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首次在台灣落地,要回溯到民國79年第一批到港的馬特拉電聯車,如今依舊頭好壯壯的服勤中,當時整台是歐洲原汁原味,25年過去,也多了不少「台灣味」,零件國產的比重已達到五分之一,省下採購金額高達1.5億元。
火花飛濺,操作的人員離得遠遠,伴隨著煙硝味與金屬碎屑,在廠房中閃耀了112秒。
正是所謂的無縫接軌,燒紅的鋼軌近千度,就這樣一段接著一段,從18公尺焊到140公尺。
焊軌人員:「上喔。」
北投機廠領班簡建志,換軌的單位就只有,我們北投這邊大修隊而已,所以其實我們要兼顧,紅線橘線藍線很多。
白天接好軌,晚上就能到現場換軌,北投機廠要擔起捷運調度檢修重任,每個螺絲都不能鬆散。
此刻機廠另一頭,卻是要把螺絲鬆下來。
一扇40公斤的捷運門,就這樣躺在我們前方,因為關鍵零件的年限已經到了。
車輛一廠廠長陳薰智:「我們的車門不是在下面有輪子喔,我們是上面是懸掛式的,他是用滾輪的部分懸掛在上面,然後車門在開關門的時候靠這個滾輪,原廠大概使用約六年。」
要承重開關作動,但光這一小顆輪件,原廠的價格6600元,台灣人的腦筋動的很快,不如給自己人賺。
車輛一廠廠長陳薰智:「有沒有像,像直排輪一樣的輪子,那我們一開始的時候,去到直排輪的店裡面,去找直排輪的老闆跟他講說,這個輪子到底是在哪裡做的,因為它可以承受一個人的重量,我們就找到台灣的隱形冠軍,他們專門在做這種直排輪的,廠商做來以後經過我們的測試,竟然可以使用。」
車輛一廠廠長陳薰智:「我們在於它的載重,它一些玻璃的玻璃粒,就是金屬跟橡膠結合的力量有沒有,我們有特別的一個規範,這就是跟車門一樣重,我以後如果要什麼元件開發,我就在這裡就可以搞定。」
零件國產化,降低汰換成本與檢修難度,成了這些年北捷的重要課題,因為捷運通車25年,有些車也跟著走過25年。
記者李頂立:「02是什麼意思,當年民國79年,最早到港的馬特拉電聯車,它的編號是02-03,也就是說這一台,就是全台灣最早的捷運,外觀看起來數十年如一日,不過內裝其實已經不太相同,來副座我們來看,內裝跟過去的差別在哪裡。」
車輛處副處長何錦亮:「是的這邊最大的不一樣就是說,行李架這個空間,最早以前新車來的時候是,像這樣子是一個兩人座椅。」
記者李頂立:「我們來到這個架高平台,旁邊就是文湖線電聯車車頂,而且這邊這個空調系統,副座你剛剛跟我說,它和過去都不一樣。」
車輛處副處長何錦亮:「是的這個是大概在十年前,就是我們這個車子已經跑了15年以後,那這個空調設備已經達到它的使用壽年,故障率開始提高。」
來台超過30年的,馬特拉電聯車,空調必須打造台灣版,這和氣候脫不了關係。
車輛處副處長何錦亮:「台灣是海島型的氣候,長期在高溫跟潮濕的環境,原廠來的設備是在歐洲設計生產,所以它的一些電路板,一些比較脆弱的零件,比較沒有辦法適應台灣,會有水土不服的情形,原廠做全車隊換完,大概要五千五百多萬,那我們找國內廠商省了一半,大概兩千七百多萬。」
這些年國產的改動,除了維修備品類,需要省錢,另一個大面向,和所有大眾運輸一樣,就是為了「便民」。
記者vs.廠長陳薰智:「以前只有路網,現在就是路網搭配說,我現在到了哪裡,沒有錯。」
當年的路網圖,下方增設「到站」「開門」電子儀表板,車廂外的紙板路線也電子化。
車輛二廠土城場場長黃明盛:「車廂擁擠度,在APP上旅客可以看到四個分級,紅色的部分就是尖峰時段真的比較擁擠,可能走第一節車廂,或是到後面第三第四節車廂,人是相對比第二節來的少。」
如何躲避尖峰時的擁擠車廂,北捷給出了刪去法,而感測技術背後也是MIT。
車輛二廠土城場場長黃明盛:「如何將車輛壓力的訊號,轉換成電腦看得懂的訊號,所以我們自己就自主去研發,研發這一個壓力傳感器。」
不到六公分的壓力感測器,將懸吊的載重氣壓回傳,但可沒這麼簡單,線路都要全部重拉。
車輛二廠土城場場長黃明盛:「同仁是從這邊拉訊號上來,那拉到這裡來之後,線就直接從這邊穿上來,走過我們的車廂的車間通道,然後再下來繞進來我們的資料收集器,就在這裡了對,資料收集器其實要附帶講,它也是MIT。
車輛處處長陳建財:「早期的研發是可以追溯到木柵線,那時候「馬特拉」撤離台灣,陳前市長講,「馬特拉不拉我們自己拉」,對不對,那馬特拉撤離的時候,所有的備品就全部中斷了,我們要克服這一個,我們就成立了一個研發小組,來負責破解馬特拉的一些電子電路板。」
從當年不得不土法煉鋼,到現在能夠自主研發,目前捷運國產化進度大約20%,包含車廂六大系統,地板空調照明通訊錄影空壓,以及電聯車零件總共118項,節省採購成本大約1億五千萬,後續每年可省4千6百萬。
北捷車輛處處長陳建財:「就國內產業來講,目前主要重心是從一些零組件,來開始來開發,分為機械類橡膠類跟一些電子元件。」
言下之意是,零組件沒問題,但軌道系統自動控制的核心技術,台灣還有一段距離。
北捷車輛處處長陳建財:「譬如說號誌系統煞車系統,那這兩方面目前的技術,所掌握的還不是很成熟,那另外像譬如說,我們後面的這個轉向架,那國內有這個能力來做,但是沒有這個市場規模。」
第一個25年,零件國產進度達標,下一個25年呢?國車國造,會不會依然是想望?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