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狂抖旅遊警示孫安佐SWAG寵物店老闆輕生領域展開韓國瑜莊瑞雄張元植吳孟庭余天囊腫婚變
  • 搜尋:

    新冠患者 結果共65筆

  • 鄭秀文「長新冠」狂咳逾半年!喘到呼吸困難 醫曝新解方

    疾病管制署日前宣布「新冠Omicron病毒第六波大流行來襲」,去年天后級女歌手鄭秀文就因為新冠確診後,原訂7/14的演唱會取消,延後到今年7月才舉辦。為什麼新冠確診後會有呼吸困難及疲累症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胸腔內科與台北榮總胸腔部的研究團隊合作,發現長新冠患者持續性呼吸困難及疲倦的新機轉,為未來治療提供了新方向。
    2024/06/21 15:24
  • 長新冠患者「特定器官異常率」 英研究:比一般人高3倍

    英國醫學研究團隊透過核磁共振掃描(MRI)發現,患上「長新冠」的人在肺部、大腦及腎臟等多個「主要器官異常率」是一般人的三倍以上。研究顯示,這些長新冠患者可能在確診時造成了某些器官的損傷,使得後續症狀更加嚴重且難以康復。此研究進一步解釋了長新冠的發生原因,對於未來長新冠的治療有卓越貢獻。
    2023/10/08 10:00
  • 長新冠咳不停竟與腸道有關! 缺「這種菌」致肺功能下降

    新冠後遺症千萬不可以輕忽,現在有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即使康復之後,還是出現咳嗽症狀,也有人肺功能明顯下降。有研究指出長新冠患者腸道中,缺少部分有助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細菌,當腸道缺乏與免疫力有關的好菌時,可能會導致持續咳嗽情況。
    2023/02/23 10:45
  • 長新冠患者腸道中缺少「這種菌」 研究:恐持續咳嗽

    TVBS新冠肺炎專題報導,今天帶您來關注的是,面臨長新冠出現不舒服症狀之外,其實後疫情時代,專家建議攝取足量蛋白質及熱量,像是脂溶性維生素與B群,礦物質鈣、鎂、鋅等,可強化修復基礎黏膜保護與抗體免疫能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分子暨生物學系教授蔡英傑表示,益生菌對COVID-19的預防、治療,以及癒後都很有幫助!
    2023/02/17 22:56
  • 新冠肺炎後遺症 長新冠患者自律神經失調

    先前美國一項調查指出,67%的長新冠患者,都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產生心跳加速、頭暈,體溫波動、出汗過多或不出汗,還有很多患者有失眠困擾,目前主流醫學對於長新冠後遺症,還沒有特定治療方法,美國的長新冠研究單位都在積極尋找解方,來看TVBS新聞合作夥伴-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報導。
    2023/02/14 13:00
  • 香港1/30起取消確診隔離!深圳口岸現人龍 陸港通關將免PCR

    香港今(30)天起,針對新冠患者,不再需要隔離,並爭取進一步,取消陸港通關的PCR檢測。同時,在日、韓對陸客入境的針對性措施,還沒取消,北京卻宣佈,恢復核發日本人赴中的簽證。
    2023/01/30 13:13
  • 大陸醫療量能亮紅燈 連吊點滴也要搶

    大陸疫情仍處高峰期,尤其老年人口的染疫狀況特別嚴重,但由於防疫限制突然大解封,大陸的確診數不斷攀升,導致醫療量能準備不足,上海更爆發搶吊點滴的衝突場面。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5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目前上海有七成人口確診,以常駐人口換算約是1750萬人,根據法新社記者走訪上海的兩家醫院,看到急診病房人滿為患,大多都是老人躺在公共空間的擔架床上,甚至裹著毛毯、大衣和毛線帽,身上接著靜脈點滴、心電圖機或氧氣瓶,可以看得出來每個人幾乎都呼吸困難。而疫情大爆發,讓大陸不完善的醫療系統及負荷過重的殯儀館、火葬場,在這波疫情當中都難以承受,以上海瑞金醫院為例,近期急診人數翻倍,並把收治新冠患者的病房分成重症監護室、次重症病房和普通病房。」
    2023/01/05 16:50
  • 美長新冠患者恐達2300萬 造成3.7兆美元經損

