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陳水扁水溝泰國呼麻東張西望待業通靈少女狄鶯明金成猝逝寶林中毒案男星冥誕
  • 搜尋:

    暖化 結果共2,211筆

  • 非洲之角1300萬人 面臨空前飢荒

    人類面臨的挑戰不只疫情。1300萬非洲居民正遭遇乾旱飢荒衝擊,嚴重程度是40年來之最。世界糧食計畫署呼籲各國立刻援助,否則難保十年前餓死25萬人的飢荒悲劇,在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肯亞三國境內重演。全球氣候異常,冬季乾燥缺水,西班牙水庫見底,智利則因蜜源植物枯死,蜜蜂數量急遽減少,農作物將大量減產。為逆轉地球暖化,澳洲科學家研發用無人機大量種樹,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2022/02/10 19:54
  • 「碳中和」掀全球熱議!這十大新興環保趨勢不可不知

    淨零Net Zero是什麼?近年來因環保意識抬頭,碳中和不僅成為國際間所重視的議題之一,為化解全球暖化危機,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在內,已取得共識,並陸續宣誓以2050年完成淨零碳排為目標,碳中和趨勢已然成形。所謂「淨零」(Net Zero)指的是以二氧化碳為主的七大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氫氟碳化合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三氟化氮),總排放量趨近零值,人類才有機會在氣候變遷的危機中和生存下來。
    2022/02/09 19:31
  • 接掌G7主席國 德國總理蕭茲承諾:把握機會成經濟體先鋒

    隨著民主與獨裁國家的競爭加劇,以及地球暖化的急迫性,今年接掌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主席國的德國將面臨多重考驗。
    2022/02/05 16:51
  • 大陸因應糧食安全警訊 積極建設「海洋牧場」

    受到氣候暖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大蔓延,世界糧食安全出現重大挑戰,一項研究顯示,全球糧食每降低損耗一個百分點,就可多養活約7000萬人;以中國大陸為例,每降損一個百分點,約可多養活1600萬人,因此,大陸積極推動「藍色糧倉」的漁業發展,並且發布「五大支持」,鼓勵沿海各省建設國家級的「海洋牧場」。
    2022/02/03 22:50
  • 暖化重創生態 科學家:即便控制在1.5度珊瑚也會滅絕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即使全球暖化被控制在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範圍內,1/4海洋生物賴以為生與支撐超過5億人生計的珊瑚礁也可能消失。
    2022/02/02 21:50
  • 砸10億澳幣救珊瑚! 澳洲防大堡礁被「世遺」除名

    全球面積最大的珊瑚礁群,就在澳洲的大堡礁!只是198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後,最近因為暖化嚴重,導致大堡礁有98%的珊瑚礁出現白化。去年大堡礁就差點從世界遺產中除名,現在澳洲政府宣布,將砸下10億澳幣,搶救珍貴的大堡礁。
    2022/01/29 14:24
  • 瓦斯爐是暖化幫兇!相當50萬台汽車年排放量

    家家戶戶標準配備之一的瓦斯爐竟然也是暖化的幫兇!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關閉的瓦斯爐也會外洩甲烷,而且一年下來累計高達260萬噸,等同於50萬台汽車的排放量。甲烷是造成暖化的元凶之一,其中又以牛肉產業為首,蘇格蘭的安格斯牛飼養場,也開始尋找更善待土地的方式,藉由大量種植草坪,保護土壤,維持它的固碳能力。另外,南極洲偏遠的威德爾海,是少數沒有受到暖化影響的區域,多年來科學家想把它列入海洋保護區,卻未能實現,如今藉由收集更多當地的生態數據,希望能加速進度。
    2022/01/28 20:00
  • 憂暖化!富豪獵地造林 巴西循環傘減少海塑

    買地造林或是讓大面積土地得以生息,能夠減緩氣候危機嗎?近期一群關注氣候,被稱為「綠色領主」的富豪們,透過購入蘇格蘭大片莊園來造林和復育生態的方式來對抗氣候變遷;不過此舉也引起當地居民不滿,並對行動的有效程度抱持高度懷疑。至於來到美洲這一頭,有巴西的新創以循環經濟概念,在城市設置雨傘租借服務來減少資源浪費;另外,雨傘還是用回收塑膠製成,破掉的傘面也會回收再做成包袋捐贈,已經在紐約市設置35台機台,更打算再增設100台。
    2022/01/26 20:00
  • 暖化惡果!雅典罕見大雪紛飛 加州冬火燎原

