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台南幫」相繼出事! 黃暐瀚點這事:反而加分
繼前交通部長李孟諺婚外情19日曝光請辭後,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又因疑似詐領助理費被檢調搜索辦公室、約談,由於2人都屬總統賴清德栽培的「台南幫」人馬,相繼出事引發外界好奇。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表示,從政治面跟司法面解讀,連續3位嫡系子弟兵出事,若說對賴清德在黨內的威信不影響,那絕對是騙人的,只能說在政治上不好看,但檢調無顧忌,誰犯事就辦誰,民眾看待檢調的獨立性,反而是加分的。
2024/08/22 12:12
-
搶走北韓兄弟之邦!南韓再次與古巴建交
南韓外交部宣布,將與古巴恢復邦交關係,兩國有望擴大經濟合作,為韓企進軍古巴奠定基礎,進而推動兩國深化實質性合作。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陳韻雯線上訪問表示,「在現在國際情勢比較混亂的情況下,南韓看起來更加重視,在未來是否能夠務實的從國家利益的角度,為國家帶來更多的經貿利益,從經濟和政治兩個面向分析,政治面向可見,對南韓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政治意義的勝利,因為古巴跟北韓之間長期關係非常友好,尤其在意識形態上,共產主義相對極端的政權,所以南韓成功地在古巴跟北韓的關係中,與古巴建交,這點對北韓來說衝擊比較大,故在政治上南韓有象徵性的勝利。」
2024/02/15 15:29
-
俄烏戰爭引發新合縱連橫 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丕變
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全面入侵鄰國烏克蘭,衝突即將屆滿一年,顛覆烏克蘭國界以外部分世界秩序。法新社整理這一年來重要地緣政治面貌的轉變。
2023/02/21 11:12
-
政院籲侯友宜發動「內部調查」 新北怒嗆:想下指導棋?
新北市中和2歲男童確診身亡,案件持續延燒,恩恩爸爸6日前往新北消防局聽取錄音檔,當天消防局還原忙碌現場,引發批評是「演戲」、「偽造」,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8)日受訪時指出,就政治面來說,當地方政府可信度被質疑時,就是某種政治危機,他建議新北市長侯友宜,從內部進行行政調查,提出事件完整報告。對此,新北副發言人張邵斌回應,他怒嗆,堂堂中央發言人竟說出政治危機這種話,「難道是想下指導棋嗎?」
2022/06/08 16:24
-
英系「關切」鏡電視? 陳耀祥:政治面非NCC處理
鏡電視還沒開台,但風波不斷,有平面媒體報導前民進黨秘書長、英系的洪耀福,幫鏡電視「關切」執照,但洪耀福只認這是溝通,還說洪耀福也幫喬這次鏡電視新任董座鄭優,洪耀福沒回應,NCC主委陳耀祥則否認。
2022/03/26 20:37
-
大陸尷尬迴避烏東獨立 關切台海問題 翁履中:貿然行動對大陸沒有任何好處
俄烏局勢一觸即發,中國大陸的態度也讓國際相當關注,大陸外交部在2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被問到,對於俄羅斯承認烏東兩個地區獨立的看法,對此發言人汪文彬不斷閃避問題,還跳針的回答台灣是大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和大陸外長王毅熱線通話,針對美中和俄烏情勢展開討論。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外界推測大陸會因為美國或西方民主國家給予烏克蘭的支持口惠而實不至,進而對台海產生不同的盤算,但目前看來,大陸在針對台海問題有自己的步伐,不論從政治面、經濟面或是軍事佈局,都有一定的步驟。」
2022/02/23 15:12
-
觀點/經濟安全戰略才是台灣應該要的?
