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劉詩詩周杰倫龍天翔超級冰冰Show文化幣2024落榜統一獅胰臟癌年輕人深藍壓力顧婕
  • 搜尋:

    糧食安全 結果共66筆

  • G20財長齊聚印尼峇里 葉倫:俄人沒有一席之地

    20國集團(G20)財長今(15)日於印尼峇里(Bali)舉行會談,商議全球糧食安全、通膨飆升及烏克蘭局勢等問題,其中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重砲抨擊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指他發動戰爭對全球經濟構成「最大挑戰」,並表示在場俄國官員都應為戰爭後果負責,同時狠酸俄羅斯人在會議上「沒有一席之地」。
    2022/07/15 11:56
  • 氣候暖化危機 農作物營養成分恐減低、引發糧食安全

    我們氣候暖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而其中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恐怕也會造成農作物的產量減低以及營養成分減少的情況,根據國際期刊研究,因為氣候的變化,降低了農作物本身蛋白質或是鈣質的營養成分,目前專家學者也都在尋找新的育種,可以抗旱、耐熱,來避免引發糧食安全。
    2022/07/04 23:16
  • 金磚5國領袖發表北京宣言 籲俄烏對話、公平分配疫苗

    金磚國家(BRICS)領導人第14次會晤6月23日以視像形式舉行,與會五國領袖發表北京宣言,內容談及烏克蘭局勢、全球政治和經濟、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及應對疫情等。
    2022/06/24 15:53
  • 聯合國敦促世貿組織成員 勿實施糧食出口限制

    本周在日內瓦舉行的WTO部長級會議,試圖就糧食安全達成共識,聯合國13日敦促各國貿易部長,在糧食安全危機中,基於人道,不要限制糧食出口。
    2022/06/16 09:23
  • 烏俄戰爭衝擊供應鏈 英國將推糧食戰略自保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衝擊糧食供應,導致物價飆漲,英國打算在13日首度制定「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聚焦增加國內生產,以提升糧食安全,這項計畫將大致維持英國現行的國內糧食生產水準,同時提高園藝和海鮮等類別的生產。英國首相強生表示,這項戰略將支持農民,有助於保護糧食供應,來對抗未來的經濟衝擊,英國會利用新技術,推廣種植並食用更多本土食物,在全國釋出就業機會,發展經濟,有助於減輕物價壓力。
    2022/06/13 15:01
  • 台灣等56個WTO成員聲明 支持烏克蘭並關注糧食問題

    包括台灣、美國在內共56個世貿組織(WTO)成員今天發表聯合聲明,除聲援烏克蘭外,也對烏克蘭遭到入侵帶來的糧食安全問題表達擔憂,並尋求協助烏克蘭生產與出口。
    2022/06/13 11:02
  • 土俄外長談烏糧出口 黑海糧食走廊計畫可行

    針對烏克蘭糧食運送問題,土耳其和俄羅斯外長舉行會談,會後土國外長卡夫索格魯強調,在黑海設立糧食安全走廊,是合理可行的計畫。
    2022/06/09 15:51
  • 俄侵烏攪亂食品供應鏈 20多國限制糧食、肥料出口

    俄羅斯2月下旬入侵烏克蘭後,多國祭出出口禁令,使得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更為惡化。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最新數據,截至今天有20多個國家正在限制糧食或肥料出口。
    2022/05/29 21:50
  • 巴西缺糧人口創新高 巴基斯坦鬧水荒 芒果歉收

    巴基斯坦正值芒果季節,不過今年的產量受到高溫缺水影響,估計將減少50%;其他農作物像是檸檬、紅辣椒也都受到重創,有專家擔憂情況惡化恐會引發飢荒。另一頭南美洲巴西,2021年買不起食物的人口比例升到36%,儘管身為糧食生產大國,糧食安全卻首次超過世界平均,窮人中的比例也暴增至75%,幾乎與非洲辛巴威同等級。全球深陷糧食危機,美國業者研發一台自動拖拉機,有望提高農作物產量,預計今年秋季問世。
    2022/05/27 20:00
  • 世界經濟論壇 談俄能源替代難題怎解 世糧署署長呼籲富豪救飢荒

