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肺癌高雄市議員宋哥聯結車七寶媽胡文英熱身游泳項目車禍《愛的榮耀》
  • 搜尋:

    張孋嬅 結果共72筆

  • 【一步一腳印】古早滋味棉花冰 串連不同世代的回憶

    店內沒特意裝潢擺設,如果沒招牌,還真看不出是間冰店,一進屋子,整面牆爬滿綠色管子,引人好奇,原來這是古早製冰機,它的主人也很有年紀,80歲阿伯李和生,他說這台製冰機,從阿公傳下來已經100多歲了。冰店老闆李和生:「我們一樣老了,它也老了,它老了,你也老了。」 但堅守崗位態度,不因歲月而變質,百年多來,這台機器打出來的棉花冰,口感始終如一。李和生:「我們的冰很細,不會粗粗,人家的一咬較粗,粗粗。」 取名棉花冰,因為它像棉花糖一樣棉細,入口即化,還有淡淡鳳梨味,甚至吃得到鳳梨果肉,阿伯先把新鮮鳳梨切成一小口,加入糖水熬煮,再倒進這個冰桶�,桶子外圍零下30度,軸心高速轉動,冷卻鳳梨水,另外還有支攪拌刀,輔助推動正在凝結的冰,同時將冰削薄,讓口感更細緻,一直到冰膨脹為止,就大功告成了。 李和生:「現在鳳梨加上去會膨脹,以前沒有加鳳梨不會膨脹,不會膨脹,一般的人沒有放(鳳梨)。」記者:「一般的人它也會膨脹嗎?」李和生:「不會,不一樣,好多人來,去別家買的不一樣,不會膨脹,不好吃,別家的不會。」記者:「那為什麼加鳳梨會膨脹?」李和生:「我不曉得,鳳梨買罐頭鳳梨又不好,罐頭的不行,要新鮮的罐頭做起來。」 同樣做法,鳳梨換成芋頭就成了芋仔冰,和印象中的芋冰不太一樣,口感更綿細,吃起來有點像冰淇淋,風味也不同,因為芋頭品種特地挑選過。冰店老闆娘李阿美妹:「芋頭好多種,有一種芋仔大大,沒有香氣,跟蕃薯一樣,要種打開來,紅紅的比較好,比較香。」 為了確保品質,李家乾脆自己種芋頭,李阿美妹從嫁給李和生,就看著阿公為了做冰,種芋頭,一直延續到先生第三代,夫妻倆都80歲了,還是自己下田種芋頭。」 李阿美妹:「我們山上有種,阿公的時候就有了,一直留到現在,對。」 李阿美妹:「芋仔冰?」客人:「對,芋仔冰,這個一包,一個就好了,買一個,多少?」李阿美妹:「5元。」 紮紮實實一球芋冰,用2個古早餅乾包覆著,只賣5元,便宜不再話下,但也有例外。李阿美妹:「有客人還說,那麼貴,便宜一點好不好?你10個賣50元,他說加一個好不好,還有這樣,我跟他講,不行。」 憨厚老夫妻信心有些受挫,不過也有人送上溫暖,一家餐廳相中冰店,百年不變的古早味,把阿伯芋冰拿來油炸當甜品。 李阿美妹:「那個油好多,滾了,沒有蓋子,拿了丟下去,一下子,下鍋後一下子撈起來,通通拿起來,吃起來就酥酥的,皮酥酥很好吃。」 古早製冰機除了做芋冰棉花冰,也可以做冰棒,這一切歸功於綠色管子�,最主要成分阿摩尼亞,經由機器轉換成了冷卻劑,並在水中加入鹽巴,顏色呈現深褐色,此時,溫度低於攝氏30度,冰棒原料放進特製鐵盒�,隔著冰水冷凍,不一會兒,冰棒就完成了,阿婆這天做的是糯米桂圓冰,口味也是延續三代沒變過,糯米、龍眼干、奶粉,再加2瓶米酒。
    2010/09/05 22:30
  • 【一步一腳印】淚水交織滷味香 堅持不變的美味

    廚房高溫難耐,8個爐子同時開火,熱氣更逼人,一刻也待不住,劉煥堂得在這樣的環境待超過2、3個小時,他來來回回注意每個鍋子�的食物,隨時攪動避免燒焦,其中這一鍋最特殊,得用拋甩的方式。 餐館老劉煥堂:「豬耳朵不是平面的東西,凹凹凸凸。」 豬耳朵表皮較薄,用夾子翻面容易破損,拋甩是最好方法,但也挺累人的,在最後收汁階段容易焦鍋,每隔幾分鐘得拋甩一次,手臂也因此常被濃稠滾燙的滷汁給燙傷。 劉煥堂:「東西?起來掉下去,滷汁會濺上來,就很容易噴出來,可能是技巧不夠,沒有深入研究,自己技巧不到家,所以經常挨燙。」 「劉家滷味」不像一般做法,食材全放到一個鍋子�,而是每一種食物都分開單獨滷,保留原有風味,儘管最普通的豆乾、海帶也不例外。劉煥堂:「盛豆乾,幾秒?」 攪動食物的鏟子也不同一個,人看顧8個鍋子,得注意不能拿錯,免得香氣混雜,起鍋也有細節要留意,不能關火。劉煥堂:「利用小火還有熱度在滾的時候,那個汁比較會流動,所以我們起鍋的時候會往下滴,豬皮表面就不會附著滷汁在上面,看起來會比較亮一點。」 劉煥堂很熟練的把豬皮排列整齊,其實15年前不要說拿夾子,連走路都要人攙扶,當時被倒會好幾百萬,壓力過大,感冒沒馬上就醫,病毒侵犯顏面神經,左半邊臉部麻痺,也失去行走能力。 劉煥堂:「你稍微轉個頭,失去平衡就就摔倒,你一定要扶著牆壁,走路要有人扶持。」 更糟糕的是,管淚腺和唾液腺的神經也受損,淚腺跟著唾液的腳步走,一吃東西,眼淚會掉個不停。劉煥堂:「這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鱷魚的眼淚,我才知道這個東西就是因為我們第7、8對顏面神經?損掉了,淚腺那邊不能控制,它就自然流出來。」 自己被嚇到,也曾驚動店家老闆。劉煥堂:「通常店家都會被我感動,他認為他的東西太好吃了。」 10多年了,劉煥堂學會自我解嘲,當初可不這麼樂觀。劉煥堂:「眼球左右一擺動,你都要吐,你就覺得你好像大限將至的感覺,那種感受那就是剛發病出院,整天頭暈暈的,眼睛一閉就是天旋地轉,非常的不舒服,所以連你的思想也會受影響,你做什麼事情都做不了,那時就覺得人生好像沒辦法,走不下去的感覺。」 經過半年才有辦法自己走路,但常暈眩不好找工作,母親心疼兒子幫忙想出路,最後陪兒子開麵館賣滷味。劉煥堂:「記得開幕第一天,對門老板娘來捧場,叫我煮一碗湯麵給她吃,我愣在那邊,還被她罵,你在幹什麼?到底要先下菜還是下麵不知道,就開始賣了。」 從那之後,劉煥堂沒再煮麵給客人,因為頭左右轉個3、4次,人就暈了,煮麵工作就交給母親,他只能站在定點負責切滷菜,但也夠他忙的了,母親的滷菜是道地的客家味,不僅在當地受歡迎,店開在新竹,北埔老街上也獲得遊客青睞。 滷菜切了2、3年,劉煥堂才開始學做滷味。劉煥堂:「我媽媽就一直非常堅持,要用我們當地的黑毛豬,吃廚餘的,不餵飼料的。」
    2010/09/05 22:06
  • 【一步一腳印】軟Q軟Q滑嫩口感 半世紀涼飯傳奇

