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遠傳璞學智慧婚外情瓦斯火槍APP清算人工肛門孫鵬水電工歐倩怡
  • 搜尋:

    慢性病 結果共1,123筆

  • 快訊/獄中健康惡化 南韓前總統朴槿惠獲特赦

    南韓政府今天早上宣布,前總統朴槿惠將在12/31獲得特別赦免,特赦名單還包括前總理韓明淑。根據韓聯社報導,總統文在寅將會在今天簽字同意特赦,由於朴槿惠在獄中健康惡化而有這個決定,朴槿惠上個月就因椎間盤突出、肩膀疾病等慢性病,在首爾三星醫院接受住院治療。
    2021/12/24 12:33
  • 20%未打首劑 慢性病、缺照顧長輩「意願低」

    國內疫苗接種率,打第一劑的比例還沒達八成,只有79.6%,其中接種率最低的年齡層是75歲以上長者!里長透露,除了慢性病因素,還有部分是獨居長者,沒有家人支持也不敢去打疫苗,希望政府單位能夠提供協助!專家則建議,研究來看,高端的抗體比AZ高,副作用也小,建議民眾可以考慮。
    2021/12/22 12:12
  • 本土+0、境外+7!死亡增1例 5旬男具慢性病史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2021/12/15 14:05
  • 一直流膿鼻涕小心!醫曝「8症狀」快就醫 恐失明、喪命

    鼻竇炎別忽視!小心造成視力喪失,甚至要命。一名67歲患有糖尿病的婦人,日前右側上牙齦痛合併鼻塞,自行服用止痛藥處理蛀牙。不料數周後右眼腫痛,伴隨頭痛、發燒等症狀,被當成一般急性結膜炎及青光眼治療,但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右眼分泌物增加且眼周嚴重腫脹,趕緊赴醫院掛急診。
    2021/11/29 16:10
  • 主管突然狂講話卻沒人聽得懂 帶他就醫驚覺「腦中風」

    天冷慢性族群要格外小心!一名54歲上班族男性高階主管,幾年前就發現有高血壓,但都不曾服藥控制,有天上班時突然變得變得很多話,不停抓著同事說話,但說了一大串話卻沒有人聽得懂,同事趕緊帶他就醫,收治病例的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此個案四肢活動正常,咬字還算清楚,但言語內容錯誤百出,讓人無法理解,電腦斷層一查發現竟出現高血壓造成的「急性左側大腦顳葉出血性中風」,也就是所謂「腦溢血」,緊急手術挽回一命。
    2021/11/23 09:52
  • 光州民主運動劊子手!韓國前總統全斗煥過世 享壽90歲

    《韓聯社》報導,罹患慢性病的韓國前總統的全斗煥,於23日上午8點40分,在首爾延惠洞自宅過世,享壽90歲。全斗煥奉行軍人權威執行獨裁統治,1979年12月12日,發動雙十二政變,攫取軍權。
    2021/11/23 09:04
  • 警察謝謝你!阿嬤相約出遊困梨山 暖警幫拿藥、找住宿

    周末假期,台中梨山賞楓遊客絡繹不絕,有2名7旬阿嬤昨(20)日相約前往谷關,搭乘中午12點的公車到梨山一日遊,未料玩得太開心錯過末班車,受困梨山,然而,阿嬤們患有慢性病,沒帶藥,也沒有足夠的錢可住宿,員警將2人帶返所,原想幫他們叫計程車,但阿嬤們認為太貴不想搭,員警便帶他們去衛生所領藥,也幫忙找住宿、買晚餐,讓阿嬤們超級感動,今(21)日一早要搭客運返家時,給員警一個深深的擁抱。
    2021/11/21 18:03
  • 前胸痛到後背!每年6百人「主動脈剝離」 醫曝預防之道

    主動脈剝離是罕見且致死率極高的心血管急症,在台灣每年有600多人發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指出,主動脈剝離有7成患者有高血壓,最典型症狀是胸口突然出現撕裂般劇痛,如想預防就得控制好三高、慢性病,同時養成運動習慣。
    2021/11/20 09:52
  • 快訊/不漲健保費 陳時中:海外歸國就醫要「更公平」

