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一步一腳印】社區居民動起來 讓七星潭不一樣

記者 張孋嬅 / 攝影 劉文彬 報導
發佈時間:2010/03/14 22:5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曲線迷人的七星潭海灣,是花蓮必遊景點,縣政府近來將它列為風景特定區,大興土木增建休閒設施,人潮來了,以為能帶動地方繁榮,與海灣相對的社區,卻反而陷入痛苦深淵。社區居民:「來遊玩的(遊客),垃圾都隨便丟。」 社區的婆婆媽媽開始和垃圾作戰,看到垃圾就掃,從自家門前掃到大馬路,左鄰右舍碰頭都會互吐苦水,後來大家好心設置垃圾桶,但這個方法很快就夭折。社區居民:「垃圾筒沒有用,垃圾丟下去,小狗叼起來更髒,就全部收掉了。」 每年到七星潭的遊客超過百萬,緊追太魯閣120萬遊客,因此帶來的垃圾有多少可想而知,雖然環保單位配置2名清潔隊員固定清掃海灘,但杯水車薪,除了海邊,遊客還把垃圾丟在社區的空地和空屋。社區居民:「整包隨便亂丟,整個垃圾袋直接往外?,連尿布也是,上次我們清旁邊大水溝的時候,雜草裡面都是打包好的垃圾袋。」 這群婆婆媽媽沒有被擊倒,任勞任怨,一有空閒就集合起來掃地,和垃圾奮戰到底,人也越聚越多,環保志工隊就這樣成立了。社區居民:「其實剛開始,都是在自家的附近掃而已,現在我們是越做越大,我們事業越做越大,擴展到社區整個區域,甚至到海邊淨灘。」 不僅掃垃圾,環保志工隊連水泥斜坡上的沙子也掃,原來是怕老人小孩走路滑倒,也讓單車族騎得安心,不會因為細沙打滑摔跤,婆婆媽媽沒有因為遊客一再亂丟垃圾而氣餒,反而付出更多心力,把環境打掃得更乾淨,遊客感受到了,行為跟著轉變了。社區居民:「後來遊客有改變,看我們這裡有在打掃,比較不會亂丟了,有時候包整包(垃圾)拿上車,帶回去丟。」 不但遊客的改變令人意想不到,這群娘子軍還掃地掃到得獎。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游煌明:「96年度,七星潭社區還榮獲全國的環保模範社區,有參與的,我們擠入前十大,原本只是一個自發性的動作,到最後也上級機關的關注,居民做起來感覺到那種榮譽感,工作做起來就不一樣,更積極、更努力,也做得更快樂。」

這份榮耀和肯定,從中央又紅回地方繼續發酵,進駐七星潭的飯店業者,主動贊助社區辦活動。游煌明:「他看到義工組織這麼認真在做,然後遊客來到這裡,把環境維護得相當不錯,來這邊做生意的,覺得比他自己去請人清掃還好,所以他們跟社區也會有比較好的互動。」

除了飯店業者,當地的柴魚工廠也轉型為博物館,介紹七星潭歷史、提供風味餐,吸引人潮,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也有了新方向,想運用社區力量創造觀光收入,而不是只在環境整潔上。游煌明:「我們在想,居民是不是也能夠利用他現在居住的房子,做一個修整,做一些手工藝品的啦,在地小吃的啦,甚至是比較具地方特色的產品,把它研發出來。」

游煌明剛接下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有很多想法,看到其他鄉鎮,把回收的飲料空罐做成帽子,游煌明夫妻認為,七星潭遊客多,空罐也多,更有條件可以發展這項手工藝品。環保志工隊總幹事林書禾:「我們海邊太陽大,很需要一些遮陽的帽子,你看它是鋁箔的,它就有隔熱的效果,甚至我覺得做出來之後,我們可以有些面,白色的翻過來,可以彩繪,彩繪我們這邊特有的圖案,最好就是說研究可以折疊的,不佔空間,不然這樣很佔空間。」

3個人腦力激盪,從鋁箔空罐一路討論到啤酒罐。游煌明:「漁村喝酒文化是很普通的,那在這邊,又是觀光客喜歡到的地方,吹個海風,帶個幾瓶啤酒,來這邊小酌一下,跟朋友聊聊天,相當普遍,相對的,在海邊也留下他們不願意帶走的垃圾,也許我們可以做船,可以做魚,這些屬於海邊的特色。」

說到在地特色,有一項捕魚工具,比船更能說明七星潭的漁業型態。七星潭居民第二代邱永昌:「那個鋁罐可以做成膠筏,不要做這個船,做成膠筏,為什麼我覺得要做膠筏,因為做膠筏,我們可以請那個大哥來教我們,做膠筏的大哥,他幫我們實地指導,他就當老師,教我們做縮小版的膠筏,將來觀光客來的時候,還可以用工藝教室20分鐘,現場DIY教做膠筏,這樣就融合你的理念了,我們在地的人老師傅可以有工作,因為現在不可能那麼多人要做膠筏,一年做一艘差不多,我想這個做膠筏的構想真的很不錯。」

七星潭是一個傳統漁村,沒有任何港澳設施,不論出海或是登陸,只能靠膠筏直接搶灘上下岸,漁獲量因此受限,漁業也早就沒落,年輕一代大都移往都市發展,邱永昌是近來回鄉打拚的第一人。邱永昌:「這邊其實在地的文化,跟台北市大都市高級社區滿像的,我們這邊的人,也是很自發性地在做一些環保的事情,打掃清潔,那我就覺得說,我應該可以回來了,應該是時候。」

放棄都市高薪工作,毅然回鄉從事嚮往已久的藝術創作,但心中還是有一絲忐忑。邱永昌:「說是返鄉,其實又是另一段的拓荒了,那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我希望,因為我也認識跟我同年紀的年輕人,我希望說跟總幹事的合作,跟社區的合作,由我當例子,可以讓外地的年輕人可以回來家鄉。」

返鄉有一段時間了,當初內心的忐忑,現在已經煙消雲散。邱永昌:「我看到曙光了,就像看到七星潭的日出一樣,因為我覺得我們三個人不只是三個人,後面還有很多不願意、不好意思出來講話的人,我覺得我們社區就像是七星潭的日出一樣,就算是陰天,它也看得到太陽光,我覺得有希望。」

希望的起點就來自這群婆婆媽媽,當初她們自動自發為,社區整潔盡心盡力,無形中凝聚社區意識。游煌明:「義工媽媽雖然是小小的一個組織,其實義工媽媽影響力相當大,在一個家庭裡面,只要義工媽媽出來掃得高興,團體大家在一起是很活潑的、很自在的,回去她會把這種氣氛,帶到她的家裡面,然後讓大家知道,我們這個社區是有一群人這麼關心,大家關心的這麼高興,那把這種氣氛傳播出去,那整個就現在講的,所謂的社區營造,我覺得社區營造最重要的是人的營造。」

社區有了向心力,社區發展協會如虎添翼,向中央申請多項軟硬體設施,已經核准下來,未來要蓋工藝教室、成立導覽中心,而這群婆婆媽媽就是最好的成員,從拿掃把到即將展開手工創作,積極為漁村社區邁向觀光區而努力。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七星潭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3

0.0498

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