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腫瘤夫妻檔寵物店老闆輕生PDFScannerbyGoogle張元植狄鶯孫安佐孫安佐領域展開鳳梨宣布離婚下半身沒知覺旅遊警示
  • 搜尋:

    投票日 結果共1,189筆

  • 大選郵寄選票截止日能否延長? 美法院裁定分歧

    美國聯邦第8巡迴上訴法院今天表示,明尼蘇達州打算把選舉投票日過後才收到的不在籍選票也列進計票是違法之舉。法院的裁定與此一決戰州裡的共和黨人站在同一邊。
    2020/10/30 18:04
  • 台灣人愛討論美選!《紐約時報》認證影響力第1名竟是...

    全球都在關注美國總統大選動向,由於最後結果將牽動台灣兩岸、經貿的現況,台灣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隨著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越來越近,網路上相關議題的討論也快速增溫。然而上一次的美國總統大選,俄羅斯事後被踢爆藉由散布不實資訊,協助川普贏得選舉,凸顯資訊戰成為新選舉戰場的事實。
    2020/10/29 18:03
  • 贏賓州就贏天下!川普一日趕3場 拜登急回防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只剩八天,川普和拜登都鎖定關鍵搖擺州搶票。川普更是在賓州一天就連跑3場造勢,拜登也臨時增加行程,到賓州向選民喊話。但投票日逼近,狀況百出,在波士頓有投票箱遭人縱火,紐約還有挺川派和反川派當街大打出手。
    2020/10/27 22:16
  • 忘了對手是誰?拜登誤稱「喬治」 川普藉機再嘲弄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對於競選對手拜登忘記他的名字、將他稱為「喬治」加以嘲弄,目前距離大選投票日只有一個禮拜時間。
    2020/10/27 10:26
  • 5900萬美國人投了票!最後一週川普拜登衝刺

    下週二11月3號就是美國大選投票日,已有近6千萬美國人「提前投票」,美國總統川普也飛往戶籍地佛羅里達州,親自提前投下這一票,同時不忘再次抹黑郵寄投票,指郵寄選票會產生選舉舞弊。週末川普夫婦也在白宮提前過萬聖節,今年因疫情沒有親自發糖,但也沒戴口罩,只要求參加的小朋友和父母戴上口罩。拜登陣營則是舉辦線上虛擬演唱會或露天汽車大會,拜登也開選舉支票,承諾如果他當選,將讓美國人免費施打新冠疫苗。
    2020/10/26 20:00
  • 史上最貴美選 總統加國會廣告費破3150億台幣

    美國大選受到疫情影響,雙方陣營在電視與網路廣告上投入的金額都大幅增加,根據美國獨立的政治調查機構CRP的數據,兩黨的總統以及國會改選廣告開支,估計約有新台幣3150億,金額破紀錄,而就在正式投票日九天前,不少民眾與總統川普一樣,提前選在周末去投票。
    2020/10/25 20:37
  • 美選9局下半 「終辯交鋒」誰得分?翁履中:「他」幾乎被判出局!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10月來,從川普確診,卻又旋風式治癒出院,到近期拜登因其子爆「電郵門」醜聞,讓原本民調已呈現拉鋸的兩人選情、更加緊繃,也因此23日於田納西州登場的「最終辯論」,格外受到矚目,這不但是川普、拜登最後一次正面對決,更被視為拜登拉開差距、川普力圖翻盤的重要舞台;根據美國唯一每日追蹤總統工作表現滿意度調查的民調機構《拉斯穆森報告》調查指出,24%美國選民,於川普、拜登首辯後「改變心意」;這場「最終辯論」,還能起到多少「改變選情」力量? 人在美國、隨時為台灣掌握第一手美選消息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分析指,川普於辯論場上的表現「相當可惜」,浪費最後一次辯論的機會,把重心錯放「負面議題」,像是拜登兒子「電郵門」醜聞,但又拿不出一刀斃命的有力證據,可以說「完全沒拿到分」;原本可以加分,自己最得意的「外交牌」、「反中牌」,反倒沒把握機會好好闡述,讓拜登有機可趁,掌握了美國選民最關心「疫情控管」、「健保改革」等議題,較預期上加分不少。 辯論會後,最新民調出爐!CNN數字顯示,53%的民眾看好拜登、39%的人支持川普;另一邊,福斯民調卻顯示,74%人認為川普表現優異,24%的人則覺得拜登更勝一籌;民調呈現兩極化現象,有鑑於2016年選前民調一面倒向希拉蕊,但結果卻是川普當選,這次大選,民調還能是參考指標?翁履中認為,經過4年,時空背景與民調公司調查方式皆有很大變化,美選終場辯論民調,在我看,已經清楚顯示川普落於下風;現在離投票日不到兩周,川普可以說幾乎沒有勝算,接下來是要看「拜登能贏多少」,是否能贏到讓對手心服口服!
    2020/10/23 18:55
  • 美國已3300萬人提早投票 比四年前多五倍

