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2余苑綺直腸癌開槍余祥銓腺瘤創傷黃宣影帝搶救不治周杰倫龍天翔統一獅
  • 搜尋:

    經濟體 結果共662筆

  • 「尿素荒」揭太仰賴中國苦果 南韓專家:會走向毀滅

    南韓「尿素荒」持續延燒,現在還引發蝴蝶效應,小蘇打粉也買不到,民眾恐慌心理越來越深,甚至囤積起民生物資。這場尿素荒,凸顯出南韓太依賴中國大陸的問題。中韓建交近30年,南韓企業禁不起低價勞動力的誘惑,紛紛西進,大舉將原料和零部件都轉往大陸生產。根據南韓通商部統計,南韓進口項目當中,目前有三成「高度」依賴他國供應,當中1850項都來自大陸,整車、航空業必備鋼鐵原料「鎂」,100%仰賴大陸進口,製造電動車電池所用的「鋰」,對中依賴度也達83%;南韓專家擔憂,只要這些原料一斷供,南韓經濟就會受到打擊,尿素荒只是冰山一角,若不能擺脫對中的過度依賴,整個經濟體可能會走向毀滅。
    2021/11/10 19:50
  • 台入CPTPP 紐西蘭:支持願符合高標準的經濟體加入

    紐西蘭外交及貿易部今天以書面回覆中央社相關詢問時表示,紐西蘭一向支持願意符合CPTPP高標準的經濟體加入。
    2021/11/09 16:04
  • 塞港潮嚴重惡化!新加坡港卡53艘船 劉亭廷:疫情拖累全球供應鏈、經濟體

    全球塞港情況持續惡化,近期新加坡港外下錨等待靠港的貨櫃船就達53艘,比平常多了22%,是今年4月開始追蹤相關數據後,數量最多的一次。TVBS記者劉亭廷今(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新冠疫情不僅拖累全球供應鏈,其中包括人力不足等因素,導致全球塞港惡化,各地方連帶的骨牌相應,恐怕會影響到月底的感恩節和年底的聖誕節,對很多全球貨運、產業鏈來說衝擊嚴重,進而影響全球經濟體。」
    2021/11/05 15:38
  • 百兆綠色承諾挨批 金融界持續投資石化產業

    英國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全球金融業宣布一項重大決定,將出資130兆美元,協助世界經濟體在未來30年過渡到淨零碳排;該聯盟由45國、超過450家金融單位組成,控制全球40%的資產,也是第一次全球金融體系攜手為對抗氣候變遷做出努力。不過,還是引來環保團體的抨擊與外界對於資金兌現的質疑。全球面積第二大的格陵蘭冰層,在2011到2021十年間,消失了3.5兆噸,造成了全球海水面上升1公分,若升溫持續,到世紀末前恐怕會上升將近23公分,峰會上的承諾能夠避免氣候災難的降臨嗎?
    2021/11/04 19:48
  • 葉倫:美國支持新資本市場機制 發行綠色債券

    美國3日宣布支持新資本市場機制,發行投資級綠色債券,募集大量新資金,以擴大新興經濟體的潔淨能源和永續基礎建設。
    2021/11/04 12:46
  • 美貿易代表稱美中關係一觸即發 盼緩和緊張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週四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關係,正在危險的升溫中,她與中國大陸交涉就是為了幫緊張的貿易關係降溫。
    2021/10/29 12:45
  • 全球防疫排行!台灣退步5名「倒數第7」 陳時中吐無奈

    根據《彭博》最新10月份全球防疫韌性排行榜,台灣於本次排名第47名,在被調查的53個經濟體中,倒數第7名,且相較於上個月的名次共下滑5名。對於我國在該排行中的「航班載客力」、「接種疫苗旅客自由度」兩大指標中表現較差,是否有相關因應對策?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於記者會上給予回應。
    2021/10/28 15:28
  • 有片/兩面刃!全球加薪台灣跟進 「這關鍵」決定經濟加乘or引起通膨