    還沒等秋冬新冠疫情衝擊勞動市場,專家發現新冠後遺症在美國造成的衝擊比想像中驚人,可能有高達2300萬人,都有長新冠的症狀,導致四百萬人被迫離開職場,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3.7兆美元。而且因為目前對這些新冠後遺症沒有一定的評斷標準,也讓很多人因此無法接受正確的治療,對家庭或整個社會來說都將造成長期性的影響。
    2022/11/24 14:04
  • 對所有變異株有效!日學者用新冠患者血液 研發中和抗體

    新冠病毒隨時間演變,近期開始在國際間流竄散佈的Omicron亞變異株BF.7、XBB、BQ.1.1等,據說具有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使未來疫情變化充滿未知數。日本神戶大學25日宣布,他們成功以新冠病毒感染症康復患者的血液為基礎,製成了能抑制迄今發現的所有變異株在體內增殖的「廣譜中和抗體」。
    2022/10/27 10:07
  • 沒紅字不代表沒事!健檢報告暗藏警訊 1招自算血管硬化指數

    國際醫學期刊《THE LANCET》刊登研究指出,長新冠患者可能出現BMI、膽固醇上升等症狀,讓許多人憂心中風、心肌梗塞風險增加;醫師指出,如想了解自身血管健康狀態,可將健檢報告中的總膽固醇除以高密度膽固醇,算出心血管疾病危險指數,比單看總膽固醇數值更具參考價值。
    2022/10/02 13:50
  • 美最新研究!男性新冠患者「睾酮」越低 重症風險大增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迄今兩年有餘,其變種病毒更是加速發病至死亡時間,社區感染疫情持續蔓延,重症比例變高。衛福部除了鼓勵民眾儘快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更強調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好防疫措施,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應按時服藥,避免染疫變重症。美國就有一項研究表明,睾酮水平偏低的男性,在確診新冠肺炎後更可能演變爲重症。
    2022/09/22 14:05
  • 失眠有救!按「這3穴位」搭配色胺酸、維生素B群更好睡

    許多人有失眠的困擾,疫情期間,更有不少確診者或長新冠患者,飽受睡眠障礙之苦。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108年主診斷為失眠就醫者多達78萬餘人,並逐年增加,且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以上;而國際研究則指出,約有 1/3 的新冠染疫者,會在確診或康復後,出現「新冠失眠」。
    2022/08/06 15:58
  • 【今日熱搜】腦霧/台股/范瑋琪/黃文擇/安賽龍

    今(13)日台灣熱門搜尋話題為「腦霧」。醫師點出長新冠患者有40%可能會出現「腦霧」的症狀。腦霧會導致忘東忘西,至於如何改善,醫師也強調多運動,規律作息。以下為最受網友歡迎、點閱率最高的5則新聞。
    2022/06/13 11:50
  • 女「長新冠腦霧」竟斷片 開車忘記自己在哪

    長新冠患者可能出現腦霧,有民眾分享,開車回家開到一半,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也有人忘記自己待了16年的公司電話,醫師點出去年6個月內,收治的長新冠病患中,就有40%出現腦霧,腦霧忘東忘西,要怎麼改善,醫師建議規律作息,多運動。
    2022/06/12 13:13
  • 有片/感染新冠肺炎恐引發這幾種後遺症 甚至變成「長新冠」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長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獨特,生物多樣性明顯較少,「好菌」也較少。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認為,若患者在新冠病毒清除後四星期,仍出現持續症狀,像是疲倦、記憶力差、入睡困難、失去味覺等,有可能是長新冠。
    2022/04/22 22:56
  • 健忘、疲勞、呼吸困難 韓調查:2成新冠患者出現後遺症

    南韓於昨(18)日宣布,睽違757天正式解除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儘管生活逐漸回歸正常,由於累計確診人數破1600萬人,新冠肺炎的後遺症也開始引發關注。根據各大醫療中心和相關機構進行的調查,韓國有約2成確診者出現疲勞、呼吸困難等後遺症,必須就醫治療。
    2022/04/19 18:21
  • 陸一年多來首見新冠患者病歿 吉林2翁亡上海開賣快篩