    過去美國大選,「提早投票」並不踴躍,但今年可說破了紀錄,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3300萬人投票,比四年前多出五倍,全美已經有9個州的投票破百萬人,但有一項判決相當重要,美國最高法院同意賓州,可以在投票日過後的三天內,接受不在籍通訊投票的選票,也就是說很有可能在選舉日當天,不會有正式的票數結果。
    2020/10/21 22:22
  • 美選「搖擺州」憑啥搖擺?翁履中:解碼「搖擺州」準度 內行人看「這個市」

    距離美國大選不到兩周,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至今未能與現任總統川普拉開支持度差距,甚至在幾個關鍵搖擺州民調,領先幅度收窄至誤差範圍3%以內,且近期拜登又爆出次子「電郵門」醜聞,令共和黨選民振奮,直呼川普「紅潮再現」,而川普也連趕數攤「搖擺州」造勢,企圖趁勢翻盤;而拜登陣營方面,由於民調膠著、醜聞連環爆,令民主黨選民籠罩2016年希拉蕊因「電郵門」痛失總統大位的陰影,美媒觀察,自由派人士甚至出現「翻盤焦慮」;為此,前總統歐巴馬一改先前低調態度,今天(21日)首度替拜登站台。 不只民主黨大咖力挺拜登,隨著投票日逼近,傳出越來越多共和黨人士「倒戈」,對此,人在美國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就以21日來說,前馬里蘭州副州長,也是共和黨黨代表大會主席,就跳出來公開力挺拜登,另外,一位4星上將、獵殺賓拉登的行動總指揮,同時他也是共和黨大老,他也出面投書,呼籲支持拜登、不要投川普,更別說全美各地陷入苦戰的共和黨籍參眾議員,也都出現與川普「保持距離」態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卡的資深參議員葛拉漢,傳出曾5次拒絕跟川普在媒體上同框;由於川普的選情低迷,共和黨內「西瓜效應」越發嚴重,恐怕對川普選情雪上加霜。 台灣關於美選報導,經常出現「搖擺州」三個字,像是川普2016年,拿下擁有29張選舉人票、號稱「第一搖擺州」的佛州,這次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年仍是川普囊中物?翁履中分析,佛州向來是美選關鍵中的關鍵,曾1996年以來,如果輸掉佛州,就等於輸掉江山,所以一直是美國兩黨必爭之地,尤其佛州選舉人票高達29張、全美排名前4名;在美國,前4大選舉人票倉裡,加州、紐約州基本上川普根本不去,因為這兩個州是鐵鐵的民主黨票倉,對共和黨來說,只有佛州跟德州這兩個州是必須要爭取的。翁履中進一步表示,所謂的「搖擺州」,並非整個州都很搖擺,美國幅員廣大,光一個佛州就是台灣5.5倍大,人口跟台灣差不多,就地理位置分析,北佛州、南佛州向來是共和黨、民主黨涇渭分明,從來沒有搖擺過,真正值得關注的是佛州中部,尤其是「坦帕灣」這個城市,如果台灣觀眾想知道佛州最後由誰拿下,11月3日當晚,只要看「坦帕灣」由誰勝出,類似「章魚哥」、台灣「天玉里」之意。
    2020/10/21 19:44
  • 拜登當選日 台灣危機時?邱師儀:美對中、對台政策看「這批人」卡準