    涼飯師傅第二代郭添進:「那個米會飽,好像在吃飯,就像吃涼飯一樣。」 郭添進接下父親做涼飯的工作,已經30多年了,每當夏天來臨要做涼飯之前,他會先試米的品質,因為氣候雨水左右稻子的成長,稻米含水量每一季都不同,而這眼睛看不出來的變化,卻深深影響涼飯的口感。郭添進:「比如說台中米,濁水溪米,還是台東米,做起來的東西都不一樣,都要每年試,當然一開始要試,要選擇幾號米,我們先做做看,那個吃起來的口感,品質適合我們使用,試到可以用為止。」 磨好的米漿一分為二,一半倒進鍋�煮,得不停攪拌,直到水分蒸發變成糊狀,再和原本另一半米漿混和。郭添進:「你從大鍋拿出來是100度,盆子裡是冷的,100度下去跟冷的調和,要讓它降到70度、50度之間,就要慢慢攪和剩60度。」 兩者要均勻攪拌,早期都只依賴萬能的雙手。郭添進:「手伸下去都快要熟了,差不多是那個程度。」 現在郭添進有個好幫手,攪拌器,手不用再放到60度的米漿�,但其實這個機器,並不是攪拌米漿專用,它真正用途是攪拌水泥。郭添進:「看人家油漆跟和水泥,攪拌小桶的,他就用那種機器,欸 就是看到那種攪拌器,所以我們就利用那個。」 有了機器代勞,省了很多力氣,也不用再練鐵沙掌,不過畢竟是機器,有不少死角。郭添進:「攪拌效果還是遠不如雙手,有很多步驟用機器在做的過程,做不出傳統的味道出來,你吃的口感也不同。」 尤其在調製米漿最後階段,一定要充分拌勻,這只能憑手的觸感,涼飯Q度就在這一刻決定。郭添進:「機器是死的東西,它是硬梆梆的東西,它沒有感受,我們用手工在做的時候,揉粿也好,或是操作,你會直接感受它的綿度,柔軟度,還有Q度 ,你要做多軟,要做到多硬,你手去感覺,才感覺得到。」 涼飯軟硬度有一定比例,但郭添進做的涼飯軟硬度,卻是每天都不一樣,視天氣而定。郭添進:「今天天氣很熱,要把水份加多一點,讓它吃起來口感比較軟,冰加下去,才不會讓那個東西(涼飯)有變化。」 所謂的變化是天氣越熱,老闆加在涼飯�的冰就越多,而這會讓涼飯變硬,因此天氣越熱,涼飯就要越軟,調製過程就得多加一些水。郭添進:「天氣熱,吃冰的人,吃得多,你東西如果軟度做不夠的話,影響品質,冰會把Q度稍微縮減。」 做涼飯除了隨氣溫調整軟硬度,會不會下雨更是重點,每天睡前,有一樣功課得先完成。郭添進:「要跟氣象、看雲圖、看氣候。」 郭添進賣涼飯可說完全看天吃飯,沒有固定日子公休,下雨天就是公休日,曾經連將近一個禮拜,因為梅雨,也曾開店一個月沒休假,為了精準掌握天候,郭添進除了睡前看氣象,一大早起床還要觀察風的變化。郭添進:「它這個風來,有的比較有水氣,你感覺涼涼比較有水氣的風,還有一種會燙,風吹過來會燙,今天的溫度就不一樣了。」 但也不是每次都猜對,午後雷陣雨,常令人措手不及。郭添進:「有的時候,夏天的氣候,氣象局也不會預測,這個雨要從那邊開始下,昨天是板橋往這邊走,所以昨天雨很早,一點多就來了,如果它雨的方向從這邊來,我們就糟了,這邊沒東西,你不做不行,結果,大雨來了就沒輒了。」 下雨就沒客人,曾經把上百斤的涼飯忍痛倒掉,因為不賣隔夜涼飯,同樣為了看緊品質,儘管材燒改成瓦斯,仍保留傳統爐灶,因為它的聚溫效果比瓦斯爐好。郭添進:「用灶,它的溫度會比較高 ,同樣一盞火,你在一般的瓦斯爐的火,它的保溫度減少,灶它會提昇它的溫度,一般外面的火差不多100度,灶裡面的火差不多150度。」 超過150度,調製好的米漿準備下鍋,要開大火保持高溫,做出來的涼飯才會軟Q。郭添進:「它滴下去水裡就熟了,鍋子的水才不會混濁,煮起來口感才不會跑掉。」 除了涼飯,粉粿是店裡另一項招牌,做粉粿和涼飯一樣,得先試原料本身的含水量。郭添進:「這個粉它的吸水量比較少,你今天的水要減少,鍋外(調粉時)也要減少,這就看你的經驗。」 粉粿是由蕃薯粉做成,儘管外觀看來是乾燥的粉末,郭添進還是猜得出來,蕃薯成長過程中吸收了多少雨水。郭添進:「它這個產地種的蕃薯,看有沒有經過雨水泡過,或是比較沒有雨水的地方,越沒有雨水的地方,收成的蕃薯越乾,做起來(粉粿)越漂亮,Q度越好。」 和做涼飯如出一轍,也得看老天爺臉色,雨量決定地瓜品質,影響粉粿口感,雖然自己沒種地瓜,用心研究,仍可分辨出蕃薯粉好壞。郭添進:「最好的蕃薯是交春,過年交春收成的,剛好雨水還沒來時,收成起來,那是最好的,這個你都試得出來嗎?粉粿做起來好吃不好吃,下鍋就知道了,下鍋就輸贏。」 每一批蕃薯粉做出來的粉粿,口感都不同,郭添進卻有辦法,讓客人每回吃到的粉粿,都一樣彈Q滑順。郭添進:「很Q的質地,如果帶有硬硬的口感就不好了,吃的時候咬得下去,就算你不要咬直接吞下去,整塊冰涼涼吞下去,涼到肚子裡。」
    2010/07/25 22:09
  • 【一步一腳印】保護環境 李姐的有機農場

    早已過了紅蘿蔔採收期,農場還是可以採得到,李旭清有些喜出望外,但也自信地說,這裡的土是農場最肥沃的一區,儘管紅蘿蔔非常迷你,連蘿蔔葉都送給客人熬湯,是農場最具人氣的蔬果,16年前,李旭清開餐館推廣生機飲食,但2個月就把店收掉,因為她發現食材來源,沒有百分百有機。
    2010/06/27 22:17
  • 【一步一腳印】「魯冰花」又一章 下鄉追夢20載(下)