    暖化加劇下,極端氣候越趨頻繁,希臘雅典降下罕見大雪,導致交通癱瘓,學校也被迫關閉,部分地區還傳出停電消息,大雪紛飛的夜晚,無暖氣可用;官方表示這場雪預計影響到周三,也警告民眾非必要減少外出。而鄰國土耳其也受到暴雪影響,據估計全國有4600人因大雪受困,超過6700人被帶到避難所,但伊斯坦堡市長卻樂觀看待,認為降雪能緩解乾旱。至於美國西岸的加州,則在一月爆發罕見大火,消防部門警告恐怕已經沒有所謂野火季了。
    2022/01/25 19:52
  • 暖化警報!北極基建危 阿根廷熱浪毀電網

    地球暖化,極端氣候持續在全球上演。巴西東北部豪大雨侵襲下,一處水壩面臨潰堤風險;阿根廷則在經歷史性熱浪,部分地區最高溫度達到45度。另外,科學家也發出警告,位於北極地區國家的道路、房屋已經受到永凍土融化影響,到2050年前將會有多達一半的建設面臨損壞風險。為了減少排放,奈洛比使用布袋蓮製造沼氣,為當地民眾提供比起木柴、煤炭來說更乾淨的能源選擇;西非的茅利塔尼亞也擴大再生能源發展,預計在2030年前達成全國50%綠色能源供電的目標。
    2022/01/12 20:00
  • 史上最熱七年!蝙蝠灑水器降溫 屋頂刷白漆抗曬

    暖化加劇下,不只人類,動物也面臨嚴重的威脅;位於南半球正值夏季的澳洲,為了避免當地蝙蝠像往年熱浪來襲大量死亡的憾事,今年特別為動物們增設了灑水系統。據歐盟科學家的一份最新報告,過去七年是全球史上最熱的七年,2021年排名第五,算是往年中較涼爽的一年,但年均溫仍較工業化前升溫1.1至1.2度;研究也發現,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濃度持續升高,甲烷濃度的成長是預期雙倍,專家呼籲必須做好準備面對更嚴峻的極端氣候。澳洲一間生技新創透過無人機結合人工智慧來播種,已經在當地和非洲等地種植超過五萬棵樹,更預計要在2024年前達成1億棵樹的目標;西班牙科學家則透過電腦模擬,若將巴塞隆納大範圍的屋頂漆成白色,能夠在大熱天有效降低4度高溫。
    2022/01/11 20:00
  • 冰上垂釣變漂流記 美威州34人驚險受困浮冰

    美國威斯康辛州傳出民眾原本在冰層上釣魚,沒想到冰層斷裂導致34人困在浮冰上,幸好全數平安獲救,而在冬季風暴侵襲下,從紐約州到華府更有4千萬人受到影響。
    2022/01/10 14:54
  • 超越特斯拉!全球首創「釘入式」太陽能屋瓦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企業著手研發新產品;芬蘭的公司研發出一種嶄新的食物生產技術,全程使用再生能源,靠空氣和電提煉出一種新的蛋白質食物,生產過程完全不會產生任何碳排放和參與農業活動,是一種更永續的蛋白質;另外也有企業利用咖啡渣和回收塑膠製作球鞋,來抗暖化。至於許多人關注的太陽能面板,也有業者推出無需特殊設備或知識即可安裝的太陽能屋瓦,更大幅降低成本,讓一般家庭更容易取得。
    2022/01/04 19:56
  • 「冰雪末日」!阿拉斯加氣溫大震盪 專家:非常不對勁

    美國阿拉斯加州這個冬天不平靜,十二月高溫破紀錄後,豪雨與急遽降溫接連來襲,導致路面結冰,交通大亂。阿拉斯加運輸局針對氣候異常現象發警訊,稱這個狀況為「冰雪末日」。
    2022/01/01 13:54
  • 阿拉斯加12月創高溫下暴雨 專家:氣候變遷徵兆

    美國阿拉斯加州冬季通常寒冷刺骨且會飄雪,但今年卻出現不尋常的暖冬,白天氣溫上升至逾攝氏15.5度,並下起傾盆大雨。
    2021/12/29 16:01
  • 巴西洪患至少20死 12月降雨比往年多六倍!

