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安佐呼麻颱風孫鵬姓氏孫安佐烏來龍太宮狄鶯張瑜芹泰國地震
  • 搜尋:

    毒素 結果共627筆

  • 好毒!一天不「排便」 等同抽三包菸?

    醫學研究顯示,一天不排便所引發的毒素,等同於一天抽3包香菸所產生的毒素,若連續3天排便不順暢,且時常有腹脹,感覺胃腸難受,有氣排不出來等等,最好趕緊就醫。
    2017/11/23 16:08
  • 這6種蛋千萬不能選! 吃到「壞蛋」恐致命

    蛋營養豐富料理變化多,是大人小孩都愛的食材,但不是什麼雞蛋都能吃,這6種雞蛋,有大量毒素千萬要小心!
    2017/11/20 14:55
  • 花生醬易產生黃麴毒素 食藥署:加緊查驗

    黃麴毒素已經是國人很熟悉的致癌物質,食藥署表示,今年進口的3百多批花生醬,只有一件從越南進口,黃麴毒素超標,已經當場要求退運,近3年國內的花生醬都沒有查出超標的情形,顯示國內廠商在製造流程已經盡量自我把關,不過營養師還是建議,即使在市場上買回來的花生醬是安全的,如果買回家之後,放在高溫高濕的環境,還是有可能產生黃麴毒素。
    2017/11/17 22:09
  • 驗屍發現「生物毒素」! 俄14歲女模殞命上海 

    上個月,一名年僅14歲的俄羅斯女模,在上海走校的過程中,突然病重送醫不治,一開始爭議集中在「過勞死」的問題上,不過最近卻有英國媒體報導,說俄羅斯法醫在她的遺體內發現「生物毒素」,至於是食物中毒還是遭人謀害,則無法證實。
    2017/11/17 11:45
  • 把「世上最毒蛇」當寵物養 19歲男遭蛇吻命危

    澳洲一名19歲男子切杜希(Nathan Chetuci),平日就喜歡飼養寵物,但他並非養的是狗狗或貓咪之類的,他專門飼養爬蟲類動物,特別是蛇類。他飼養了一隻被稱是陸地上毒性最強的毒蛇「內陸太攀蛇」(Inland Taipan Snake),結果被牠咬了一口,送醫急救後還未脫離險境。
    2017/11/08 21:45
  • 吃飯配手機 致「腦殘」毒素也吃下肚了

    現在無論男女老幼,幾乎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許多人除了睡覺時間,幾乎機不離手,甚至連吃飯都要邊滑手機,不過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讓你吃進毒素「多溴二苯醚」,影響內分泌,嚴重還會傷腦!
    2017/10/31 17:00
  • 快訊/日本進口奶油花生 驗出黃麴毒素超標

    最新消息,衛福部食藥署最新公布,全聯上個月從日本,進口一批6公斤的奶油花生,驗出黃麴毒素50PPB超標2.3倍,已經全數退運銷毀,沒有流入市面。黃麴毒素具肝毒性,可能導致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2017/10/24 18:28
  • 又買到「綠洋芋片」! 恐吃進毒素龍葵鹼

    前陣子,國內三大速食品牌都被發現,出現「綠薯條」,由於馬鈴薯變綠會出現龍葵鹼毒素,引發食安疑慮,但桃園有民眾最近買洋芋片來吃,卻發現竟然出現「綠洋芋片」,業者強調是人員在挑選時的品管疏失,新品只有兩包出現這種狀況。但再到通路隨機購買同品牌洋芋片,打開來,還是發現兩片的綠洋芋片。
    2017/10/03 12:40
  • 毒性比河豚強百倍 一家6口吃下這種魚險喪命

    廣東珠海一名黃姓男子,日前帶家人前往市場採買2斤的海鰻魚回家烹煮,沒想到一家6口吃下肚後,全都出現上吐下瀉的情況,狀況神似腸胃炎。原本黃男一家人以為是料理時沒處理乾淨所致,但經醫院治療檢查後,醫生表示黃家6口人是「雪卡毒素中毒」,這毒素比河豚還強100倍,嚴重者可致死。
    2017/09/28 16:05
  • 快訊/綠薯事件 肯德基廠商:生產控管符合標準

