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太陽花女王邁巴赫女星直腸癌小虎隊龍天翔寵物過世崩壞照捷利倒閉統一獅新店
  • 搜尋:

    重症科 結果共88筆

  • 打疫苗產生磁力?醫笑揭「萬磁王」真相 具2條件就能吸

    近日國外接種完疫苗的民眾紛紛傳出疑似身體產生磁性的消息,台灣也有許多人都出現「莫德納手臂」的狀況,可以吸附鐵製餐具不落地,宛如成為現實版「萬磁王」,引發社會熱議。不過已有多位醫師都發聲駁斥,新冠疫苗不含金屬,重症科醫師黃軒也分析「2大因素」笑喊「那是假訊息!」
    2021/07/12 13:27
  • 712沒解封縣市「不等於防疫差」 名醫6字警告引認同

    近來本土疫情逐漸趨緩,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8例本土,創下進入三級以來新低,至於7月12日是否如期解封,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今日胸腔重症科醫師蘇一峰直言,「每個縣市的疫情嚴重程度不同,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比較。」
    2021/07/05 20:19
  • 對外包裝狂噴酒精能滅病毒? 醫:關鍵在手指

    本土疫情近日稍微趨緩,三級警戒依舊持續,民眾為防疫減少出門,開始居家下廚,或利用外送平台解決三餐,當拿到餐點時,常會拿酒精噴灑外包裝進行消毒。對此,重症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民眾對外送食物包裝噴酒精消毒實在讓他很傻眼,並點出想要杜絕病毒散播,其關鍵應是「勤洗手」,而非消毒外包裝。
    2021/07/05 18:24
  • 鳳山大樓5確診 醫揭電梯「病毒群魔亂舞」關鍵不只按鈕

    高雄鳳山某大樓近日爆發2戶共5人確診,2戶分屬不同樓層彼此也都不認識,高雄衛生局疫調後初判是搭乘電梯造成「環境接觸感染」。對此,重症科醫師黃軒今(1)日指出,電梯宛如一個封閉式箱子,按鈕僅是危險因子之一,只要電梯內風扇一旋轉,病毒就會開始「群魔亂舞」,並提醒民眾出電梯前後的注意事項。
    2021/07/01 12:25
  • 染疫指甲也有症狀?醫曝4細微變化 發病後恐完全脫落

    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一般民眾熟知的發病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難、嗅味覺異常、全身無力、肌肉痠痛、腹瀉與流鼻涕等,不過重症科醫師黃軒今(30)日指出,在臨床上,除了民眾出現的症狀或身體狀況的表徵,其實「指甲的細微變化」也能協助醫師「破案」。
    2021/06/30 13:34
  • 莫德納將開打!醫列4類副作用 「3大狀況」要立刻就醫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莫德納疫苗7月1日起陸續開打,民眾除了預約接種外,也相當關心施打後的副作用。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接種疫苗的常見副作用包括「一疲二發三嘔四痛」,若局部或全身性反應在「48小時」後仍未消失,就建議立刻就醫。
    2021/06/30 12:17
  • 雙層口罩抗Delta堪比N95? 醫:這兩種人別戴

    Delta變異株傳染力驚人平均1傳6人,大舉入侵全球至少92國,而秘魯返台祖孫群聚案12人有8人染上Delta病毒。對此,前國健署長邱淑媞建議可用醫用口罩加布口罩防範,但重症科醫師黃軒則有不同見解,認為有兩種人不適合。
    2021/06/28 11:18
  • 購買防疫物資 當心大賣場這幾處 新冠病毒危機四伏

    這波台人歸國潮過後,台灣境外移入個案激增,確診人數也節節飆升。有醫生形容,台灣此刻進入關鍵倒數28天!因為前14天是觀察返台的人有沒有染病,後14天是觀察接觸者是否染病,是非常容易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的關鍵期。為了減緩疫情傳染,防疫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裡,為採購生活必需品,「大賣場」成為必去之處,但賣場其實有很多「隱藏細菌」,不可不慎! TVBS《健康2.0》特別邀請,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材料學碩士章致綱老師、資深醫藥記者洪素卿、健康宅設計師錢毅,分析感染新冠病毒,究竟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以及至大賣場購物,要特別注意那些病毒容易生存的地方,遠離新冠病毒威脅。
    2020/04/12 18:08
  • 歐美疫情猛爆 醫師黃軒:應學韓大規模採檢!

    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數,連日以近萬人的程度飆升,病例總數估計很快將超越義大利與中國大陸。由於歐美疫情已經錯過先期圍堵的黃金時段,重症科醫師黃軒在《T台政經話》點出,韓國的防疫策略值得研究,他們的高篩檢率,使疫情得以在爆發後得到控制。
    2020/03/26 17:00
  • 清明連假防疫決戰點 醫曝「搭乘大眾運輸」自保關鍵

    最近微博上流傳1則湖北社區「緊急通知」,為了徹底阻斷疫情傳播,居民除治病外,沒有證一律不許出門。社區居民和家人間也需保持距離,例如夫妻要分房睡、分餐吃飯等。台大公衛指出,根據飽和傳染模式推估,新冠肺炎家戶感染率約46.2%。高於SARS、MERS ,也高於流感,所以家中的隔離防護顯得更為重要。而清明連假來臨,大眾運輸也進入高峰期,台灣也進入防疫決戰時間點,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振興醫院急診醫學部田知學、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資深醫藥記者洪素卿及健康宅設計師錢毅,分享避免家戶感染發生,該如何從平常生活著手,以及大眾運輸工具,要如何「搭」才安心!
    2020/03/23 12:08
  • 工時長、壓力大 醫院難招「急重症」醫師

    衛福部發布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要將住院醫師每週工時從88小時降至80小時,但站在醫療人員沒有增加人手的情況下,第一線的急重症醫護人員仍然持續超時工作,甚至有還有住院醫師私下透露,一天在醫院工作連續15個小時,長期下來容易出現倦怠的情況,甚至有些醫師在30歲拿到急診專科醫師做了10年就離開,而急重症工時長,再加上健保給付低,導致想走急重症科別的醫師意願不高。
    2017/08/30 20:35
  • 全台醫師荒!重症ICU招不到人 拉警報

    醫療問題層出不窮!尤其是以外科和重症加護病房醫師,面臨最多難以解決問題,從數據分析就可看出端倪關鍵就在於今年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布報考醫師人數,只有36人,數據顯示現在重症科醫師,將要面臨斷層危機,但對一名外科醫師來說一天上班除了看門診還要開刀,每天十分忙碌,TVBS鏡頭記錄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工作辛勞情況,帶您了解為什麼重症和外科壓力有多大,導致於現在年年報考人數,出現了下滑的跡象!
    2016/08/01 22:49
  • 止出走「挽救五大皆空」 健保增編50億

    健保署為了不讓醫界淪為「五大皆空」窘況,追溯調高新台幣50億元用於內科、外科、急診、兒科、婦產科,支付標準,雖然目的是為了減少重症科醫師出走,以急診檢傷分類舉例,若一位民眾因為腸胃炎進入急診就醫,醫師診察費用,將從原本358元,調高到426元,一個月下來急診醫師若看診1500人,就能賺進63萬9千元診察費,但這筆錢醫院和醫師護理人員,還得再依比例拆帳,因此真的能分給醫護人員診察費,真的不多。
    2014/02/20 18:5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