    全民健保會提出調漲健保費率方案,但衛福部長 陳時中明確回應,承諾明年不會調漲保費,但考量使用者付費和公平性原則,部分負擔、慢性病連續處方簽、以及海外國人回台就醫等部分,會稍微調整,至於實質方案還有待討論。
    2021/11/19 19:27
  • 明年健保費率傾向不漲! 陳時中:從「2大方向」補財源

    因應明年健保安全準備金將見底,健保費率恐喊漲。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希望透過加強使用者付費、解決海外國人用健保的公平性等2大方向補足財源,明年健保費率傾向不調漲。
    2021/11/19 19:06
  • 比去年少110萬劑!銀髮族流感疫苗打氣低 重症恐致死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於10月1日起開打,第2階段自11月15日開始,對象包含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的成人,不過據疾管署統計,今年已施打442.5萬劑比去年少了110萬,小兒科醫師就表示,流感也可能會引發重症併發肺炎、腦炎死亡。
    2021/11/19 14:36
  • 不滿防疫拒保外就醫?孫道存病情惡化癌逝 北監回應了

    前太電董事長孫道存,今年初因涉嫌偽造文書和公益侵占等罪遭判刑,台北地院裁定應執執行4年3月,於4月入監服刑。不過他身體和精神狀況都相當差,因罹患多重慢性病和攝護腺癌,在服刑期間,都曾戒護就醫進行治療。但到了9月病情急轉直下,孫道存還拒絕治療,導致他整個人暴瘦,10月北監評估後,經矯正數核准讓他保外就醫,昨(17)日凌晨,仍因癌細胞轉移,病情惡化病逝。據傳他的病情狀惡化,是因為不滿台北監獄的防疫政策,對此副典獄長也出面說明。
    2021/11/18 11:03
  • 公費疫苗第2階段來了!15日起開放50到64歲長者打

    指揮中心宣布公費流感第二階段開始將從11月15日開始,對象包含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的成人,而第一階段符合資格的醫事人員、以防疫相關人員以及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護機構等人,依舊繼續開放。
    2021/11/12 14:23
  • 氣溫驟降!中風、心肌梗塞風險激增 醫揭「最危險行為」

    東北季風報到,氣溫驟降10度,今(9)日最低溫出現在新北市石門13.9度,而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患者,最怕的就是墜崖式降溫,《TVBS新聞網》詢問新光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張志華表示,通常只要連續冷個幾天,中風患者確實就會增加,但比較危險的是,天一冷大家就喜歡去「泡溫泉」,但這對年長、有慢性病又服藥者來說風險很大,因氣溫變化大、血管就容易裂開、阻塞,導致中風、出血或心肌梗塞,多半會建議以沖澡代替泡澡,也建議患者能和主治醫師多討論評估。
    2021/11/09 09:39
  • 立冬就想進補!慢性患者別亂吃 醫點出禁忌補法

    明(7)日就是立冬了!是入冬進補最佳時機,許多人會選擇吃藥燉排骨、薑母鴨、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但食補中的藥材卻有可能讓慢性病患者病況惡化,中藥師表示,藥膳補品大多由中藥材配製而成,中藥也是藥,如是屬於慢性病患者,就要注意藥膳是否會和正在服用的西藥產生交互作用,像是黃耆、當歸以及人參等常見藥材都是進補熱門選擇,但像高血壓族群,如食用過量當歸和人參,恐讓血壓再度失控。
    2021/11/06 10:21
  • 堪稱無痛瘦身NO.1!168成首選 網列5大減重理由

    近年來,減重與健身成為熱門話題,儼然成了全民運動,各種減重方式隨之興起。而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不少飲食應用被認為是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其中,又如「生酮」、「低碳」及「間歇性斷食」等飲食治療法也在不少醫學研究中被證實可用於避免或治療肥胖。此後,藉由「調整飲食」達到減重目的等話題也在網路社群中迅速發酵。
    2021/11/05 13:51
  • 捷克總統住加護病房逾3週 情況改善轉標準房

