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中地檢署車手升級慶生親吻余天李亞萍羈押禁見小鷗澳洲
  • 搜尋:

    減碳排 結果共171筆

  • 華航宣布這機型使用永續燃油 獲國際碳揭露領導企業 

    環保意識抬頭,中華航空表示,響應國際減碳趨勢,宣示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放」目標, 2022 年獲得國際碳揭露專案(CDP)供應鏈議合評鑑(Supplier Engagement Rating, SER)評比為領導等級(Leadership),為全球航空產業佼佼者之一,顯見落實環境永續發展的作為持續受國際肯定。
    2022/04/07 16:29
  • 碳排大戶拚轉型!台泥「創能、輸能、儲能」3部曲

    水泥業製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成為碳排大戶,有業者積極實施減碳,架設全台首座純綠電充電樁,幫半導體.港鐵大廠處理廢棄物,當作水泥替代燃原料,未來還要處理全花蓮垃圾,投資佈局碳中和。
    2022/04/01 21:09
  • 淨零碳排海嘯來襲 調查:9成企業做不到完整「碳盤查」

    淨零碳排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現在許多國際品牌都要求上游供應鏈揭露碳排放量,否則將無法爭取訂單。有鑑於此,台灣廠商必須先做到「碳盤查」,也就是詳實計算並掌握排碳來源,才能逐步落實減碳工作。經濟部工業局最新表示,接下來將以「母雞帶小雞」的模式,也就是大企業帶頭、輔導中小企業,最終目標是170萬家企業都完成碳盤查,經過第三方單位認證後,就能獲得國際承認的碳足跡。
    2022/03/02 23:01
  • 種樹換碳權 台灣林木碳價比較 柳婉郁:吸碳能力越強 總收入越高

    全球氣候變遷白熱化,節能減碳成了各國和各大企業之間的難題,而現在「種樹換碳權」國際間就評估,一噸碳的價格大約在2000元至3000元。今(7)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教授,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幫我們深入了解,柳婉郁表示,「2021年4月22號世界地球日,各國舉辦地球高峰會議後,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多國都宣示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隨後7月歐盟氣候法修正,歐洲碳邊境關稅實施,以及10月底COP26舉辦,都很強調碳中和跟碳議價,導致市場上對於碳權需求大幅增加,許多企業開始用種樹換碳權的方式來抵消企業本身的碳排放,也間接造成國際上的碳市場價格節節升高。」
    2022/02/07 17:10
  • 2050淨零碳排目標 台灣面臨極大挑戰 能源轉型必付出社會成本

    全球淨零碳排已成趨勢,台灣將首次把「2050淨零碳排」入法,未來也會向排碳大戶收取碳費,但淨零碳排的架構,未來的能源轉型、路徑與可行性,目前都還沒能找出社會最大共識,畫出路徑圖,對於台灣能源轉型,各界也持不同看法。今(10)日邀請到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線上訪問表示,「台灣在2016年開始加速『再生能源』發展,但實際面臨非常多的挑戰,當然世界各國在發揚再生能源的前幾年,也都會遇到『社會學習成本』,不管是生態考量或社會考量等都有案例。」周桂田補充「首先面臨到的『生態檢核』,環保署應該已經納入工作啟程中,而風能和光能也在加速進行,但台灣應該要再加速開發其他再生能源,例如:地熱、生質能源、水力等。」
    2022/01/10 15:55
  • 大陸煤化工業拚轉型 環保能源製氫減碳排

    中國大陸力拚減碳,大量使用煤炭的化工企業也得跟著轉型。位於寧夏的能源化工基地,原本每年消耗240萬噸氫氣,進行煤炭加工,光是要製造這些氫氣就會產生高達5600萬噸的二氧化碳,現在當地業者開始改採環保能源,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發電來製造氫氣,大幅降低排碳量。
    2022/01/04 16:40
  • 有片/首度曝光!鴻海電動巴士上路實測 淨零碳排將入台灣法律