    美選投票日將屆,美國總統川普反中政策也台美關係也日趨升溫,但近日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學者分析,若是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他的對中政策將會對兩岸關係帶來很大影響,一旦拜登對中政策讓北京當局認定「武力犯台,美國不會馳援台灣」,中國大陸便會加大力度方方面面強壓台灣。 胡佛研究所學者強調,民主黨政府過去被中國大陸視為「軟弱美國政府」,拜登的勝選,中國大陸或將放膽重啟「具侵略性的」對台政策,此項結果,也將扭轉過去幾年美國在台美關係上所做出的進步。一場美國大選,卻大大影響太平隔岸的台灣前途!究竟川普、拜登誰入主白宮,有助台美關係?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今(21日)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川普現已替台灣打好基礎,包括「台美官員互訪」或「對台軍售先進武器」,即便最後是拜登當選,基本上仍會延續這些政策。只是川普、拜登比較不同的是,外交政策上,拜登採取的「多邊主義」、川普則是「單邊主義」;兩岸政策上,拜登是主張「戰略模糊」,不僅對台言論模糊,對中國大陸也是搖擺不定,會否因為疫情與美中貿易戰、南海爭議等角力,令拜登對中政策有所調整,目前仍充滿變數。 邱師儀進一步分析,不論是拜登或川普,他們對台灣其實了解不多,或許對中國大陸有基本立場,但具體的對中政策,也都交由幕僚研擬,我們從台灣立場觀察這兩位候選人未來政策,其實更該研究其周圍的幕僚團隊,包括:主管亞太事務、經貿等官員,更為實際、也更重要。至於,到底蔡政府是否「單押」川普勝?或其實對美選結果「有好幾套劇本」?邱師儀分析,挺川普若對台灣真有益處,像是:台美復交、或迫使中國大陸民主化等,那或許台灣能放手一搏、力挺川普,但關鍵是,這次美選勝負真的很難確定,在這個情況下,更應該理性地以結構性、制度性看待11月3日美選結果;觀察美國大選,「用美國人的視界、看美國世界」,不要用「台灣人的視界、看美國世界」,以免錯看、進而誤判情勢。​​​​​​​
    2020/10/21 17:36
  • 美國總統大選決戰6大搖擺州 川普民調緊咬拜登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倒數兩週,前副總統拜登全國民調領先約10個百分點,在6大搖擺州也全數領先,但現任總統川普在這6州落後幅度比4年前同期還小,翻盤仍有希望。
    2020/10/21 10:28
  • 趕大選前完成 美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26日表決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案22日將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投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今天表示,司委會表決後,將送院會於26日投票,以在11月3日總統大選投票日前通過此案。
    2020/10/21 10:24
  • 美選倒數14天!2800萬人已投 共和黨恐失參院

    美國大選最後倒數14天,美國最高法院對選情關鍵的賓州做出判決,選票只要在投票日晚上8點前蓋上郵戳,在選後三天內寄到,就可以被計算在內,駁回共和黨的限期要求,保障選民在疫情下的投票權。今年美國「提前投票」十分踴躍,已有超過2800萬張選票投出,各州開始提前投票的首日,都出現排隊人龍,同樣是選情關鍵的佛羅里達州,目前已有240萬人投票,週一開始選民也能到投票所親自投票。
    2020/10/20 19:50
  • 十月驚奇「候選」?陳一新:解密「電郵門」、「通俄門」衝擊待觀察

