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來自地獄的法官更新時間幾點氣墊麥當勞健身腎衰竭 林思宇潭美颱風最新颱風路徑搶救理工補運
  • 搜尋:

    定期篩檢 結果共55筆

  • 肩膀痛竟是攝護腺癌末期!僅4年可活 醫:符合1條件快就醫

    英國車手霍伊爵士以自行車運動為人熟知,他曾榮獲6面奧運金牌,被譽為「自行車之神」。然而,這位傑出的運動員今年2月卻傳出罹患癌症的消息。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霍伊透露自己的癌症已經進入末期,醫生預估他僅剩2至4年的生命。更令人同情的是,他的妻子也被診斷出患有難以治癒的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可謂雙重打擊。
    6小時前
  • 女性注意輕忽「這兩件事」 醫師:罹子宮頸癌風險高!

    子宮頸癌是發生在子宮頸部位的惡性腫瘤。大部分的子宮頸癌與持續感染高危型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特別是HPV16型和18型。早期階段的子宮頸癌通常沒有症狀,因此篩檢很重要,醫師提醒透過疫苗接種、定期篩檢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發生風險。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癒率。
    2024/10/21 23:03
  • 每8人就有1人腎病變!名醫激推「1食物」難吃效果佳:護腎又防癌

    台灣腎臟病的盛行率突破12%,每8人就有1人恐有腎臟病變,不過由於沒有定期篩檢的習慣,有超過96%的人可能罹病卻不自知。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建議大家平時可以多吃「生」大蒜,既能抗發炎,還可以增強免疫力、降膽固醇,甚至還可以防癌、失智等等,對於身體益處多,推薦大家可以嘗試。
    2024/09/30 12:55
  • 30歲女無症狀!照胃鏡驚見「5公分腫瘤」 醫:9類人應定期篩檢

    在許多人眼中,胰臟癌是一種「沉默的殺手」,這是因為它在早期階段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最近,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的林相宏醫師於粉絲專頁《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名30歲的女性因家族有多種癌症病史,包括胰臟癌、乳癌和膽管癌,雖然她沒有慢性病或明顯不適,但在檢查時竟發現胃壁上有一個來自胰臟尾部的5公分腫瘤。
    2024/08/13 13:29
  • 不健檢「公司罰3千」!40年老菸槍一照發現「肺腺癌2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許多企業為防疫紛紛要求員工定期健康檢查,想不到這項政策意外幫助一名58歲的老菸槍及早發現肺腺癌,搶得治療先機。臺中醫院顧問醫師博士鐘威昇26日在記者會中分享這名病患的案例,呼籲民眾把握早期篩檢的機會,才能在疾病初期及時治療。
    2024/07/26 22:53
  • 33歲女乳房摸到0.5cm硬塊!4個月變八倍大 確診最惡乳癌

    對抗乳癌!一名33歲的陳小姐,兩年前洗澡時意外摸到右邊乳房有異物感,就醫檢查後初步評估為0.5公分纖維囊腫,但沒想到僅短短4個月,竟長到4.2公分,確診變成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醫師指出,三陰性乳癌的復發風險高,且主要好發在40歲前的族群,越年輕罹患的乳癌越為惡性,也因此,希望女性養成定期篩檢,不要等到摸到硬塊才就醫。
    2024/06/19 17:06
  • 乳癌年奪近3千命!「2高危族群」拉警報 定期篩檢降死亡率

    乳癌防治為我國女性的重要健康議題,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診斷為乳癌個案有1萬5448人,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根據衛福部2022年死因統計,有2834名女性死於乳癌,是婦女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為了有效篩檢乳癌,國民健康署補助2大族群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以降低30%晚期乳癌發生率並減少41%的死亡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024/05/03 08:40
  • B肝帶原者沒定期追蹤 醫檢查指數超標破百倍...肝癌第三期