    世界經濟論壇今年主題包括疫後復甦、氣候變遷等,尤其將聚焦在俄烏戰爭所帶來的衝擊,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署長畢斯利就抨擊,俄羅斯封鎖烏克蘭港口,是向全球糧食安全宣戰,同時也呼籲世界首富馬斯克能「挺身而出」拯救世界飢荒。TVBS記者劉亭廷今(2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今(24)日是俄烏開戰滿3個月,所以世界經濟論壇主辦方也在昨(23)天特別請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開幕式上演講,俄烏戰爭是這次大眾非常關心的焦點,所以很多議程都和其有密切關聯,不僅商討全球秩序,還有全球要如何因應俄羅斯能源等相關議題。」
    2022/05/24 16:25
  • 關注「糧食安全議題」 陸糧食自給率未達聯合國標準

    近年來中國大陸十分重視糧食安全,一再強調「中國人要端好自己的飯碗,飯碗裡要裝中國糧。」根據陸媒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政協的一場小組會議上表示,中國大陸應關注國內糧食市場。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8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自2018年美中科技、貿易戰後,北京政府便下令徹查大陸境內有多少存糧,可說是『糧食安全等同國家安全』,而習近平近日也不斷強調須持續鞏固糧食發展,切勿過度依賴國際市場。」
    2022/03/08 16:20
  • 中國「兩會」烏俄戰火中開幕 「端好飯碗」成焦點

    烏俄戰火持續延燒之際,中國大陸全國人大與政協「兩會」,上周五與周六陸續在北京開幕。會中,北京確定今年不再「保八」、「保六」,而是把GDP增長目標大幅下修到5.5%,這不但是30年來最低數字,甚至比不上中國軍費的7.1%的增長率。而在戰火導致小麥等糧食價格飆漲情況下,長期糧食自給率不足的中國大陸,領導人也在會上高分貝強調要確保糧食安全,喊話要讓中國人牢牢端好自己的飯碗,飯碗裡還要裝入中國糧。
    2022/03/07 19:55
  • 3成玉米自烏進口 陸憂開戰衝擊糧食安全

    烏克蘭被稱為歐洲糧倉,除了盛產大麥跟小麥之外,中國大陸逼近三成的玉米,也都來自烏克蘭,現在大陸媒體擔憂,戰事爆發恐怕衝擊全球糧食安全。
    2022/02/24 16:58
  • 糧食安全拉緊報!大陸耕地逐年減少 「耕地紅線」恐失守

    中國大陸近年來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品質也日趨下降,大陸官方綜合了經濟發展、人口狀況、糧食單產等因素制定了「耕地紅線」,也就是經常進行耕種的土地面積最低值為18億畝。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5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經常提到『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雖然大陸現有耕地有19.18億畝,但學者認為,若按照現階段的下降速度,恐怕10年後將突破18億畝紅線。而根據統計,大陸耕地中有三成是種植經濟作物,並非糧食,再加上中低等級耕地占比超過三分之二,未來可能會演變成糧食安全危機。」 另外,天氣也是影響耕種的原因之一,陳韻雯補充「珠江流域發生6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天文大潮加上強風,將導致鹽水入侵,目前大陸官方已準備好『壓鹹補淡』應急方案,透過水庫調度來避免供水受影響。」
    2022/02/15 16:00
  • 大陸因應糧食安全警訊 積極建設「海洋牧場」

    受到氣候暖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大蔓延,世界糧食安全出現重大挑戰,一項研究顯示,全球糧食每降低損耗一個百分點,就可多養活約7000萬人;以中國大陸為例,每降損一個百分點,約可多養活1600萬人,因此,大陸積極推動「藍色糧倉」的漁業發展,並且發布「五大支持」,鼓勵沿海各省建設國家級的「海洋牧場」。
    2022/02/03 22:50
  • 上綱上線?陸掀「瞇瞇眼辱華」獵巫風波 賓士也遭殃

    中國大陸近日掀起「瞇瞇眼辱華」的獵巫風波,除了先前的Dior及三隻松鼠外,德國汽車品牌「賓士」近日發布的宣傳廣告中,女模特兒的「瞇瞇眼」也再度引發大陸網友抨擊。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29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表示,「雖然官方博上已找不到該廣告,但賓士目前尚未對此做出回應。而針對『瞇瞇眼』形象遭評為『辱華』的現象,除了三隻松鼠廣告中的女模特兒強調『同為愛國人士,但不認同上綱上線行為』外,微博上也有部分文章表示不支持這樣的獵巫行動。」 另外,中共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6日結束,專家表示,大陸的大豆及油料過度依賴進口,在疫情反覆及國際局勢不穩的情況下,應強化自給能力。陳韻雯說明「該會議強調,過度依賴進口恐怕會對大陸國內糧食安全產生風險,因此大陸計畫提高大豆生產量,並穩住玉米產量,以維持糧食安全,這樣的作法也呼應著過去提到的『雙循環經濟模式』,避免遭外人『卡脖子』。」
    2021/12/29 16:13
  • 兩歲半5公斤!百萬童瀕餓死 阿富汗2千萬人吃不飽