    據美選舉制度資訊網站「美國選舉計畫」數據顯示,美選正式投票日為11月3日,但至今已有1122萬1708人「提前投票」,相較於2016年時僅140萬人,暴增近8倍;然而「提前投票」在全美各地,衍生不少亂象,像是紐約州與威州,上萬人「沒收到選票」或是「延遲收到」;在紐約州及俄州則出現,「選票印錯」或「塞錯信封」情況。 分析指,今年因疫情延燒,美選「提前投票」、「郵寄投票」人數暴增,會否為美選結果增添變數?對此,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於《新聞大白話》表示,「提早投票」要造成美選翻盤、不太可能,但可能會帶來選情風向,像是提早投票的選民,多是哪一州?若是加州或紐約州,就算投票數量很多,也影響不大,因為該州原本民主黨支持者就較多,其他搖擺州反而會是關鍵,尤其民主黨「摩拳擦掌」想搶攻德州。依據民調,川普支持者多數會親自投票,意味著就算疫情當下,多數川粉不會參加郵寄投票。 川普日前染疫,一時被媒體形容成「10月驚奇」,隨著川普「旋風式」治癒出院,距10月結束還有半個月,越來越多聲音,揣測是否還有更大的「10月驚奇」?陳一新表示,川普現正催促國務卿龐佩奧,將希拉蕊2016年「電郵門」文件解密,並且將不加編輯、刪節全攤在美國民眾眼前,另外還有「通俄門」文件也待解密,這兩份文件是否會成為「10月驚奇」、有待觀察;川普的目的,並非提升自身地位,而是想痛擊對手。 另外,川普日前對支持者喊話「希望你們投給我」,是否因感受到「選情不妙」?陳一新表示,目前從各方面指標觀察,選情的確對川普相當不利,過去許多白人,尤其是佛羅里達州的老年白人,十分支持川普,但經過一連串失言,許多選民認為川普已失去總統的高度及地位,這也是川普備受壓力的來源之一。陳一新進一步分析,川普應該很後悔沒促「紓困案」通過,現在僵持不下,造成選民對他的經濟表現失望,這也造成川普民調下滑好幾個百分點的主因。
    2020/10/15 17:58
  • 紐西蘭大選前最後一周 阿爾登拼連任選情看好

    距離紐西蘭大選投票日不到一星期,不論是拼連任的現任總理阿爾登,還是爭取再度政黨輪替的在野黨黨魁柯林斯,均在最後階段卯足了勁。當地媒體認為阿爾登目前仍然選情看好。
    2020/10/12 17:16
  • 川普確診震撼彈 選情再添多重變數

    2020美國總統大選剩下不到一個月,川普這一確診,選戰要怎麼打下去? 最糟情況,如果在投票日後失能甚至死亡,共和黨就必須另擇人選。即使川普健康良好,居家隔離這段期間,造勢活動去不了,川普善於激起選民情緒的拿手絕活,就無法發揮。15號第二場辯論會,也拒絕出席。但川普不肯乖乖養病,花招百出,企圖把自己塑造成抗疫英雄,為選情加分。
    2020/10/11 21:00
  • 花蓮縣首例!罷免成案 富里鄉長:尊重民意

    剛上任一年半,就有鄉長遭到鄉民發動罷免!花蓮縣富里鄉長陳榮聰,政治歷練豐富,2018年以三千多票當選。上任後,他的爭議事件更引發民怨,連署書超過法定連署人數,罷免成案。對此,陳榮聰表示尊重民意,但也喊冤自己也有為鄉里服務。接下來,11月28日投票日,要是達到罷免門檻,陳榮聰就得下台。
    2020/10/06 21:07
  • 美380萬人提前投票 智庫估:川普選舉人票大勝

    距離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只剩下28天,現在除了郵寄投票,十多個州的選民也可以前往投票所,進行提前投票(early voting),星期一包括人口最多的加州等六州,也啟動提前投票,換句話說,儘管競選活動還在進行,數百萬的選票都已經成定局。而根據一份保守派智庫民調預估,川普在多個搖擺州的選情,領先對手拜登4個百分點,最終選舉人票有可能將大勝拜登,成功連任白宮寶座。
    2020/10/06 20:00
  • 「川普確診」擬轉選情?翁履中:美選「10月驚奇」三部曲 鋪陳「11月大混亂」