    最近眼尖的民眾應該有發現,一台銀色的大型電動巴士,穿梭在台北街頭。它就是鴻海研發的電動巴士ModelT,它將是2050淨零碳排的一大助力。為了達到減碳目標,除了電動車研發,不少企業也有共識,包括自主設置太陽能、雨水回收等等。但這些還是不夠,環保署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將把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納入,收取碳費也是修法關鍵。
    2021/12/30 23:12
  • 政院拍板!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延長3年 估吸9千億資金

    行政院今(23日)拍板「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其方案將延續至113年,並鎖定配合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逐步落實減碳排之業者,預計帶動投資達9000億元。
    2021/12/23 11:54
  • 木造建築更環保 日本挑戰首座純木大樓

    全球大多數先進國家節能減碳政策明確,尤其歐盟進度超前,常見企業間要求整體產業鍊必須達成一定的綠色目標。綠能腳步大幅落後的日本努力跟上,近來就興起木造潮流;不論是車站、大樓或公共設施,都能見到大量木造建築。橫濱更在興建全日本首座純木造大樓,碳排量比使用鋼筋少了3千噸,相當是1600人一年的排放量。
    2021/12/08 19:55
  • ABC直擊碳排大國印度 人民生活在空汙中

    印度有七成能源來自於煤炭,成為僅次於中國大陸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汙染國,今年的格拉斯哥COP26大會,印度總理莫迪終於宣布,印度將在207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TVBS新聞合作夥伴-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記者,最近特地前往印度深入採訪,看看這個碳排大國如何實現減碳承諾。
    2021/11/18 14:07
  • 三接遷離公投意見發表會 反方:減碳進程大受阻

    中央選舉委員會今天舉行三接遷離公民投票案意見發表會,反方代表趙家緯說,如果沒有三接,可能增加100億度燃煤發電,等同增加450萬噸碳排,將讓減碳進程大幅受阻。
    2021/11/18 13:29
  • COP26落幕!《格拉斯哥氣候協定》敲槌 葉欣誠:與原先欲達成目標有遺憾

    COP26在13日晚間正式落幕,來自全球近200國的領袖代表歷經15天的談判後達成協議,並簽屬《格拉斯哥氣候協定》,成為史上第一份明確規定少用燃煤的協定。今(15)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這次COP26最大的成績就是簽屬《格拉斯哥氣候協定》,但對於原先想達成的目標有遺憾,尤其很多討論的議題設定透過文字修改,進而讓成效大打折扣,且全世界最關心的溫度是否可控制在1.5℃內,根據各國目前所提出的2030年減碳目標顯然無法達成,導致大家在不願意直接降低碳排的情況下,決定將更新版的2030減碳目標放到COP27討論。」 另外,德國看守等非政府組織,日前公布最新「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排名全世界倒數第五,第六十名,不僅落後日本、韓國,還被菲律賓、哥倫比亞與越南超越,對此,葉欣誠說明「每年都有很多國際排名在公布,而每個國際排行都有自己的指標,如何訂定指標就會影響排行,此外,很多資料都是自主性蒐集,蒐集方式也不同,大部分會向各國覺得可以信任的單位做來源蒐集,因此,若重視排行,可以充分溝通但不能干涉資料蒐集的自主性,且也藉此讓政府有更多壓力和動力可以再更進步。」
    2021/11/15 15:21
  • 歐洲推動「永續航空燃料」 日本牛步憂遭淘汰

    氣候災難、地球危機日益加劇,各國元首在這屆氣候變遷大會上也都積極面對,期許成為亞洲環保領頭羊的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親自飛往英國參與會議,除了重申日本脫碳決心,也宣布再加碼百億美元,支援開發中國家應對暖化。不過,日本國內綠能工作進度緩慢,對比歐洲加速推動「永續航空燃料」,日本顯得毫無動靜;日本兩大航空業憂心,若再不開始打造全面環境,日本經濟恐怕會因航空受限而崩壞。
    2021/11/03 20:00
  • 吃對麥當勞食品做環保 「無敵大麥克」碳排放最高!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在近日召開,關於環保的議題成為各國焦點,多國領袖也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一項網路計算工具就揭露,在全球大人小孩都愛的麥當勞,其眾多品項中「無敵大麥克」竟是最不環保的食物,製造一個無敵大麥克所需碳排放量相當於一輛汽車跑24公里距離,顯示少吃肉也能為地球貢獻一份心力。
    2021/11/03 11:07
  • 英蓋新煤碳工廠 背離2050年碳中和目標