    得獎固然高興,但吳鴻滄說,得獎不是他最終目的。老師吳鴻滄:「得獎,我說過,可能是給他們肯定,我希望因為這樣,他們以後會對任何事件,比較有自信心,但不是為了每次都去參加這個比賽,因為我說過,比賽不是最重要的,應該是讓他快樂學習,最重要。」 藉由快樂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這是吳鴻滄最在乎的事;他認為,這將是孩子一輩子最重要的資產。老師吳鴻滄:「他這個自信心,可以在任何一個事業上,或者任何一個他所從事的行業上,都有這個自信,我曾經表現很好過,尤其對課業不好、學習成就比較差的小朋友,我覺得這部份,是他們難得被稱讚的部份,所以對他的影響,就會很大。」 關愛弱勢的一群,把機會留給最沒有機會的人,吳鴻滄挑選全校最好動、不好帶的一班,讓我們拍攝,而不是成績最好的一班。 老師吳鴻滄:「我認為說,只要有機會,對他來說,就是一個肯定,那10個裡面,只要1個有影響,我就覺得值得了,這個影響是說,因為這樣而取得自信心,『那個電視台來拍的時候,老師說我表現得很好,就讓我去拍』,我說過,孩子長大之後,他會回想這個經驗,我認為是好的。」 吳鴻滄在國中求學階段,就曾經有美好回憶。 老師吳鴻滄:「我記得那時候,我老師把我一張畫,貼在後面的佈告欄,貼上去之後,我就覺得,沒想到我畫的畫,竟然可以被貼上去。」 深刻記憶,一直烙印在心中,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師專二年級要分組時,他立即有了方向。老師吳鴻滄:「我就覺得說,美術被貼上去那種感覺,到現在還是很甜美,我就選美勞組。」 但繪畫評定分數沒達到標準,被刷下來。老師吳鴻滄:「我跟他說,老師請你讓我進去,我雖然最後一名進去,但是我一定不會最後一名出來的啦,他看到我蠻堅決的,他就同意讓我進去。」 不但不是最後一名畢業,現在年年參賽都獲獎。老師吳鴻滄:「我一直覺得努力,是最重要的,一個努力的人,可以贏過一個天才,但是不努力的人,我們鼓勵孩子,你任何事情,去努力就有機會。」 要孩子努力,吳鴻滄運用一點小技巧,讚美。 老師吳鴻滄:「鼓勵再鼓勵,一直在鼓勵,『很好』、『很讚』、『你畫得很棒』、『如果可以怎樣更好』,先鼓勵再提昇他,再來稍為跟他糾正,或者是指導他,怎樣畫更好,那他會一直都有興趣,盡量少責罵。」 老師吳鴻滄:「哎呀!這個是誰?老師哦,?讚,把老師畫得很帥,繼續。」 學生:「老師這棵樹可以嗎?」老師吳鴻滄:「可以,很棒,你的人畫得很可愛,大膽的畫,勇敢的把它畫下去,好,很好;這可以加一點黃的,也可以,相似的就可以了,對,好、很棒。」學生:「老師,畫好了。」吳鴻滄:「哦!,讚,好、好。」 言詞鼓勵有時不太夠,還得用具體行動表示。老師吳鴻滄:「要買飲料的自己挑,好,ㄟ,小力一點,好,結帳。」學生:「謝謝老師,。」吳鴻滄:「回去你們的位置,準備繼續畫圖。」 問孩子為什麼喜歡這堂課?答案很直接。 學生:「老師會請我們喝飲料。」記者:「還有呢?」學生:「會帶我們出來,教我們畫畫的技巧,還有老師會說故事給我們聽,,缺點、優點都會講。」記者:「真的?老師講什麼你的缺點、優點?你可以跟我們講嗎?」學生:「不行。」 學生:「人不夠大,眼睛不要瞇瞇的,顏色要填滿,眼睛不要瞇瞇的,要畫耳朵,要大膽的畫。」學生:「什麼顏色加什麼,會等於什麼顏色,教我們怎麼畫樹,要加類似色。」 老師傳授這麼多技巧,讓學生感謝,一下老師請喝飲料,又冒了出來。
    2010/06/13 22:53
  • 【一步一腳印】「魯冰花」又一章 下鄉追夢20載(上)

    每滾一圈油墨,離目標就越近,吳鴻滄先把畫雕刻在橡膠上,再套色,完美呈現台南天文館;20多年前,台灣經濟起飛,鄉下人往都市跑,吳鴻滄師專畢業,卻反而往山�去教書。 台南縣後壁樹人國小美術老師吳鴻滄:「原來後山的生活情況,跟平地差蠻多的,那時候我就想說,有機會呢,我應該到這種地方。」 如願申請到南投信義鄉一間部落小學,求好心切的他,鼓勵孩子參加美術比賽,卻全軍覆沒,沒人得獎。美術老師吳鴻滄:「我覺得自己2年美勞組所學的東西,所學的繪畫能力,真的是不夠,所以有一點心虛,其實也蠻感嘆的,我覺得應該要多學一點。」 吳鴻滄請調到台北,考上研究所,努力提升繪畫技法,完全不去想鄉下教書夢想,但深藏心中的熱情,無意間又被觸動。 美術老師吳鴻滄:「剛好那個暑假,我看了一部電影,那時候是『魯冰花』上映的,在畫面中,我看到那個男老師很快樂的,坐了小船,要去鄉下教書那個景象,我那時候想說,如果那一天,我可以有這種機會的話,我也要去在一個鄉下學校,再回去鄉下學校,教出比較有成就、對繪畫有興趣,讓他們覺得繪畫是很好的、很快樂的,到鄉下去教出一些成果出來。」 這回想到鄉下教書的念頭更強烈,有空就參加繪畫研習,白天在學校教課,晚上拜師學藝,幾乎天天創作到凌晨才回家。 吳鴻滄:「曾經遇到早起的老先生,他們凌晨3、4點,就跑來學校運動,然後看到我正要回家,『ㄟ,吳老師,你怎麼那麼早就來運動了,年輕人這個好習慣不錯』,我說『沒有,我正要回家而已』,其實睡了幾個小時,又趕著起來上班。」 歷經6年的磨練,教學終於有了成績,學生參加全國美術比賽,頻頻得獎,自己的版畫創作,也榮獲多項國家大獎。美術老師吳鴻滄:「這個是羊年的版印年畫,得到首獎,我是用蘭嶼的拼板舟,蘭嶼有很多羊,春耕,這個紅色是『春』字,這也是首獎的作品,這個是雞年的年畫,兩隻雞,一個家庭,組合在一起,這個是木乂木板慢慢刻的,很硬質的木板刻的,所以刀法要很細膩,它的特色就是這樣了。」
    2010/06/13 22:51
  • 【一步一腳印】重質寧缺勿濫! 朱老闆的傳承刀工餃 

    餃子館老闆朱春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菜刀很重要,菜刀下去一刀,就要讓它刀口很整齊,尤其高麗菜切下去的時候,你不要再回頭,回頭的時候,它的湯汁纖維都出來了,到時候包水餃,湯汁太多,造成包也不好包,一些材料都流失掉了。」
    2010/04/11 22:28
  • 【一步一腳印】用心看得到! 種稻父子插秧樂 

    種子撒落盒子裡,一排又一排,速度快到好像瀑布一樣不間斷,這些種子長大開花結穗,就是我們吃的稻米,才大年初三,陳章楠已經開始育苗,子放進培養盒,得先放在戶外靜置,讓它繼續發芽,再把培養盒移到田裡進行綠化。種稻第二代陳章楠:「你倒退就好了,倒退,你們兩個到下面等,去旁邊等,再旁邊一點,不要靠近,再旁邊。」
    2010/04/11 22:26
  • 【一步一腳印】社區居民動起來 讓七星潭不一樣

    曲線迷人的七星潭海灣,是花蓮必遊景點,縣政府近來將它列為風景特定區,大興土木增建休閒設施,人潮來了,以為能帶動地方繁榮,與海灣相對的社區,卻反而陷入痛苦深淵。社區居民:「來遊玩的(遊客),垃圾都隨便丟。」 社區的婆婆媽媽開始和垃圾作戰,看到垃圾就掃,從自家門前掃到大馬路,左鄰右舍碰頭都會互吐苦水,後來大家好心設置垃圾桶,但這個方法很快就夭折。社區居民:「垃圾筒沒有用,垃圾丟下去,小狗叼起來更髒,就全部收掉了。」 每年到七星潭的遊客超過百萬,緊追太魯閣120萬遊客,因此帶來的垃圾有多少可想而知,雖然環保單位配置2名清潔隊員固定清掃海灘,但杯水車薪,除了海邊,遊客還把垃圾丟在社區的空地和空屋。社區居民:「整包隨便亂丟,整個垃圾袋直接往外?,連尿布也是,上次我們清旁邊大水溝的時候,雜草裡面都是打包好的垃圾袋。」 這群婆婆媽媽沒有被擊倒,任勞任怨,一有空閒就集合起來掃地,和垃圾奮戰到底,人也越聚越多,環保志工隊就這樣成立了。社區居民:「其實剛開始,都是在自家的附近掃而已,現在我們是越做越大,我們事業越做越大,擴展到社區整個區域,甚至到海邊淨灘。」 不僅掃垃圾,環保志工隊連水泥斜坡上的沙子也掃,原來是怕老人小孩走路滑倒,也讓單車族騎得安心,不會因為細沙打滑摔跤,婆婆媽媽沒有因為遊客一再亂丟垃圾而氣餒,反而付出更多心力,把環境打掃得更乾淨,遊客感受到了,行為跟著轉變了。社區居民:「後來遊客有改變,看我們這裡有在打掃,比較不會亂丟了,有時候包整包(垃圾)拿上車,帶回去丟。」 不但遊客的改變令人意想不到,這群娘子軍還掃地掃到得獎。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游煌明:「96年度,七星潭社區還榮獲全國的環保模範社區,有參與的,我們擠入前十大,原本只是一個自發性的動作,到最後也上級機關的關注,居民做起來感覺到那種榮譽感,工作做起來就不一樣,更積極、更努力,也做得更快樂。」
    2010/03/14 22:51
  • 【一步一腳印】野菜火鍋抗癌記 堅持見到新曙光

