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李妍瑾婚姻連環泡亞洲市場苗栗唐治平名單孫安佐劉若英母親
  • 搜尋:

    法令規定 結果共154筆

  • 溪頭「逃票路線」原始神秘 登山熟客最愛

    從南投溪頭森林遊樂區到天文台,正常來說要通過收費亭,但在登山客間口耳相傳有10幾條逃票路徑,這次這名退休公務員走的正是其中一條,直擊逃票路線,景觀保留山林原始樣貌,但山路相當具有挑戰性,一下過雨土石會變爛泥巴,不小心就會滑倒,救援相當困難,三個月前就有登山客心肌梗塞枉送性命,現在山路管制,但無正式法令規定可管、只能勸導,才引發這次登山客、管理員互嗆糾紛。
    2018/10/13 20:21
  • 宜蘭海灘秘境多藏危機 漲潮淹路難通行

    宜蘭神秘海灣,近年來有許多旅客造訪,這裡的沙灘長8公里,遊客都會租沙灘車代步,但其實遇到大浪時,就算是重達300公斤重的沙灘車,也都會被大浪給捲走,相當危險,可是對於業者租借沙灘車,目前卻沒有相關的法令規定,可以規範
    2018/09/03 13:26
  • 複製「微風經驗」! 台鐵「出租車站」賺業外

    台鐵連年虧損,「公司化」議題最近又再浮上檯面,希望透過體制調整,翻身賺錢。尤其,盤點去年台鐵營收,其中7成多,都是票箱收入,要多賺,發展業外收入似乎就是解套方法,雖然礙於法令規定,無法自己做,台鐵拐個彎,找來企業開發車站商場,當個大房東,收租抽成,希望能把業外收入占比拉高到30%,拚獲利。
    2018/08/01 19:27
  • 菸擺家中沒收 未滿18歲孩偷抽開罰父母

    把香菸擺在家中竟然也挨罰?這是在台南,衛生局稽查未滿18歲青少年吸菸的情況,其中一名青少年說,香菸是從家裡偷來的,因為他的父母有吸菸,家裡都會擺香菸,由於法令規定,任何人都不能提供香菸給青少年,因此開罰菸沒收好的家長,可罰1萬到5萬元讓家長很錯愕。
    2018/07/12 13:28
  • 別聽安養院瞎掰 要符合這些條件才能為老人上束帶

    本刊實地走訪台中市被評鑑為甲等的安養機構,不僅發現環境惡劣,且老人被束帶綁住手腳的情形幾乎是常態,記者致電給該安養機構,業者皆告訴本刊,機構都是在有醫囑且有簽立約束同意書的情形下,才用束帶約束老人,但根據現行法令規定,其實約束老人需要符合從重重規定。
    2018/06/19 09:04
  • 消防法規不符 萬國老戲院二度歇業

    嘉義大林最後一家戲院「萬國戲院」,曾經歇業20多年,民國101年時在一群志工的努力下重新營業,但只撐了6年,現在因為戲院不符合現行的消防法規,加上籌不到增設消防設備的50多萬元,昨天晚上放完最後一場電影後,又吹起熄燈號,地方人士發起老戲院搶救行動,現在就等縣府文資審議委員會審查,希望讓萬國戲院,能登錄歷史建築,符合法令規定後能重新開業。
    2018/04/09 13:49
  • 快訊/FII掛牌小股東不及參與 郭台銘致歉

    鴻海旗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即將在大陸上海A股掛牌,原本董事長郭台銘要協助鴻海股東參與FII新股抽籤,但礙於法令規定,台灣券商無法協助,引發股東不滿;對此郭台銘親向小股東致歉,每人發放5000元車馬費,並承諾撤換承辦券商。
    2018/03/18 08:53
  • 護女怨「法令跟不上」 吳宗憲:台北哪沒違建?

    吳宗憲女兒Sandy(吳姍儒)除了在演藝事業有亮眼表現外,在副業經營上也有不錯成績,卻是爭議不斷,她去年在敦化南路巷內開的咖啡廳,疑似被檢舉違反土地使用分區管理規定,北市都發局已證實違規,限期2個月內改善;對此,吳宗憲今錄製節目時接受媒體訪問,抱怨「台北哪裡沒有違建?」不滿相關單位拿住宅區的法令規範咖啡廳違規,直指「法令跟不上」。
    2018/02/04 18:15
  • 反亞泥陳情凸顯礦業法問題  下週送立院

    亞泥礦權延展問題,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天表示,行政院長賴清德已裁示,礦業法要合乎法令規定,也會納入原住民意見審查,預計行政院會通過後,下週送立法院審議。
    2017/12/01 19:52
  • 印尼總統迷搖滾 丹麥首相送唱片難收

    印尼總統佐科威日前接見來訪的丹麥首相拉斯穆森,獲贈他的偶像「金屬製品合唱團 」簽名專輯。不過,受到印尼反貪法令規定,佐科威恐怕無法接受這項禮物。
    2017/12/01 15:40
  • 中俄邊境旅遊 持一次性旅遊護照是慣例

    台灣男子因持大陸所發護照進入俄羅斯海參崴旅遊,回台後遭註銷戶籍。事實上,中俄邊境旅遊的一次性旅遊護照,為大陸法令規定且行之有年,目的是避免兩岸成為國與國關係。
    2017/11/06 18:26
  • 樓下開炸雞店擾鄰 住戶怒蒐證檢舉

