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蘇晏霈貓奴台灣國寶唐治平欠債任賢齊國保包包芒種蘇晏霈愛情今天天氣唐治平
  • 搜尋:

    迪亞 結果共400筆

  • 風力發電悲歌! 綠能與環境如何兩全

    臺灣電力到底夠不夠用?2016年政府投入再生能源轉型,預計在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占比,要達到20%,要有足夠發電量,前提是「裝置容量」也要達標。截至2021年為止,臺灣除了水力發電、生質能廢棄物,達到8成目標,其他包含地熱、太陽光電、還有離岸風電,都完成不到一半;已經發展將近20年的「陸域風力發電」,也只完成了68%。再生能源轉型這5年間,台灣如何從磕磕碰碰,逐漸走向完整規劃。民間、政府、業者三方,得有效合作,才讓再生能源,和人民、環境共存。由東森蔡依臻,林上裕,卓經國追蹤報導的「風力發電悲歌!綠能與環境如何兩全」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7:20
  • 迎戰氣候變遷 台灣鯛翻身外銷全球

    台灣鯛成功外銷到美國、日本等國,2021年還榮獲全球公認的漁類養殖規範BAP認證,讓國際訂單倍數成長。背後最大的推手是七年級的王益豐。養殖鯛魚是王益豐家的祖業,他深知中盤商的剝削手法,於是他團結雲林口湖45家養殖業者蓋加工廠,邀集超過2百位在地員工共同努力,讓鯛魚可以吃,也能製作成皮夾、牛仔褲,甚至還把過去當成廢材的魚鱗變成人工眼角膜,成功讓鯛魚「全魚應用」,也讓在地人有工作機會能留在家鄉。為了對抗氣候變遷,王益豐還研發一套科技養魚系統,他架設太陽能板,向老天借電,同時擋住太陽光直射,讓養殖池得以降溫5-7度,他的養殖池也不抽地下水,而是靠著自創的汙水處理系統循環利用,靠科技成功對抗氣候變遷,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7:18
  • 吃菱角救水雉鳥 友善農作成就善的循環

    無論是臺灣還是其他國家,要做綠色友善耕作,都不容易。這樣小眾的消費市場,打不過大量生產的規模經濟。身為消費者,我們如何協助這些為了愛地球而轉型的農友。身為綠色小農,不用農藥、又要苦思產品怎麼出售,農友年歲漸長,產業蕭條式微怎麼辦?每個因素都是產業結構的重要環節。 如何從農友單打獨鬥,到全民都能盡一份心?答案是:通路。老鷹紅豆成功上架量販通路,是綠色友善耕作近十年最成功的故事,但這套成功能夠複製嗎?鏡新聞深入臺南官田,走訪耕種面積逐年遞減的菱角產業鏈。鏡新聞林德熙,樂嘉妮的作品「吃菱角救水雉鳥 友善農作成就善的循環」,深入追蹤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首獎。
    2022/10/02 17:15
  • 自己的人才自己救!機具業老闆把後山囝仔變工業4.0戰將

    這是一個小工具機業者發起,卻喊動了整個兆元機械產業投入,用一個加值進化的產學合作新模式,幫助後山學子擺脫投身軍校宿命,同時跨越人才斷層難題、建立產業升級的新永續人才計畫。關鍵起點,是花蓮高工學子在資源貧瘠下,刻苦學習,讓他們看見過去自己求學時,那種對於學習的渴望,因此相信這是來自臺灣東方土地上的一道永續人才曙光,有遠超出想像的能量值得挖掘,因此機械業黑手老闆們,在疫情最艱困時刻,甘願跑200公里遠,到一個只能靠想像了解製造業的後山,迎回一位位年輕學生人才,同時出錢出力、想方設法,要為臺灣產業界在工業4.0時代,紮根培育一批新科技工匠,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社會價值獎。
    2022/10/02 17:13
  • 洪水吞噬部落 松鶴重建人間樂土

    什麼是永續?是一種循環,是一種互相,是一種愛。位於台中和平山腰上的松鶴部落,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景緻,多元族群的融合更是當地不可多得的特色。很難想像,如此祥和的聚落在18年前卻曾遭水災沖毀,松鶴居民的家園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眼前成堆的落石也徹底粉碎了他們的心。不過在歷經各種苦難與拉扯後,當地的居民決定以積極態度面對,攜手重建部落,走出陰霾。部落裡的每一個人,都用著屬於自己的方式疼惜這塊土地,珍愛家人般的彼此,本著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永續在松鶴這片大地深耕,也讓當地珍貴、多元的文化傳承下去,生生不息,世新大學陳翊瑄、賴婕羽前往松鶴部落親身採訪,製作「洪水吞噬部落 松鶴重建人間樂土」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6:57
  • 外來種海蟾蜍入侵 草屯志工剷「蜍」害

