣味」,零件國產的比重已達到五分之一,省下採購金額高達1.5億元。
    2021/05/08 22:08
  • 25年北捷通車路/北捷經驗傳承! 中捷、環狀線是兄弟還是遠房親戚?

    25年來,台北捷運不管在營運或工程上,都確立一套SOP與標竿,也為後續軌道建設打下基礎,像是剛通車的台中捷運、通車一年多的新北環狀線,都能看到北捷的影子,但時空背景不同,肯定有所差異,來看看他們的異同在哪?又有哪些地方與時俱進?
    2021/05/08 21:57
  • 捷運列車從7公尺高墜地 墨西哥高架橋墩塌陷釀20死

    墨西哥發生重大意外,市區一座高架捷運,橋墩突然坍塌,上方行經的捷運列車,整個出軌翻落,直接從七公尺高的地方墜落,當時地面還有車輛經過,已經造成20人死亡,超過70人受傷。這座高架捷運,通車不到十年,高架橋為何會坍塌,當局正在調查。
    2021/05/04 19:41
  • 太魯閣號事件「生意慘掉5成」東大門夜市五一連假人潮回流

    408車次太魯閣號事件,也影響到東部觀光,當時遇上連假,事故地點一直到上個月19日才通車,加上民眾心情受影響,花蓮東大門夜市,當週人潮少了一半以上,這回趁著五一連假,遊客回流,每一攤平均都要等上半小時,店家也很有感,做足準備,增加備料應戰。
    2021/05/02 13:44
  • 愛女火化後「再找到遺骸」 母淚斥台鐵冷血:還要卸責嗎

    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在本月2日發生重大出軌事故,造成多人死傷,舉國同悲。一名罹難者母親淚訴,女兒的遺體火化之後,檢察官才告訴她又找到其他的殘肢,「因為我們骨灰罐已經密封了,必須把骨灰罐敲破,然後再重新買一個骨灰罐」,她不忍女兒的骨灰受到傷害,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而台鐵這時竟告知即將要通車,要她趕快去確認還有沒有沒驗完的遺體,讓她不禁痛斥「所以我是要準備10個骨灰罐嗎?冷血的語言永遠沒有盡頭嗎?好一個冷血無情的官僚體系」。
    2021/04/29 12:47
  • 中捷通車運量狂跌一半 交通局:估正常範圍

    根據台中捷運計算試營運期間日運量7萬多人,正式通車後,日運量降低到3萬3人,少了一大半,有民眾認為收費後,搭乘意願降低,但是中捷及交通局強調這些都在預估範圍,會與相關單位想出對策,激勵市民、衝高運量。
    2021/04/28 19:27
  • 中捷延後營運損失 北市府:可代位向廠商求償

    台中捷運綠線25日正式通車,對於延遲營運的求償行動,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會以通車後前3個月,蒐集門票收入等相關收入,作為計算依據,向委辦的台北市政府求償。
    2021/04/28 17:12
  • 中捷斷軸通車延後 議員要求向北市府索賠

    台中捷運4月25日風光通車,但去年因列車連結器的軸心斷裂,導致試營運暫停,且正式營運日期延後,如今斷軸所造成的損失卻還沒下文,今(27)日台中市議會多位議員要求台中市長盧秀燕,盡速提出具體的索賠方案,向台北市政府索賠。
    2021/04/27 16:47
  • 蘆洲計程車司機自撞護欄 無生命跡象送醫搶救中

    今(26)日傍晚19時許,蘆洲區捷運蘆洲機廠旁,一名45歲的計程車司因不明原因自撞護欄,導致路邊電線杆被撞傾斜。警消獲報到場時,男子已沒了呼吸心跳,目前已將人送往北市新光醫院搶救中。現場4線道也已封閉2線道,改由2線道維持雙向通車,並由員警進行交管。
    2021/04/26 21:03
  • 台中捷運開通藍綠沾光! 馬英九提醒:中捷是競選承諾

    台中捷運歷時13年終於開通,政壇上的政治人物也發文提醒大家,自己的功勞,而台中前交通局長就在臉書PO文批評盧秀燕,完全忘記台中捷運是在陳水扁時期規劃的。
    2021/04/26 20:35
  • 台中捷運通車 盧秀燕20到29歲滿意度大躍升

    台中捷運通車之後,台中市長盧秀燕民調支持度攀升,其中最顯著的是,20到29歲的滿意度增加了26%,上升到54%,不滿意度則下降到23%,另外,與民進黨可能推出參選下一任的市長人選,林佳龍,蔡其昌,何欣純,兩兩對比,盧秀燕支持度也都領先2成以上。
    2021/04/26 20:25
  • M Power 50歲生日怎麼過 BMW打造超狂iM2用來慶生?

    電動車成為各家車廠必爭之地,應用在普通車款後,電動性能車也讓人十分期待,外媒報導,BMW正籌備推出電動性能車,首款將由G42世代的2系列領軍,打造出馬力高達1,360匹的全電動iM2,並且在2022年問世,要為M Power部門50週年寫下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
    2021/04/26 17:33
  • 中捷通車!總統、馬、柯齊聚 獨缺林佳龍

    台中捷運綠線通車,政壇大咖齊聚,包含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以及台北市長柯文哲都到齊了,不過彼此互動卻幾乎沒交集,總統蔡英文強調這次捷運通車,是地方中央共同合作好典範。
    2021/04/25 14:50
  • 台中捷運正式通車 13年前簽約大合照曝光

    台中捷運綠線正式通車,台中市長盧秀燕致詞強調,重大建設從規劃.預算到執行就像大隊接力一樣,首長一棒接著一棒,她從中央感謝到地方,甚至找出13年前台中捷運三方簽約時的大合照!
    2021/04/25 14:47
  • 台中捷通車首年估虧6.5億 搭配交通轉乘衝運量

    台中捷運綠線通車後,台中捷運公司預估,首年將虧損約新台幣6.5億元,將推常客方案吸客,市府交通局並祭出公車路線檢討、增設iBike站點等對策,盼吸引客群、衝高運量。
    2021/04/24 10:3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