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止出走「挽救五大皆空」 健保增編50億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周育鋒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02/20 18:58

健保署為了不讓醫界淪為「五大皆空」窘況,追溯調高新台幣50億元用於內科、外科、急診、兒科、婦產科,支付標準,雖然目的是為了減少重症科醫師出走,以急診檢傷分類舉例,若一位民眾因為腸胃炎進入急診就醫,醫師診察費用,將從原本358元,調高到426元,一個月下來急診醫師若看診1500人,就能賺進63萬9千元診察費,但這筆錢醫院和醫師護理人員,還得再依比例拆帳,因此真的能分給醫護人員診察費,真的不多。

醫院急診病患,每天就像這樣人多到爆,站在第一線,醫護人員忙到不可開交,工作時間長,津貼也有限制,導致各大顆醫師紛紛出走,為了解決醫護工作品質,健保署調高急重症支付標準,將內科調到1565億元、外科937億、急診168億、兒科162億、婦產科則是分到143億,五大科總計,比去年多編列50億元給各大醫療院所,健保署調高支付標準,真的能救急嗎?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這些錢到底有沒有分配給基層醫療人員,50億就像石頭丟到大海一樣,事實上,對於五大科留任是沒有幫助的。」

就怕醫院拿到健保屬編列預算,沒支付給基層醫護人員,關鍵就在於,若民眾陳先生因為腸胃炎掛急診,按照急診檢傷分類為第五級,診察費從原本看一名病患358元,現在調高到426元,等於診察費用多了68元,急診醫師如果一天看50名病患,一個月下來等於看診1500人,依照調整後診察費用,就有63萬9千元進帳,但這筆錢,醫院和醫師 、護理人員三方相互拆帳,院方還是能分到大多數診察費用。

健保署發言人李純馥:「收入6億以上(醫療)院所,它就要把它財報公開,公開透明方式,讓全民去檢視這些醫院的作為。」

健保署強調新編列50億元,最主要是希望,改善醫護人員長期下來不平等薪資結構,避免護士荒和醫師出走潮,但能否真的可以解決,挽回五大科醫護人員,避免五大皆空,恐怕還得再更多實質的回饋。

#健保#醫療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67

0.0424

0.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