    2021年11月,南投草屯民眾通報發現一些大型蟾蜍出現在菜園,經過確認為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海蟾蜍。海蟾蜍體型巨大、繁殖力旺盛,不僅捕食大部分任何比牠小的生物,更是會分泌毒液,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威脅。澳洲即為海蟾蜍擴散失控的例子之一,若是輕忽,後果則不堪設想。面對海蟾蜍在草屯逐漸擴散,一群志工在黑暗中默默搜捕,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替臺灣站在最前線,世新大學李海琪,黃念雲,吳婉瑜的作品,「外來種海蟾蜍入侵 草屯志工剷「蜍」害」,深入追蹤報導,內容豐富充實,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6:55
  • 日月無光

    現今科技進步,帶動360度全景、空拍及VR技術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成為炙手可熱的新媒體創意產物。近年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造成自然環境發生嚴重災害,2021年臺灣面臨百年大旱,嚴重影響民生用水與生活,間接造成缺電危機。創作者將南投家鄉日月潭所見旱象以360度全景及空拍設備紀錄影像,並通過2022年豐水期再次拍攝形成對比。本紀實影片藉由360度全景影像及沉浸式VR設備體驗導覽應用,跨越時空感受當下情境,喚起氣候變遷帶來嚴重的水資源危機意識,提升永續發展及實際環境保護行動,以宏觀探索未能到達之境,並以微觀探索內在醒悟之心,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6:51
  • 葉之煉金術師

    公園是城市的綠洲,不僅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地方,也是孕育城市生態的地方。很多人都希望公園裡有樹,卻不喜歡落葉,大部分的公園都把落葉送去焚化爐處理,但燃燒會製造空氣汙染和難以處理的爐渣。在臺南,有一個加拿大人開始把公園的落葉和雜草集中做成堆肥。既可減少燃燒帶來的汙染,還能做為樹木的養分。然而,執行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些居民漸漸對落葉堆肥產生反感,認為它會產生臭味並帶來蚊蟲,即使專家證實無此問題,仍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如果父母能帶孩子來參與這樣的活動,讓他們從小就有落葉堆肥的觀念和知識,就能把「落葉變黃金」的行動延續下去,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楊奕的作品「葉之煉金術師」,深入追蹤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首獎。
    2022/10/02 16:43
  • 文化與能源的衝突—豐坪電廠開發案

    好山好水的花蓮縣豐坪溪,讓太平和山里部落依偎在這安居樂業上百年,不過族人們卻在兩年前展開了一場家園保衛戰。正崴集團看中了豐坪溪豐沛的資源,決定重啟延宕近20年的水力開發案,預計興建兩座電廠,但卻未進行諮商同意,遲遲無法和原住民族達成共識。開發、生態該怎麼衡量利弊得失,原住民文化又該如何保障,除了需要雙方溝通協調達成共識外,更需要政府完善的法規制度支持,世新大學林子敬、陳映涵、蘇敬哲追蹤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社會價值獎。
    2022/10/02 16:36
  • 穩綠電在哪裡?

    台灣超過98%能源依賴進口,再加上孤島電網,供電穩定又要減碳挑戰極大。本專題獨家提出「穩綠電」概念。要「穩」有兩大基礎,第一是穩定供應。儘管風電與光電為再生能源主流,但光電與風電不穩定,因此,儘管再生能源佔全台20.9%裝置容量,發出的電卻只佔6%。第二個基礎,是多元來源。日本2030能源轉型計劃,再生能源佔38%,穩定綠電比例近台灣3倍。封面故事出刊當週,經濟部就在部內召集了近60人的會議,探討地熱的政策與技術,顯見穩綠電已成為新趨勢。經濟部能源局最新公告的2022年再生能源躉購電價,也新增了「農業廢棄物」以及「海洋能」兩種穩綠電。本封面故事反映出全球前瞻趨勢與台灣政策的方向。
    2022/10/02 16:26
  • 一片80元雞排背後 糧價新風暴