    為了達成巴黎協定控制升溫目標,各國都在逐步實施減碳計畫。奧地利正在以天然氣來取代煤炭發電,以及研發氫氣發電來實現2030年前全面採用再生能源的計畫。反觀今年氣候峰會舉辦方的英國,卻預計要蓋一座焦煤工廠,這項決定與英國在2035年前全面轉型成乾淨能源、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背道而馳,引發環境保護人士與美國氣候特使凱瑞的批評;不過卻受到當地居民普遍支持,公司也聲稱新工廠將實現零碳排,相比生產發電煤來說也更乾淨。
    2021/11/02 20:00
  • COP26峰會 文在寅宣示2030減碳4成目標

    韓國總統文在寅於英國時間1日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在演說中宣示韓國2030年減碳目標上調約14個百分點,目標較2018年減少碳排40%以上。
    2021/11/02 09:40
  • 拯救氣候危機!2050淨零碳排是口號? 專家:台灣難做到

    國際上最夯的議題之一,就是淨零碳排,尤其剛剛落幕的G20領袖高峰會,成員國的碳排放量就占了全球的八成,要怎麼減碳,才能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成為一大考驗;而我們台灣也正要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有專家就直言牽涉到的不只發電,還有交通、農業、工業發展都與碳排放有關,要達標非常困難。
    2021/11/01 23:06
  • COP26減碳期中考 197締約國僅甘比亞達標

    六年前一場巴黎協議,全球近兩百個國家定下碳排放的承諾。這次格拉斯哥氣候變遷會議,各國準備檢討過去展望未來。但這幾年的減碳工作明顯沒有成果,全球只有甘比亞確實達標,去年的溫室氣體濃度甚至還達到歷史新高。環保承諾說的容易,做起來難,也讓承擔氣候變遷後果的新一代,被迫走上街頭。
    2021/11/01 16:22
  • 全球聚焦氣候議題!台怎落實?周桂田:制定完整方案、架構

    G20峰會落幕,與會領袖同意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並達成減碳承諾,不過這項承諾並沒有訂定期限,不少國家元首對此成果感到失望,而在全球力拚節能減碳的情況下,台灣該如何推動並落實政策?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今(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過去20年來,台灣在氣候議題及能源轉型方面落後許多,尤其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未來若各國針對氣候治理制定規範,台灣輸出商品恐怕因此遭受制裁或加稅。」 另外,南韓積極推動氣候政策,除了提出「綠色新政」外,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喊出『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周桂田認為「雖然行政院目前有針對『零碳排』做出努力,環保署也預計徵收碳費,但台灣應參考南韓等國,訂定完整方案及架構,以因應未來公正轉型後,部分民眾所受到的衝擊。」
    2021/11/01 16:22
  • COP26檢視各國承諾 恐難端出牛肉 東道主95歲英女王缺席 健康引慮

    英國這週末即將在蘇格蘭主辦COP26,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各國災情不斷,COP26的重要性也越發顯著,不過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欽和英國女王都將缺席的情況下,英國首相強生正全力促成COP26召開。旅英媒體人彭志宇今(2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線上訪問表示,「COP26是巴黎氣候協定後,首次針對氣候問題的正式會議,也是檢驗各國之前給予的承諾是否有做到,而氣候變遷問題造成全球野火、洪水不斷,讓大家有急迫的危機感,所以各國將提出的新減碳排政策成了這次COP26會議中非常重要的目的。」
    2021/10/29 15:53
  • 有片/暖化危機!海平面持續上升 恐讓5億人泡水

    氣候暖化速度越來越快,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的調查,即便達到巴黎協定的溫度升幅,低於1.5度內,海平面上升仍然會上升,估算到本世紀末,上升程度大約是50公分到1公尺之間,而且亞洲屬於重災區,專家強調,因為影響氣候暖化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能夠停留在空氣中50年或是上百年之久,減碳政策的效果,還不會這麼快見效。
    2021/10/19 23:03
  • 救地球!COP26會議在蘇格蘭舉行 葉欣誠:檢視「碳排承諾」的重要會議