    看似一堆又一堆,不要的雜草,陳櫻美把它當成寶,要一起下鍋熬煮,當火鍋湯底。野菜推廣者陳櫻美:「這都是動物在吃的草,原住民有一句話說,野菜就是可以吃的草。」 不但要吃這些草,還要吃得有技巧,讓熬出來的湯,好喝又有功效;陳櫻美一共調配了8種野菜。野菜推廣者陳櫻美:「香蘭很特殊,它有一股像是芋頭的味道,這種東西可以用來煮湯,也可以用來泡茶。」 訴求養生的牧草,也沒錯過,還紅白通吃。野菜推廣者陳櫻美:「這個牧草都是牛在吃的,它有紅色跟白色的,牧草有人在打精力湯,現在我們把它拿來做湯,可以有利尿的效果,非常好,它比一般蔬菜多5到10倍礦物質,這個就是我們一般紅色吃的枸杞,枸杞根,我們也用它來熬湯。」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野地裡會黏腳的『恰查某』,也拿來熬湯。野菜推廣者陳櫻美:「青草茶裡面這個一定會有叫『咸豐草』,那草藥一般裡面都說,它可以降肝火,所以它有消炎解熱的功能。」 綜合8種野菜,熬火鍋湯底,只為了一個目的。野菜推廣者陳櫻美:「一般火鍋,大部份人擔心的,是吃到最後普林太高,所以它們都會降普林的功效,消炎解熱、降普林的功效。」 陳櫻美說到一半,突然飛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大家都還搞不清楚是什麼鳥?牠朝著攝影機一直走過來。陳櫻美:「真的,牠都不怕人,好好笑,真的是孔雀啦,可能是人家養的。」 原來是山坡下農家飼養的,主人連忙趕來抓孔雀。野菜推廣者陳櫻美:「你爸爸來了,阿公、爸爸,阿公來了。」孔雀主人:「很討厭,怎麼會跑來這裡?想不透。」陳櫻美:「牠喜歡我家啦,沒關係,你讓牠從這邊走,把它誘導過來,飛回去好了,飛∼,回家了,一下就到了,像鴿子一樣很會飛。」 被孔雀一鬧場,陳櫻美差點來不及把這些熬火鍋湯底的野菜,送到農會;要熬湯底,不是應該把這些可以吃的草,送進廚房?怎麼會送來農會? 野菜推廣者陳櫻美:「全部一大鍋煮,煮完之後,倒出來就是頭痛,很多渣渣,我必須要先濾過,後來我去參加家政班開會的時候,他們在宣導說吉安農會有一個加工廠,我那時候在想說,我是不是有可能把它變成茶包?像泡茶這樣子,是不是就很方便?」 火鍋湯底要做成沖泡式的茶包,農會還第一次遇到,當時本著服務精神,比照其他養生茶包的方法,姑且一試,所有野菜先用機器切小段,再烘乾,打成細粉,最後裝入茶袋,大功告成。 花蓮吉安鄉農會保健植物加工廠廠長吳春英:「量少,我們也純粹做服務,都OK,都無所謂。」記者:「量少到什麼程度?」吳春英:「量最少的,做過5、60包,根本沒有什麼工錢可言。」 當初只是實驗性質,沒想到火鍋湯底茶包,大受歡迎,現在陳櫻美是農會大客戶,一次代工的茶包,有好幾千包。 吳春英:「我們在家裡煮的野菜湯,跟到他們店裡去吃的,就是不一樣,自己煮的,就沒有那個甘甜味,當然野菜我們自己煮,也是很好吃,她們煮出來就沒那麼苦、那麼澀。」 怎麼去除野菜的苦澀味?陳櫻美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去研究;12年前,她開了8家美容連鎖店,在人生最巔峰的時候,被診斷出罹患甲狀腺癌,開完刀後,她搬到花蓮靜養,但不到3個月,癌症復發,擴散到腦部。 陳櫻美:「我那個時候聽到是有一點晴天霹靂,我覺得不應該是那樣,已經開完刀,都很好了。」 腦部的癌細胞,連化療也沒辦法剷除,只能自我調養,醫生告訴她,如果再擴散,只剩3個月的時間;陳櫻美沒有花太多時間去悲傷,她很快的振作起來,首先改變飲食,吃有機食物,自己種牧草、種蔬菜,但每回青菜來不及採收,就被蟲子吃光了。陳櫻美:「你看就像這樣子,裡面有多少隻蟲?」
    2010/03/14 22:09
  • 【一步一腳印】蒸蛋糕一甲子 熱熱吃、冰凍嚐!都對味

    輕輕敲一下,蛋糕不偏不倚落入紙上,楊滉崇俐落的切開蛋糕,四四方方沒有創意造型,也沒花俏裝飾,只有陣陣蛋香。 這裡和一般烘焙坊不同,每天蛋糕出爐時間,至少有8次,屬於少量多餐型,盡量讓顧客吃到熱熱的蛋糕。蛋糕店老闆楊滉崇:「鹹的,就是肉燥的啊。」顧客:「小的一塊,還有一塊什麼紅豆?紅豆的好,給我切。」楊滉崇:「我幫你切。」顧客:「還熱熱的?」楊滉崇:「對,那都剛出爐的。」 這裡的蛋糕強調熱熱的吃,更與眾不同的是,用秤種計價。蛋糕業者楊滉崇:「它在切有大、有小,拿大的人就比較吃香,拿小的人就比較吃虧,所以我老爸就說用秤的,當初秤的是用大橢圓型的秤子,研發到現在是電子秤。」 秤子演變,透露老店年代,已經有60年了。蛋糕店老闆楊滉崇:「一直以來,蛋糕都是用秤的賣,就是因為童叟無欺這種特性,覺得這個還是蠻有特色的,一直延用下來,沒有更改。」 沒有改變的,還有蛋糕做法,用水蒸,原料也60年如一日,只有雞蛋、麵粉和糖;當年光復初期,民生物資短缺,全仰賴美國援助,最多的是麵粉,於是就將雞蛋加上麵粉,做成蛋糕,但品質和現在相差甚遠。 蛋糕店老闆楊滉崇:「用原始的爐下去蒸,而且那些火候,就有點影響,製造出來的蛋糕就很粗,有點類似發糕,比較粗。」 除了火侯,打蛋技巧更是決定蛋糕好吃與否的關鍵,雞蛋得打到光滑細緻,沒氣泡,但又不能打太發,過度發酵,蛋糕會變得粗糙;相對的,蛋糕會膨脹得很大,外觀看來大碗滿意,很適合早期農業社會。 楊滉崇:「那時候標榜的,就是要彈性很高,很軟很軟,自然就把它打發酵一點,打發酵一點,口感就差很多。」
    2010/03/07 22:40
  • 【一步一腳印】200個孩子的老爸 用愛修補人生缺角