    糧食危機問題長期在國際間熱議不斷,近年加劇的極端氣候,造成簡稱「黃小玉」的黃豆、小麥、玉米產量減少,連帶影響全球供需。今年突來的烏俄戰火重創兩大世界糧倉,導致國際農糧的供需情勢更是猛然惡化,也讓二國戰爭已演變為全球搶糧大戰。 此篇報導從台灣一片雞排漲價解剖國際糧價風暴的生成主因及受災程度,領先政府相關部會預警食品上游業者原物料成本趨勢動態,並以農畜龍頭大成集團、鮮乳坊、冠軍麵包等企業在糧食危機下的對策,指引終端食品業者擺脫仰賴進口的包袱。 另透過數據圖表,完整展現世界糧作價格與產能,強化讀者閱讀感受,進而思考極端氣候與世界戰爭如何牽動台灣民生物價的脈絡。
    2022/10/02 16:23
  • 消失的西海岸

    台灣西部天然海岸消失中!864公里天然海岸,有587公里因人為開發消失,僅剩3成也面臨破壞。本報導回到第一個天然氣接收站興建點,大規模破壞成台灣海岸之癌,商周特別空拍此景,提醒大型工程如何毀了一整個海岸。自然海岸消失是人謀不臧,台灣正進行5個大填海工程,追蹤採訪當年參與決策的海洋學者、政府前官員,證實政府與學界曾協調以最小環境犧牲代價,追求最高經濟效益,但中油、台電仍堅持各自利益,趁廢核運動爭搶天然氣利益,來彌補自身鉅額虧損,搶賺1年4千多億龐大商機。最後天然氣接收站利用率會過剩,從目前100%變72%。從國際與減碳潮流切入,證明天然氣只是過客非永久方案,不能讓台灣淪為水泥塊堆疊的人工海岸。
    2022/10/02 16:19
  • 香港院舍悲劇:守不住的生命,爆疫兩年錯失哪些救命時間點?

    2022年2月,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大批院舍院友帶着Omicron病毒死去。當時幾近全港院舍爆疫,截止出稿前,該波疫情的染疫死亡數字為5683人,院舍死亡人數推算約為3409人。 院舍裡體弱的老人和殘疾人士染疫、死亡,能不能提早預防?院舍專題在疫下深入安老院舍、殘疾院舍,訪問了負責人、醫生、護士和社工,由他們講述在醫院資源不足下,原地檢疫的困難;向遺屬了解,他們對親人在院舍死去的疑問和感受;並請曾經要求政府改善院舍環境的前立法會議員和老人科醫生,帶讀者回溯疫情以來錯過的救命時間點。第五波疫情高峰期後,城市生活回復正常,但專題盼繼續追問責任和答案,亦希望為在疫情下死亡的體弱者、無聲者留下紀錄。
    2022/10/02 16:14
  • 扭轉被焚燒的命運:新興二手衣產業如何讓舊衣絕處逢生?

    在快時尚服飾仍為主流、每季消費者易以低價買進再丟棄的循環下,臺灣二手衣回收量年年高升,卻也碰上難以再銷的瓶頸。為了解決二手衣過剩的問題,尋找舊衣進焚化爐外的另一種可能,有新興的團隊嘗試將二手衣精細整理,建立轉售平台;一群服裝設計師努力將舊衣裁剪後再製,走上時尚伸展台。他們透過何種方式讓消費者買單?又面臨哪些憂慮?
    2022/10/02 16:10
  • 雲林「 陷 」危機,誰知農民苦?: 雲林地層下陷的分配、節流及開源三角習題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環境生態的持續惡化,臺灣地層下陷的議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其中雲林縣地層下陷的問題更可說是重中之重,至於在原因的歸責上,有些媒體提出氣候嚴峻、全球暖化及工業農業用水分配不均等,但多數的媒體報導往往單一導向農民「超抽地下水」,然而事實是否真是如此?雲林縣長期受地層下陷所苦,下陷狀況為全臺最顯著區域,同時地層下陷區亦有逐年往內陸鄉鎮移動的趨勢,如虎尾、土庫、元長及北港等鄉鎮,縣府也為此提出多項防治方案,但長期下來似乎成效有限。 本團隊數位成員是雲林子弟,家中也有人務農,從小常聽長輩談論地層下陷這一老問題,語氣中盡是無奈與辛酸……
    2022/10/02 16:06
  • 植物醫師_田野的白衣天使

    植物醫師為農業界重要的新興職業,他們以專業知識提供農民及時的根治之法,使農民事半功倍地解決作物問題,並降低消費者對食安的疑慮,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態。但因職業定位不明與制度不完善,使人才不足。對此,植物醫師蔡譯文說,臺灣需先完善制度,改變民眾的認同感,才可確立植物醫師的就業空間及服務價值。學者們不斷強調「植物醫師制度」的重要性與獨特性,國內需發展一套屬於自己的植醫制度,並搭配完善的因應措施。 植醫的角色即是教導農民正確用藥,才能減少殃及環境,並達成農業三保「植物、健康、環保」的願景。
    2022/10/02 16:02
  • 晃擺不穩的龍頭:電動機車維修產業如何保持平衡前行?