目前烏克蘭的戰爭危機,跟台海未來有可能發生的戰爭衝突和危機,毫無比較性而言,即使俄烏開戰,兩國經濟面所受的傷害,原比軍事和政治面的損失來的低。
2022/02/16 12:30
-
錯失先機?台晚7天申請入CPTPP 翁履中:成員國需考量是否拋開政治面
中國大陸16日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儘管多數人預期大陸這次的申請將被駁回,但此舉卻引發國際間波瀾洶湧,甚至CPTPP現有成員國對大陸的加入已有兩邊不同的分歧。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中國大陸加入CPTPP不完全是經貿導向目標,而是政治考量,明知道門檻限制很多仍要加入,因為對大陸而言,若申請成功是賺到,若申請失敗也造成11個現有成員國之間意見產生分歧,所以不管有沒有申請成功都是獲利狀態。」 而台灣22日也宣布已經向紐西蘭提交CPTPP申請書,盼能跟現有成員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翁履中認為,「在大陸後面7天才申請加入CPTPP會遇到兩個問題,第一,11個現有成員國已經開始考慮是否讓大陸加入CPTPP,而對於台灣的申請就必須考慮背後的政治角力,是否願意拋開政治壓力,單純以台灣的經貿實力為考量;第二,CPTPP當初是美國為了制衡中國大陸而創立的,如今美國已經退出CPTPP,沒有強大的領導地位能協助台灣加入,且現有的成員國也沒有像美國能一人說的算,所以台灣的申請還是有難度的。」
2021/09/23 15:40
-
拜登喊「不讓陸超越」 翁履中:美考量經貿 不會擊垮陸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超過60天終於召開官方記者會,成為美國近百年來最晚開記者會的總統,拜登也公開與習近平首次通話內容,表示將重建全球民主聯盟,但強調並非「反中」。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拜登上任後不斷強調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是『競爭』而非『對抗』,一大主因是因為在兩國有高度經濟互賴的情況下,若中國大陸真的完全瓦解,美國的產業面、科技面,及政治面恐怕都還沒有做好準備,因此美方其實也不願將對方完全擊垮。」 而在這場記者會中,拜登也首度表態期望2024年競選連任,而且副手依舊會選擇現任副總統賀錦麗,翁履中認為「拜登所說的『期望』其實透漏變數,但若明確表示不角逐下任總統大位的話,恐怕會引起民主黨內部爭執。」
2021/03/26 14:52
-
【財經怪教授-謝晨彥】美選雜訊消除 2020最後一個月投資氛圍轉樂觀
拜登勝選意味著干擾市場多月的政治面雜訊終於消除,讓投資人放下心中一顆大石頭,帶動9日的亞洲股市早盤全面上揚。川普雖然對選舉結果表達不服,但也無法為所欲為,一切得由美國司法程序定奪,因此近期川普的言論對市場的影響,已不如先前那麼劇烈。
2020/11/10 11:26
-
蔡總統九二共識重政治 韓國瑜:我重視經濟
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外交政治訪問團時表示,這次的地方性選舉,人民並沒有在兩岸政策的議題上做出選擇,或是有重大的改變,因此,選後維持現狀的政策仍然不變。對此,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表示,蔡總統重的是政治,個人比較重視經濟,他說尊重總統的說法,但會以民意為依歸,該做的還是會去做。
2018/12/01 13:32
-
消失的傳統精神 香港吹起集體懷舊風
最近的香港,似乎掀起了一股懷舊熱潮,不管是在政治面或者是生活面,有民眾認為過去港英政府時期,香港民眾過得比較好,九零後有不少年輕人是對現況的不滿,又或是對過去的優越感,不少人開始喜歡蒐集復古的英式小物和女王肖像徽章,但香港本土的傳統精神和文化,又在哪呢?有哪些值得被留下的美好,過去的回憶又是否能傳承下來 ,來看我們的報導。
2016/06/28 09:38
-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17/11/09/20171109193947-11b8e8d3.png
香港佔中/回歸17年陸港矛盾深 「爭普選」港人底限
一國兩制17年,香港和大陸得矛盾衝突越結越深,先是回歸時英國殖民政府,先種下了2017香港普選的民主種子,沒想到10年間,香港經濟受到SARS重創,跟大陸簽訂CEPA經貿合作,開放陸客自由行,接連引發大陸孕婦搶病床,生下雙非兒童,享用香港福利卻沒有繳稅,2011年毒奶粉事件,陸客也是掃光香港的進口奶粉,引起香港人不滿,深覺物資被掠奪,而政治面,大陸中央想在香港國民教育,增加愛黨愛國思想,引起洗腦爭議,專家分析,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人想維持與大陸城市不同地位,經濟仰賴大陸,但民主法治自主權是最後一道防線。
2014/10/02 23:45
-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17/11/09/20171109193947-11b8e8d3.png
馬王政爭暫解 台股國慶行情笑了?
馬王政治爭議暫告化解,讓市場看好政治面利多,能替台股國慶行情助一臂之力,台灣金控董事長李紀珠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都認為,不確定性因素消除,的確有助市場回歸常軌,外資同樣看好在資金流入東北亞的趨勢下,大盤後市相對值得期待。
2013/10/07 13:50
-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17/11/09/20171109193947-11b8e8d3.png
九月政爭/台灣馬王角力 全球媒體緊盯發展