    林博鈞:「你看上面要打均勻一點,你看上面,還有沒有打好的,我跟你講,再把水吹乾一次,再來擦,阿鴻也是一樣,再把水吹乾一次,這樣會比較好擦。」 明明已經打好蠟,又要員工重新擦過,因為不夠光亮,還達不到完美境界;林博鈞說他從開洗車廠第一天起,就是這種態度,一絲不苟,不僅是對客人負責,也教這群孩子怎麼做好一件事。 林博鈞稱他的員工,是一群迷途少年,他當初認為原住民,比較有力氣,也較單純,所以到新竹山上找國中畢業、沒再升學、無所事事的孩子,給他們工作,提供食宿,薪水也比別家店多,就是希望這群孩子能認真洗車,也鼓勵他們繼續升學。 但工作沒幾天,有意想不到的狀況。林博鈞:「他們下來以後跟我講『老闆,禮拜一我要到法院報到』,隔幾天又『老闆,禮拜五我要到法院報到』,後來我才了解,他們是犯錯以後,有保護管束,法院判保護管束。」 任何一位老闆遇到這樣的事,都會不知所措,但林博鈞沒被嚇到。林博鈞:「你不要以為說,犯錯的孩子就是不好,不是的,他們雖然有小錯,但這些孩子都非常聰明。」 認真去了解孩子犯的過錯,進一步探究原因,發現他們大都是單親家庭,或是隔代教養,父母都沒有陪伴在身邊。 林博鈞:「我可以感觸得到,他們欠缺的是愛,他們回到家裡,可能父母親沒有給他這份愛,所以這些孩子都往外跑,往外跑結交不一樣的朋友,而讓他的人生留下『不好的事情』。」 話說到一半,突然停頓,以為他要說人生留下污點,污點硬是換成「不好的事情」,聽起來沒那麼敏感;林博鈞講述孩子的過往,句句斟酌,就怕傷了孩子的自尊。 他認為外界老說他們行為偏差,是問題少年,這樣的標籤太沉重。林博鈞:「你去愛這群孩子,你會感覺得到,他們的心都是很善良的。」 這裡有愛的教育,也有鐵的紀律。林博鈞:「哪一個人打的蠟?重來一次,再打一次,達不到我的要求,水珠不夠漂亮,什麼都可以省,但是用在客人車上不能省,一省就砸鍋了,你看,你有沒有看到。」 員工拿出抹布,重新打蠟,林博鈞跟著後頭,用水槍再度測試。林博鈞:「剛剛的水珠比較塌,,這個水珠弓起來角度比較大,這樣才叫做合格;當孩子有感受到你的責備,不是因為責備而責備,是因為他做得不好,然後你責備他,因為你有先疼他,他感受得到你是愛他,然後才去責備他的時候,他就不會反彈。」 有時候愛他還不夠,碰上比較不聽話的小孩,林博鈞得另想法子,他說10多年來,想得到的方法,全用過了,還曾有員工找他單挑,即使生命受威脅,他沒有畏懼,反而加緊鍛鍊自己體能。 林博鈞:「我以前都會跟孩子比腕力,我比贏了,你就要聽我的,以前一開始的時候,還會跟孩子跑5千公尺,我跑贏你,就聽我的,我跑輸你,我請你,都要約法三章。」 但孩子不按牌理出牌,在外惹事,仇家、債主全都找上門來,林博鈞硬著頭皮,出面協調。 林博鈞:「當他有困難的時候,你一定要站最前線,你不要當他有困難的時候,跑去躲,當他有困難的時候,你站最前線,他就感覺到,這個老爸是很挺我的,那你叫他學乖,他也會聽你的。」 老闆幫員工處理私人糾紛,不是1、2件,而是很頻繁;能這樣付出,林博鈞說因為把他們當成親生孩子,自然不會閃躲,而是想盡辦法去保護他們,這群孩子也因此被感化了。 林博鈞:「也許他在家裡,父母親跟他講什麼,都不要聽,可是你跟他講什麼,都說『好,老闆我會做,我懂』,你會勸他做的錢,要拿一些回去,他們也會啊!從他完全靠家裡,可以拿錢回家,這兩種極端的情況下,畢竟我們把他教會了。」 教出一點心得來,林博鈞直接到少年法庭,找願意工作的孩子,希望幫助他們走回人生正途,最後連觀護人都主動將出獄的孩子,送來給他;但事事難料,一名不服管教的青少年,找20多名幫派份子,圍毆林博鈞,頭部縫了10多針,他依然不放棄。 林博鈞:「這麼一點點挫折,我就放棄了嗎?我覺得一點點挫折,不會讓我放棄,因為孩子是很可貴的。」 但是太太很為他擔心,這麼真心對待員工,卻被打傷,林博鈞反過來說服太太。林博鈞:「如果就因為這樣,我不再去做,那我請問你,這群孩子怎麼辦?只有一個孩子犯錯,那我之後的這群孩子要怎麼辦?那個犯錯的孩子,有一天也會回想,我當初做錯了,他年紀比較大一點,他可能會想,當初做這件事情是不對的,我不能夠因為一點點小事情,而放棄這群孩子,讓他們在茫茫人海之中,走不出自己方向。」 堅定態度,來自孩子的無助,曾有一名在他這裡工作的少年,因為偷竊,被關3年,林博鈞記下他出獄的日子,要去把他接回來。 林博鈞:「當我第一次去監獄接孩子的時候,我把孩子接到的時候,我問孩子一句話『我說你現在要去那裡?』我問他,孩子身上身無分文,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不知道要往左邊?還是往右?還是要往前走,他自己沒有方向,後來我跟他講『我們回家,回我的家』,就那次給我的感觸,最深、最深、最深。」 既是老闆也是嚴父,員工卻很喜歡圍著他聊天。林博鈞:「我跟你講,千萬不要喝太多酒,也千萬不要喝酒騎摩托車,好不好?明天開始,他喝酒就告訴我,沒有什麼特殊,我也是一介草民啦,我沒有什麼雄心壯志,但是我可能覺得,老天爺給我一個使命感,我管得住他們,他們也願意聽我的,我很用心去愛他們,他們就願意聽我的。」 林博鈞:「我跟你講,風量調小一點,再調小,風量再調小,還太大,好,可以。」 3年前,林博鈞首創幫汽車做奈米鑽石鍍膜,洗車廠收支漸趨穩定,因為洗車也是看天吃飯的行業,雨天就沒人來洗車,曾經遇過雨下一整個月,連員工的薪水都賺不到,現在多了一項奈米鍍膜,生意穩定多了,而且不受雨天影響,鍍膜後1分鐘,就可以沖水,雨天更可以看出它的效果。 林博鈞:「每一顆水珠都是圓滾滾的,它大概呈110度角左右,水珠的角度都是頂起來的,所以像現在很多的水,開出去,大概時速70就沒有水了,都滾掉了。」 水像是被什麼阻隔一樣,很難附著在玻璃,引擎蓋上,就算車子是靜止的,水珠沒有散開,一顆顆慢慢的滾落地面,就好像荷葉上的水珠。 林博鈞:「每一個水珠都像珍珠一樣,一般的水是平面的,它是每一個水珠被頂起來的,它頂起來,是因為它產生一種絨毛,裡面有空氣,空氣才會把水頂起來,就像荷葉一樣,它的原理就是從荷葉來的,荷葉為什麼有水珠?就是這樣。」 吸引顧客上門的,還有另個誘因,林博鈞說,經過奈米鑽石鍍膜,板金比較耐磨,說著說著,他拿起打火機大力敲擊車子,這麼用力的敲,版金出現細細的刮痕,但仔細一看,刮痕是打火機本身的漆,手一擦就掉了。
    2010/03/07 22:36
  • 【一步一腳印】炭烤味永流傳 爸爸的上海燒餅

    熱騰騰的霧氣,模糊了眼前的一切,現在正準備烤燒餅,這番景象和印象中的烤燒餅,很難連結,原來燒餅是放到大甕裡用木炭烤,每次放燒餅之前,都得把大甕洗過一遍,裡面的溫度高達250度,遇到水自然煙霧濛濛,洗甕的刷子,還是老闆邵晏暉自己做的,把麵粉袋上的棉線回收,綁在竹棍上,很勤儉、很守舊,也透露出老店的年代。
    2010/01/31 22:05
  • 【一步一腳印】阿公、阿嬤做環保義工 老社區成新面貌