    布拉格軍事大學醫院(Military University Hospital)人員表示,總統齊曼(Milos Zeman)在加護病房度過3個多星期後,已轉入標準病房。
    2021/11/05 10:09
  • 守護長者健康! 中市加碼補助長者健康檢查服務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超過84.7%的長者至少罹患1項慢性病,常見慢性病主要類型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及合併症相對也造成失能增加。中市衛生局表示:除國民健康署補助提供成人預防保健項目外,本市額外補助設籍本市65歲以上民眾及55歲以上原住民/每年1次老人健檢,加碼提供胸部X光、心電圖、糞便潛血檢查、衰弱評估、血清白蛋白及甲狀腺刺激素,提供長者營養評估與身體代謝相關檢查,透過老人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預防及減緩失能發生。
    2021/11/05 09:00
  • 久坐險失明!青壯男宅在家突血栓 醫籲:每半小時動一下

    受疫情影響,不少民眾都力行居家防疫,但卻因此導致眼部疾病症狀加劇,一名青壯年男性到診所就醫,出現嚴重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眼中風),單眼近乎單眼失明,書田診所表示,眼中風多數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久坐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呼籲坐30分鐘就要站起來多活動,提醒三高患者如突然發生視力減退或視力喪失的問題,應儘早就醫。
    2021/11/03 13:17
  • 青少年該打兩劑BNT?專家籲「8大慢性病患」趕快打

    國內大規模開放民眾接種BNT疫苗,卻傳出不少引發心肌炎個案,儘管兩者是否有直接關聯尚須釐清,但仍讓青少年族群到底該不該完整打兩劑引發討論,對此,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分析,若青少年患有8大疾病建議即時完整接種BNT疫苗。
    2021/11/03 11:49
  • 台中再添打疫苗後猝死個案!2男接種第二劑莫德納同日亡

    台中市今(30)日再新增2例疑似接種莫德納疫苗後死亡個案,其中一例為66歲男性,於27日接種第二劑疫苗,28日被發現陳屍住處;另一例為71歲男性,於22日接種第二劑疫苗,27日在家昏倒送醫,28日死亡。兩例個案皆有慢性病史,但詳細死因與疫苗相關性仍待釐清。
    2021/10/30 10:39
  • 發燒仍外出用餐+邀人到家打麻將 北京6人遭法辦

    內蒙疫情造成上萬名遊客今天(25日)起,全部需居家或飯店隔離,現在出現遊客的慢性病藥物,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藥不夠的問題,當地政府正想辦法解決。 
    2021/10/25 14:14
  • 疫苗涵蓋率破64% 接種後死亡多有慢性病史

    COVID-19疫苗持續接種,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疫苗人口涵蓋率達64.29%,完整接種2劑涵蓋率也達23.38%;而昨天新增12例疫苗接種後死亡通報,其中10例有慢性病史。
    2021/10/20 16:16
  • 台中七旬翁打第二劑莫德納「3天後亡」 解剖報告曝死因

    台中市今(20)日新增一例接種莫德納疫苗死亡個案,為有慢性病史的77歲男性,9月23日打第二劑莫德納,隔天出現腰部、肌肉痠痛及呼吸喘等症狀,赴醫院就診後返回家中,26日上午家屬發現他倒臥床邊,呼叫不起,無生命徵象。經法醫解剖相驗,初步研判死因為高血壓性心臟病。
    2021/10/20 11:24
  • 流感疫苗開打第2死!7旬男接種後「胸痛、冒汗」送醫亡

    國內公費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陸續開打,不過台中一名有慢性病史的62歲男子,日前接種流感疫苗後倒臥家中身亡,針對該案是否為今(2021)年首例死亡個案,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已累計2例死亡個案,但尚未看到需要採取安全訊號疑慮。
    2021/10/16 15:2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