    中國大陸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蔓延近30個省市,重災區吉林2人病亡,是大陸自去年1月以來,首度再現死亡的本土案例,另外,上海因應疫情檢測壓力,開始販售快篩試劑。
    2022/03/20 19:08
  • 香港累計確診達184萬例 林鄭指全民強檢仍在規劃

    截止8號,香港累計確診已有184萬例,港大估計這波疫情最終將有430萬人確診,超過全港半數人口,死亡會達到5千人左右。而從這星期開始,單日確診數雖有明顯回落,但分析認為是市民改以居家快篩為主。港府現在才著手要面對醫療資源不足問題,設置收治確診的專責醫院;另外要求所有公立醫院要提供一半床位收治新冠患者,估計會有9千個床位。
    2022/03/09 19:53
  • 美研究:新冠患者罹患精神疾病風險明顯增加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新冠患者確診經過一年後,罹患精神相關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這是研究人員在進一步了解新冠病毒造成的長期影響時,另一項令人擔憂的發現。
    2022/02/20 18:13
  • 默沙東來了!「1萬人份」口服藥清晨抵台

    首批默沙東口服藥,今天(1/24)清晨5點18分抵台,總共1萬人份,預計春節前能上「防疫前線」,主要服用對象是18歲以上新冠患者,具有重症風險因子,專家說國外有人服用有出現嘴巴苦症狀,但口服藥未來主要是在家也能吃,另外輝瑞傳出下訂兩萬人份,也會在春節前來台。
    2022/01/24 12:53
  • 新變種病毒不斷出現 專家:群體免疫希望恐成空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經長達兩年,現在有最新紀錄片,追蹤疫情初期,美國紐約一家醫院治療新冠患者的狀況。儘管醫護人員身心俱疲,還是得走上前線對抗未知疾病。然而新的變種病毒不斷出現,有專家表示,人類想靠群體免疫終結疫情的希望,只怕越來越渺茫。
    2022/01/21 13:44
  • 瑞士研究新冠患者 基因及血糖恐是風險因素

    瑞士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對某些族群影響特別大,除了年齡影響因素之外,基因和血糖很可能是另外兩個重要的風險指標。
    2021/12/20 16:29
  • 大陸批准新冠特效藥 稱能降住院及死亡率80%

    香港大學工程團隊研發了一款高銅含量的不鏽鋼,能在3小時內殺死99.75%的新冠病毒,目前已在申請專利,期望能廣泛應用在一些公共場所,比方電梯按鈕等。另外,大陸8號也批准首個新冠特效藥緊急使用,透過「安巴韋」及「羅米思韋」2款單抗注射液,混和使用,這特效藥,能讓新冠患者住院及死亡率降低80%。新藥助力抗疫,現在大陸的本土疫情仍舊止不住,更有向南方延伸趨勢,浙江杭州、寧波和紹興截止9號,確診加無症狀感染累計已有59例。
    2021/12/10 20:01
  • 溜冰女將楊合貞遭「惡意推擠」 重摔手骨折

    我國滑輪溜冰好手楊合貞在哥倫比亞參加世錦賽奪得兩面金牌,然而在其中一個公路淘汰賽項目,比賽當中遭到墨西哥選手推擠,重摔倒地左手開放性骨折當場濺血,而且當地醫療體系不健全,光要開刀就等了14個小時,而且院內的新冠患者也沒隔離,甚至還因為醫護搞烏龍,差點多開一次刀,讓她跟教練團都非常無助。
    2021/11/14 13:46
  • 墨西哥規模7強震中部又洪災 醫院斷電患者缺氧釀17死

    墨西哥天災不斷,南部才剛經歷規模7的強震,但因為預警系統起作用,災情沒有太嚴重。反而是中部豪雨導致河水氾濫,有一間醫院被洪水侵襲,水快要淹到膝蓋,醫院還斷電導致供氧設備故障,導致17人喪命,其中15人是需要呼吸器的新冠患者。
    2021/09/09 13:1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