馬王政治角力在持續上演,全世界的媒體都很關注,國際媒體BBC、華爾街日報、彭博社等,都持續專文追蹤報導,多以政治面來看待王金平下台,把它視為政治事件,兩岸三地媒體也高度關注,大陸的深圳衛視甚至還有專題報導,各大媒體緊盯,關心的程度不亞於台灣媒體。
2013/09/12 19:34
-
來辯論! 莊國榮:要郝哭著找媽媽
在這次教育部拆除匾額的行動上除了動作面,政治面方面,教育部持續對北市府放話;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高分貝嗆台北市長郝龍斌,說要和郝市長在法庭上辯論,還會讓他哭著回去找媽媽;對於這種被視為挑釁的言論,郝龍斌很冷靜,但部下羊曉東動了肝火,直批沒格調。
2007/12/06 13:36
-
台股開盤挫124點 藍綠投資人大吵
今天是國務機要費案偵結,總統夫人吳淑珍被起訴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受到政治面的影響,台北股市開盤重挫124點,不過隨後慢慢拉回,終場小跌41.17點,收在7120點,股市還穩定,反而是藍綠投資人一言不合,在看盤的時候大吵。
2006/11/06 11:40
-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17/11/09/20171109193947-11b8e8d3.png
〈快訊〉台股開平走高 一度站上6600
台股早盤開平走高,一舉攻克6600點關卡,法人認為,台股在技 術面已醞釀反彈走勢,加上融資水位續降,只要政治面未再出現變數,大盤可望展開反彈。 台股以6520.77點下跌2.91點小黑開盤,隨即在買盤湧入下,一路挺進,到上午10時30分,量能即已突破445億元;平均每筆委買張數較委賣多出約0.8張,買盤力道增強。
2006/06/27 10:45
-
520政治風險淡化 房市買氣加溫
想要入主國內房價最高的地段-信義區,沒有雄厚的財力辦不到!不過,建商看好信義區的住宅機能性,以及增值潛力,推出總價不到8百萬的小套房,業績拉出長紅,尤其在520政治面風險釐清之後,這類小套房,成為建商推案的主力產品。
2004/05/22 19:01
-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17/11/09/20171109193947-11b8e8d3.png
政治面利空出盡 台股上攻6千點
520後的台北股市今天氣勢如虹,向6000點關卡攻堅,大盤指數在盤中上漲超過150點,成功站穩5900點。盤中先是由營建、鋼鐵等傳產股領軍點火,電子、金融股也跟進上漲表態,投資人歸隊加碼台股,成交量擴增。
2004/05/21 12:11
-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17/11/09/20171109193947-11b8e8d3.png
台股跌跌不休 新推案成交量萎縮
台北股市不到1個月的時間下跌1千多點,投資人的財富大縮水,國內房地產市場急速降溫,其中以北市豪宅市場成交量衰退3成最為顯著,一般新屋的成交量也跌了2成!政治面紛擾加上股市重挫,國內房市能見度不明朗,要度過今年房地產的黑暗期,超過半數的建商陸續將4月推案量延遲到520之後。
2004/05/11 18:29
-
亞股走跌 驗票變數 台股大跌215點
台北股匯市受到亞洲市場全面走跌以及國內驗票政治面不確定因素衝擊,今天雙雙重挫,台股大跌215點,指數收在5825點,再創今年新低價!新台幣匯率也創下今年最大貶值幅度,央行尾盤進場穩匯,不過,台幣收盤還是重貶2.86角,收在33.6元。
2004/05/10 18:19
-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17/11/09/20171109193947-11b8e8d3.png
【內政部長蘇嘉全專訪】(七)集會遊行如何解決 部長展誠意
內政部長蘇嘉全:「對,你至少你扮演著你要去申請一個集會遊行,絕對需要達到我的目的嗎?還是達到我哪一部分的訴求,就是我要贏,縱然我的對手輸,社會輸,國家輸,至少我贏,但是有沒有看到,我們從320到現在這一類的全部都輸都輸包括泛綠當然也輸啊!我們也不能講泛綠沒有輸,泛綠當執政黨,不能把社會、國家做好,當然我們也是輸啊! 那至少泛綠輸得少,泛綠還是一直在呼籲約束自己的人,但是社會的傷害,包括觀光業,餐廳各項的衰退,反而泛藍輸的更多,所以我們就想到說,如果519再出來的話,那這個社會輸的更慘,那輸的更慘,所以最後反射到還是到發動的人的身上,所以我們就希望說其實不要說為了別人,其實為了自己,也應該讓這個事情沈澱下來。 所以我們才呼籲說519還是520是否台北市警察局不要批准,不是...要斟酌,不要批准,我不能講,因為這是他的權利是要斟酌,整個社會秩序的維護,這個在集遊法裡面都有規範嘛!我們的核准單位,碰到特殊還是會對社會秩序,有這個不好,他們都可以有權來決定,部長這個分析其實很有意思,就是你不是從一個,執行公權者的這一個,執行面來看這個事情,你是從一個政治面,從一個比較抽離的觀察角度,然後來看繼續的集會抗爭,究竟他能不能達到,他原來的功能,我們不講這個訴求,功能,所以接下來你已經回答,我要問的一個問題了,還是再來可以談一下,就是你這麼多年的這個政治經驗,那自己做國大代表,還有民意代表,所以那時候李慶華委員才問嘛!
2004/04/26 23:32
-
政治面衝擊 台股6200點失守
泛藍陣營喊出重新選舉,政治面紛擾再衝擊台北股市,大盤指數在6200點陷入量縮整理,投資人追價意願低落,盤面上具有護盤題材以及公司派買進庫藏股的電子、金融股,成為投資人避險資金追逐的焦點。截至中午12點,成交量不到8百億。
2004/03/25 12:23
-
富比士雜誌:台灣富豪上榜人數增
美國富比士雜誌在今天公布世界億萬富豪名單。台灣上榜人數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顯示台灣景氣的確在大幅回彈當中,但富比士雜誌也指出,政治面的影響,尤其與大陸的關係是否能保持安定,是決定台灣景氣前景的最重要因素。以下是TVBS記者范琪斐來自紐約的報導。
2004/02/27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