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有片/感染新冠肺炎恐引發這幾種後遺症 甚至變成「長新冠」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李國正 張鎮安 陳儒桓 報導
發佈時間:2022/04/22 22:56
最後更新時間:2022/04/23 06:51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長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獨特,生物多樣性明顯較少,「好菌」也較少。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認為,若患者在新冠病毒清除後四星期,仍出現持續症狀,像是疲倦、記憶力差、入睡困難、失去味覺等,有可能是長新冠。

圖/TVBS

 
醫藥記者蔣志偉:「美國杜蘭大學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輕症也有可能會導致後遺症情況,像是腦部明顯發炎、神經元損傷與細胞凋亡、輕微腦出血和慢性腦缺氧。」

更有研究指出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也就是「長新冠」。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莊凱任:「長新冠後遺症的話是因為說,我們在新冠肺炎得到之後的話,我們會用免疫力一個問題,因為你可能,腸道菌相受到影響,或是整體身體免疫功能受到影響,所以會有很多一些狀況,什麼疲勞啊、噁心啊、倦怠啦,甚至說一樣會食之無味等等。」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科主治醫師/副教授葉國偉:「世界衛生組織也對所謂的新冠後遺症,也明確定義是確診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症狀在發病後三個月內發生,症狀和影響至少持續兩個月以上,在此同時還要排除,其它可能造成的問題,才稱之為新冠後遺症,症狀的表現其實非常多樣,除了呼吸急促等呼吸系統症狀外,約有三分之一病人會有神經系統的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認為,若患者在新冠病毒清除後四星期,仍出現持續症狀,像是疲倦、記憶力差、入睡困難、失去味覺等,有可能是長新冠,研究比對長新冠人士、非長新冠及未曾染疫人士腸道微生態,發現長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生物多樣性明顯較少。

圖/TVBS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莊凱任:「因為這個腸道菌相,是我們身體防護很重要一個防線,所以不論是流感或者是新冠肺炎這些東西的話,我們這些腸道菌相對於免疫來說,扮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如果腸道菌相不平衡的話,那對於我們免疫力會下降,對於我們新冠肺炎跟感冒的話呢,這都會有影響。」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科主治醫師/副教授葉國偉:「近幾年腸道菌叢的研究也愈來愈多,發現它們雖然存在腸道中,卻與全身的免疫及代謝都有相關,也似乎跟許多疾病有關連。有研究顯示長新冠與人體口腔或腸道菌叢失衡有關,就是好菌壞菌並不平衡,香港的研究顯示,有新冠後遺症病人的腸道內的好菌,明顯減少,而壞菌較多,同時發現腸道菌叢的多樣性也明顯減少,在沒有後遺症的人的腸道菌叢分布則相反。」

葉國偉醫師認為是否利用改變菌叢來當作治療的方向,仍需更多科學研究才能證實。

醫藥記者蔣志偉:「研究發現在五成的無症狀感染者,四個月後的小腸中,仍測得到新冠病毒的核酸,臨床上在感染一周內,出現疲累,頭痛,呼吸困難聲音沙啞,肌肉痠痛等五大症狀,有較高的風險,會發展成長新冠。」

成大醫院一般內科主任/副教授王竣令:「腸子裡有很多淋巴免疫系統,而這些好的免疫系統,需要腸子的細菌來維持,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前,也有類似的研究,好的腸子菌相,得到呼吸道感染之後,它的嚴重度會比較少,而且比較早恢復,代表著腸子和呼吸系統的連結。」
 

圖/TVBS

臺大醫院小兒部教授江伯倫:「為什麼有人在做PCR篩檢時候,除了口腔做以外,他下面肛門部分也要做檢測,是因為他的病毒還是會從腸道出去,所以難免還是會引起腸道症狀。」

醫師提醒多吃大量蔬菜水果,吃的食物盡量多樣化,提供好細菌的食物來源,新冠疫情當下,常保持良好的運動與睡眠習慣。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好眠對策全攻略◢

👉2招「睡前慢運動」快速入眠遠離肥胖

👉想要倒頭就睡、身心放鬆就吃這3水果

👉蓋厚棉被比較好睡覺?研究顯示是真的


#確診#新冠肺炎#兒童#輕症#感染#PCR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2533

0.1548

0.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