    隨著疫情趨緩經濟復甦,歐美各國紛紛開始替員工加薪,希望留下人才,而台灣今年基本工資也隨之調漲。但學者分析,以台灣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體質,要特別小心通貨膨脹的副作用,而台灣調漲基本工資的主要原因,其實是要增加對外勞的吸引力,避免發生缺工問題。
    2021/10/26 23:06
  • 新加坡與病毒共存!民眾請求加強防疫 劉亭廷:星國政府盼人口流動促進經濟

    新加坡政府實施「與病毒共存」政策後,確診數不減反增,導致新加坡民眾對疫情升溫提心吊膽,要求政府強制讓所有入境者接受隔離,甚至有民眾呼籲政府重新實施封鎖措施。TVBS記者劉亭廷今(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新加坡政府從疫情開始就想當防疫資優生,所以在6月的時候提出『與病毒共存』政策,但過去兩個星期的確診數居高不下,讓不少民眾擔心只要出門就會染疫,而部長也出來信心喊話表示,儘管未來有可能會單日突破五千例,不過不用太擔心,目前還是以無症狀、輕症患者居多,普遍總體死亡率還是低的。」 劉亭廷還補充道,「新加坡喊出『與病毒共存』和經濟體有高度關係,想要經濟成長民眾就要外出工作,而當地政府也呼籲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未來四個星期盡量不要出門,因為儘管新加坡已有82%完整接種的民眾,但重症患者依舊以老年人居多,此外,新加坡確診者以無症狀、輕症患者最多,故民眾會擔心確診後雖沒有明顯症狀但還是有後遺症留下。」
    2021/10/04 15:59
  • 岸田文雄將任日相 外交部盼日政府助台入CPTPP

    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昨天選出岸田文雄出任新總裁,也將接任首相。外交部今天表示,日本是全球與CPTPP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之一,如果獲日本政府鼎力協助,將對台灣參與發揮重要作用。
    2021/09/30 15:23
  • 德國變天!梅克爾保守派敗北 蕭茲組「紅綠燈」聯盟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在梅克爾保守派聯盟執政16年後,星期天大選後變天,中間偏左的社民黨,以25.7%擊敗梅克爾執政聯盟的24.1%險勝。儘管執政的基民/基社聯盟仍不放棄,要拉攏小黨組聯合政府;但目前社民黨總理候選人蕭茲最具總理相,他表示要在耶誕節前,與綠黨和自民黨達成協議,組聯合政府。德國股市星期一走揚,因為對企業友善的自民黨很可能入閣,不過黨協商恐要歷時數月,現任總理梅克爾可能要看守到年底。
    2021/09/27 19:56
  • 「德國全民母親」梅克爾執政16年卸任交棒

    德國總理梅克爾結束長達16年的任期,在今年九月底正式卸任交棒。回顧這16年來,梅克爾帶領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度過2008全球金融海嘯,推動無核家園能源轉型,2015年力排眾議,接納百萬難民入境,對許多德國人來說,梅克爾是如同母親的形象,她冷靜與溫暖的行事作風,在男性主導的世界政壇,獨樹一格。
    2021/09/27 15:25
  • 美英貿易代表會談 強調將持續討論「陸非市場行為」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天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與新任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屈維里安同意,兩國將繼續討論以解決中國大陸和其他非市場經濟體扭曲市場的行為。
    2021/09/21 08:30
  • 綠委促今年加入CPTPP 經貿辦:尋求最佳時機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許智傑今天指出,為避免中國搶先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恐使台灣被排擠於亞太區域經貿體系之外,呼籲相關單位抓緊國際友台機遇,順勢推動台灣於今年正式申請加入CPTPP。
    2021/09/16 15:42
  • 全球逾456萬人染疫亡 西方富國囤疫苗遭批道德淪喪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衝擊全球公衛與經濟體系,目前日本、紐西蘭疫情似有稍緩趨勢。全美擴大失業補助的措施將於6日終止,專家警告,這可能對美國經濟構成無聲的危機。
    2021/09/06 09:44
  • 「惡性通膨」再現? 歐元區CPI飆十年新高