    全球新冠疫情,加上糧食價格飆漲、收入下滑,全球各地飢餓人口持續上升;根據世界展望會,2020年面臨飢餓的人口,比2019年多了1.61億人,等於增加了25%,其中阿富汗就是面臨這人道危機的國家之一。阿富汗5歲以下孩童,估計至少100萬人陷飢餓死亡風險;世界糧食計劃署估計98%的阿富汗人,沒有攝取足夠的食物,連老師和公務員都必須去領糧食援助。阿富汗自八月塔利班接管後經濟崩潰,上週甚至一天內,貨幣就貶值超過11%,再加上疫情和乾旱,都苦了阿富汗人民。
    2021/12/22 19:52
  • 維護人類糧食安全 祕魯馬鈴薯保衛隊出戰

    近年來糧食危機逐漸升溫,全球暖化衝擊了農作收成,糧價不斷攀上新高;為了降低糧食短缺的風險,就必須確保糧食種類多樣化,祕魯有一群馬鈴薯保衛隊,代代相傳,保存了好幾千個原生品種,這些五顏六色、奇形怪狀的馬鈴薯有可能是未來養活世界人口的希望。
    2021/12/02 11:48
  • 濫用抗生素助長抗藥性 恐製造出「超級細菌」

    數十年來,專家不斷警告,濫用抗生素將導致細菌變得更難對付。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對全球衛生、糧食安全與發展的最大威脅之一」。
    2021/11/18 09:07
  • 陸下一步禁台灣稻米? 陳吉仲:基於食安應該不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從糧食安全角度來說,他不認為中國大陸會針對台灣稻米做不符合國際規範的片面禁止進口之舉。比較可能會發生的是水果。
    2021/10/20 10:18
  • 氣候變遷+新冠衝擊! 瓜地馬拉陷嚴重糧食危機

    瓜地馬拉最高人權官員今天表示,氣候變遷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已導致貧窮的瓜地馬拉陷入數一數二嚴重糧食安全危機。
    2021/10/17 08:13
  • 2米高「巨稻」試種成功 糧食供應挑戰仍待克服

    中國大陸今年在重慶首度試種一款「巨型稻」,不但高度是一般稻子的兩倍,產量也特別高,還可增加田間蓄水量提供魚稻共生。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大陸第一次成功改良稻種,而當局積極發展科技農業的原因,與大陸的糧食供應長期處在「平衡緊張」狀態有關。這主因大陸在經濟發展與都市化的同時,也面臨耕地減少、經濟作物排擠糧食作物空間甚至農地休閒化等問題,影響糧食供應安全。儘管透過進口糧食能緩解部分問題,但氣候變遷在全球各地造成嚴重旱澇災害,使糧食供應在各國都出現緊張。在當前全球糧價上漲,糧食安全重要性更高的情況下,大陸當局要滿足14億張嘴巴,挑戰更艱鉅。
    2021/08/30 19:51
  • 穩定糧食安全 農委會再爭取16億元強化養殖漁業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與產學界共議後說,養殖水產已供人類消費量52%,為重要糧食,除已編列新台幣72億元強化水產養殖發展,已再向行政院爭取16億元挹注6項相關措施推動。
    2021/05/11 17:26
  • 氣候變遷的全球共識 需要媒體深度優質報導的影響力

    氣候變遷被視為當今人類所面臨最險峻的生態挑戰,甚至衝擊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而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在公眾理解、認知與行動上都扮演重要角色,由台大生農學院主辦的「2020氣候變遷與生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於11月27日在台大農業綜合館舉行,邀請政大傳播學院教授徐美苓、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大愛電視台氣象主播彭啟明、聯合報新聞部深度內容中心組長鄭朝陽、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五位產學研界專家,以各自的專業和經驗,研討媒體報導氣候危機的傳播策略。
    2020/11/30 18:14
  • 20年最明顯乾旱停灌 農委會:將祭節水措施

    今年沒有颱風帶來降雨,面對20年來較長期的缺水,桃竹苗今年二期稻作、嘉南明年一期水稻先後停灌,接下來的台中灌區水情也不容樂觀;不過,農委會強調糧食安全無虞,近期也將公布節水抗旱等措施 。
    2020/11/25 20:4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