    針對綠薯事件,肯德基薯條最上游廠商「麥肯公司」表示,他們檢查薯條產品的相關生產和品質控管記錄,結果都是符合標準的。薯條經過測試後,都低於衛福部公布的食品中汙染物質跟毒素衛生標準中的容許含量。也會定期請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稽核跟審查,來確保品質標準。
    2017/09/08 20:46
  • 綠薯條稽查啟動 餐飲業、供應商都要查

    近日有民眾在麥當勞、肯德基吃到疑似遭神經毒素「龍葵鹼」污染的綠薯條,食藥署今天宣布針對薯條產品的輸入商、供應商及連鎖餐飲業進行稽查,預計9月底公布結果。
    2017/09/07 18:53
  • 誤踩蟻窩!50隻小黃蟻狂咬 他「毒流全身」命危

    誤踩蟻窩被咬到命危!大陸黑龍江一名木工,日前在工地不慎踩到蟻窩,頓時有50多隻紅色小螞蟻爬上腳,開始狂咬攻擊,最終因毒素流遍全身而命危。
    2017/08/29 23:51
  • 貝類產品易含毒素 醫師:盡量別生食

    國人喜歡吃海鮮,但其中貝類如果來自不乾淨的海域,就可能含有食品安全的危害因子,像是較常見的諾羅病毒污染,為了避免民眾誤食,食藥署107年1月1日起實施新制,輸台的貝類產品都必須檢附產地資訊的證明文件,而醫師也呼籲,貝類產品盡量不要生食,才能替自己的健康做好把關!
    2017/08/17 22:31
  • 綠薯條疑含龍葵鹼 醫:中毒得吃10公斤

    摩斯漢堡驚傳販售綠色的黃金薯條,疑似為有毒物質「龍葵鹼」。毒物專家表示,龍葵鹼是馬鈴薯在生小馬鈴薯時,產生的保護機制,也是種神經毒素,但要吃到中毒恐得吃下10公斤。
    2017/08/08 18:06
  • 正確挑選「染髮劑」 一年勿超過12次

    現代年輕人都想在造型求新求變,其實隨著潮流,很多人會選擇透過染髮方式,在頭髮上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說到了染髮劑,到底會不會對身體有危害?譚敦慈認為要選擇有廠牌,必須經過衛生單位檢驗認可、取得衛福部字號的商品!染髮前48小時必須做「過敏測試」,「染髮頻率」不要太高,醫師建議,染髮後多喝水、多吃蔬果,幫助身體排掉毒素!
    2017/07/06 23:47
  • 避免民眾吃到偽藥 食藥署追溯系統7/1上線

    今年3月爆出的偽藥風波,引起不少患者恐慌,食藥署7月1日起,將針對血液製劑、疫苗和肉毒桿菌毒素等三類藥品,建立藥品追溯系統,食藥署本身和藥商可以追溯每一批藥品的來源和流向,就是為了避免偽藥集團有機可乘,不過藥師還是建議,一般慢性病患者最好還是到固定且合法的藥局拿藥,藥師能協助把關外,患者自己最好也可以對藥品的外觀多加留意。
    2017/06/30 20:54
  • 不分國界的污染 86%海洋垃圾來自亞洲

    TVBS十點不一樣,持續關注海洋垃圾問題。根據自然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從河流把塑膠垃圾帶入海洋的總量中,亞洲就佔了其中的八成六。大多數的海洋塑膠,來自中國大陸、印尼、緬甸等亞洲國家,就連重視河川整治的日本,都深受亞洲鄰國的海洋垃圾所害。
    2017/06/26 21:25
  • 大型深海魚染「雪卡毒」 誤食四肢麻痺