    通膨壓力加劇,歐元區最新公布的,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創下十年新高,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已經開始擔心惡性通膨再起;至於美國,最新公布的6月房價,也出現1987年以來最大增幅,另外還加上疫情疑慮,拖累歐美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都呈現下滑,不過八月份的美國股市,在經濟復甦和企業財報的助攻下,表現強勁,投資人現在靜待,即將在周五公布的美國8月就業報告!
    2021/09/01 20:00
  • 燒紙錢過世親人收得到? 女曝真實經歷:真的有

    現在正值農曆7月,許多民眾家中都會祭拜「好兄弟」,平日也會祭祀祖先,過程中難免都會燒紙錢,但有網友好奇詢問,究竟這些紙錢是否能為過世親人所用,甚至還提出「冥幣經濟體系」的假設和想法,更詢問東西文化差異不同,「哪國冥幣的幣值最值錢?」不過有一名女網友分享真實經歷,引發眾人熱議。 
    2021/08/24 18:41
  • 觀點/央行貨幣政策應去蕪存菁 可借鏡Fed打造新架構

    作者:何棟欽(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今年6月17日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發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架構的現況、問題與挑戰」參考資料,可惜並未深入最重要的Fed彈性平均通膨目標制(flexible average inflation-targeting regime,以下簡稱FAIT)這個議題,為彌補此一缺憾,本文就從Fed去年才啟用的新架構來看央行的制度。
    2021/08/12 12:47
  • 美副國務卿25、26日訪陸 將與外交部長王毅會面

    美國國務院今天表示,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將於7月25日至26日訪問中國大陸。目前美中這兩大經濟體正試圖為深陷麻煩的雙邊關係尋找出路。
    2021/07/21 22:50
  • 台將在立陶宛設處 AIT:各國享有與台締結關係自由

    美國在台協會(AIT)今天表示,美國肯定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設立協議,所有國家都應享有與台灣締結更緊密關係及拓展合作的自由;台灣是先進的民主政體、主要的經濟體,也是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
    2021/07/20 11:25
  • 為了後代子孫 歐盟公布對抗氣候變遷大規模計畫

    歐洲聯盟(EU)政策制定者今天公布迄今最具雄心的對抗氣候變遷計畫,意在將這十年的環保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並為全球其他大經濟體樹立榜樣。
    2021/07/15 09:36
  • 形塑充滿活力的復興 不只金融強心針、更要推轉骨方

    【台灣銀行家】近期變種病毒的肆虐,疫苗接種速度慢,讓防疫措施再度升級,許多發展中經濟體更拖慢復甦的腳步,但危機即轉機,把目標放在對未來的前瞻,結合金融與產業的力量,促使經濟順勢轉型,將可贏得更好的未來。
    2021/07/10 08:37
  •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 台灣躍升至全球第8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天公布2021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第8,較去年上升3名,創2013年以來最佳成績,除在亞太國家中高居第3,在人口逾2000萬經濟體中更高居第一。
    2021/06/17 16:37
  • 美中失衡!拜登組貿易打擊部隊 翁履中:警告盟友必須站邊美國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全球兩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貿易關係「嚴重失衡」,而拜登政府致力於恢復平衡。此外,美參議院當地時間週二以68票同意,32票反對通過《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全面強化國內科技產業競爭力,確保美國在與大陸的科技戰不落下風。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拜登想主導遊戲規則,一方面告示盟友『這就是美國對抗大陸的作法』,反面也是警告盟友『若不選擇站邊美國』將會有怎樣的代價。」 另外,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在國民議會答詢時表示法國支持且希望台灣未來能參與國際組織,但他也重申「法國自1964年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的唯一代表,也和台灣沒有外交關係,這是一致的立場。」
    2021/06/09 15:14
  • 越南稱出現「變種病毒混合」 國際代工廠淪重疫區

    「防疫模範生」越南,本土疫情還沒停止,6月3日新增231例本土病例,越南衛生部長表示,發現Alpha(英國)及Delta(印度)變異病毒的混合體。不過世衛組織出面否認,說只是Delta(印度)變異病毒的突變。除了越南,馬來西亞也進入封城狀態,這波疫情對東協經濟體,造成嚴重衝擊。 
    2021/06/04 22:3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