    阿公、阿嬤聚在里長辦公室,忙著穿義工背心,準備出門打掃社區,這天不是社區義工日,又有寒流來襲,天氣冷颼颼,但知道有電視台要來拍社區綠美化,老人家堅持現身說法,他們當初是怎麼綠化社區的,阿媽比較怕冷、穿著厚外套,背心差點穿不下,仍堅持要一起行動,而且希望給大家好印象,老人家很可愛,個個盛裝打扮還穿皮鞋,儘管如此,阿嬤們說效率不打折,因為義工已經當了10多年,清掃工作駕輕就熟。里長:「我們社區的志工,很多都是退休的阿公、阿嬤,阿嬤的年齡都70、80歲,她願意投入社區擔任志工,你知道她的心情,她可以含飴弄孫,但是她卻願意投入志工的行列。」 這群阿公、阿嬤是北投吉慶里的環保義工隊,主要負責掃馬路、清掃空地,整理社區的植物花卉,知道年紀大體力不如人,阿嬤們更懂得分工合作,一個拿掃把,一個拿畚箕,2個人加起來100多歲,掃起地還是很俐落,不輸給年輕人。里長:「來,向前走,繼續走。」 一群義工穿梭在巷弄裡,不僅要低頭注意牆腳邊的垃圾,也得抬頭環顧四週的牆壁電線桿,找違法張貼的廣告單,一發現有目標物,,阿媽立刻衝上前,用刀片將廣告單刮下來,遇到比較難處理的,還得用吹風機伺候,就在這群義工大力整頓下,一共清除了4千多張各式廣告單,當年廣告單多到貼上2樓的外牆,里長想盡辦法拿梯子用鋼刷,把廣告單全洗掉,強硬的態度讓業者不敢再來貼單,徹底將小廣告單趕出社區,不過有人心存僥倖,還在測試里長的底限,偷偷貼單,但馬上被這群義工清除。 記者:「不會覺得累嗎?」里民:「不會,好像在運動,好高興,愈做身體愈健康,敦親睦鄰,大家比較熟悉,不錯啦,出來掃地出鋒頭,全里的人都認識,為了里的建設、綠化,大家都很高興打拚,愈做愈開心,愈來愈年輕,一般愈做愈老,我愈做愈年輕,綠化得很美,很感恩啦。」 吉慶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整潔就是綠化,在主要巷道種整排羅漢松,空間較小的畸零地則設計小花圃,利用操場跑道的邊緣石,一片一片自己組合花台,不僅如此,隨便轉個彎,常有令人驚喜的發現,花團錦簇好不美麗,數一數,這個轉角種了10多種花卉,色彩繽紛,連民宅外牆也一起綠化,這些都是里長帶著義工,一鏟一鏟種出來的,其實一開始,黃勝宗剛選上里長時很客氣,根本不敢麻煩里民,不過他的決心感動了一位阿嬤,有了微妙的變化。里民:「一開始他在種花,差不多10點多出來,看他們夫妻倆在種花,我說叫人幫忙種,他說他不敢,我說我第一個出來,我幫你叫人,才叫朋友出來一起做義工掃地。」 里民:「他這一任做了16年了,做義工我都有出來。」里長:「妳掃地掃幾年了?」里民:「從一開始,你選上就開始,你選上出來種花,我們就做到現在。」里長:「所以要感恩你們。」 義工就這麼從個位數、十位數,增加到現在已經上百人,團結力量大,他們關注社區的熱忱,也溶化了一些較冷漠的里民。里民:「原本整條路都很髒亂,有狗屎,現在沒有了,為什麼?人家蹓狗,我們從後面馬上把它掃起來,他自己卻反而不好意思,下次他就自己會處理。」
    2010/01/24 22:08
  • 【一步一腳印】畫筆留住故鄉記憶 說故事的畫家

    畫家王傑:「這個建築物整個非常的直,然後上面又有非常多西式的雕花裝飾,那時候就讓我第一個印象,就好像在西方的大教堂看到的管風琴一樣,那又有點陽光照下來,整個這邊的氣氛就好像,充滿著一種神聖的音樂的感覺。」 剛留學回來的王傑,很驚豔基隆有這麼典雅的房子,這是自己的故鄉竟如此陌生,當下反倒覺得自己像個外國人,他站在路邊拿起手中的筆,畫下屬於基隆的巴洛克風格。王傑:「我覺得好像是,我跟著老師傅在貼那個磚頭,或者是在捏這些雕花的東西,每一次畫,就覺得我好像跟著他在一起蓋這個房子。」 就像在國外旅行一樣,走到哪畫到哪,留住美好事物,自己也常深受感動,原本以為站在美麗故鄉不知家鄉美的只有他,作品完成時,有驚人的答案。王傑:「通常第一個反應是,哇好漂亮這個在哪裡,問題是我拿給基隆人看,大概9成以上的人,都不知道在那邊。」 這棟巴洛克建築,就位在基隆市最熱鬧的夜市旁邊,歷經時代洗禮,卻看不到什麼歲月痕跡,雕花完整、華麗依舊,但路過的人們,沒人停下來看看它,它曾是一間診所,已人去樓空,什麼時候會被拆掉沒人知道,這促使王傑更想把它紀錄下來。王傑:「我會覺得應該有個人來做這件事件,我既然會畫畫,就把它畫下來吧,喚起一些對自己家鄉的關懷,或者更加花點心思去了解一下,自己住的地方長什麼樣子。」 從此王傑把老家當成異鄉國度一樣探索,這棟紅磚古厝是日據時代,基隆第一位市長許梓桑的官邸,拱型樑柱托住大露台,充滿英國風情,但轉個彎卻是荒煙蔓草、殘破不堪的景象,想爬上樓梯都有些困難,更不用說剛剛期待的大露台,樹根貫穿地板,盤根錯節,像是一座小森林。 王傑:「這是一個被埋沒的地方,這樣看就很清楚了,埋沒得非常均勻,我對它的期待是它可以被發現,被基隆市的人發現,藉由發現然後深植每個人的心裡面,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不會擔心它未來的狀況了。」
    2010/01/24 22:06
  • 【一步一腳印】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 啤酒廠創新麵包

    酒廠麵包店經理陳惠卿:「每一次都是40、50歲歐里桑、歐巴桑,他的子女帶他過來買,他從很遠,從高雄、從台南,從山裡面出來買,為什麼?他告訴我們,我就胃不好,吃你們的東西不會胃酸逆流,又不會胃漲氣,很多客人跟我們這麼講,我就知道我們這種東西,是一種活菌做的,它就不會胃酸逆流。」 陳惠卿口中的活菌就是啤酒酵母,她以發酵啤酒的酵母取代市面上的發酵粉,在台灣一般只看得到啤酒麵包,把攪拌麵團的水換成啤酒,而用啤酒酵母做麵包則很少有,因為啤酒酵母不容易取得,但這裡得天獨厚,要多少有多少。 專門生產啤酒的酒廠,陳惠卿以前在這家酒廠工作,眼睛看的是啤酒,心裡想的是啤酒酵母麵包。陳惠卿:「跟我們廠長聊天,無意當中他告訴我,他在德國求學的時候,吃的是啤酒酵母發酵的麵包,為什麼在台灣會用一般酵母粉發酵的麵包,所以他說我們在酒廠,要取得這個東西很容易啊,我們為什麼不做做看呢,他這句話讓我在心裡面,就一直很想去開發它。」 5年前,陳惠卿退休,一頭栽入開始做啤酒酵母麵包,她找上酒廠發酵股股長黃秀鳳,2人都喜歡做麵包,還一塊去補習考證照。酒廠發效股股長黃秀鳳:「這個酵母裡面含有很豐富的維他命B12,還有蛋白質,還有很多營養成分,所以把它加到麵包裡面去,麵包的營養成分就很高。」 米白色的啤酒酵母像泥漿一樣,不好照顧,必須保存在4度的低溫,才能維持它的活性,第一次拿到新鮮的啤酒酵母,陳惠卿迫不及待做成麵包,沒想到麵包吃起來卻是苦的。陳惠卿:「它(酵母)死掉以後變成苦的,我們不知道,還是把它加進去做了,所以吃的東西是苦。」 更糟的是麵包不像麵包,啤酒酵母根本起不了作用。黃秀鳳:「麵包沒有辦法發得起來,就是說酵母本身,可能酵母活的部分比較少,我們取到的點,剛開始我們沒有經驗,我們一直在摸索,我們取的點,那個酵母,死的部分可能比較多一點,所以它的活性就沒有那麼好。」 於是改用比較年輕、品質較好的啤酒酵母,麵糰果然發酵成功,軟綿綿像麻糬一樣超有彈性,但也不過1、2天的光景。陳惠卿:「我們同事很可愛,每次遇到發酵不好的時候,她就會說,酵母不好啦,酵母很不好,我說酵母不會說話,你們做不好就賴給酵母,我說你們這樣不會進步,所以他們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就很努力在他們成品上,盡他們最大的努力。」
    2010/01/10 22:30
  • 【一步一腳印】隨風空中飄逸飛舞! 棉花糖的奇幻藝術