    全球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各地接連發生不曾遇過的天災,而11月1日在蘇格蘭將舉辦一場非常重要的COP26會議,預計有兩百位全球領袖參加,面臨現今嚴峻的氣候,到時各國領袖必會有激烈討論。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今(1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COP26會議非常重要,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的締約國會議,距離2015年的巴黎協定,各國所提出的承諾自2016年生效後已經過了5年,如今各國需要重整現在達成的狀況,並在會議上提出新的NDC,即所謂的『國家認為自己可以減碳的貢獻量』,再由各國加總後檢視是否在升溫不要超過1.5~2度c內,此外,先前富有國家承諾每年提供1000億氣候基金也沒有兌現,到時會議中,『減碳』和『資金』將會成為重要檢討項目。」 葉欣誠補充「這次的會議和2015年的巴黎協定比較不同的是,過去一年已經有不少碳排放大國宣布要執行『碳中和』、『淨零碳排』,所以不用擔心COP26會議沒有結論,而這次主要的挑戰是,各國提出來繳交的目標是否達成,若和原本承諾的目標有落差,勢必將會進行激烈的辯論。」
    2021/10/18 16:24
  • 美討半導體機密?聯手歐盟解決晶片荒 翁履中:美歐盼自己國家保持科技領先

    近期新成立的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首場會議29日在美國匹茲堡召開,公告的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將聯手解決晶片短缺、科技問題,以確保半導體供應,並抗衡中國大陸支配的局面。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和歐盟都是站在自己國家利益角度為出發點,希望自己國家能永遠保持在科技領先的前端,所以對目前領頭的亞洲半導體公司所提出的要求,雖然表面是索取財務資料,看似無害,但實際上這些資料卻能讓其他國家推測出對手實力,對半導體公司而言是把優勢、技術曝光,所以引起商業界反彈。」 另外,大陸限電危機引發全球關注,大多數人認為這和大陸對澳洲的「禁煤令」有關,翁履中提到,「若中國大陸想要解決限電危機,只要政府想要做都可執行,因為大陸在決策上和西方民主國家思維不同,針對人民的聲音是可以直接用各種政策解決,而這次的限電危機或許是個政策考量,大陸曾在國際間承諾會努力降低碳排放量,而限電可導致碳排放量下降,以便大陸達成減碳排的成績,並在國際間獲得更多籌碼談判,但相對的在全球化之下,大陸限電對全球產業鏈都有衝擊,身為全球製造中心的大陸,各國無法置身事外,尤其是現在高度互賴,不管市場或勞動,大陸都是全球重要角色。」
    2021/09/30 16:04
  • 全球最大的補碳工廠  將空氣CO2封入地底變石頭

    氣候危機迫在眉睫,瑞典新創與冰島公司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補碳工廠,直接從空氣吸收二氧化碳再打入地底存放;該技術預計一年可以捕捉四千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790量汽車一年的排放量,不過目前價格仍然昂貴,待未來更普及來降低成本。而在德國,有研究員成功訓練乳牛在固定地點上廁所,將有助於減少一氧化二氮的生成;目前一氧化二氮是僅次於二氧化碳及甲烷,排名第三的溫室氣體。地球暖化加速冰川的融解,如今科學家們正在與時間賽跑盡可能地多保存冰核;這些冰塊中紀錄著許多歷史資訊,將有助於了解未來氣候變化的走向。
    2021/09/14 19:53
  • 歐盟2035禁售油車 捷克總理:我鼻要!

    為降低空污對環境衝擊、加速車輛零排放進程,歐盟稍早提案2035年時將全面禁止搭載內燃機新車在市場銷售,亦即管你是燃油車、Hybrid油電車、PHEV插電混動車…等,只要牽涉到燃油驅動的販售新車,於歐盟市場中都將在15年後被終結。根據歐盟執委會目標,希望2030年達成較2021年減碳55%(目前為37.5%),並在2035年時要減少100%二氧化碳排放。影響範圍包括多達27個歐盟國家,宣告內燃機時代在不久將來就要掰了。
    2021/09/14 15:1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