    定期篩檢相當重要! 一名60多歲B肝帶原者,因新冠疫情都不敢到醫院,導致近幾年都沒有追蹤肝臟的情況,但一次健康檢查卻發現甲種胎兒蛋白(AFP)升高到1700多ng/ml,正常上限只有7ng/ml,近一步檢查發現好幾顆肝腫瘤,配合著核磁共振結果,確認肝細胞癌第三期。
    2024/01/08 12:09
  • 不痛的乳癌篩檢!「驗指紋」取代乳房攝影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定期篩檢就能及早治療、降低死亡;英國有研究團隊,開發出分析指紋上的汗水蛋白質成分及含量,就能判斷出是否罹癌的技術;這種非侵入式的檢測,既不會痛,費用也更低,有望在未來取代傳統的乳房攝影。至於降低心因性猝死風險,現在也有新科技,一款心電圖成像背心,只要穿上五分鐘,就能繪製出詳細的心電圖。
    2024/01/04 19:54
  • 無聲殺手!蕭言中大腸癌逝 醫曝「3症狀」是警訊

    漫畫家蕭言中今天因大腸癌逝世。醫師提醒,大腸癌早期沒有症狀,應定期篩檢,尤其發現血便、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最好就醫諮詢,早期大腸癌容易治癒,5年存活率逾9成。
    2023/11/18 20:43
  • 大腸鏡照出「不到1公分瘜肉」 醫驚:漏掉一定是嚴重大腸癌

    大腸癌在台灣每年發生以及死亡人數,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高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二位以及第三位。由於大腸癌早期沒有症狀,需要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在臉書貼出一張患者的大腸鏡照片,患者大腸息肉不到1公分,但他強調,這息肉如果遺漏掉,三年後一定是嚴重大腸癌。
    2023/10/18 10:57
  • 定期篩檢降死亡及晚期風險 口腔癌早期治癒率85%

    每年約8000多人罹患口腔癌,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死亡及晚期口腔癌的發生風險。國健署提醒,曾吸菸、嚼檳榔者,一定養成每2年定期篩檢習慣,第1期治癒率高達85%。
    2023/04/20 15:21
  • 醫曝大腸癌7徵兆 「最後1項」最可怕:多半已晚期

    大腸癌已經連續15年高居國人10大癌症榜首,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被新診斷為大腸癌。大腸癌的發生與年齡、基因、生活型態有關,台安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黃郁純提醒民眾,大腸癌有7個小徵兆,包括長期便祕及糞便變細等,但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很多大腸癌前期沒有症狀,以至於發現時已是中後期,因此定期篩檢、及早揪出大腸癌並進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事。
    2023/03/29 23:14
  • 每年近2萬人罹大腸癌!男發生率高1.5倍 「這檢查」要做

    國人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癌,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賴正大表示,糞便潛血檢查如果呈現陽性,就會再執行大腸鏡檢查,而這幫助很多人揪出大腸息肉,提早切除減少大腸癌發生率。
    2023/03/16 12:58
  • 疫情下降!住宿式機構工作人員取消快篩 住民改一週一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宣布,調整各類型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定期執行COVID-19公費快篩之措施,今(2023)年2月27日起取消社區式照顧機構定期快篩措施,並於同日起放寬住宿式照顧機構快篩頻率,本次定期篩檢措施調整至3月31日止。
    2023/02/23 14:07
  • 聽到免費順便檢查!驚見瘜肉揪出大腸癌 醫籲這類人定期篩

    定期篩檢格外重要!一名63歲的女性本身無特殊病史,聽說有免費的糞便篩檢就接受檢查,發現潛血陽性接受大腸鏡檢查,切除一個外觀不規則的瘜肉,化驗竟是早期癌。醫師指出,大腸癌篩檢包含糞便免疫法、直接大腸鏡篩檢,適用族群不同。國內建議50至74歲之間的一般風險民眾進行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篩檢,可以有效下降大腸癌發生率及大腸癌死亡率。
    2023/01/05 14:50
  • 早發現可治癒!肺癌死亡率居冠 專家籲「這族群」定期篩檢