    此專題符合SDGs目標中的7永續能源、11永續城鄉、13氣候變遷對策。現今環保意識抬頭,世界各國政府紛紛推動運具電動化目標,而我國也不例外,尤其「機車」首當其衝,然而隨著國內政策的不穩定—從「禁售燃油車」轉為「油電平權」,電動機車的銷售及產業情況隨之起伏不定,傳統車行從業人員或感到無所適從,或根本看不見電動車的發展潛力,而電動車產業卻持續缺少維修及研發人才。此專題從電動機車產業現況到技職教育體系、證照考核標準通盤檢討,找出普及電動車的方式。
    2022/10/02 15:57
  • 學習歷程檔案寫滿首屆學生焦慮 未竟的108課綱理想藍圖

    首屆108課綱制度下,人人稱作「白老鼠」的高三學生將迎來自教改後的第一次個人申請。一改以往備審資料的繳交,今年度學生將呈現製作時程長達三年的學習歷程檔案。究竟在新變化中,高三學生三年來的實際感受為何?大學端又是如何看待學習歷程檔案?本篇新聞將反映面臨學習歷程檔案的繳交期限,學生的真實心聲及大學、教師端想法。
    2022/10/02 15:38
  • 不運動更傷關節!治療師曝「3情況恐加劇」保健要趁早

    經常運動更容易磨損關節,造成關節不適?謝迪亞物理治療師受訪表示,這是常見錯誤迷思,相較於有運動習慣的族群,活動量少與不運動族群的關節退化及磨損速度更快。另外,運動量不足及久坐容易造成肥胖,而肥胖也是促使關節退化、磨損的強烈危險因子,「缺乏運動更傷關節」才是正確健康觀念。
    2022/09/06 11:25
  • 艾瑪華森情纏小三歲富二代    義大利街頭牽手放閃

    現年32歲的英國女星艾瑪華森(Emma Watson),因主演《哈利波特》系列享譽全球,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好萊塢女星之一;過去她和加州富商里歐羅賓頓(Leo Robinton)感情穩定,一段傳出訂婚消息,但近日盛傳兩人早已分手,艾瑪華森更被拍到和英國富二代布蘭登格林(Brandon Green)出遊,遠赴義大利威尼斯度假,似乎十分享受新戀情。
    2022/08/23 15:23
  • 「美食擺中間 親情放兩邊」 金剛猩猩兄弟與爸搶食萌翻

    8月8號是父親節,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新寵,金剛猩猩兄弟「Jabali」和「Ringo」活潑好動,也要找爸爸「迪亞哥」玩耍。
    2022/08/08 19:20
  • 斬爺孫戀引殺機!21歲女歌手命喪槍下 兇手是79歲尪

    斬斷爺孫戀竟不幸喪命!21歲墨西哥女歌手莉迪亞(Yrma Lydia)驚傳遭槍殺身亡;23日晚間,莉迪亞在眾目睽睽下被連開3槍身亡,令人感到訝異的是,兇手竟是她79歲的律師丈夫艾柯瑟(Jesús Hernández Alcocer),起因疑似是莉迪亞想談離婚,雙方談不攏,讓艾柯瑟一怒之下舉槍結束了妻子的生命。消息曝光後,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也讓不少粉絲相當悲傷惋惜。
    2022/06/28 14:39
  • 籃壇震撼彈!九太退出SBL 完成階段性任務將解散球隊

    九太為SBL元老球隊,後來由東森羚羊接手,陸續由米迪亞、金酒冠名,九太2019年接手金酒籃球隊,上季將主力移轉至T1聯盟海神隊,今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退出SBL。
    2022/05/30 13:40
  • 網美景點已奪三命! 羅馬尼亞女子瀑布前自拍不慎摔亡

    羅馬尼亞23歲女子伯迪亞(Nane-Iosana Bodea)近期和朋友一同到泰國蘇梅島(Samui)瀑布遊玩時,決定爬上一個大岩石自拍,然而岩石上青苔太滑,導致她從15公尺高處摔落,後腦受到重創身亡。該瀑布2019年7月以來已發生三起命案,之前也有西班牙、法國的遊客為了在此自拍不幸摔死。
    2022/05/18 12:41
  • 普欽入侵烏克蘭 旅英俄生憂成箭靶:在校連話都不敢說

    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後,21歲的俄國學生莉迪亞(Lydia)在校儘量不說話,因為擔心同學聽到口音會把戰爭怪到她頭上,但這場仗,她根本打從心裡反對。
    2022/03/07 16:0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