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運氣事業廚餘端午節網購脫水症狀黃黃的痕跡飛機撞樹生肖黃嘉千
  • 搜尋:

    日本政治 結果共83筆

  • 斷言國民黨大勝!日本神人學者預測選舉結果:北市由他拿下

    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3年前因被當年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指控遲到,引起社會關注,在隔年總統大選時又精準預測總統蔡英文的得票率,獲封為「神人級學者」。如今九合一大選即將來臨,他也預估各縣市選情,斷言最終由「這政黨」拿下勝利。
    2022/10/27 10:49
  • 安倍追思音樂會 岸信夫:繼承兄長遺志穩固日台關係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遭槍擊驟逝,昨(20)日晚台灣民間自發舉行追思音樂會,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及2名日本政治人物用錄影方式向台灣致謝,強調會繼承安倍晉三遺志,穩固日台關係。
    2022/08/21 12:19
  • 安倍離世後 金美齡:日本政治難重視台灣

    副總統賴清德赴日弔唁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同型前國策顧問金美齡受訪時提到,安倍非常關心台灣,但他離開後不要期待日本政界會多重視台灣,因為大家都只顧自己,她還說因為賴清德在日本知名度不高,所以當天到場時他特別一一向大家介紹,台灣副總統親自來致意。
    2022/07/15 10:27
  • 承襲安倍晉三路線 學者:日對中國挑釁將趨近零容忍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驟逝,學者分析指出,日本政府應會承襲安倍政治路線,且日本對中國在領海、領空周邊挑釁行為將趨近「零容忍」,並逐步加強軍備,日本防衛預算可望逐年調升到占GDP2%規模。
    2022/07/13 16:02
  • 如何致敬安倍? 日本政府擬秋天辦「國民葬」送安倍晉三

    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晉三,遺體已經完成火化。在他的家族葬禮上,安倍長年政治盟友「麻生太郎」,以友人代表發表悼文。他稱讚安倍晉三是日本戰後最優秀的政治家,而且現在安倍可以抬頭挺胸的在天上和父親重聚。儘管日本國內有人希望用「國葬」方式送走安倍,不過現在日本政府似乎傾向用「國民葬」的方式取代。
    2022/07/13 14:21
  • 賴清德悼安倍 國台辦:藉弔唁之名行謀獨之實是徒勞的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刺殺身亡,我方副總統賴清德以私人名義前往東京,對安倍行弔唁,被稱為是斷交後最高層級訪日。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當局藉弔唁之名行謀獨之實是徒勞的,希望日本政府恪守一個中國原則與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妥善處理涉台問題。」
    2022/07/12 16:50
  • 前日相安倍晉三遭遇槍擊 未脫離險境 翁履中:恐連帶影響整個東亞局勢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早在奈良市進行助選時,遭到一名男子從身後開槍射擊,隨後安倍晉三倒地陷入昏迷,目前仍在積極搶救中,未脫離險境。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安倍晉三遇襲事件對全世界的國家而言都是重大消息,尤其對『日本政治體系』衝擊很大,會發生遇襲事件的主要原因,莫過於這周末即將要舉行的日本參議院改選,日本參議院不僅影響整個日本未來的發展,還反映出『日本政治派系之間的角力問題』,這也是為甚麼安倍晉三會親上火線到各地去助選,就是希望日本自民黨內的安倍派,能夠繼續掌握重要權利、重要實力,不過安倍晉三遇襲事件對日本參議院改選『影響有限』,因為自民黨目前在民調上遙遙領先,對於參議院改選取得過半席次是沒有問題的,有衝擊的恐怕是日本自民黨內派系之間的角力。」
    2022/07/08 16:17
  • 臺海局勢緊張!日本關注蘇楊會 要大陸「盡大國責任」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睽違七個月再度見面!這次「蘇楊會」,意味著美中關係好不容易往破冰方向前進了一些,只是日本政府卻依舊對北京,保持強硬態度。周一才上任的新科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說,日本會要求大陸盡到大國的責任。
    2021/10/07 12:22
  • 朱立倫批「滿嘴道學假慈悲」 游錫堃要他去讀書

    民進黨日前舉辦黨史新書發表會,創黨元老游錫堃致詞提到「當年兩蔣政權對付組黨人士的力道,比起日本政府及現在的中共在香港迫害民主人士都是更殘酷」。朱立倫在臉書批游「滿嘴道學假慈悲」。對此,游錫堃發文表示,「賢侄是一個傑出、具有博士學位,名聞全國的政治人物,要批評書中內容,最好把書看完。如果沒有時間看完就妄下斷語,我擔心恐怕有傷立倫賢侄的博士學歷與名聲」。
    2021/09/15 13:16
  • 睽違108天「+0」 超商、外送平台搶推優惠