    美國大選10月驚奇,10月1日由川普宣布自己與夫人梅蘭妮雅確診新冠肺炎後、揭開序幕,這個周末,全球都聚焦川普病情可能對美國大選、政壇及全球局勢帶來哪些衝擊;原本美選首場辯論後,拜登支持度拉開與川普距離,不到一天,川普宣布確診新冠肺炎,隨即「陰謀論」聲浪起,甚至還有評論形容為「美版兩顆子彈」,對此德州州大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川普一公布確診,在美國的確出現「陰謀論」質疑,但未廣泛發酵,關鍵在川普染疫的消息,經由美方軍醫確認,在美國,民眾對軍醫系統信任度高,當軍醫出來背書,就算大眾對川普是存疑的,但對軍方是信任的,所以「陰謀論」並未大規模發酵;主要質疑川普如何操作「確診議題」?畢竟總統的病情訊息都掌握在白宮手中,要釋放好消息、壞消息,要操作同情、憤怒,「操作桿」在白宮手中,等於說川普手中有很多「病情牌」可以打。 川普驚傳染疫,外界皆以「10月驚奇」形容,距離美選投票日不到30天,還可能爆發其他「驚奇」?翁履中以德州為例,當川普確診消息曝光,德州立即出現「力挺川普」聲浪,川普病情控制得宜,對選情絕對是加分,「10月驚奇」接下來絕對是圍繞在川普病情之上,一個是川普能以「倖存者」自居,指CNN等媒體,誇大新冠肺炎嚴重性,另外是拜登,接下來就像是被打了「悶棍」,不但不容易有拜登消息,拜登也不能攻擊「病人」川普,這對拜登選情造成傷害,因為拜登原本就不是能激起選民熱情的候選人,接下來10幾天又要「被銷聲匿跡」情況下,這個「10月驚奇」的第一波就已打到拜登了;翁履中進一步分析,「10月驚奇」的第二波,川普動用執政優勢,因疫情影響,美國申請「通訊投票」人數暴增,2016年申請「通訊投票」3300萬人,今年超過6600萬人,川普動用執政優勢的做法,以德州為例,德州州長下令,每個行政區只能有一個計票中心,以往是設置多處計票中心消化數以百萬「郵寄選票」,現在全由一個計票中心處理,「混亂」必然發生,「10月驚奇」在鋪陳「11月大混亂」,後續值得關注。
    2020/10/05 18:00
  • 破天荒!「科學人」175年首度表態 總統挺拜登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不到50天,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意外獲美國百年科學雜誌力挺,雜誌編輯撰文表示,面對新冠疫情,川普缺乏全國性戰略;反觀拜登對疫情、健保和氣候變遷的計畫,都是基於科學和事實。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新冠確診人數破660萬人,19萬5千人死亡,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直言,美國防疫步步錯,表現幾乎是全球最糟的國家之一。而專訪川普近20次的水門案記者伍華德則說,他新書的結論是,川普不適合坐在那個位子上。
    2020/09/16 19:57
  • 川普喊「與中脫鉤」辦的到?宋文笛:沒盟友 美恐重傷