    這台棉花糖機看起來沒什麼不一樣,但是當機器一啟動,每個人瞬間睜大眼睛,看傻了!棉花糖像在跳彩帶舞,姿態優美,迎風搖曳,也像天邊朵朵白雲在空中翻騰,卻是伸手就觸摸得到。街頭藝人林進鄉:「後退,往後退,往後退,斷掉了,棉花糖飛走了。」 天外飛來棉花糖又驚又喜,小女生吃到長鬍鬚了,好動的小男童也看得目不轉睛。民眾:「哇,好棒哦!」 一般棉花糖都只在鍋爐內繞圈圈,捲成一球,林進鄉與眾不同,讓棉花糖在空中飛舞,還可以拉到10公尺長,遊客不斷被吸引過來,驚呼聲此起彼落。民眾:「厲害,厲害,再後退。」 林進鄉:「一個棉花糖好像不太能聚集那麼多人,是因為它聚集好多人才停下來。」民眾:「這裡在幹嘛,因為他不是在賣棉花糖,他在賣他的表演。」 像片片白雲的棉花糖吃起來,究竟滋味如何?已經寫在民眾的臉上。民眾:「光是看他表演就很舒服,不一定要吃到棉花糖。」 林進鄉是一名模具開發員,他拚命存錢,自己也開了一家工廠,沒想到被倒了上千萬,但他沒被命運打倒,回到起點,又從模具工廠作業員做起,為了貼補家用,他利用假日到夜市遊樂區,擺攤賣棉花糖,孩子的一句話觸動他敏感的神經。林進鄉:「我的小孩很喜歡吃棉花糖,她說爸爸吃棉花糖會噎住,我說好,有一天我會研究,讓它比較細一點。」
    2010/01/10 22:12
  • 【一步一腳印】古坑咖啡傳奇 創造台灣地方新文化

    吳永堃:「來各位,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步道,就叫做『文化步道』;人家說3隻魚叫做『鱻』(ㄒㄧㄢ)嘛!4隻魚呢?4隻魚是什麼,叫做『ㄧㄝˋ』,就是4隻魚浮出水面。」 吳永堃不僅是土石流防災專員,還是社區導覽員,對每一項設施,如數家珍,因為他曾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古坑咖啡崛起,繼而帶動風潮,就是他任內一手推動。 10多年前,由於父親年紀大,舉家回故鄉,也投入社區工作,才剛想要好好發展社區,卻遇上921大地震,吳永堃更認真思考家鄉的未來;華山在日據時代是咖啡種植地,他認為咖啡是個方向,恰巧又看到有村民在烘焙咖啡豆,當下有了具體的做法。 吳永堃:「華山不只是在賣咖啡,華山是在賣咖啡的文化。」 當時吳永堃把有關咖啡的陳年往事,全挖掘出來,也要開咖啡店的村民跟著做。吳永堃:「每一家店都必須要準備三樣寶,第一個是主題,第二個是特色,第三個是故事,每一個店家你必須具備這些東西。」 華山雖然曾是咖啡產地,但因為成本過高,早被市場淘汰,村民並不看好可以鹹魚翻身,吳永堃沒受影響,反而更積極舉辦各種活動,而且擅用媒體力量。 吳永堃:「幾乎是我們辦一個社區小小的活動,比如說烹飪教室啦,那媽媽就會做很多美味的菜出來,然後就通知記者來這邊,然後看看我們社區媽媽的展現,她們因為有了舞台讓他們表演,然後又能上鏡頭,她們都很高興啊!就這樣一直去利用,這樣去凝聚整個社區團結的力量,還有整個知道說怎麼行銷,怎麼包裝。」 吳永堃就把華山的好山好水和夜景,包裝咖啡,一起行銷。吳永堃:「我們華山這個地方,剛好是西部平原最高的山,離西部平原最近的,我們想說前來講夜景、夕陽,可以說都是頂尖的,那我們想說,怎麼用咖啡,跟夜景怎麼結合在一起,把它劃成等號。」 不過卻發現台灣人習慣,一早喝咖啡提神或是喝下午茶,很少晚上特地去喝咖啡。吳永堃:「很多人喝咖啡都會怕喝一喝,晚上睡不著,常聽到這些話,對不對,但是我們現有辦法,把它煮一杯低咖啡因的咖啡,讓你回去照樣睡。」
    2009/09/20 22:16
  • 【一步一腳印】土石流防災專員 守護家園「歡喜做,甘願受」

    土石流防災專員吳永堃:「天稍微亮的時候,雨比較小的時候,我就上來,然後上來一看的時候,才知道一大片的土石已經推下來。」 吳永堃:「這次雨特別大,而且雨下得越大,我們心越沈重,越感到心慌,因為我們整個社區,所有些保全對象的生命,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吳永堃是農委會水保局的土石流防災專員,他主要工作是觀測土石流撤離村民,而撤離的依據,來自這個雨量桶,全台灣有1千多條潛勢溪流,也就是有爆發土石流危機的河川。 水保局在每一個潛勢區域,都設置這樣的雨量桶,當颱風來襲,吳永堃要隨時回報累積雨量,這項數據也是水保局發出土石流紅色警戒的重要參考。 土石流防災專員吳永堃:「我們第一次傳是從零開始傳,零傳然後一直下雨,一直下雨,下到150的時候,再傳到防災中心。」記者:「用手機?」吳永堃:「對,用手機去傳,然後到200傳第三次,250傳第四次,300傳第五次,然後滿了對不對,我們就必須把它倒掉,重新再量。」 吳永堃:「回想起這回八八水災雨來得又急又大,從沒有像這次,倒過這麼多桶水,差不多2個小時就達到300,如果一般很平緩的話,當時測起來的話,1個小時大約是40釐米的雨量,或是50左右很穩定,所以這次2個小時就300,它下瞬間大雨時候就會很快。」 擔心雨量滿過300毫米,沒及時倒掉,會影響準確度,吳永堃不太敢入睡,他說以往颱風天,最長撐個2天不睡,這回八八水災,大雨下不停,連續3天沒睡。 吳永堃:「越倒心越慌,所以我就兩頭跑,我就家裡,然後這邊,然後來跟村長,看看村長這邊的狀況怎麼樣,那我們兩個要討論出一個,什麼時候要撤離,這才是最重要的。」 什麼時候撤離早有標準,但吳永堃和村長通常不會等到最後一刻,他們會依據氣象局的雲圖,以及雨量分布,自己做判斷,提前在淹大水、道路中斷前,撤離村民。 尤其颱風天,山區容易電訊中斷,即使政府發布土石流警戒,根本接受不到訊息,小小的雨量桶,就成了全村的救命符。 吳永堃:「整個我們華山這個地方,每24小時,下了400公釐,我們就準備要撤這些保全對象了,這些居民,危險的居民,所以那時候就2個小時300公釐了。」記者:「所以3個小時就達到要撤離?」 吳永堃:「對,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村民撤離到安全的地方,吳永堃想了一個好方法,將左鄰右舍,5個人編成一組,共乘一部車,一旦要撤離,司機負責把人找齊,我們的防災機制,分互助組,就像軍中一樣,1個弟兄照顧4個弟兄,那我們是把這個機制,變成1個司機,照顧4個組員,那我們在撤離的話,就差不多在15分鐘以內,就有辦法把它整合,然後就開著車,直接到達收容所,速度會很快。」 吳永堃平常就會訓練村民如何撤離,免得災害發生時驚慌失措,而華山村也有一項得天獨厚的條件。 吳永堃:「這邊蠻多的咖啡廳民宿,那我們撤離到民宿,然後住的是套房,吹冷氣,也蠻不錯的。」記者:「所以他們也很願意撤離?」吳永堃:「對,對,對,所以我們這邊算是高級的安置中心。」 計算雨量觀測土石流,吳永堃站在防災的第一線,算準時間撤離村民,他也是村落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吳永堃:「我們防災專員等於是衝在第一線,第一線如果沒有危險,如果能夠把所有人撤離,當然這是萬幸,不過如果出門的時候,遇到災害的時候,我們是第一個絕對要犧牲的,所以說要怎麼說,這也是一種無奈,所以我呼籲,防災專員,還是村長,還是警察,去每一戶叫他們撤離的時候,我希望,拜託,拜託,不要拖時間,快點撤走,撤走可以保住防災專員的生命,又可以救到自己的生命,你如果在那邊拖半個小時,後面可能多死50、60個。」 吳永堃說到有些激動處,他只有一個目的。吳永堃:「我們做防災專員,最安慰的就是說,將村莊的人都撤離,不要讓他們受到災難,這樣就好了。」 這份壓力外人很難體會,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土石流防災專員是志工性質,完全無給職,從921隔年擔起這個責任,到現在已經9年了,同時間也花精神在社區重建上,最後導致外燴辦桌的事業,因此荒廢。吳永堃:「以前一個月,可以賺到30萬至50萬,一個月哦,但是,現在一個月賺不到1萬元,我跟我太太說,我現在只賺我抽菸而已,抽菸跟喝水,吃飯要給我老婆養。」
    2009/09/20 22:12
  • 【TVBS前線報告】見證人性溫暖! 救災過程全記錄