    4大超商跟外送平台,歡慶台灣時隔108天,終於迎來的0確診,紛紛推出限時優惠活動,另外,台灣的防疫成效,世界也有目共睹,日本政治學者跟德國媒體,都大讚台灣人防疫相當自律。
    2021/08/25 23:16
  • 快訊/暌違108天終+0 日政治學者發文祝賀台灣

    睽違108天沒有新增本土病例,台灣防疫作戰再次達成「加零」的成就,讓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透過自己的臉書祝賀台灣,認為不論是政府還是人民都很優秀,值得敬佩,同時也質疑日本在5月底時每100萬人的確診人數與台灣差不多,但是如今卻面臨著全國超過2萬人確診、不少縣市重症病床率使用超過9成的問題。
    2021/08/25 16:35
  • 台海緊張!岸信夫籲關注台生存 張競:為滿足自身利益老調重彈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呼籲國際社會應更加關注「台灣的生存」,並針對「大陸不斷擴大的軍力正包夾台灣」做出示警。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今(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在沒有要與台灣發展軍事關係或建立外交關係的情形下,日本政治人物重提『中共威脅論』,並隨意稱台灣的生存遭受威脅,其實只是為了自身利益及政治目的而老調重彈。」張競也呼籲「民眾接收訊息時應多看『基本盤』,少聽『消息面』。」 另外,英國航艦打擊群指揮官慕豪思2日以日語及韓語推文表示,「伊麗莎白女王號」航艦打擊群已進入西太平洋,張競認為「雖然西方國家聯手施壓北京,但倫敦經貿十分仰賴北京,因此行動也相對謹慎。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歐洲國家派遣艦艇至印太地區,是原先就有的情形,現在大動作宣傳似乎是在營造『全球一同對抗大陸』的氛圍,反而會使民眾誤解、誤判。」
    2021/08/03 15:37
  • 日本接種謠言滿天飛!年輕人產生「疫苗猶豫」心理

    隨著日本政府加快疫苗接種速度,現在在日本社群網路中也出現一種現象,關於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謠言滿天飛,尤其在年輕人間造成漣漪效應,越來越多人表示不敢接種疫苗,而且有些煽動性言論竟然還是出自於部分醫療相關人員、國內名人或政治家之口,導致有關疫苗接種的不實謠言被炒得沸沸揚揚。
    2021/06/22 17:37
  • 自肅在家飲酒失控 緊急狀態後日本家暴案成長三倍

    日本政府三度發布緊急狀態,對餐飲業實施宵禁令、限制外出;民眾為遵守政策,選擇在家飲酒,使家暴案件頻傳,援助團體接獲的求助量達到緊急狀態前的三倍,成為疫情間難解的社會問題。日本政府另一頭疼的就是年輕人不能配合防疫規範,造成第四波疫情遲遲無法受控;東京都因此進行街頭調查,希望了解青年族群想法「對症下藥」。而防疫帶來的生活不便,也讓普遍政治冷感的日本民眾認為有必要修憲,讓憲法更符合時代潮流。
    2021/05/03 20:00
  • 全球挺台氛圍濃?張競:勿自作多情

    根據日經新聞和東京電視台進行的民調,有74%日本民眾支持政府追求台海的和平與穩定而做出的努力;日本共同社更報導,日本政府已經開始討論,台海衝突爆發時,派遣自衞隊活動的相關法律運用。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2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許多國家表達對台海議題的立場,但不代表是力挺台灣,以日本來看,雖然日本民調顯示多數民眾支持日本參與台海和平穩定的作法,但其外交政策屬『菁英政治』,政府會以國家利益優先,做出政策取捨,而不是單靠民調決定,台灣不要自作多情。」 另外,美國國防部被問到會不會招集盟友挺台,並沒有直接回應,只表示不樂見台海現狀有改變。張競認為「雖然很多國家時常對台海議題做出聲明,但背後並沒有投入任何資源,再加上兩岸議題敏感,美國維持原立場不做承諾的作法,相對務實許多。」
    2021/04/27 16:00
  • 謝長廷廢水說犯眾怒! 藍、白齊出招要他回台面對質詢

    我駐日代表謝長廷,不斷在臉書上替日本政府證明排放核廢水安全無虞,但國內在野黨看不下去,國民黨和民眾黨都要求謝長廷,要在29日出席立法院接受質詢,外交部也表示會按規定辦理,但民進黨開酸,這是為了政治動作而無視防疫規定。
    2021/04/24 13:11
  • 日媒爆料川普將閃電訪台 張競:為點擊率創造灑狗血新聞