    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州是境內最窮的州之一,今年才經歷過旱災,沒想到鄰近年底又遇到連下一個月的強降雨,沖垮南部地區兩座大壩,淹沒100多個城市,目前至少造成20人死亡,受災超過47萬人,氣象官員表示,今年12月雨量比往年平均值多六倍。
    2021/12/28 12:26
  • 2021反聖嬰年!淡水高溫破紀錄 明年2、3月雨量偏少

    從去年一直延續到今年,全球氣候一直受到反聖嬰現象干擾,中央氣象局今(24)舉行年終記者會回顧,發現淡水站出現設站以來最高溫,玉山在春季也破同期紀錄,展望明年春季的天氣,指出溫度跟過往不會差異太大,然而反聖嬰的次年通常會雨水較少,民眾最好節約用水。
    2021/12/24 10:53
  • 德國2022淘汰核能!法國爭核能列歐盟綠色名單

    台灣剛針對重啟核四進行公投,核能在歐洲也是個爭議話題。德國將在明年逐步淘汰核能發電,暫時轉向天然氣;不過今年以來天然氣價格大漲,三成德國人開始傾向保留核電,但走環保路線的德國新政府,恐怕不會讓核電廠延役。而德國進口能源的主要來源法國,卻極力擁抱核電,不但要加蓋核電廠,甚至聯合多個東歐國家,力促歐盟把核能納入氣候友善的投資類別;德國、盧森堡、葡萄牙、丹麥和奧地利則連署反對。
    2021/12/21 20:00
  • 雷伊猛襲菲律賓!當局統計近百人罹難、30萬人逃離家園

    南海超級颱風「雷伊」(Rai)將自明(20)天起,為全台帶來雨勢。不過在此之前,雷伊已在菲律賓造成嚴重災害。根據菲律賓官方今(19)日最新統計,該國已經累積將近100人在這場颱風中罹難,隨著救災工作持續進行,死亡人數恐怕還會再上升。
    2021/12/19 18:00
  • 快訊/氣候變遷暖化 環署將監測「北漂病媒蚊」

    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氣溫上升,也使得病媒蚊往北和高海拔處移動,登革熱可能從南向北發展擴散,尤其推估2085年時,全球恐怕有5到6成的人口暴露在登革熱風險中,為此,環保署與國衛院、台北市政府合作,將進行為期一年調查,希望找到病媒蚊遷移趨勢,提早預防登革熱大規模感染。
    2021/12/18 10:20
  • 台灣成烤番薯?報告:2060年台灣冬天天數變成0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是迫在眉睫,對台灣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加劇,根據台版的氣變遷報告中,以暖化最厲害的情況來看,到了21世紀末的時候,夏季可能增長來到7個月,就算碳排有減少,也可能達到5個月,而冬季天數則變成零,不只熱傷害會變嚴重,對我們的食衣住行都會有很大衝擊。
    2021/12/17 22:53
  • 有片/大自然的警告!怪物風暴襲菲律賓 12月全球極端天氣

    超級颱風「雷伊」登陸菲律賓,帶來狂風暴雨,低窪地區更是水淹及胸,至少33萬人被迫撤離家園,儘管目前的「雷伊」已經降為中颱,但威力不容小覷。12月生成颱風並不罕見,但因為全球暖化,導致亞洲的颱風未來破壞力增加,氣候變遷加劇下,12月出現許多極端天氣。
    2021/12/17 21:40
  • 新世代黃金!電動車趨勢.各國掀搶「鋰」大戰

    電動車取代傳統油車,已經成為綠能轉化的進程之一,在車用電池的需求快速上升之下,各國都在加足馬力,確保自己在開發生產電動車的路上,原料供應穩定充足,也就引爆了搶「鋰」大戰!今年鋰金屬價格大漲240%來到5年新高,美國身為鋰礦商領頭羊,但國內產量卻落後其他國家,內華達州北邊的荒漠中,蘊藏310萬噸的鋰礦,成為礦商眼中的寶藏,但有環保團體認為,製造一輛電動車平均產生9噸溫室氣體,加上採礦也會有碳排,因此在這裡紮營抗議11個月,導致開採計畫持續延宕。
    2021/12/17 20:03
  • 耶誕樹也永續!丹麥斥資千萬培育耐熱樹種

    氣候變遷讓仰賴土地吃飯的農民特別有感,希臘在經歷一連串氣候災情下,今年的橄欖歉收,專家擔憂如果狀況持續,未來最壞可能不能再種植;不過同時,也有更多人投入作物的改良,像是丹麥的冷衫產業正在交叉培育更耐熱、不需要殺蟲劑的耶誕樹;而澳洲農民則是非常看好因永續議題吹起的「無肉飲食」。
    2021/12/17 19:27
  • 「這跡象」世界末日近了?島國恐滅頂 專家憂災難降世

    地球暖化情形愈加嚴重,人類的生存環境將逐漸面臨挑戰,美國《CNN》報導指出,科學家近期發現了令人擔憂的情形,因為保護南極「末日冰河」(Doomsday Glacier)的冰棚可能在3至5年內全數崩塌,屆時將導致冰河融化速度增快,全球海平面大幅度上升,而海島國家或是臨海城市將會面臨災難性影響。
    2021/12/16 21:0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