    台灣人的善良和溫暖,患難見真情。主播張孋嬅和攝影曾福強,詳實紀錄了風災第5天,在旗山國中的救災過程,早在總統下令全國總動員之前,已經有好多民眾自發性的動員到災區,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志工們挺身當災民的後盾,在艱困中陪他們走過。
    2009/08/17 15:35
  • 【發現台灣味】基隆廟口夜市美味 咖哩炒麵逆轉勝

    看準基隆廟口夜市的人潮,王淑華在夜市旁邊開了一家麵店,起初賣的是陽春麵,不料門可羅雀,對料理有濃厚興趣的王淑華不氣餒,熬了3年卻還不見起色,依然不放棄,她對自己煮的麵很有信心,認為只是選錯了類別,陽春麵太普通了,於是她把陽春麵改成炒麵,而且不同於市面上的台菜口味,走的是咖哩風。 一早10點多就有客人上門,連續好幾桌都是上了年紀的阿嬤,不會太辣,老人家也可以接受,而且一吃就是20年,就算搬離基隆還是忘不了。顧客:「好像吃過了會回味,好像口感會回味這樣子,所以回來一定來這裡吃。」 老闆王淑華:「我們咖哩粉吃起來會香,又不會很辣,微辣又香。」 為了這罐咖哩粉,王淑華費盡心思,一開始用印度咖哩,但口味太重並不適合台灣人。王淑華:「咖哩粉有很多家來推銷,但是都不合用,不合用就自己想辦法,慢慢地改變咖哩粉。」 最後她自己到台北找進口商行,一家一家咖哩粉慢慢試,再自己調配一些香料,重新設定比例,找出與眾不同的口味,而且為了增加炒麵的甜度,大量使用洋蔥。王淑華:「味精吃起來比較容易口渴,所以洋?本身有甜味,所以味精就可以減量,所以客人吃起來就不會口渴。」 雖然只是一盤炒麵,王淑華對於配料很講究,她利用海鮮來提味,而不僅貨要新鮮,也比較各種不同的蝦子,找出最對味的一種,儘管成本多出3成。王淑華:「用劍蝦,肉會Q,比較Q,甜度也比較好,用劍蝦炒,麵比較甜。」 除了種類,蝦子大小也有一定標準,王淑華說要做到物超所值,讓顧客都有愉快的用餐心情。王淑華:「我要求蝦子不能太小,要中等的就可以了,太大隻也不合成本,要中等的,像是豬肝比較不好的,我就退貨。」 顧客:「它的炒麵不會很乾,有的很乾,然後它的豬肝也不會有腥味,粉粉的,然後蝦子也是一吃就很新鮮,好像現撈的。」 炒麵的肉片也會特別處理,把肥肉去除,筋也挑掉,提升肉質口感,而切下來的肥豬肉也沒浪費,直接炸豬油。王淑華:「豬油炒麵會比較香,香氣很重要,所以我們的東西都是當天的,都要現切,今天叫的貨今天一定要賣完。」
    2009/06/14 22:48
  • 【一步一腳印】永不言棄! 亞洲車神拚出路(下)

    經過1年已經可以站了,但沒有知覺不能走路,卻奇蹟似的可以騎車又飛又跳,廖武雄宣布復出。廖武雄:「4場比賽裡面我參加了3場,3場都拿冠軍。」記者:「那你的腳都還沒好?」廖武雄:「都還沒有好,真的我連跑步都不能,走路都很勉強,都用拖的。」 記者:「這樣可以得冠軍?」廖武雄:「不曉得,我現在想起來也是很天才,這就是那時候我事後又斷掉之後參賽的照片,比賽前都說跛腳ㄟ小心一點,不要那麼逞強,就這樣消遣我,比完賽之後我說哎啊,你們還是要加油努力,正常人輸一個跛腳的,真的是很難看啦,他們會消遣我,比完賽等我贏他們之後,換我消遣他們。」
    2009/04/12 22:05
  • 【一步一腳印】永不言棄! 亞洲車神拚出路(上)

    今天這位主角會用「車神」來形容他,而等一下會看到一些非常精采、刺激的鏡頭,這位號稱為亞洲車神的人物,他不只是追求過癮跟追求刺激而已,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路,也可以說是非常的一步一腳印。
    2009/04/12 22:03
  • 連續10年參與大甲媽祖遶境 張孋嬅堪稱「採訪達人」

    每年3月台灣的民俗盛事就是大甲媽祖遶境活動,TVBS主播張孋嬅已經連續10年南下隨行採訪,堪稱「媽祖遶境採訪達人」!即使已經熟知民俗典故,每年出發前都還是不改認真的個性,向民俗老師與專家請益。
    2009/03/27 19:45
  • 【發現台灣味】務實而堅持 傳統小吃新生命

    黃嘉宏:「來喔!芋丸,買5粒送1粒!」 黃嘉宏包起芋丸,又掐又壓特別用力,這雙手原本是在拆解汽車零件,為了挽救母親柑仔店生意,他辭掉修護廠工作回家幫忙,一回來竟然先收掉柑仔店,他認為做事應該專心一意,他只選擇一樣,在門口擺攤賣芋丸。 芋丸是鹿港的傳統小吃,芋頭包上後腿肉放到蒸籠�蒸,黃嘉宏說會想做芋丸,是因為聽8、90歲的老人家說,看到芋丸就想到童年,那是令人無法忘懷的味道,這讓黃嘉宏決定賣芋丸,但店一開張就遇到瓶頸。黃嘉宏:「你吃到別家的,和吃我們自家的都一樣,所以我們要突破,一定要有改變。」 想做不一樣的口味,黃嘉宏採用較有Q度的檳榔心芋,香氣比較飽滿,但還不夠獨特,他把市面上看得到香料全買回來,一樣一樣調味。黃嘉宏:「做好以後給鄰居吃,這個人吃、那個人吃,讓多一點人試,請他們評論一下,你覺得這樣好,還是昨天的比較好,還是今天的比較好。」
    2009/03/22 22:4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