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寶林茶室死因心因性休克食品大廠破產台北明金成冥誕驚世夫妻狄鶯蔥抓餅墮胎瑤瑤
  • 搜尋:

    流行病毒 結果共119筆

  • 疫苗扮救兵 流行病學家仍估:生活難返疫情前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為終結疫情帶來希望,但紐約時報調查700名流行病學家發現,多數預期生活重返往日樣貌至少還需一年,足夠人口接種疫苗前,他們不會改變疫情期間行為。
    2020/12/05 08:53
  • AI也能測病毒!大阪大學開發奈米檢驗晶片

    入冬後,新冠疫情恐怕再迎來另一次高峰,而流感也將隨之而來,專家、醫師擔憂兩種流行病如同時爆發,對醫療資源會是相當大的消耗。為了加速分別病毒種類,日本大阪大學結合人工智慧與奈米科技,研發了病毒檢驗晶片,透過唾液只需5分鐘就能確認病毒種類。慶應大學也與企業合作,開發出遠端操控的核酸檢測系統,降低醫師在替患者篩檢時的感染風險。科技商則是推出了AI健身教練,用手機拍攝健身過程,AI就能自動分析指導動作,在疫情間也能安心運動。
    2020/11/03 20:00
  • 新冠疫情入冬更嚴重? 法國專家:天冷病毒傳播更快

    近來天氣逐漸轉冷,民眾待在室內的時間也愈來愈長,法國近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更屢創新高。法國流行病學家與醫學專家都陸續提出警告,「最近的新冠肺炎病毒傳播速度,將會比首波疫情爆發時還要快」,且第二波疫情恐會比首波更嚴重。
    2020/10/23 22:29
  • 相較戶外接觸感染 家庭密切接觸染疫可能性更高

    韓國流行病學家發現,相較於戶外接觸感染,民眾更有可能被家人傳染而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
    2020/07/22 10:01
  • 批多國防疫方向錯誤 譚德塞:未來不可能恢復常態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今天警告,如果各國不能遵守嚴格的醫療防範措施,全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只會惡化。目前許多國家的防疫工作已弄砸,以致恐無法立即恢復常態生活。
    2020/07/14 09:20
  • 2021年前研發出完全有效疫苗 法專家:機會渺茫

    法國流行病學專家今天警告,想要在2021年前研發出百分之百有效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機會微乎其微;他敦促民眾應更認真保持社交距離,才是王道。
    2020/07/13 09:43
  • 世衛稱無症狀患者傳播罕見 不到一天改口澄清

    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昨天才在簡報會上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無症狀患者造成的傳播「非常罕見」,不過不到一天就收回這項說法。
    2020/06/10 09:14
  • 全球日增病例創新高 世衛:離疫情結束還很早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單日新增病例來到新高,不僅全球疫情惡化,中美洲也還未達高峰,各國應繼續推動防疫措施。
    2020/06/09 09:32
  • 總統「注射消毒水」之亂 遭打臉.取消記者會

    美國總統川普在過去一個月,每天都會舉行疫情工作小組記者會,但自從上星期四,他在記者會上建議研究,施打消毒水抗病毒的言論引發輿論譁然之後,川普就遠離媒體;白宮也宣布每天的疫情報告取消,以免總統多說多錯。雖然周一川普就重新站回記者會講台,但據傳川普這陣子心情十分低落,周末都悶在白宮看自己的負面新聞。新冠肺炎的警報要徹底解除,就得等到疫苗問世,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長期資助發展對抗流行病藥物,他近日接受CNN專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苗從研發到生產問世,可能需要2年的時間。
    2020/04/28 19:52
  • 何時免戴罩? 陳建仁:「半正常」生活還要1年

    新冠肺炎疫情,什麼時候會才會趨緩?有公衛背景的副總統陳建仁,接受專訪表示,疫苗研發出來後才會趨緩,可能還需要1年到1年半左右,這期間我們都要過著「半正常」的生活,這觀點也獲得其它專家的認同。
    2020/04/19 20:20
  • 追病毒源如犯罪調查 伊波拉找宿主 20年確認蝙蝠起

    新冠肺炎的宿主到底哪裡來?到底和哪種動物有關? 是否是人工製造?這些問題,目前許多頂尖科學家都在與時間賽跑尋找解答,而從伊拉波、SARS、H7N9禽流感病毒到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科學家這些年來如何破解這些疾病的源頭?《公視主題之夜》本周選播的紀錄片將為我們揭密,破解這些疾病從何而來的過程就像警探辦案,最怕的也就是鎖定了錯誤的線索,曠日廢時,甚至可能成了「無頭公案」。
    2020/04/17 20:00
  • 武漢展開病毒抽樣調查 預計檢測1.1萬人

    武漢解封後,為了確保人員流動不會造成下一波疫情爆發,現在當地展開病毒流行病學抽樣檢測,條件設定今年1到3月間在武漢社區持續居住超過14天,以家庭為單位,符合的所有家庭成員,能接受免費的病毒篩檢,第一批有880人檢測,最終武漢要抽樣檢測1萬1千人。另外,許多企業也將病毒檢測列為體檢項目,員工必須自費到醫院受檢才能到企業工作,基本核酸檢測費用是人民幣260元,相當台幣一千多元,三天能拿到報告。
    2020/04/15 19:53
  • 美官員傳兩年前就示警 武漢蝙蝠研究恐致流行病