    日本政評家宮崎正弘於富士晚報撰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在卸任前閃電拜訪台灣,這消息的可信度高嗎?爆料的評論家宮崎正弘又是誰?對此,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今(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要分辨消息的真偽,需先了解該媒體、撰稿者的可信度,以及預期產生那些效果,其實這家媒體過去信譽十分不佳,誤報事蹟比比皆是,很多日本政治家也都有指出這點。至於宮崎正弘,他對台灣政治界相當熟悉,相互來往也行之有年,但他過去的報導,可信度也相當低,這消息應該只是空穴來風,為了點擊率,而創造虛假新聞。」 另外,富士晚報已二度刊登川普訪台消息,僅是為了流量?還是有其他目的?張競認為「無論再荒誕的消息,總會有銷路市場,人們之所以會選擇相信,往往是內心的投射,假新聞的傳播,正是利用這一點,只有不入流的媒體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想像力來製造這種灑狗血報導。」
    2020/12/02 16:08
  • 日本最長壽首相!安倍連續在位2799天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24號)一早又到醫院報到,健康再次受到質疑!安倍下午說明只是遵照醫囑回診聽報告,並做了一些追加檢查,強調會健康地繼續努力工作。而24號這天,安倍更寫下了日本政治新紀錄,連續在職2799天,相當7年半時間,超過自己的外叔公──已故前首相佐藤榮作,成為日本最長壽首相。疫情方面,日本中央防疫小組統計發現,全國確診正逐漸下降,認為感染高峰期已結束;並且與政府達成共識,將醫護、高齡者等族群列為首波疫苗施打對象。
    2020/08/24 19:52
  • 揭日本政壇黑幕 導演驚訝「台灣政治熱潮」

    日本電影《新聞記者》,由松桃李飾演的官員,和韓國女星沈恩敬演出的記者,一起追查同一個政府案件,而找到震撼真相;導演日前來台宣傳電影時,不僅贊同台灣人對政治的高敏感度,更希望電影能讓日本年輕人對政治和社會多點認識。
    2019/10/23 19:48
  • 大阪府「百舌鳥.古市古墳群」新!世界遺產

    日本關西地區唯一沒有世界遺產的大阪府,現在靠古墳群突破重圍!日本四五世紀的「百舌鳥・古市古墳群」,今年以代表古代日本政治、文化、建築技術的資產,入列世界文化遺產。而當中最大的古墳,全長近500公尺,是世界最大陵墓之一,但也因為規模過大,出現看不見全貌的難題。
    2019/07/08 19:52
  • 平成大合併 日本併行政區砸18.5兆

    為了提高行政效率,日本百年來大舉整併行政區,經歷三大時期,第一時期「明治大合併」,用來整理戶籍、稅收、徵兵、辦理小學教育;到昭和年間又再整併一次,進行政治大改革,並延長義務教育到初中;最近一次則是90年代的平成大合併,三千多個市町村整併剩下1700多個,因此付出超過18兆日幣,合台幣5兆多的代價。但在合併後的各地方政府,卻因為過度倚賴中央經濟支援,面臨獨立困難,有的甚至陷入財政危機,再加上高齡少子化,如何有效整併,成了日本政權迫切課題。
    2019/03/20 20:15
  • 重啟捕鯨因「政治算計」 日媒:為選舉與世界為敵

    日本政府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將重啟商業捕鯨,國際間譴責聲浪不斷,日本「朝日新聞」爆料,這個決策背後的原因,是「政治算計」,自民黨幹事長為了衝選票,在背後操盤讓日本退出IWC,不惜與世界為敵。
    2018/12/28 00:19
  • 快訊/日人踢慰安婦像惹議 謝長廷:譴責暴力

    日本「慰安婦真相國民運動」的幹事藤井實彥,用腳踢慰安婦像引發爭議,駐日代表謝長廷今天表示譴責。他說他一貫的立場就是譴責暴力,也譴責破壞台日友好的行為,對於藤井的行為他提出譴責!但也強調藤井的行為不等於日本人,也不等於日本政府,如果將此事上綱成政治事件,無益於台日關係。
    2018/09/11 12:07
  • 政治敏感! 「在日朝鮮總聯」日警包圍看守

    1952年在北韓領導金日成的呼籲下日本朝鮮總聯成立,性質就像大使館,但因為政治敏感被日本政府視為危險組織,派駐警察看守!對於日本境內的朝鮮學校也都不予以承認,讓校方和學生都難以接受。
    2018/01/12 17:56
  • 國賓若攜同性伴侶  安倍:邀參加晚宴

    日本政治人物日前一席反對訪日國賓同性伴侶出席皇室晚餐會,引發挺同團體抗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被問到相關問題時說,會邀國賓同性伴侶參加首相主辦的晚餐會。
    2017/11/28 15:1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