    美國大選進入倒數關鍵時刻,川普與拜登都無法迴避的兩大議題:對中政策與經濟政策。CBS最新民調顯示,拜登以52%支持度領先川普42%,其中,選民最關心的議題前三名:經濟、疫情與威洲示威,,另外,民調也顯示,川普、拜登皆有超過8成鐵粉支持,游移的中間選民越來越少,資深媒體人謝寒冰指,美國總統大選從頭到尾,就是川普自己一個人在玩,能否連任,端看最後階段川普表現。川普一再強調自己最重視經濟、就業,根據CNN報導,美國8月就業報告,非農業就業人口新增137.1萬人,帶動失業率降至8.4%,但統計數據顯示,自川普2017年上任來,大減470萬個工作機會,成為二戰以來,任內就業數據最糟總統,市場分析,就業數據未必衝擊川普選情,因經濟趨勢比數據重要,過去4個月內,已有1060萬人重回工作崗位。而除了就業,川普在經濟議題上,再度打出「與中脫鉤」牌,以凸顯與「親中」拜登不同,擬對「美國製造」企業給予稅制優惠、讓就業回流,也將結束對陸依賴,不讓陸拿美國錢建軍,資深媒體人謝寒冰認為,川普選戰主軸就是撇清防疫不力形象,將一切責任推給中國大陸,從美國反中情緒高漲情況看,川普策略似乎有效;川普喊「美中脫鉤」震天價響,真能辦到?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文笛於《新聞大白話》表示,首先川普得先連任,才有機會討論「真脫鉤」;而美真要與中脫鉤,有兩大重點:一是能力、二是誘因;全球化年代,美國單方面跟中國大陸脫鉤、代價頗高,要能符合「成本效應」需要盟友一起上,這就考驗川普「外交手腕」,然而,「美國優先」的川普,外交談判過於強勢,常為盟友詬病,固然能取得某些談判籌碼,但長此以往,盟友間會傷感情,一旦美國要跟中國大陸脫鉤,盟友不跟進,反而對美國經濟不利;拜登選戰主打:討厭川普,民調紅利真能維持至投票日?宋文笛分析指,拜登民調「領先」態勢不太會改變,在美國政治結構上,民主黨在聯邦層級選舉上,「普選票」皆領先共和黨,唯領先幅度有所起伏;美國大選勝負關鍵,最後仍得回到「投票率」,今年因疫情影響,很多人採用郵寄投票,川普目前阻擋郵政預算,會不會增加「郵寄投票」投送與計票難度,造成選舉爭議,可能是大家得擔心的問題。
    2020/09/08 18:04
  • 過當?壓制手無寸鐵少女 港警:形跡可疑

    香港原定昨(6)天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但遭延後一年,港民發起九龍大遊行,傳出港警執法過當的疑慮,強力壓制一名12歲少女,她全身上下沒有任何裝備,只是買顏料路過遊行,但港警聲稱,她形跡可疑。這場遊行,香港警察一共逮捕只少289人,年紀最小才13歲。
    2020/09/07 12:57
  • 美大選八成五選民心意定!民調拜登51%川普43%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兩個月,CNN最新民調出爐,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維持穩定、但還不是壓倒性的領先,以51%勝過現任總統川普的43%;不過民調也顯示,85%的選民已經決定要投給哪位候選人。過去幾個星期,川普利用多個城市的暴亂,讓選戰聚焦社會安定和法治;拜登也被迫接招,週四將前往警察對非裔男子,連開7槍的威斯康辛州,不讓川普在這項議題上獨占鰲頭。
    2020/09/03 19:55
  • 白宮大選泥巴戰!川普陣營拿舊片.移花接木抹黑

    關心美國總統大選,上週共和黨黨大會正式提名川普,代表黨競選總統後,川普的聲勢也日漸回升,現在距離投票日還有兩個月,川普陣營已經發動抹黑戰,拿過去的影片移花接木,捏造對手拜登在電視訪問中睡著,塑造他"瞌睡喬"的形象;另外也指控拜登將禁止開採頁岩油,儘管拜登一再否認,川普陣營廣告照樣狂打。而拜登陣營則祭出最新影片,讓拜登和副手賀錦麗,坐下來談經濟和大選投票。
    2020/09/02 19:59
  • 陳其邁勝出!當選高雄市長寶座 最遲8月底就職

    民進黨市長補選候選人陳其邁當選市長,選罷法規定投票日後7天內公告當選人名單;另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當選人應於公告當選後10日內宣誓就職。預計陳其邁最遲8月底就職。
    2020/08/15 18:2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