    武漢肺炎全球擴散,病毒來源引發各界揣測。華盛頓郵報今天指出,美駐北京人員兩年前就曾示警華府,武漢病毒研究所有管理、安全疑慮,旗下蝙蝠冠狀病毒研究恐引發類SARS大流行疾病。
    2020/04/15 10:01
  • 譚德塞:口罩非抗疫萬靈丹 無症狀者可能傳播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今天表示,一般民眾大量使用醫療級口罩將使前線資源短缺,口罩並萬靈丹,無法阻止大流行病。此外世衛官員指出,患者有可能在出現症狀前一至三天傳播病毒。
    2020/04/07 09:30
  • 通勤族當心!新冠病毒易散播 台北「5區」為染疫高風險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高峰期,台北市政府今(3日)宣布,將與新北市政府溝通,預計待9日「14天9片口罩」新制上路後,開始實施搭乘公車、捷運全面強制戴口罩。長庚大學日前也設計出流行病學傳播模組,分析台灣各地感染機率、病毒傳播途徑,結果發現北北基等5區為高風險染疫區。
    2020/04/03 12:09
  • 駁中國病毒說 中國駐法使館叫囂「川普流行病」

    儘管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堅稱,散布武漢肺炎源自美軍實驗室的謠言是「瘋狂之舉」,中國駐法國大使館23日仍加入武漢肺炎疫源的中美網路論戰,並在推特發文直呼「#川普大流行病」。
    2020/03/24 13:57
  • 外交部:去年示警武漢肺炎恐人傳人 但WHO未公告

    武漢肺炎全球延燒,連領導國際抗疫工作的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淪陷,有員工確診。外交部今天說,台灣去年12月底即對WHO示警武漢肺炎可能人傳人,但WHO未公告與他國分享相關資訊。
    2020/03/24 13:34
  • 替武漢病毒解碼 英國科學家展開價值7億研究計畫

    為「解密」導致英國數千人染病的武漢肺炎病毒株,倫敦當局今天宣布,英國科學家將在全新研究中,追蹤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方式,並透過基因定序法觀察病毒浮現的變異。
    2020/03/23 14:28
  • 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蔓延 搞懂何謂「大流行」?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自中國蔓延全球,但世界衛生組織(WHO)仍遲未宣布進入大流行。以下綜合各家媒體說明何謂大流行、宣告後又會如何等。
    2020/03/10 14:58
  • 北京新增10起武漢肺炎確診病例 屬群聚感染

    北京市昨天新增10例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確診病例。衛生官員表示,經流行病學調查,判斷這些病例屬於「輸入性單位聚集性疫情」。
    2020/02/27 17:34
  • 美國專家:一年內,全球恐70%人口感染武漢肺炎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目前全球累計超過8萬1000例確診。美國哈佛大學流行病專家預測,一年內,全球最高恐有70%人口感染武漢肺炎,但部分病患可能症狀輕微或無症狀。
    2020/02/27 11:25
  • 流行病多!勤洗手、戴口罩外保護自己從提升「這個」做起

    17年前的SARS是台灣人的恐怖記憶,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被專家學者認為比SARS更難搞,傳染力更強,防疫上也更困難,不少流行病像是流感、登革熱、腸病毒等等,都對我們生活影響不小,怎麼在日常中保護自己,來看以下這則報導。
    2020/02/19 22:48
  • 「零號病患」社區趴趴走 BBC實驗:找超級散播者

    過去100年,讓最多人致死的災難正是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造成全世界約五億人感染,死亡人數上看一億人,比一戰和二戰死亡人數的加總還多。這場瘟疫橫掃世界一百餘年後的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全球,大流行病帶來的致命威脅從未遠離人類。英國公共電視BBC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倫敦帝國大學以及倫敦大學學院等權威學府的科學家進行一項合作,製作了本周將在《公視主題之夜》播出的紀錄片,以大規模的社會實驗,模擬致命流感爆發的情形,思考疫情控制的變革可能。
    2020/02/19 19:56
  • 口罩荒、酒精荒?遠離新冠肺炎 醫生這樣做

    新冠肺炎隨著一波波的感染,確診人數還沒有趨緩的跡象!同時,美國正遭到第二波季節性流感侵襲。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流感統計資料也指出,從2019年10月流感季至今,因流感死亡人數也達到了56例。這2種傳染病雖有許多症狀相同,但還是有簡易的判斷方式。不同於SARS,新冠肺炎症狀不顯著時,就有傳染力,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更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基本上檔不住」,可能成為常態流行病! 面對新冠肺炎的來勢洶洶,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專家跟醫生,教大家該如何防範這種傳染病,以及民眾面臨酒精跟口罩荒的同時,要怎麼做才能遠離病毒危害!
    2020/02/15 20:00
  • 氣候暖化病毒更頑強 人體免疫能抵抗嗎?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讓外界重新注意到流行病毒的可怕,《時代》雜誌指出,世界上還有許多未知傳染源,而且氣候暖化讓這些病毒適應力更強,甚至可能衝擊人體的免疫系統。
    2020/02/14 23:2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