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余苑綺大腸癌精神狀態丁寧統一獅淋巴癌龍天翔李敖餐飲集團倒閉捷利破產酒醉
  • 搜尋:

    醫療機構 結果共211筆

  • 「免費除毛」抬頭見監視器 女傻眼:影片外流?

    中國大陸1名韓姓女子報名參加某美容醫療機構的免費「除毛體驗」,體驗完後,竟看到房間內有監視器,讓她瞬間嚇傻,氣得報警。警方到場後,機構表示監視器在測試階段並未開啟,但韓女要機構承諾不會有影片外流,機構卻不願意,雙方協商破局。
    2019/11/14 22:25
  • 吸毒微罪者可不戒癮 政院修法「寫悔過書」

    行政院會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正案,這一次主要是針對,吸毒者獲得緩起訴處分,有更多元的處遇模式,過去初犯或是微罪也必須完成戒癮治療,如果修法通過,由醫療機構評估,不須戒癮者,可採寫悔過書、罰款、驗尿等方式替代,但有律師批評,毒品案去年超過5萬5千件,光寫悔過書,似乎是變相鼓勵吸毒。
    2019/11/08 20:08
  • 未繫安全帶收紅單判免罰 原因與「胸部」有關!

    一名劉姓女子因為乘車未繫安全帶,被交警拍照開罰,劉女不服提起行政訴,供稱因為乳癌,有把安全帶拉到腹部,並非沒繫,法院調查劉女的病例後,發現她符合醫療機構證明無法繫安全帶的情形,因此判決罰單無效。
    2019/07/15 14:14
  • 半年瘦24公斤! 「胃內肉毒注射」減重新招

    整形常用藥肉毒桿菌,竟然還能拿來瘦身,國內醫療機構研究發現,肥胖患者只要在胃部施打肉毒桿菌,就能達到減肥效果,原因在於肉毒桿菌可以改變腸胃賀爾蒙,讓飢餓感下降、飽足感上升,就有一名患者,施打後6個月成功減重24公斤,但要小心副作用,可能引發胃痙攣。
    2019/07/03 15:31
  • 原民學童近視增加 巡迴醫療「搶救視力」

    「原住民的視力比較好」是很多人都有的印象,不過一個令人堪慮的現象,是花蓮地區調查顯示,原住民小朋友近視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原因是他們跟城市裡的學童一樣,大量接觸電視跟3C商品,但花蓮中南區卻幾乎沒有任何眼科醫師,加上很多是隔代教養,更容易耽誤就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醫療機構發起巡迴問診。
    2019/04/05 18:24
  • 快訊/醫療法增「醫師勞動權益」 身故補償最高675萬

    衛福部研擬「醫療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列「醫師勞動權益」,明訂醫療機構要為受僱醫師提撥勞退金、投保勞保,一旦發生職災,以月收入15萬為補償上限,如果過世,5個月喪葬費加40個月死亡補償,等於最高死亡補償675萬元。
    2019/03/04 10:23
  • 日本流感疫情趨緩 傳集體感染2患者死亡

    日本到10日止單週流感患者數已連續2週減少,平均每處醫療機構患者數已降到26.28人,不過,群馬縣一間醫院仍傳出集體感染,其中2名流感患者死亡,是否跟流感有關仍不清楚。
    2019/02/22 16:18
  • 快訊/醫療院所坑健保! 去年331家違規遭追扣2億

    又有醫院詐領健保,健保署去年訪查了全台782家中醫療機構中,發現到有331家涉及違規,一共查處追扣了兩億元,是近三年來最高的金額,尤其都是多刷健保卡、或沒給醫師診斷就拿藥等等最多。
    2019/02/21 12:05
  • 快訊/特定細胞治療 最快本月上路 10萬人受惠

    為了讓細胞治療技術,能夠早日應用在有需要的國人身上,衛福部去年已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將優先開放醫療機構為癌症、大面積燒燙傷、退化性關節炎等重症病患,或高齡者施行特定的細胞治療項目,行政院昨天預告,最快本月將有首批醫療機構開始實行治療,預計超過10萬名病患受惠。
    2019/02/11 11:32
  • 日流感患者數攀新高 估單週逾222萬人

    日本流感疫情持續發燒,平均每處醫療機構患者數高達57.09人,是從1999年開始統計以來最多,估計單週患者數約222萬6000人,官方呼籲民眾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預防工作。
    2019/02/01 12:10
  • 日本流感患者破200萬 赴日宜勤洗手戴口罩

    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天表示,推估日本流感患者數已達約213萬人,每一所醫療機構平均流感患者數高達53.91人,接近上一季大流行水準。國人赴日旅遊記得勤洗手,並確實戴上口罩。
    2019/01/25 17:11
  • 到香港打真疫苗 中國家長蜂擁而至接種滿檔