    很多人愛吃魚!但最近「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每年3到4月,是海魚生殖季節,魚類增加進食,體內聚集的雪卡毒素會愈多!關鍵就在於有6宗疑似「雪卡毒」魚類,共有11人中毒,比台灣還要多!追查發現關鍵在於香港「雪卡毒」事件,是同一個進口商供應給民眾深海魚,很有可能在同一個海域捕上岸之後,全都是問題魚,才導致中毒事件,「食藥署」強調,近年來對於「食品中毒」宣導不遺餘力,民眾對「食安中毒」都有警覺性,再加上生態保育意識提高,減少吃大型深海魚類,因此中毒事件反而比較少。
    2017/06/05 22:24
  • 快訊/網售「周家古早味鹼粽」 驗出添加硼砂

    網路販售鹼粽出包!彰化縣衛生局今天上午再度公布端午節食品稽查抽驗結果,共抽驗鹼粽、食用米及花生製品31件,檢驗防腐劑、硼砂、重金屬及真菌毒素等項目,結果有1件在網路販售、台南市的「周家古早味鹼粽」檢出不得添加的硼砂。已經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
    2017/05/25 10:48
  • 梅雨季高溫+潮濕!咖啡豆、粉易生「赭麴毒素」

    梅雨季來臨,民眾喝咖啡容易有風險!毒物科醫師表示,咖啡裡有赭麴菌,如果暴露在潮濕、溫度高的環境,容易產生毒素,喝多容易造成急性腎衰竭,專家建議,咖啡豆最好在一個月內用完,如果買大包,最好分裝成好幾小包,擺在冰箱內比較安全。
    2017/05/21 18:11
  • 春橋田過期品172間下游受害 流竄全台

    號稱全台最大有機原物料與產品的進口商的春橋田,被查出黑心販賣過期食品,其中172間下游廠商,有超過半數位在高雄和台南,衛生局公布合作廠商知名無毒的家,也有21間分店,但業者發出聲明稿自清,說與直營店無關,而台南衛生局也展開稽查,發現15家廠商問題產品全數賣完,過期商品恐怕已經流竄全台,吃進民眾肚子。
    2017/05/05 12:47
  • 春橋田涉竄改期限 「光中杏」過期9年還賣

    高雄知名的有機產品進口商春橋田,驚傳竄改標籤販售過期食品,衛生單位除了查扣29公噸的問題原料,還發現7款市售問題商品,其中最誇張的「光中杏」過期9年還在賣!而現場員工也坦承受到業者指使改標,包括許姓業者在內偵訊後,分別以10萬到30萬元交保,衛生局依法後續也將開罰6萬到2億元。
    2017/05/05 12:38
  • 牙膏蓋發霉!長滿青黴菌 污染牙膏恐致命

    刷牙前可得檢查一下牙膏蓋!高雄有位李小姐刷牙時赫然發現牙膏蓋竟然發霉了!一點一點綠綠的看來很可怕,把這發霉的牙膏蓋送驗,它含有青黴菌數量嚴重超標,比馬桶髒10倍!而且瓶蓋的青黴菌已經侵入牙膏,專家說拿這牙膏來刷牙的話,極有可能引發血液與神經毒素非常危險,嚴重的話還可能致命。
    2017/04/30 18:38
  • 防偽藥流竄 3類藥品7月起將納管

    防偽藥事件重演,食藥署今天公告血液製劑、疫苗和肉毒桿菌毒素3類藥品優先納入追溯追蹤系統,7月起業者須主動申報原料來源、通路流向及數量等資料,違者最重開罰200萬元。
    2017/04/20 12:47
  • 足貼愈貼愈黑「吸濕排毒」?專家:心理作用

    藥妝店販賣各式各樣足貼,包裝寫著貼了能舒緩,甚至有的號稱能「吸濕排毒」,有的人貼了一整晚,足貼變得又濕又黑,但這真的能吸走體內毒素嗎?實際將四款不同的廠牌的商品編號噴水做測試,發現其實足貼內含「木酢液」成份,遇到水氣,本來就會產生「物理反應」,由灰白色轉變成深褐色,甚至是黑色,所以對於貼足貼能否排毒,專家認為心理作用居多。
    2017/04/19 18:2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