    肺癌是台灣國人多年來十大癌症死亡率的榜首,也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名。根據外媒《Daily Mail》報導,英國國家篩查委員會(UKNSC)建議,凡55歲以上曾抽過菸的人士,都應接受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進行肺癌篩檢。
    2022/11/17 15:54
  • 大腸癌發生率高 定期篩檢、正常作息助預防

    多年來,大腸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而大腸瘜肉,普遍被認為是大腸癌前兆,醫師建議,除了養成良好生活作息及飲食,也要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另外也可以補充好菌,幫助維持腸胃菌相平衡。
    2022/08/26 22:24
  • 每年帶走2000人!乳癌高危險3族群 專家曝預防8招

    「乳癌」是台灣婦女最容易罹患的癌症,發生高峰約落在45至69歲間。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逾萬人確診乳癌,死亡人數更高達2000人,平均每日有6位婦女因乳癌失去生命。營養師陳怡錞指出,除了定期篩檢,平日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是預防乳癌的重要關鍵。
    2022/08/11 05:40
  • 婦女癌王!每天有8人死於乳癌 及早揪出可降41%死亡風險

    歌手朱俐靜3日因為乳癌離世,也讓乳癌議題受的關注,依據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萬4856人,平均每36分鐘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是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而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國際間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及早發現,在第0期及第1期存活率超過94%,但到了第4期的5年存活率僅約35%,國健署提醒,定期篩檢可以降低41%的乳癌死亡風險,並減少30%的晚期乳癌發生率。
    2022/07/06 11:09
  • 台灣乳癌年輕化! 好發年齡「較歐美」早10歲

    歌手朱俐靜因為乳癌病逝,讓乳癌議題受到關注!專家指出,國內有兩個好發年齡層45歲左右和更年期,近幾年也有年輕化趨勢。而乳癌發生跟賀爾蒙有關,野獸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影響,建議女性在25到30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定期篩檢,有家族史的民眾更應該每年做乳房超音波檢查。
    2022/07/05 15:31
  • 抓黑數!6/27起社區機構每週定期快篩 日照、托嬰中心在列

    因長照機構定期篩檢能有效加速投藥,目前效果不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除了長照住宿機構外,6月27日起,社區式機構也要進行開始做定期公費快篩措施,服務對象每週定期快篩2次、未滿2歲者免篩,有症狀則須進行PCR,工作人員每週至少1次,希望以此措施及早篩出確診個案,及早領藥、派案做分流就醫措施。
    2022/06/24 14:32
  • 醫院篩檢放寬 指揮中心訂「這六類人」入院免再篩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鑒於近期本土疫情持續嚴峻,為兼顧防疫量能與有效風險控管,並配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診個案處置及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修訂,指揮中心調整「醫院因應COVID-19醫療應變措施」之已解除隔離確定病例得免除篩檢條件,未來確診且已經解除隔離,而且符合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15天以上到三個月內的「住院病人」、「陪病者」、「探病者」、「急診留觀24小時以上之病人及其陪病者」、「醫療照護人員」、「採檢人員」不用再入院篩檢,也不用定期篩檢。
    2022/06/07 14:23
  •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PCR確診 昨才到立院質詢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今(3日)表示,今天收到新冠肺炎PCR檢驗結果為確診。蔡適應今中午發布新聞稿表示,由於立委工作時常接觸不特定民眾,所以他有定期篩檢習慣,今天上午在家快篩時呈現陽性反應後,隨即前往採檢PCR。
    2022/05/03 13:18
  • 台灣每天約7.3人死於乳癌 「做這些」降低41%乳癌死亡風險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天大約有7.3人死於乳癌;而三陰性乳癌一向被視為最棘手的乳癌類型,在過去只有傳統化療可對付,但現在新藥出現,它可以降低4成2遠處轉移或局部復發的風險,醫生提醒,定期篩檢很重要,研究顯示能大幅降低乳癌死亡風險。
    2022/04/30 23:1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