    中國爆發假疫苗案後,家長們紛紛尋求帶子女到境外接種疫苗保平安,境內一些醫療仲介業者因此門庭若市,獲利可觀;而受理轉介的香港醫療機構,疫苗接種更是滿檔,甚至已排到10月以後。
    2018/07/30 18:32
  • 北市建議修法 強制醫療機構通報異常事件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洗腎接錯管,今天宣布開罰新台幣10萬元,並建議衛福部建立醫院異常事件即時通報機制,或透過修法,強制醫療機構通報異常事件。
    2018/07/05 14:39
  • 「成分雲端化」 小藥局也能定製個人化用藥

    目前在美國,已經有許多醫療機構,讓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戴上VR虛擬實境的頭套,讓患者欣賞美麗的風景,好減緩打針或手術時的痛楚及不安,最近法國也開始引進這項技術。至於在英國則有研究團隊利用最新科技,把藥物的成分雲端化,也就是只要把藥物成分從雲端下載下來,再透過3D列印技術輸出,就能隨時隨地訂製出所需的藥品,不但造福貧困國家的民眾,更大大降低成本。
    2018/06/11 20:33
  • 董座豪宅藏33支針孔 6女拿和解金撤告

    高雄知名醫療機構馨蕙馨集團前董座郭國聖,在豪宅裝針孔攝影機,偷拍女客人如廁,檢警查扣33個鏡頭,有的偽裝成煙霧偵測器、有的藏在掛畫中,檢方依妨害秘密罪起訴,但法院開庭時6名女子同意和解撤告,但裝設針孔的洪姓小包商則被法官判刑6個月得易科罰金,緩刑3年。
    2018/04/22 13:14
  • 開放單身女性人工生殖?專家:配套很重要

    台灣不止是晚婚人數愈來愈多,選擇不婚、同居家庭的人也逐漸增加,而單身女性可能希望透過人工生殖的方式獲得孩子,但現階段台灣的人工生殖法規定,對象必須是有婚姻關係且經過醫療機構判定不孕的夫妻,國健署將針對單身女性人工生殖來做討論,但未來若是開放,相關的配套勢必得更完善。
    2018/03/15 23:41
  • 中醫推長照 醫師主動出診、到宅醫療

    政府推行長照2.0,中醫也將走出診間提供照護服務,醫界人士發現,很多長輩行動不便無法自主往返醫療機構,導致國內老年人口的中醫利用率在65歲以後逐漸降低,為了讓中醫成為長照資源的一環,醫界團體推動設立社區「失智友善診所」,但必竟中醫長照體系才剛起步,政策面跟執行面都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
    2018/02/14 23:36
  • 快訊/衛福部拍板! 醫護排班間隔維持11小時

    醫勞盟日前在臉書發動「勞基法公投」連署,表達反對勞基法第34條修法,變更輪班制人員休息時間,成功募集逾2000份提案單通過第一階段門檻遞交中選會,但衛福部表示,經與醫療機構開會後已決定醫護相關人員排班間隔維持11小時。
    2018/01/31 19:19
  • 日本流感患者激增 赴日旅遊需留意

    日本流感近期大流行,平均每個醫療機構就有51.93名患者就診,是近20年來最多,民眾近期赴日應做好預防措施。
    2018/01/26 10:39
  • 寒假春節至 苗栗縣備戰抗流感

    有鑑於春節連假將到來,返鄉探親以及旅遊民眾大增,南來北往可能加速流感疫情擴散,苗栗縣衛生局今天表示,107年已簽定76家「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醫療機構」,共同抗流感。
    2018/01/25 13:09
  • 質疑刑責門檻加高 消基會籲停修醫療法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今天說,醫療法第82條條文修正案提高刑事責任門檻,無助解決病患濫訴問題,且挾帶減輕醫療機構的民事責任,恐犧牲全民醫療品質,呼籲立法院停止修法。
    2017/12/29 12:01
  • 銀髮人口快速增加 退休生活圈出列

    台灣將步入高齡化社會,各地陸續有養生村、全齡通用無障礙住宅等,相對醫療、購物、交通、休憩等樂活需求較多,房仲表示,退休族購屋最好選擇近醫療機構,生活機能佳之處。
    2017/12/12 14:30
  • 為分級醫療減門診量 院方:缺完整制度

    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預計明年要求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的門診量都要逐年減少,目的也是要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同時改善血汗醫護的現況,但大型醫院卻認為,光是從行政面不足以改善現況,像是加強基層診所的設備、調整民眾的就醫觀念等都需要著手改變,同時也要串聯醫療機構、打造出完整的制度。
    2017/12/01 23:07
  • 美加州野火已10死 逾2萬人緊急疏散

    美國加州北部森林野火蔓延,至少1500棟民宅燒毀,連高級飯店也遭殃,加州當局撤離2萬民眾,醫療機構也趕緊將病患移送到安全地點,但強風加上氣候乾燥炎熱,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已經有10人不幸喪命。
    2017/10/10 12:00
  • 僅有40張病床 它獲7座醫療奉獻獎

    座落台東關山鎮天主教聖十字架療養院,守護台東縱谷半世紀,僅有40張病床的小院,從民國81年迄今,已獲得7座醫療奉獻獎殊榮,是得獎密度最高的醫療機構。
    2017/10/05 17: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