    炸雞店開在住商混合區,大樓住戶控訴擾鄰,自行蒐證,拍下顧客把騎車騎上人行道佔據,晚上10點多一直聞到難聞臭油味,事實上按照法令規定,速食店規模要在資本額2千5百萬以上,才要強制申報廢食用油清理流向,因此不到規模的店家,開門做生意只能自律,才能避免鄰居投訴檢舉。
    2017/10/04 18:37
  • 郝柏村赴陸 張小月籲維護國家主權尊嚴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等人赴陸參加抗日80周年活動。陸委會主委張小月今天表示,各界人士赴陸均應遵守兩岸條例及相關法令規定,注意自身言行及社會觀感,積極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
    2017/07/06 18:42
  • 新南向「印度製造」 搶13億市場大國入場券

    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其中印度是一個重要的國家。印度有13億人口,青壯年人口紅利驚人,經濟成長率都維持在7%以上,加上當局喊出「印度製造」的口號,看似條件頗佳。不過當地基礎建設和衛生條件差,再加上法令規定限制多,想找到進入印度市場的入場券,門檻相當高。
    2017/05/18 18:50
  • 國體法促開放與改選 眾協會尊重但憂心

    國民體育法修正草案初審通過,民眾最快5月底可加入單項協會運作,各協會也需在6個月內完成改選,各單項協會對此皆表示尊重法令規定,但也對相關內容帶來得效應表示憂心。
    2017/05/04 13:01
  • 有機規範農藥零檢出 台灣比各國嚴!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有機蔬菜和水果,都是經過有機驗證的農產品!目前我國有機農產依照目前法令規定必須是零檢出,與美國、日本、歐盟甚至是德國有機產品比較起來,台灣非常嚴格。不過台大農藝系榮譽教授郭華仁認為,連美國都認為飄散汙染是難免的,若想要擴大有機農業栽種面積,應檢討農藥零檢出做法,建立良好溝通平台讓各方有更多的討論空間。
    2017/04/25 20:10
  • 蝶戀花翻車產險拒賠?富邦喊冤

    蝶戀花車禍發生1家4口3死慘劇,卻傳出哥哥申請妹妹乘客險及旅行責任險理賠遭拒,富邦金控旗下富邦產險聲明強調,哥哥無法請求妹妹的責任險給付,是法令規定,不是拒賠。
    2017/02/23 14:32
  • 老闆是誰?司機康育薰 蝶戀花、友力互踢

    負責這次武陵一日遊的司機康育薰,到底是隸屬蝶戀花還是友力運通,目前雙方是互踢皮球,蝶戀花強調,照法令規定,旅行社旗下是不能有司機跟遊覽車的,對此北市勞檢處上午,二次來到蝶戀花勞檢,要釐清責任歸屬。
    2017/02/15 12:53
  • 一例一休勞資爭議多?日月光有話要多

    一例一休上路產生爭議,日月光表示,已辦理座談會向員工說明,勞資雙方合意簽訂協議,儘量避免例假日要求員工加班,公司完全按法令規定,給薪優於法令規定。
    2017/01/03 17:08
  • 福利減!砍6天全薪病假 居家賣場年前開鍘

    一例一休上路,人事成本增加,有服務業在跨年前夕,投出震撼彈!原本給員工6天的全薪病假,明年起刪除,不過勞動局強調,法令規定30天病假,雇主須支付半薪,給6天全薪等於優於勞基法,公司刪減福利,沒有違法疑慮。
    2016/12/31 18:16
  • 罐頭含防腐劑不能吃 錯誤觀念該改了

    老一輩常說,罐頭食品因添加大量防腐劑才能保存好幾年不壞,但這其實是錯誤觀念,台大醫師程劭儀今表示,罐頭是因高溫滅菌才能保存這麼久,且依法令規定罐頭不可添加防腐劑。
    2016/12/08 17:08
  • 網購當心「鴉片面膜」!一停用就過敏

    大陸查出多款面膜非法添加「糖皮質固醇」,用久了恐導致依賴性皮膚炎,一旦停用,皮膚會出現過敏、紅斑、丘疹等不適症狀,迫使消費者繼續敷該款面膜,因此陸媒也有「鴉片面膜」來形容。衛服部食藥署表示,台灣法令規定面膜成分不得含糖皮質固醇,建議消費者若想網購面膜,也先到實體店鋪檢視商品確認成分。
    2016/07/26 14:43
  • 爆炸案最高理賠140萬!台鐵保證:從寬賠償

    台鐵爆炸案造成25位民眾輕、重傷,有2重傷、23輕傷,針對台鐵法令規定,重傷者可望獲140萬賠償、輕傷者40萬賠償,台鐵表示將會從寬認定。
    2016/07/10 17:42
  • 日本修訂風營法 夜店終於能通宵經營

    過去在日本經營夜店,法令規定可是比台灣還要嚴格,為了怕妨礙治安並帶來噪音,日本過去是禁止舞廳在零點後繼續營業,不過從這個禮拜四開始,日本新的法令上路,只要通過審核,夜店就能夜夜笙歌到天明。
    2016/06/25 16:56
  • 泰國蝦「被加料」? 市議員爆蝦子注射「果膠」

    愛吃海鮮的老饕,不少人喜歡鎖定個頭肥大的泰國蝦,不過台北市議員林瑞圖今天在市議會質詢時,驚爆泰國、越南進口的蝦子都有添加果膠!根據統計,台北市去年一年各式蝦類交易量就超過22萬公斤,「明膠」或是「果膠」透明無味吃不出來,是商人添斤兩的偷吃步,法令規定水產類禁止使用,但目前卻沒有特別抽驗!
    2016/05/02 18:2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